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论文_刘嗣庭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200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乙肝病毒学指标、肝脏损害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等乙肝病毒学指标都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显著提高,乙肝病毒学指标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慢性乙型肝炎;硫普罗宁;拉米夫定;临床分析

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为临床严重损害患者肺肝肾心等脏器功能的疾病,可导致机体显著降低免疫力,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本次择取112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展开研究,探讨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乙肝病毒学指标、肝脏损害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112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治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的病例资料集中统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全部资料分成2份。其中,56例试验组男患者32例,女患者24例;年龄分布在24至73岁,平均(52.48±2.66)岁。5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在23~74岁,平均为(52.36±2.54)岁。两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服用0.3g异烟肼(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1020495,1次/d)+0.45g利福喷丁(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0940211,1次/2d)+0.75g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1022349,1次/d)+0.2g左氧氟沙星(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9822,2次/d),连续治疗6个月。试验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服用0.2g硫普罗宁(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93040,3次/d)+0.1g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30581,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下指标:①总有效率:经治疗后咯血、咳嗽与咳痰等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见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②乙肝病毒学指标:指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等指标。③不良反应发生率:指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皮疹、呕吐、黄疸、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④肝脏损害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描述,计量资料以( ±s)描述。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与对照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试验组56例患者总有效率更高(P<0.05),组间差异含有统计学价值。如表1所示:

注:#表示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硫普罗宁可显著抑制肝脏氧自由基与血清ALT及AST,故发挥显著的保肝效果。拉米夫定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在肝脏内形成HBV聚合酶抑制剂,同时阻断乙肝病毒DNA合成[3]。

本研究显示,采取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与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6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联合用药极具安全性;试验组HBV-DNA转阴率与总有效率及肝脏损害发生率分别为60.43%、94.64%、8.43%、,明显高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3.36%、HBV-DNA转阴率2.29%、总有效率3.42%,对照组肝脏损害发生率高。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多发生在结核治疗的一个月内,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强效、快速的抗病毒作用更加有利于减少肝脏炎症。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是乙肝患者的发病基础,故本研究使用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后,病毒载量显著下降,肝脏损害发生率降低,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致肝细胞损伤有显著的防治作用。通过随访,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组抗结核的疗程明显缩短,有助于结核病灶的吸收,未发现乙肝病毒耐药变异病例,也无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得出的结论,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可减少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中对肝功能的损害,安全性良好。说明联合用药有利于疗效的增强和乙肝病毒学指标的改善。

由此表明,针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够帮助其显著改善乙肝病毒学指标,肝脏损害发生率降低,同时提高其总有效率,用药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爱华.硫普罗宁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保肝治疗中应用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04(03):90-91.

[2]翟兴菊.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临床随机对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3):1459-1460.

[3]王飞,康定理,胡秀琼,等.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6,272(06):4112-4115.

论文作者:刘嗣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硫普罗宁联合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论文_刘嗣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