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论文_余长虹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论文_余长虹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扬水站 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1农田水利节水概述及农田灌溉用水量分析

(1)节水就是要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可用水源,采取水利、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最高以及效益最佳。

(2)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节水研究的重点。目前可采用的节水农业技术通常可归纳为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生物(生理)节水技术和水管理节水技术等四类。

(3)近年来,尽管农业节水技术发展很快,但问题也存在很多,目前我国农业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又存在用水浪费的普遍问题,水的利用效率仅为30%-40%左右,单方水粮食生产能力只有1KG左右。我国喷灌、徽灌等先进节水措施的灌溉面积仅占总灌溉面的5.6%。

(4)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的灌溉水量和渠系输水损失以及田间灌水损失水量之总和称为灌溉用水量。需从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量,包括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灌溉的水量、渠系输水损失水量和田间灌水损失水量。灌区作物所需的灌溉用水量。以万m3计。可分一个时段的及整个生育期的灌溉用水量。前者常按月、旬划分时段统计,可得灌溉用水过程,即按作物的灌溉制度;在各时段内作物的灌水定额乘以种植面积即得各时段的净灌溉用水量,其和就是整个生育期的净灌溉用水量。

2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的应用

2.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喷洒灌溉技术的简称,该技术是目前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它通过水泵、动力机等动力设备将水加压,并通过具有一定高度的喷灌设备利用自然落差将水灌溉到其所覆盖的区域地段。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使水在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落到所灌溉的地面上,其不仅能够实现节约水资源,还能够使灌溉变的更加均匀,从而使农作物都能够得到灌溉。根据喷灌设备的灵活性程度可以将喷灌技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个类型。其类型不同应用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以外,其余部分都不能动,该设备适用于农田范围较大的地区;半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可以移动以外,喷头支管也可以移动,相对于固定式喷灌设备而言,其机动性相对较好,适用于灌溉范围较大的农田区域;移动式喷灌设备所有部分均能够移动,三者之中其机动性最好,更适用于山区或灌溉环境相对恶劣的农田地区。

2.2微灌技术

微灌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灌溉地段,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所需的水以小流量,均匀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与传统的地面灌相比,微灌是以较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区域的部分土壤,属于局部灌溉。微灌技术作为现代最重要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之一,具有显著的节水、节地、节能、省工、增长、适应性强、保持水土和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根据灌水器出水形态,微灌一般分为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等类型。其中滴灌是利用滴头、滴灌管(带)等灌水器,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部分土壤的灌水技术,滴头流量一般不大于12L/h;微喷灌是利用微喷头、微喷带(管)等灌水器,将压力水以喷洒状的水流型式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方式,常用微喷头流量为20~240L/h;小管出流灌是利用稳流器稳流和小管分散水流,以小股水流灌到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方法,流量与微喷灌相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渠道防渗光该技术是我国农业灌溉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也是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措施。传统渠道灌溉技术水分流失占所灌溉水量的50%以上,水资源浪费严重。渠道防渗灌溉技术是在传统渠道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应用防渗水材料来实现降低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道内水资源的利用系数的目标。目前根据防渗材料可以将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分为塑料薄膜防渗、砖衬砌、混凝土衬砌以及沥青护面防渗等多种类型。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 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相结合

面对我国目前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保证我国水资源持续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必须要对当地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尽可能对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在对水资源进行分配的时候,要严格遵循“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原则,将水资源用在每一个必须利用的地方,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在确保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有效结合。

3.2 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通常情况下,如果能够确保节水灌溉工程正常规划设计和使用,那么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因此,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是不容忽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具体特点以及当地农村水资源的情况来对各项指标进行合理制定。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工程选址,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要优先选择缺水严重的地区,其次是要优先选择示范工程能够有效使用的地区,最后是要优先选择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种植作物多的经济类作物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 不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所呈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建立在生物技术之上的调控灌溉技术,一种是建立在3S技术之上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效节水灌溉的使用效果,给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局势下,相关工作人员还要不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来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而其管理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关键。为了保证已经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运行,相关部门必须对其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工程管理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乡镇村组协调合作管理,明确其责权利,将制度落实到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发挥其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节水灌溉工程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会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够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正常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关部门人员就必须在重视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提高对工程的日常管理。此外还要根据当地农村的情况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以此来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王继峰.探索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2]滕金福.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3]杨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1).

论文作者:余长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论文_余长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