朱萱玲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加剧,在科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可全面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就电网内的各类风险与故障能够及时处理。本文首先从电网调控一体化概述入手,同时阐述了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分析,最后总结了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模式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模式;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模式
随着国家电网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调控一体化模式得到了推广应用。由于各个区域电网发展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设备集中化监控时间较短,还处于过渡期。电网工作人员对调控一体化模式的理解程度不深,理解不够彻底,这无疑会增加电网监控风险,对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 电网调控一体化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网运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本的传统运行逐步转化为特高压智能运行。调控一体化模式是新时代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调控一体化模式指的是在大运行过程中,整合电网设备、调度、业务,建设一体化的控制体系,促使输电与变电设备高度融合,确保电网监控工作的有序性。
供电企业应当依据传统的电网运行业务,包括:电网调度、变电运行,电网调控由电网调度部门负责,设备操作与设备维护由变电运行负责。调控一体化模式指的是,将电网的部分操作业务、监控业务转化到调度部门。一体化的配置模式,能够实现电网驾驭能力的提升,缩短事故处理时间,优化电网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分析
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操作风险管控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在电网设备运行过程中,若未能及时发现变电站的事故信号与警报信号,导致事故等级与事故范围增加,应当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明确事故、不规范操作,监控人员需要远程操控运行设备,强化操作风险管控。
2.1 监控风险分析
在调控一体化模式,采取的是集中监控模式,监控的变电站数量明显增加,这无疑会为监控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随着信息量的增加,监控员可能会遗漏某些重要信息,加之无法及时向调度员汇报,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扩展事故影响范围。近几年,随着智能变电站数量的增加,监控人员一旦缺乏智能电网认知,将会增加电网监控风险。在监控风险过程中,监控信号命名不规范,与调度术语不一致,很难合理区分监控风险。
2.2 操作风险分析
首先,缺少却缺少报警信号的确认权限,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一般由监控员确认判断报警信号,调度员与监控员是共同使用这类系统,一旦缺少权限,将会导致调度员确认错误,无法及时处理报警信号。其次,缺乏防误措施,监控人员使用的是单一遥控操作,一旦操作失误,将会造成较大的风险,只有健全防误措施,才可保障遥控操作的合理性。最后,电网监控事故反应处置实践较长,其流程主要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网监控事故反应处置流程
3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模式
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 工作人员应当明确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类型,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风险等级,完善管控手段。健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措施,为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1 完善监控业务流程
在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相应的业务模块,依据实际情况,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信息接入与接收体系。同时,还需要强化管理监控与调度控制,确保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系统能够协同自动化技术与现场运维技术,逐步创新与优化设备管理,强化设备运行监控,借助各类完善制度,最大程度消除地区电网监控风险,为电网的稳定运行与合理调度奠定良好基础。
3.2 提升人员业务水平
电网企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监控人员的业务水平,依据电网运行需求,采取混合交班的形式,强化工作人员沟通,促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相互促进。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强化演练与预想,电网维护人员应当强化与调度人员之间的配合,积极开展事故演练,强化事故监控。电网企业应当强化典型事故处理措施培训,在用电高峰期应当强化电力设备维护,完善电网运行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做到防范于未然。就实际情况而言,只有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才可确保电网监控、风险管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3.3 强化信息反馈管理
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应当详细记录设备类型,明确设备缺陷。与此同时,还需要实时跟踪缺陷信息在,强化信息处理与信息衔接,注重缺陷管理。定期开展监控信息分析会议,保障运检单位能够及时跟踪设备消缺,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分析处理各类信息,强化信息反馈管理,才可确保各项信息的精准性,为地区电网监控提供指导意见。
3.4 监控规范运行信号
想要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确保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精准性与完整性,变电站应当积极开展主变档位、警告信号、变电站开关传动试验。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及时修改其中的不明确信号,就各类重复、无用信号应当立即删除。依据常用的电网调度语言、警报信号,应当统一规范与命名,合理区分信号类型,科学开展信号等级划分。区分常用信号光字牌与不常用光字牌,在警报信号发出之后,应当熄灭相应的设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属必然发展趋势,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不管是电网安全运行还是电网经济成本上,均属于一项深入性技术改革,可全面提升我国电网运行性能。地区电网企业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析与评估,完善各类管控手段,以此确保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尹兴隆.电网调控一体化标准模式下调度自动化专业风险探讨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7,10(22):224-225.
[2]陈婷.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03):32-34+41.
[3]马剑超.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1):4-5.
[4]哈志蕊,刘斌,王军伟.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31):138-139.
[5]杜力,夏友斌,宋铭敏,杜亮,吴春阳.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14,16(10):4-7.
论文作者:朱萱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电网论文; 风险论文; 模式论文; 地区论文; 信号论文; 模式下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