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任务十分紧迫。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各国中占据首位,且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能源资源分布也不均匀,所以建设智能电网时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开展有秩序、有重点的建设工作。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
1.1优化智能电网性能
电力工程技术并不是在智能电网出现后才被研究问世的,在传统电网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受到电网本身性能的限制,其作用效果并不能充分发挥。在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空间被扩大,能效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优化智能电网的性能。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之间相互匹配、相辅相成。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自动化技术,能够对供电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并通过系统自动处理一些电力数据,辅助做出正确的电网管理决策。
1.2提高信息采集能力
电力工程技术还具备更优的信息采集能力。例如,智能监控预警技术和用电量计量技术,可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及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精确的监督,监督的对象即为产生的实时信息。通过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高保真传输到监管终端,并对其进行自动化地分类、整理、分析和储存,实现供电信息的深度利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存在功能性差异,产生信息的用途也不一致。
2智能电网的建设
有助于提高智能电网工作质量。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应用到的重要技术项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包含了电气主接线、输电网运行分配电网运行分析等等,这也就不难看出智能电网建设融入了更多现代化成分,其智能化水平、建设水平等都会有所提升。网架建设更为合理。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势必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稳定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撑,网架建设作为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内容,也会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提升,其自身质量会相应提升,坚固性也能够完全满足智能建设的各个方面需求,这也就从最大程度上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后续运行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减少网架故障问题对智能电网的影响。有助于自动化的全面应用。在传统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故障问题通常较为难以处理,且具有较大的排查难度,若是出现问题,电网所辐射的供电范围就会出现断电的情况,对于社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智能电网建设,能够为自动化的全面应用创造条件,针对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故障问题能够进行自动化检测与排除,也能够对电网的运行参数进行一个全面监控,若是出现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保证了电网运行的有效性。
3建设智能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3.1电力工程技术应用领域
3.1.1应用于输电领域
在智能电网中,对于工作的稳定状态与电能的高质量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可以引入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同时,电力工程有越来越多的全新装置产生,如交流超薄变换器、无功补偿超导装置等。部分国家的输电工程有相对较大的输电容量或是较长的线路,因此主要采取直流电输电方法。在中国,建设输电线路特别是高压直流电线路时,一般把受电端、送电端的逆变阀与整流阀选取为变流晶闸管装置。运用这些设备后,国内电网输送容量与稳定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可以避免电压闪变、电压降低及瞬间停电等情况的出现,增强了实际供电效果。
3.1.2应用于电源领域
建设智能电网时,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将多种类型的电源提供给电网设备,主要有交流电源、变频电源及直流电源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大多使用直流电源,变电所则使用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均可,小型计算机或大型计算机使用的是高频开关电源。
3.1.3应用于发电领域
电力工程技术属于新兴的一项技术,主要借助电子设备与电力来有效控制、转化电能,从而让消耗的能量大幅减少,使用的机电设备也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整体提升工作效率。现阶段,国内大量的半导体元器件都提升了原有容量,朝着高压化不断发展,并产生多种类型的全新电力工程技术,包括用户电力技术(如动态电压恢复器)、超高压输电新型技术(如高压直流输电)、同步开断技术(如智能开关)、柔性交流技术(如svc)以及电气传动技术(如高压变频)。
3.2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技术
3.2.1交流输电柔性技术
这一技术能够向智能电网输送高清洁度能源,主要将通信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微处理作为基础,自由地控制交流输电,是一项先进技术。由于国内建设智能电网时将高压输变电作为基础,因此建设时需要向电网输送全新清洁能源,并对能源进行有效隔离。运用交流柔性输电便能很好地满足该要求。这使得智能电网对该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例如,某工作人员在2019年通过结合控制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全面调节、控制智能电网的所有参数,使智能电网运行稳定性得到保证,充分降低输电时的电能损耗,增强了输电线路具备的电力输送能力。
3.2.2转换能源技术
能源未来将会朝着低碳经济能源的方向不断发展,就是控制污染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量,使二者尽可能地处于最低水平,其核心是通过先进技术进行转换能量方面的创新探索,最终实现高效地利用能源。现阶段,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是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自然能源,基于这些能源的转换能源技术是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国内运用并网技术较多,该技术的电场规模较大,有利于智能电网的开发。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大范围的并网技术将会变成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比较和分析国内外转换能源技术发现,该技术在国内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有待于研究人员展开深入地开发。将转换能源技术运用于智能电网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与不同类型的并网技术。
3.2.3改善电能质量技术
建设智能电网时运用这一技术,应在完善的评估体系与严格的电能等级前提下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供用电接口当前经济性,构建技术等级评估机制与用户经济性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定,推动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优质性与经济性。同时,运用的改善电能质量技术主要涉及关键滤波器技术、电能控制器技术、供电平衡技术、补偿无功技术及有源直流滤波器技术等。
3.2.4直流输电高压技术
现有直流输电的系统内部,用到交流电的环节有很多,但是输电时则改为直流电的形式。运用这一技术后,能够通过控制换流器的使用,达到逆变或是整流状态。若直流输电的系统重量较小,那么换流器通常由能够关闭断开的多种元件共同构成,以保障稳定输送电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性。同时,将该技术运用于直流输电的近距离、远距离等工程后,可以向海岛类相对孤立的区域进行供电。目前,国内运用直流输电高压技术越来越普遍,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容量更大、距离更远的各种输电工程。
结语
智能电网建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生产,而电力工程技术作为这一建设工程中需要应用到的一个重要技术,也需要充分保证其自身应用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潘钟毓.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98.
[2]曹江春.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35+56.
[3]韦佳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8(27):136-137.
论文作者:曾靖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能源论文; 电能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