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650011
摘要:目的:了解德宏州少数民族地区身体状况及常见疾病的现状及特点,为提高德宏州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905例德宏本地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重指数、血压、血常规、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超声骨密度、14C呼气试验、X线胸片检查、女性增加乳腺彩超、人乳头状瘤病毒、白带检查。结果:疾病顺位前5位的是高甘油三酯、骨量减少、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超重及脂肪肝。女性疾病顺位前5位的是乳腺小叶增生、宫颈纳氏囊肿、骨量减少、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超重。男性疾病顺位前5位的是高甘油三酯、骨量减少、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超重及脂肪肝。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加强对患病居民的随访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定期体检、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是降低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身体状况调查;疾病普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以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占多数,为了解该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便于今后更好的开展慢性病、常见病防治工作,2017年5-6月我院对德宏芒市、瑞丽、盏西、陇川、章凤、平原等地的1905例当地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对象
选取2017年5-6月德宏1905例当地居民的疾病普查资料。
1.2方法
体检者空腹12-14小时,由专科医务人员按照体检项目体重指数、血压、血常规、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超声骨密度、14C呼气试验、X线胸片检查、女性增加乳腺彩超、人乳头状瘤病毒、白带进行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健康体检居民年龄分布
男性体检人数远高于女性,男性体检以40-49岁和50-59岁为主,女性以40-49苏和30-39岁为主。见表1。
3讨论
本文研究显示,女性体检人数明显少于男性,而且女性体检年龄段集中在30-39和40-49年龄段,60-64年龄段没有体检人数。德宏州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卫生资源较缺乏,而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着特有的风俗和生活习惯[1],卫生保健意识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尤其妇女的保健意识薄弱。本次体检中,乳腺小叶增生和宫颈纳氏囊肿位居女性疾病检出率前2位。刘静曾对多民族聚居区新疆石河子市的1616名不同民族已婚女性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显示,慢性宫颈炎和乳腺增生患病率位居前2位,而且少数民族妇女患病率高于汉族。云南德宏州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生活压力大,承担的劳动繁重,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高,接受治疗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更差。迈进更年期妇女由于压抑情绪增高和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减退,躯体疾病逐渐增多,符合本次调查女性40-49年龄段疾病检出率最多。研究显示,云南德宏州是全国骨质疏松高发区,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骨量减少发病率39.4%,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长期低氧环境和特有民俗、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导致德宏傣族人群骨况密度低于其他地区[2]。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强,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幽门螺杆菌检测己经在健康体检中广泛开展。本文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检出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较高,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嗜食肉食、味重食品、甜食及零食、共享餐具、共享牙刷口杯等生活习惯有关,德宏当地人们都热情好客,见面喜欢互相敬酒,有时是共饮一杯酒,因此也是导致当地居民HP感染的主要因素。同时调查显示云南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呈现家族聚集现象。男性体检疾病检出率高甘油三酯、超重及脂肪肝检出率均较高,高甘油三酯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相关死亡的发生,有效防治高血脂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显示男性高甘油三酯的检出率为44.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2%,但与杨茜等人调查云南傣族高甘油三脂的发病率50.5%相一致[3]。研究显示,中国西部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性别、肥胖程度是其主要危险因素[4],德宏地区喜食咸、酸、辣、麻及熏烤食品,嗜烟酒,研究发现无论是饮酒率还是饮酒数量上,云南省彝族人群均处于较高水平,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肥胖,营养失衡,阻碍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和血脂异常。
通过本次体检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并分析可能因素,为下一步针对性的开展健康宣教、制定干预策略和防治措施,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保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向女性倾斜,为妇女的健康提供保障,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健康状况。同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对疾病进行有效干预,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增强防病、治病相关知识,对降低发病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薇,杨娟,师敏等.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拉影镇与芒市遮放镇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1):99-102.
[2]张祖样,牛瑾,李雪华等.边境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105-1018.
[3]杨茜.云南傣族膳食脂肪酸摄入及其构成与慢性病指标关系的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3:88-89.
[4]张淑兰,刘静,马启明等.甘肃定西地区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6,31(10):1111-1113.
论文作者:张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幽门论文; 居民论文; 女性论文; 傣族论文; 疾病论文; 云南论文; 检出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