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 陈田星 顾叶华 管 峰 顾腾飞
关键词: 交通规划;发展战略;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网络;交通运输体系;连云港
关于综合交通运输,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首先要实现多式联运,强调通过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然而却忽略了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学者提出了“一体化运输”的概念,认为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把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健康教育和经济进行一体化考虑。有学者考虑了出行者在公共交通中的获得感与共享性。有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理论和建设的相关问题,并明确了综合运输系统是由水路、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的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所组成。
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其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连云港东与日韩等隔海相望,西连新亚欧大陆桥,具有陆海双向开放优势,同时是国家沿海运输通道和陆桥运输通道的交汇点。因此,如何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引领连云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对连云港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为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和引领连云港发展枢纽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笔者基于连云港城市与交通发展现状,结合政策形势和上位规划要求,系统分析连云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与规划。
一、连云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多重叠加的国家战略机遇推动下,连云港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海运方面。赣榆、徐圩和灌河港区顺利开港,两翼港区口岸扩大开放于近期获批,“一体两翼”组合大港蓝图变成现实。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成,二期工程开工,是江苏班轮航线开行最多、唯一具有远洋干线的港口。铁路方面。连云港市内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多项重大铁路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陇海铁路已完成电气化改造。连盐铁路、青连铁路建成并即将通车。连徐高铁、连淮扬镇铁路全面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承担60%以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中转出口业务。民航方面。2017年白塔埠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开通1条至曼谷国际航线。连云港新机场已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立项。公路方面。路网总规模达到12 117公里,居江苏省第6位,面积密度(15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0公里/百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56.6万辆、125辆/千人,低于全省202辆/千人;连霍高速全线与哈国“双西公路”贯通衔接,是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大动脉。航道方面。干线航道里程达到118公里,居江苏省第6位。以盐河为主的内河干线航道直达长江、京杭大运河,联接长三角地区和鲁豫皖地区。枢纽场站方面。拥有机场1个(白塔埠),铁路客运站3处(连云港站、连云港东站、东海站),公路汽车客运站44个,港口国际客运站1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已实现全省联网售票,并已建成中云物流园区、中哈物流场站、中心货运站(一期)、柘汪临港物流中心、灌河海河联运区场站(一期)等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其中,连云港港中心货运站列入交通运输部首批国家公路货运枢纽建设示范工程。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测定的姜黄样品0.1 g,精密称定,分别取9份,分3组,每组3份,每组分别加入样品中各成分含有量的80%、100%、120%的对照品,按“2.1.3”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姜黄样品中3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6%、99.80%、101.38%,RSD分别为1.4%、1.6%、0.9%,表明该分析方法准确性良好。
连云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完善、服务东西双向开放运输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打造连云港“一带一路”标杆和示范项目、充分发挥交汇点优势提供了关键支撑。
二、发展形势与要求
《共产党宣言》中全球空间思想内在地蕴涵着历史规律维度、现实批判维度和未来指向维度,即阐明了全球空间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批判了资本逻辑主导下全球空间的非正义性;指明了全球空间发展的未来方向。这些都对当前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统筹考虑国家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提出的发展要求,结合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相关规划的要求,确定连云港城市发展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性海港城市。连云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面向国际、承东启西、辐射南北、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届时,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成、新亚欧陆海联运国际枢纽功能全面提升,支撑引领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网络、大物流”新格局,有力支撑连云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
连云港的发展得到国家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来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提升连云港的发展站位,把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来规划发展,重点支持。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更加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全力支持连云港、徐州等节点城市建设。此外,《“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草案)》等也对连云港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综合交通发展对策
(1)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一是加快调整港区功能布局。落实《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关于“一体两翼”港区功能定位的要求,重点将主体港区墟沟作业区部分散货迁移至两翼港区,促进两翼港区港产联动和连云港区港城一体化建设。二是重视港口重大设施建设。根据各港区功能定位,加快航道、码头、防波堤等重大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连云港港产业支撑、服务国际运输的能力。三是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发展公铁水、江海河联运为导向,加快完善由铁路、内河、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完成旗台作业区、赣榆港区、徐圩港区、柘汪临港产业园、上合组织物流园区、徐圩临港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开展陇海铁路货运南绕线和灌河港区铁路专用线研究,预留周边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的接轨条件。充分借鉴嘉兴港海河联运发展经验,加快徐圩港区疏港航道、灌河港区灌河等疏港干线航道整治。加快徐圩港区、灌河港区海河联运发展,实现水水中转。积极推动连云港港与长江航运协调联动,大力发展江海河联运。构建主体港区以长深高速至主体港区连接线、东疏港和北疏港高速公路为主,徐圩港区以连宿高速公路为主的快速集疏运通道,加快建设 G311、S245、S509、S401、S507、主体港区南疏港公路等疏港干线公路,强化港区与外围干线公路网及腹地之间的衔接。四是注重打造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连云港港目前处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仍以运输和初级物流功能为主。加快推进连云港港由货物运输港向物流贸易港战略转型,促进商贸、物流等产业提档升级,加大对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1.打造国际枢纽,拓展开放格局
路径之一: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国际枢纽,拓展东西双向开放格局。
根据以上发展要求和目标,本次研究对应提出了“三大路径、八条对策”。
我国古代的藏书机构在不同时期,分别被称为“府”“观”“台”“阁”“殿”“院”“堂”“斋”“楼”等。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藏书机构是“盟府”和“藏室”。据《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国之典也,藏在盟府。”是指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建立盟府,用以掌管、储存盟约文书和典籍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曾担任管理“藏室”的官吏。由此证明,“盟府”和“藏室”是中国历史古代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藏书机构。
路径之三:完善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引领港产城协调发展。
路径之二:提升综合交通网络功能,促进高端要素集聚。
(3)打造区域性空港枢纽。一是加快推进新机场建设。加快新机场项目落地实施,同步加快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拓展航空货运功能。二是做好新机场改扩建空间预留。为满足中型及大型宽体飞机起降要求,并遵循“适度超前”的理念,加快推进4E等级扩建,并按4F等级做好用地空间的预留。三是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充分发挥机场在扩大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航班航线布局。加密至西安、乌鲁木齐、北京、广州等国内城市航线航班网络,同时争取向东开通日韩、东南亚国际航线,向西开通哈萨克斯坦国际航线。四是加快机场集疏运建设。为实现连云港新机场与G15、G25、G204等干线公路高效衔接,重点加快长深高速新机场互通、机场大道(G204至新机场连接线)和S509建设,并将其作为机场内外衔接主通道,承担东向衔接功能。为连接北向海州核心组团,实现与连云港站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衔接,加快盐河路南延建设。为提升新机场对东海、灌云、灌南等周边地区辐射能力,加快S509机场段建设,南向实现与G233、S236衔接。
2.提升综合交通网络功能,促进高端要素集聚
(2)畅通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一是扩大向西开放,巩固中欧班列发展优势。加强境外货源组织,有序推进阿拉木图、塔什干、伊斯坦布尔、日韩等境外物流场站、分拨中心、海外仓或办事处建设,形成重去重回班列。加大对“连新亚”“连新欧”等中欧班列枢纽场站和运价的补助支持力度,进一步巩固桥头堡地位;依托徐州北站编组能力,加强连徐联动发展。继续深化与哈国铁、里海联盟等合作,实现一港双通道,中亚全覆盖,并进一步扩大对欧洲国家的覆盖范围。二是扩大向东开放,推动集装箱航线扩量提质。通过“近洋扩运力、远洋补短板、内贸扬优势”,实现近远洋航线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全覆盖。其中,近洋方面要以日韩高密度、东南亚广覆盖为方向,解决运输需求远超航线运力的矛盾;远洋方面要加强中东线、新开西非线、扩量美西线、恢复欧地线等远洋干线;内贸方面要重点发展至环渤海、华南沿海等港口的直开航线,建立主要沿海港口全覆盖的内贸航线网络,将连云港港建设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内贸枢纽港。三是拓展国际物流园区功能。以建设成为中亚—环太平洋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示范园区为目标,继续加快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和中哈国际物流合作基地建设,支持中西亚国家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和企业在国际物流园区共建产业合作基地。加强国际物流基地与港口、班列、航线的联动发展,构建集港、航、路、园为一体的物流体系,优化集疏运体系和运输组织方式。四是增强国内海铁联运竞争力。优化腹地货源组织体系,加快在郑州、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内陆地区布局“无水港”,实现陇海沿线主要城市全覆盖。制定铁水联运资金补贴政策,加快研究并出台连续有效的相关扶持政策。
(1)构建高快铁路网络。一是完善客运高快铁路布局。加快建设“五向扇形”高快铁路。沿海南北方向,预控350公里/小时的沿海高铁线位,加强连云港与胶东半岛和长三角核心区的便捷联系。连临方向,规划预控连临高铁,实现连云港与临沂、济南及京津冀地区的便捷连接,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连宁(淮)方向,配合宁淮高铁建设,开展连淮扬镇铁路淮安至连云港段技术标准提升研究工作。陆桥方向,开展连徐高铁东延方案研究,支撑连云港城市东进发展。此外,加快连云港站、连云港东站、东海站、灌南站、灌云站、赣榆站建设,形成“一主五辅”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布局形态。完善客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加快怀仁路、G228以及临洪大道等城市快速路建设,强化连云港站与城市各组团、新机场的联系,并对外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衔接。未来预留轨道交通建设空间,提高公共交通在连云港站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中的比例。二是加快货运铁路建设。加快连临铁路建设,打通新菏兖日铁路沿线腹地与连云港港间的便捷通道,兖州与连云港间的铁路运输距离将大幅缩短。开展赣榆港区至兖日铁路联络线研究,实现赣榆港区经兖日铁路与鲁南、豫北地区顺畅连接。
(2)完善干线公路网络。一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连云港要加快主体港区至长深高速连接线、连宿、盐临等高速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加快连淮高速公路扩容建设,提升连云港至淮安以及南京的交通保障能力。二是优化提升普通干线公路。一方面,加强省际、市际对外通道及县际互联互通公路建设;另一方面,提升G310、G327、S236等“瓶颈”路段技术等级。此外,还要加强公路超限超载管理,提高现有路网运行效率。
(3)畅通内河水运通道。一是加快干线航道网建设。加快宿连航道、徐圩疏港航道、灌河等干线航道整治,力争实现“两横一纵”的布局形态。进一步提升连云港向西、向南以及西南方向的水运能力,具备航道条件的县级节点千吨级航道覆盖率实现100%。加快完善市际对外衔接通道,畅通淮河入海通道。二是加快内河港口提档升级。结合干线航道整治,以千吨级以上泊位为主体,加快推进内河标准化、规模化公用作业区建设,着力打造功能强、等级高、结构优、环境美的内河港口体系,促进内河水运向船舶大型化和运输高效化方向发展。
近期建设重点建设计划,主要涵盖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区域性空港枢纽、全国性铁路交通枢纽、江海河联运、干线公路等项目。
3.完善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引领港产城协调发展
《规范》第3章针对不同性质的防护区域应采用的系统类型、泵组所负担的系统喷头数量、系统喷雾强度、喷头工作压力、喷头安装高度等均有新的规定。对方案产生较大影响的条文主要包括第3.1.3条、3.4.2条、3.4.3条、3.4.4条、3.4.5条和3.4.10条等,除第3.1.3条外,其他几条的描述中基本都采用了“应”。具体条文及相关分析详见表2。
在“一带一路”建设得以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沿线各国均需要大量人才。以经贸方面为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需要大量懂外语、懂法律,具有丰富跨国文化知识的经贸专业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整体招生规模仍然偏小。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高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由2014年的15 193人增加至2016年的17 130人[7],也仅用了三年时间。但分摊至各高校,每所高校招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就相对较少了。招生规模整体偏小影响了“一带一路”建设人才的培养,对“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较为不利。
(1)构筑城区快速交通网络。一是推进中心城区快速路建设。加快临洪大道、港城大道、新建路、G228(赣榆城区至徐圩段)、盐河南路南延等城市快速路建设以及怀仁路、徐新路等组团快速通道建设,实现城市组团快速联系、交通枢纽快速通达、对外交通快速出入,满足城镇和产业布局发展需求。加强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衔接,开展增设互通/立交研究,提高路网通行效率。二是利用陇海铁路开展公交化班列研究。考虑到陇海铁路南绕线的规划建设,未来既有陇海铁路连云港至连云段能力将得到释放,为充分利用区段能力,满足连云组团与海州组团之间的通勤需要,需利用陇海铁路连云港至连云段开行公交化班列,实现其市域铁路的功能。三是加快开展客货通道分离研究。研究构建高速公路货运通道和普通干线公路货运通道,合理引导疏港交通和城市交通分离,降低对城区的影响。
(2)大力实施交通惠民工程。一是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加快石梁河连片贫困地区,灌云、灌南贫困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危桥改造。加快实施提档升级项目库,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双车道四级以上公路的目标。打通“断头路”,满足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规划村庄等通达等级公路要求,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品质。结合连云港市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乡村产业发展,探索实施“农村公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新模式,突出打造“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美丽乡村路”、“美好生活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实施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发展模式,落实国家农村供给侧改革大战略。二是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实施镇村公交攻坚工程,全面落实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到2020年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客运班车公司化、公交化改造,提升农村客运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直通车等个性化的客运服务,促进乡村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
四、近期建设重点
外业核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内业识别的岸线的范围、类型,进行不少于30%的核查并修改;对内业识别无法准确判定的,全部进行核查并修改;作业过程统一采用平板电脑进行记录。所得结果包括拍照日期、时间、经度、纬度、方位角等信息。
1.为打造区域性国际枢纽港,着力推动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建设
重点建设连云港港区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赣榆港区二港池进港航道工程等深水航道工程;同时计划实施赣榆港区防波堤、徐圩港区一港池三期工程、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二期三期工程以及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码头工程等港口码头工程。
2.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重点加快上合组织物流园区、徐圩多式联运中心一期项目、大陆桥铁路多式联运中心站项目等物流基地建设。
3.打造区域性空港枢纽,提升民航对外开放能力
重点加快连云港新机场建设。近期重点建设一条2 800米跑道、3万平方米航站楼和16个机位的站坪,飞行区等级指标4D,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万人次。
4.打造全国性铁路枢纽,迈进高铁时代
近期重点建设连盐铁路(含赣榆支线、徐圩支线)、青连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等客货干线铁路。同时,加快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产业园、柘汪临港产业园、旗台作业区、赣榆港区、徐圩港区等铁路专用线以及连云港站、赣榆站、灌云站、灌南站、东海站等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5.畅通内河水运通道,加快江海河联运发展
近期重点建设灌河航道、宿连航道、徐圩港区疏港航道。
6.优化干线公路网络布局
加强省际、市际及县际互联互通,近期重点建设G25长深高速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建工程、连宿高速、长深高速至主体港区连接线等高速公路项目以及通道类、集疏运类、路网完善类等普通干线公路。
五、结语
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交通运输越来越从扩大规模向存量优化发展。为引领连云港“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建设,笔者从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国际枢纽,拓展东西双向开放格局、提升综合交通网络功能,促进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引领港产城协调发展3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港、畅通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区域性空港枢纽、构建高快铁路网络、完善干线公路网络、畅通内河水运通道、构筑城区快速交通网络以及大力实施交通惠民工程等8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对策;为保障战略的实施,提出近期建设重点以及相关建议,希望能为连云港综合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文革”期间出台的1975年《宪法》反映的是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全面专政”的政治路线,是一部有严重思想偏差的宪法。“文革”结束后迅速颁布的1978年《宪法》虽然试图纠正“文革”期间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恢复民主政治与法律秩序的作用,但仍保留了许多“左”的痕迹,势必要被一部新的宪法取代。反思共和国的宪法发展历史,我们党认识到:宪法兴则国盛、宪法衰则国乱。
DOI: 10.3963/j.issn.1006-8864.2019.04.002
(作者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研究院运输规划研究所)
标签:交通规划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多式联运论文; 综合交通网络论文; 交通运输体系论文; 连云港论文;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研究院运输规划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