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性镇痛药在现代临床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麻醉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给药进行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疗效确切,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物;现代临床麻醉;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25-01
在临床上使用麻醉性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由于患者常常被疾病折磨,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不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恢复。麻醉药物的使用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但由于麻醉性药物均含有刺激成分,长时间的用药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合理有效的使用麻醉药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次研究讨论,针对麻醉性镇痛药在现代临床麻醉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麻醉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2.5±2.8)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1.9±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后先对两组患者同时使用吗啡进行硬膜外腔麻醉镇痛,用药剂量保持在1.5~2.0mg,根据麻醉等级和患者的年龄给予适当的麻醉药剂量。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给药进行麻醉,当患者的麻醉等级为Ⅰ级或者患者的年龄高于80岁时,给予患者的药剂量保持在每小时50~60μg,当换的麻醉等级大于Ⅰ级或年龄低于80岁时,给予患者的药剂量保持在每小时30~40μg;给予观察组患者麻醉镇痛性药物进行麻醉,当患者的麻醉等级为Ⅰ级或年龄低于80岁时,给予患者的药剂量为每次2mg,当患者的麻醉等级大于Ⅰ级或年龄高于80岁时,给予患者的药剂量为每次1mg。
1.3 临床观察指标
使用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分,同时对患者麻醉的并发症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6.4±1.7、4.4±1.8;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6.5±1.6、2.1±1.3,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中出现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症患者,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临床上使用麻醉药物时减轻患者病痛的主要途径,麻醉镇痛药物为镇痛的首选药物,也被称之为阿片类药,尤其是在针对一些癌症患者,使用镇痛药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但同时麻醉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为麻痹大脑的中枢神经,长时间的服用此类药物会引起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切容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人体内遭遇创伤时体内会分泌出一定量的内源性阿片样肽,在患者服用镇痛性药物后这些内源性阿片样肽会和药物释放的受体融合,从而产生整体效果。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镇痛性药物为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吗啡、曲马多等药物,吗啡对急性剧烈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用于心衰和心肌梗塞治疗中,但其麻醉深度有限,同时对血流动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良好,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麻醉诱导效果[2],切术后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其对患者的呼吸有抑制作用,所以在使用剂量上需循序渐进,适量供给。
在本次研究讨论中,我们针对麻醉性镇痛药与现代临床麻醉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经过两组患者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中出现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症患者,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疗效确切,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俊良.麻醉性镇痛药与现代临床麻醉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5(15):147-149.
[2]宋赛琴。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65-67.
论文作者:王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患者论文; 麻醉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年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