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阅读中的解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贵有疑,但质疑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探求疑难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通过质疑的方式,达到解疑的目的,不仅能使阅读不断深入,真正读通、读懂,而且能够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的解疑方法很多,主要有:
1.替换法
替换法是指用意思相近的字词、语句替换下原文的字词、语句,再与原文比较,从中深入领会作者原文的真切含义。比如《藤野先生》的开篇一句,原文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无非”这三个字用得奇巧,为什么用“也无非”呢?这一疑问可以用替换法来解决。首先将原句改为:“东京怎么会是这样,”或“东京就是这样”。然后再与原句比较。比较的结果是,用“怎么会”,表现出一种愤激之情,用“就是”表现的是认可、认同的思想认识,而用“也无非”则表现出一种失望与不满。我们知道,作为一个爱国者,鲁迅先生在国内已饱尝失望的滋味,所以他才会东渡重洋,留学日本。当他发现在东京的留学生也与国内同胞一样浑浑噩噩时,便从内心产生出一种对东京的不可遏制的失望与不满。这种失望与不满,并不带有愤激的色彩,因为他已看惯了中国人的麻木、愚昧和无知,虽然这次是在东京而非国内,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惊异与情感波澜。当然,这种失望与不满也绝非认可,否则也就没有失望与不满可言。因此,只能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出鲁迅先生当时的真切情感。通过替换,比较,我们会对课文原句的运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再比如,《济南的冬天》开篇一句便是:“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理解这样一个特殊句式,也可以用替换的方法。如将它改为:北平的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而济南的冬天却没有风声。改后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①改后的句子没有突出“我”住“惯”了北平。只有住惯了,长期住,天天见着刮风,不刮风才会觉得奇怪,因而改后的句子也不如原句说服力强。当然,这也许只说明我们的句子改得不好,那就再改为:冬天要是不刮风,对于我这样在北平住惯的人来说,便是奇迹;但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这样改后,既对比鲜明,又有说服力,但却把原文的挺拔爽利劲儿和风趣别致味儿改掉了,显得平直,不能很好地吸引读者。通过两次替换,可以深刻认识到原句对比鲜明,说服力强,有趣味,能吸引人,用得恰到好处。
2.补缺法
补缺法是指及时发现文中有意回避的内容,补缺后与原文比较,从中探索原文内在含义的解疑方法。比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的书屋有这样一段描写:“……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鲁迅先生在描写鲁四老爷的书屋时为何偏偏描写这幅既不齐整,又不美观的对联呢?那幅脱落的对联会是什么内容呢?如果这幅对联没有脱落,仍然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会是什么效果呢?课本注释中说,这幅对联反映的是理学家所宣扬的自我修养的标准。鲁四老爷作为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在书屋里挂这幅对联是合乎情理的。但时至新年,早已脱落的对联仍放在那里,没有挂上去就不那么合情合理了。事实上,在鲁四老爷眼里,理学家的自我修养只是个幌子,挂上对联充个门面就算万事大吉,从此再不去看它,想它,更不打算照着它去做。因此脱落对联一事他并不放在心上。若有心找到脱落的上联“品节鲜明德行坚定”,就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含义:①揭示鲁四老爷的极端虚伪。鲁四老爷为人既不通达事理,也不心气平和,更谈不上品节鲜明,德行坚定,挂上这样一幅对联本身就是对书屋主人的一种讽刺。如果不是为了充门面,鲁四老爷根本就不会挂上这幅对联,更不愿看见它,免得因为它的存在,作起事来,面上还得检点一点。②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可以想像,鲁迅先生写到这里时,真为鲁四老爷的为人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挂上一幅对联就已嘲讽得可以,若另一幅对联的内容也让读者得知,鲁四老爷的脸可往何处放呢?还是留点面子,让那一幅对子脱落,松松地卷起,作为鲁四老爷的一块遮羞布,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吧。如果我们把脱落的对联补挂上去,就无法透彻地揭示鲁四老爷假正人君子的嘴脸,无法表现出其独特的讽刺意味,更失去了鲁迅先生犀利、尖刻的有如匕首、投枪的写作风格。这段描写,妙就妙在这幅脱落的对联上。
3.体验法
体验法是指对那些蕴含真挚深切情感、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又用最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的文章的理解,常常要用心去感受、体味,从而捕捉情感信息,探索心理奥秘。比如《荷花淀》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呢?”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段描写粗看起来不过是一般的家常对话,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妻子为什么总对“他们几个”特别关注?为什么水生的脸有些红涨,说话有些气喘?妻子从丈夫的神情举止中预感到了什么?要解决这些疑问,就必须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心揣摩,品味,体验。
我们知道,妻子预感到出了什么事,主要是从她丈夫的神态言行中看出来的。丈夫为何脸红,为何气喘,为何顾左右而言他,这一切都逃不过细心的妻子。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水生报告参加了大部队,他连夜赶回是为了说服家人。但妻子对此态度如何,他应怎样才能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呢?也许他一路都在盘算,结果到家还没个主意,见到妻子时简直不知说什么才好。以上的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并没有直接写在纸上,但都能从水生的脸红气喘中表现出来。于是细心的妻子发现了,预感到丈夫心里一定有事。再加上“他们几个”未归,更加证实了自己的预感。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番追问。细心的人还可能发现,在上面的对话中,妻子并没有直接追问出了什么事,而是一再追问“他们几个”,这是因为她知道,即使水生不说出了什么事,她也能从“他们几个”的行踪中猜个八九不离十。对这类课文的理解,不能仅从字面上去读,必须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用心去体验,才能真正读懂读透。
4.深究法
深究法是指通过深入的理性思考,去解决具有较深难度的问题的解疑方法。深究法要求反复研读课文,深究细想,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细节。比如解决祥林嫂称呼为什么一再重复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反复研读《祝福》,对祥林嫂这一称呼,从理性的高度进行深入的剖析,进而寻求作者的真实用意。从文章中得知:①没有人知道祥林嫂姓什么,叫什么,也从没有人问过她的姓名;②祥林嫂死了丈夫,仍是祥林嫂,嫁了贺老六还是祥林嫂,丧夫失子,寡居一人仍叫祥林嫂,只要第一步踏进祥林的家门,一辈子都是祥林的人;③不仅“卫老婆子”“大家”及“镇上的人们”都叫她祥林嫂,就连祥林嫂自己也从未对这一称呼有过任何疑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多次重复祥林嫂这个称呼,一是强调旧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只能依附于男子,没有独立的人格,二是说明那种三从四德,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道德观念,充斥着当时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浸渗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包括深受其害的祥林嫂本人的心灵深处。
再比如,读完《祝福》后,学生对鲁四老爷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剥削阶级的代表”这个头衔却认识不足。总感到鲁四老爷似乎并不很坏,至少他给了祥林嫂一个栖身之地。要讲清这样一个问题,必须用深究的方法,抓住每一个能说明问题的细节不放,深究到底。比如,可以从分析剥削阶级总是不择手段从被剥削者身上掠取钱财这一显著特征入手。课文中有六次写到钱数。第一次,是“我”不可不吃的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第二次,是祥林嫂到鲁镇,四婶在试工期内,见“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第三次,是卫老婆子领人绑架了祥林嫂,四叔“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第四次,是祥林嫂被卖到深山野坳里,婆婆“到手八十千”,给二儿子娶媳妇,“财礼只花了五十千,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第五次,是祥林嫂被柳妈蛊惑,去土地庙捐门槛,说好“价目是大钱十二千”。第六次,是为捐门槛,祥林嫂“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年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鹰洋。”一个“整天的做,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的祥林嫂一个月只能从鲁四老爷手里拿到半盘鱼翅的工钱,其历年积存的工钱,也只够捐一条门槛。这些都可见鲁四老爷敲骨吸髓的剥削阶级的本质。
解疑,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解疑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有效地改善自身的教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