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70
摘要:现代建筑业竞争激烈,施工企业报价过高往往不能中标,浪费成本,报价过,即或中标会在后期施工中给企业经营带来阻力,甚至亏本。因此需要掌握投标技巧,合理科学确定投标报价。如何编制好投标报价,较好运用投标策略,对于企业中标、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分析了投标报价技术要领和报价技巧,并对项目成本造价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成本造价
一、工程招标报价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项目投标
筛选招标信息,结合企业自身实力和招标工要求选择适合企业的工程项目。如果招标工程是本企业强项,又是竞争对手弱项,或业主意向明确,对可以预见的技术、资金等重大问题具有解决对策就积极参加投标。如果企业后继工程断链,则需降低报价去参与投标。要注意竞争对手实力、优势及投标环境优劣,如果对手在建工程即将完工急于获得新项目,其报价不会很高,反之如果对手在建项目规模大,时间长,其投标报价可能高,所以要通过具体分析来判断,并采取相应对策。
(二)踏勘现场尽可能准确掌握工程概况
踏勘现场是投标工作重要环节,投标人报送的投标报价清单一般被经由现场考察编制而成,如果报价人忽视踏勘现场而在后期施工增加的费用业主不予承担。报价时的部分措施项目费要从现场中获取信息,比如通过踏勘现场获取现场需建临时道路,施工临时用电等,施工企业需根据现场采取措施,而这部分费用只有通过现场才能知道,并在编制报价清单时一并列入,如果缺乏踏勘现场这项费用就会忽略,给施工企业造价管理带来影响。另外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图纸有争议且模糊的地方,或是清单漏项等问题提出需要在答辩会由业主解答,使投标报价有证可依。
(三)弄清招标文件精髓有效规避风险
招标文件风险主要表现在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和判断上,所以施工企业要重点了解工程量清单和评标办法,工程承包形式,开工和竣工时间,工期奖罚内容,材料供应及价款结算办法,预付款支付和工程款结算办法,工程变更处理办法等,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
(四)仔细核算清单工程量,预防清单存在的风险
要明确清单工程量计算方法,严格按图纸复核清单工程量查看清单有无漏项,有无工程量过高或过低。准确核算工程量是采用不平衡报价的前提,对于总价合同计算好工程量更显重要,工程量漏算或错算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五)掌握报价技巧,做出合理投标报价
根据招标项目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报价,施工条件差、专业技术要求高、投资小、工期紧、投标对手少的工程,报价可以高些,反之报价要低。采用不平衡报价,能早日收回资金的项目报价可适当,对业主指定的分包项可适当降低报价,对其它单项要适当提高报价,遇到议标时投标报价要低。
(六)警惕报价各种风险
一是自然风险,中标后的项目在施工中可能因气候异常或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损失,这类损失虽可得到部分补偿,但因财产损失造成的成本增加难以得到全部补偿。 二是材料涨价和人工费增加的风险,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和人工费占工程总成本较大比例,材料涨价和人工费增长的风险是投标报价的重要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合同一般是不调价合同,材料涨价和人工费增长给施工企业成本带来巨大影响,所以报价时不能只看眼前材料价格和人工费定额,要调查分析近两年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和人工费增长幅度,采取合理单价,以防材料价格和人工费上涨造成的损失。
(七)其他投标技巧
建筑施工企业要搞好和业主关系,最大限度赢得业主理解、支持和配合,向业主提出优惠条件争取中标。另外对工程变化较大或没有把握的工程,要采用增加“不可预见费”的方法来有效减少和防范风险。
二、项目成本造价控制
(一)项目成本全员组成控制
项目成本是量化考核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综合性指标,涉及和项目形成相关的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切身利益也关系紧密。成本管理的主体不仅仅是财务和造价人员的职责,还包括项目组织和直接间接人员。同时要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按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岗,一岗多责,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投标、中标期间成本控制
在投标阶段需要作好成本预测,投标阶段就是要研究招标文件,编制商务和技术文件,再根据企业实际状况编制施工预算为最终确定投标报价提供依据。投标企业技术、施工、劳资、设备、供应各业务部门要根据项目情况提供相应的数据,据招标文件编制预算,再根据工期和预测成本预期利润,最后确定投标报价。此阶段的成本预测为企业投标提供可靠依据,避免以过低价格中标,又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更为如何分配给分包单位工程量创造有利条件。 工程中标后要迅速制订成本计划和施工计划,采取技术和经济手段控制好工期和成本,认真分析研究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人力资源调配,制定优化施工方案,为编制预算创造条件;确定劳动定员、机械运行及材料供应定额,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使用率,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费用以,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保证质量和满足施工前提下,择优选择建筑材料,对材料价格和采购周期有效控制管理;组织人员学习现有资料和图纸,学习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日后施工成本控制打好基础。
(三)做好项目实施阶段成本控制
1、人工费控制。按劳动定额确定各分部分项定额,按工期、劳动组织确定功效,按实耗检查功效严格督促,依实物工作量的工日数作为考核依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通过现场讲解和培训来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每天工作计划,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2、材料费控制。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杜绝超预算领料和超实际工程领料以造成材料浪费。要认真审核图纸,提前计算工程量,各施工班组在规定限额内分批领用,规范材料收发台账,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材料消耗,加强现场管理,有序堆放,降低损耗。
3、机械使用费控制。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衔接,提高利用率,促其满负荷运转,对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机械运行的原始记录。
4、质量控制。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施工企业要把工程质量和安全自检作贯彻施工全过程,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切实达到每道工序一次性合格,杜绝和减少因人员技术及其他因素造成返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和工期的延误。
5、工期控制。在安排工期时注意处理工期和成本辩证统一关系,有理有节组织施工,以便在合理使用资源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四)做好项目结算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要按图纸要求完成施工并经业主验收。工程结算时资料人员要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技术人员要认真核实工程量和分包签证,收集汇总变更签证,预算人员要监督签证手续核实工程量,财务人员要认真核对账目,材料管理人员要进行材料清理、整理及回收。集思广益,多管齐下确保项目所有款项收回。
结束语
投标报价决策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任何投标报价策略不能达到十全十美,需要投标报价决策者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和具体分析,选择适当方法使投标报价策略趋于完善,提高中标概率。 同时要运用各种方法,加强造价人员、财务人员和施工人员等个人思想素质及工作能力培养、教育和使用,以便形成合力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为企业创造并增加更多利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劲松.建筑工程投标策略浅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4)
[2]梁翠华,刘艺.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方式[J]科技传播2010(16)
[3]贾召川.论投标报价策略与报价技巧[J]山西建筑2011(06)
[4]王建桥,袁伟.浅议如何做好工程投标报价工作[J]水运工程2009(05)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项目论文; 工程量论文; 成本论文; 工期论文; 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