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改变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推动着交通系统的发展,文章从国内外“互联网+交通”系统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互联网+交通”系统的展望等方面对该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互联网+交通”;城市规划;智能交通
引言
城市交通运输是城市生活的脉搏,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并直接涉及到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因此城市交通运输问题早己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交通领域,使得传统的交通方式得到了巨大改变。“互联网+城市智能交通”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2]等先进理念,将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交通行业有效融合,形成“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下高效优质运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3]。
1 国内外“互联网+交通”系统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智能交通取得高速发展,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北京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综合系统示范项目中全国首次规模应用交通高清监测技术、提供个性化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上海智能交通技术综合集成系统示范项目中基于手机移动技术采集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等[3]。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各种打车软件在近些年的兴起,打车软件出现在我国最早是在2012年初,当今市场上已经兴起上百种打车软件,到2014年,仅“滴滴”和“快的”两款打车软件的注册用户就达到了1个亿。《2015年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3]用户使用移动打车的频率在一次以上,充分显示乘客对于这种通过互联网打车的方式有很深的认可度。但由于我国相比于西方国家在关键技术上的落后,尽管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仍然受到创新水平的制约,需要不断引进关键技术。
美国是世界上智能交通系统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现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大国,在车辆安全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商业车辆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产品都位列全球前列。美国对智能交通系统极为重视,政府近20年投入智能交通系统的费用高达400亿美元,调动私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投资积极性。1995年3月美国 交通部正式出台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4],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七大领域和二十九个用户服务功能[5]。2009年,美国智能交通协会批准通过了“美国智能交通系统(ITS)战略规划(2009—2014)”,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动态的地面交通系统,在车辆、管控中心以及移动设备之间形成网络,用先进的技术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出行便利以及保护环境,到现在,美国已经完成了这一目标。“美国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规划(2015—2019)”[6]已经公布,主题是“改变社会移动的方式”,将“实现车联网”与“推进车 辆自动化”作为各部门当前及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工作的主要技术驱动力[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我国“互联网+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城市格局导致市中心车辆过于集中,而市中心的道路、停车设施的建设用地有限,导致交通量远超市中心道路的负荷能力以及找不到车位[8]的情况。大多数运输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产业经营模式,没有认真研究信息时代的潜在商机和巨大冲击,不舍得在信息化方面加大投入,应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和服务的主动性不强,互联网应用能力和水平比较滞后,运输服务日渐跟不上市场实际需求;由于一些群体和部门的认识不高,导致一些功能先进、技术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在行业基层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的应用效果[9]。
3 我国“互联网+交通”系统前景
在乘客出行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沿固定线路形式的公共交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公共交通要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发展新的公共交通系统。需求响应交通作为传统公共交通与出租车之间的固定于非固定线路的公共交通服务方式为人们的个性化出行提供专属服务,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达到私人汽车相似的便捷性,既能弥补传统公共交通的不足,还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增加对乘客的吸引力,未来会成为更多人出行的选择。
4 结论
由于城镇化速度和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交通拥堵;传统公共交通系统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环境问题等最为突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进一步发展。随着互联技术的运用,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得到很大改变,智能交通系统也为许多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我国ITS竞争力。而目前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国外进口依赖严重,市场上的高端ITS产品大部分来自国外或者对国外芯片进行二次开发,核心技术匮乏,我国在关键技术上创新能力急待提高,也是提高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桂锋.我国"互联网+交通"的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第30期).
[2]朱安平.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第12期).
[3]张壮,杨晨.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第21期).
[4]智能交通发展前景分析[J].邮电设计技术,2017,(第2期).
[5]罗晟,郝建海,肖毅,聂笑一.“互联网+交通”:交通网络一体化出行探索[J].2016,(第7期)
[6]虞同文.”互联网+交通”衍生的现代共享交通——“汽车共享”概念流变.2016,(第5期)
[7]徐勇.赴美国学习考察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思考[J].青海交通科技,2016,(第2期).
[8]Aguinaldo,Jennifer.Get Smart abou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J],2016
[9]Fatih Sakiz,Sevil Sen.A survey of attacks and detection mechanism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VANETs and IoV.Ad Hoc Networks[J].2017.
论文作者:彭道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互联网论文; 系统论文; 交通论文; 智能交通论文; 美国论文; 我国论文; 公共交通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