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形成机制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率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同,或者经济体制的不同,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一国的利率形成机制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是根据多种需要人为制定,有的则由市场力量自发作用生成。在同样由市场力生成的情况下,有的受管理当局严格管制,而有的则比较自由。根据世界各国多年来的金融实践,我们大致可以把利率形成机制划分为非均衡利率、市场化利率、自由化利率和国际化利率四种。一国的利率形成机制也会接顺序演进变迁,当然,在各类型过渡时期会有交叉混合现象。
一、非均衡利率
所谓非均衡利率,是相对于市场均衡利率而言的,它是指一国的利率主要是由政府或金融管理机构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人为制定的,具有强制性、不常变动、随意性等特征。非均衡利率的制定者当然也适当考虑资金市场的供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根据制定者的需要,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种利率一经制定,一般不经常变动,而且也常常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如果一国利率是由非均衡机制确定的,那么,相对应的其所采取的利率政策,我们可以称之为利率管制政策。
非均衡利率机制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一般是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业发展也只是刚刚起步。在这种时候,一国的金融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大多是采取严格控制的形式。在发展初期,政府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可能快地发展经济,其经济发展目标或者说经济增长目标高于其它目标。发展经济迫切需要资金,要增加投入,要刺激投资需求。然而,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国往往是缺乏资金。资金供给不足而需求旺盛,那么如果由市场力量来确定利率水平,就必然是很高的,高水平利率必将大大抑制投资,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这样,政府就会实行利率管制政策,倾向于直接控制利率,把利率水平特别是贷款利率压到偏低水平,以降低融资成本,直接刺激投资的增加。有时,政府一方面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储蓄资金,另一方面降低贷款利率以促进投资,甚至不惜成本实行存贷利率倒挂来满足其聚集资金发展经济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非均衡利率水平,尽管有可能在某一时期或某几种利率会等于或高于市场均衡水平,但总体来说,是低于均衡利率水平的。
许多国家的利率政策实践都有过非均衡利率这样的经历。日本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实行管制利率政策,1947年,日本政府实行《临时利率调整法》,对存贷款利率上限作严格的规定,实施人为的低利率政策。同时,日本还对债券、贴现、票据买卖等利率也均加以限制。其自目的就是刺激投资,以尽快使日本经济在战争废墟上恢复起来。日本的这一利率管制政策一直延续到7年代后半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拉美的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等,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韩国等,也都实行过非均衡利率政策。拉美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自治以后,为了尽快发展民族经济,也采用把利率限制在较低水平的措施来促进投资。韩国在60年代中期以前的“官定利率”大大低于市场均衡利率,直到1965年,才对这种非均衡机制加以改革。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实行利率控制政策的,其利率形成机制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衡机制。中国利率水平的确定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由中央银行依据储蓄乃至利率从属于投资,扩大储蓄以满足投资需求这一基本关系来定。很显然,在这一利率确定机制中,一个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如何扩大投资需求。近几年来,中国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总体上还未走出非均衡利率阶段。
毋庸置疑,非均衡利率形成机制有其积极作用。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直接制定利率水平,可以保证资金供给,可以保持旺盛的投资需求,这对于迅速恢复发展经济起到既快速又显著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机制或者说这种利率政策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从宏观上讲,政府对利率的限制掩盖了资金供求真实状况,利率缺乏弹性,成为一个被扭曲的市场信号,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杠杆调节作用,资金资源难以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从微观上讲,由于利率是由政府制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很难预测利率的变化,其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行为目标短期化;另一方面,低利率虽可刺激增加投资,但同时也容易造成投资效率的极其低下,而对金融机构而言,低利率甚至利率不合理倒挂,既易造成资金来源不足,又使其经营状况恶化,从而对整个金融业发展产生很强的压抑作用。中国的老大难问题如投资饥渴症、投资膨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等都与其非均衡利率机制有很大关系。正因如此,许多国家都先后实行利率政策改革,促使其利率形成机制从非均衡向市场化转变。
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就是指利率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利率就是市场均衡利率。均衡利率与其它均衡价格一样有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它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市场力竞争的结果,不可能是由政府或哪个机构、专家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计算而得出的,人们无法找到均衡点在哪里。均衡利率不断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所以,与非均衡利率的不常变动相反,市场均衡利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由于市场利率的这种不稳定性,政府在实施利率形成机制由非均衡转向均衡的改革进程中,还会采取一些严格的管制措施。在改革初期,一旦放开对利率的控制,利率波动必然会频繁激烈,因为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除了市场供求外,更会有各种市场投机因素影响利率水平。而过大过多的波动肯定会对现实经济产生冲击,于是,政府必须设置利率上限、下限或上下限来控制利率波动。当然,政府设置的限制要以不影响利率的正常的市场波动为前提,过高、过低特别是过小的上下限幅度,无疑是重新回到非均衡利率机制状态。总之,在走向均衡利率的初期,政府采取一些管制措施是必要的。相对于均衡利率的高级形成——利率自由化和利率国际化,我们可以把还要受政府管制的均衡利率为市场化利率,或者说这时的利率形成机制处于利率市场化阶段。
一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宏观经济必须处在合适的状态。这里主要有两点,一是宏观经济体系具备了较完善的市场化基础,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劳动力价格和物质生产要素价格都已市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已有了基本的市场化观念,企业之间、银行之间的竞争性不断增强,同时也制定了较完善的经济运行市场化规则。这些条件对于一直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说,或许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就显得特别重要。处于转型过渡时期的国家,其经济体市场化深度、市场化完善程度的不同对实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能否成功关系重大。一个经济市场化改革不够、计划体制痕迹很深的国家要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宏观经济整体处于较佳的运行状态。这包括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处于稳定、正常的水平,微观企业的经营运作状况也比较好,同时社会政治局势也较稳定。这些宏观条件会非常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在金融化程度越来越深的现代经济中,利率改革是对经济体的一次大手术,对现实经济的触动非常大,它就必然要求经济体本身处于较好的状态,否则的话,市场化改革难以推进,反而会损害经济体系。拉美国家的改革实践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70年代中期,拉美地区的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实施全面的金融改革计划,改革的重点是放松对金融业的限制,其中也包括在利率方面的限制。当时,这些国家就处于一个不良宏观环境中。经济上,由于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失败,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际收支恶化,70年代初石油危机及相继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又给拉美经济雪上加霜。社会政治方面也很不稳定,失业率很高,社会局势不稳;军事政变不断,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一种极其恶劣的宏观环境中,强行推行大规模改革显然是不适宜的。结果,由于改革时机不成熟,加上改革措施不完善,主要是必要的监管不力,导致这些国家的金融改革效果很差,最终导致80年代初严重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损害整个经济体系。
另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一步到位的激进改革风险极大。因为利率改革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关系极其复杂,只有逐步推进,才能稳定有效地进行,最终取得成功。一步到位的大幅度改革,必将遇到各种强大的反向作用力,最终反而会是欲速则不达。考察几个比较成功的改革例子,无一不是逐步推进改革,延续一段过程的。韩国1965年就开始改革其原先的非均衡利率——官定利率体系,各种措施逐步推出,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日本一直采取低利率政策,直到1978年11月,日本政府用公开招标方式发行中期国债,买卖价格(利率)由投标决定,这是日本利率由非均衡走向市场化的开始。此后再逐步放开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其它种类利率。日韩的这些改革,都是在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逐步推行,因而都取得相对来说较为有效的成果。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比较有效地克服非均衡利率的一些弊端,特别是在经济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出现通货膨胀等问题的情况下,根据资金市场供求状况,把偏低的利率恢复到正常水平,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胀,另一方面也能促进金融深化,吸引更多的私人资金投入生产,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源泉。另外,也有利于企业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效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即使提高利率也不会导致经济衰退。韩国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成功典范,这一成功给其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处于非均衡利率机制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经过10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系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非均衡利率机制显然不相适应,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必须向市场化发展,以跟上经济市场化的步伐。然而,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不甚理想,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商品市场疲软导致企业经营日益艰难,有些市场秩序尚未理顺,这些情况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困难是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整体运行尚属平稳,而且总体而言,经济体系更需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所以,我们应循序渐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为改革,逐步把利率形成机制推向市场化轨道。
三、利率自由化
利率形成机制从完全由政府确定的非均衡利率到受政府管制的市场均衡利率,是一个质的改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均衡利率受管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如金融发展仍受压抑、资金配置和运用效率仍不够理想等。这就要求均衡利率必须从它的初步市场化形式向更高层次的自由化形式推进。所谓利率自由化,简言之,就是实行没有政府管制的市场均衡利率。它与前文论述的利率市场化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是否受到政府的直接管制。利率自由化进程中放松或者取消政府管制与利率开始市场化时取消政府直接控制也有本质不同。前者是取消均衡利率机制基础上的管制,而后者则是取消不依据市场供求的非均衡性管制或非均衡性直接控制。另外,利率自由化中取消政府管制也不是没有一点政府影响力的完全自由化,其主要含义是政府不直接限制市场利率的波动,但这并不排斥政府仍会利用经济手段影响利率波动,也不排斥政府必要的监督管理。
利率自由化除了是利率形成机制内在必然要求外,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也是其重要的背景。金融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受到比其它部门更为严格的管制,但从80年代开始,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自由化运动。金融自由化的内容主要是: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和金融管理自由化等。其中利率和汇率的所谓“价格”自由化则是金融自由化的基础,其它方面的自由化都要依赖这两者的自由化。在利率自由化方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利率形成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政府不加任何指导或干预。政府若是根据宏观经济的需要,要对利率施加影响的话,也只能以市场交易者身份介入交易来发生作用。实行利率自由化就能让利率更确切、更迅速地反映资金市场供求状况。
利率自由化要以货币市场的完善发展为基础。既然到了自由化阶段,利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那么,市场本身在各方面的发育完善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一个发育完善的市场要求有高效率的机构组织、充分的信息交流、健全的法规以及经济丰富的交易者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府取消管制、让市场自由决定时,市场能做到自由决定,否则,即使政府不管制,市场也不无法自由运作。从微观角度考虑,实行利率自由化,还要求金融机构有自由竞价的能力。由于金融业长期受管制,金融机构习惯于接受价格,对自己出价显得经验不足。所以,金融机构自由竞价能力的培养,是利率自由化改革的一大要求。好在经过利率初步市场化的发展,无论在货币市场建设,还是金融机构自由竞争能力的培养上,都会有长足的进步,实施利率自由化也会水到渠成。这也从另一侧面说,利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实施利率自由化的过程中,虽然政府对利率的直接控制被取消,但政府在金融风险方面的监管,不仅不能放松,还要进一步加强。利率自由化后,金融机构之间在吸引资金来源、寻找贷款客户等方面的竞争必然大大加强,其经营风险也骤然增加。竞相以高利率争夺资金来源、又以低利率占领放贷市场,必然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和减少收入,经营状况就会恶化;同时,为了争取贷款客户,会对客户资信调查、客户贷款担保等方面降低要求,这就大大增加其资产的风险。所以,利率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业风险必然加大,这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加强风险监管,督促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就显得特别重要。除此之外,金融业加强自律也是风险防范的重要一环。总之,在实施利率自由化改革的同时,放松了一些方面的管制,又必须加强其它方面的监督,而不能是完全的放任自流。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几次金融危机事件,可以说都是监管不力造成的。
在实行利率自由化和汇率自由化的基础上,其它方面的金融自由化就可以全面展开,这也就为一国走向金融国际化包括利率国际化做好了准备。
四、利率国际化
前文讨论利率形成机制是把一国经济放在封闭环境中进行的。在这里探讨利率国际化问题也就是把一国经济放在开放环境中来研究。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业的国际化就更加明显。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今天,一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就会增加许多新的因素,也就会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
在开放环境下考虑利率形成问题,一个原则没有改变,就是利率仍将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但是这里供求的内涵有了变化。开放环境下的资金供求除了包括国内资金供求外,还要考虑到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资本流动会对国内资金供求关系产生很大影响。当国内资金供不应求,利率较高时,国际资本为追逐高利息而流入该国,使该国资金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则会使利率上升。当然产生这种影响的前提是汇率自由、资金自由出入。从理论上讲,只要流通渠道畅通、信息充分,各国利率水平会趋于一致。
利率国际化的宏观经济条件是一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活动已跨出国界、走向国际市场,企业所需生产要素来自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日益加强,就必然要求金融服务也走向国际化。这样也就会产生国际间资本流动,改变国内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利率形成。
毫无疑问,利率形成机制的国际化与汇率的关系特别密切,因为引起利率变动的国际资本流动同样也会引起汇率的变动。在国际经济学中,有一条利率平价理论就是专门研究利率与汇率关系问题。这一理论认为,在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存在一差额,即远期差额;而两国之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利率水平之间也存在一个利率差额。然后,这一理论得出一条结论,即由于资本的国际流动最终会使远期差额等于利率差额。这个结论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论,但至少从利率形成及管理的角度看,对国际化利率的管理必须与汇率紧密联系。
对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是实行利率国际化时需要对付的重大问题。一且国际化,风险增多并且增大。除了与国内资金市场一样存在的一般市场风险外,还有政治风险、汇率风险、文化风险等,防范风险的难度大大提高。对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除了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形成一套规范有效的操作程序外,国际交易经验的积累、市场信息的充分掌握以及两国之间政治上的保障也显得十分重要。
当然,利率国际化、金融国际化给一国经济带来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国内有效资源会短缺、国内市场也会显得非常狭小,而国际化就可使该国的经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包括各种技术、设备甚至人才等,满足国内经济所需;同时亦可借此打开国际市场,为其经济更上一个台阶服务。
以上分析表明,根据宏观经济现实的需要,一国利率形成机制有一个从不合理、从低层次合理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合理化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会是循序渐进的、比较漫长的。而利率形成机制的每一次发展都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利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标签:供求关系论文; 利率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金融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