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法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信息通信技术能给政府带来基础性改变,这不仅体现在政府发挥功能的方式上,更体现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上。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日益凸显,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形态和组织形态的变革,促进了政府创新形态的嬗
变,为创新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电子政府;移动政府;公民参与
一、引言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电子政府向移动政府方向的发展成为一个明显趋势。2016年,中国移动政务峰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探讨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移动政务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讲话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快移动互联网和设备在政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人与公共服务”全面连接起来,大幅度提升社会整体服务效率和水平,力图有效地将移动政府与电子政府连接起来,从传统的电子政府走向更具开放性的移动政府。
移动政府又被称为移动电子政府,它包含于电子政府,是传统电子政府结合移动通信平台的产物,被视为未来电子政府发展的一大趋势。移动政府主要是指政府利用手机、蓝牙、Wi Fi终端、无线网络等无线通信和移动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它被定义为,政府使用所有类型的无线和移动技术、服务、应用和设备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力,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提升所有电子政府用户的福祉利益。实现从传统电子政府向移动政府的转变对各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移动政府的理论基础
使用移动设备,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政府动态、获取政府服务、参与政务讨论,这是传统的电子政府所无法做到的。因此,全球政府都在致力于实现从传统电子政府向移动政府的转型。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提出了一个“连接政府”的想法来实现从电子政府向移动政府的转型,明确了连接政府的五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政府使用基本的网络向用户告知其功能,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这就像是一个咨询台,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咨询信息。第二阶段,用户能够下载各种申请表,进行打印、填写,最后提交给政府或者使用邮件寄送给政府部门。第三阶段,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详情,进行公共咨询,在线提交各种申请等。在第四阶段,政府能够提供各种申请状态、事务处理状态的双向全面可见度,政务处理达到更高的透明度。在第五阶段,连通性的势头增大,政府变得越来越机动,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的渠道更加多元和便捷。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如果已经到达第五阶段,说明实现了向移动政府治理状态的转型。
三、移动政府的现实意义
第一,电子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工作、交流、生活、收发邮件和上网的必备工具,更成为提供和获取政府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公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连接纽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通信设备的渗透对移动政府的推进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压力,人们希望能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随时随地地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用户对关乎民生的服务型政务应用的需求日益强烈,对生活类、政务类的应用依赖度明显提升。在“互联网+”战略的引导下,政府建设移动政府势在必行。第二,“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的应有之义。与传统的电子政府相比,移动政府能够直接并快捷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和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人口众多,各类公众的需求不尽相同,但传统管理型政府是无法识别形式多样的需求的,只有移动政府才能对公众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分门别类,深入地分析潜在的需求,从而更具有针对性的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三,政府治理创新的必然选择。法治政府呼唤政府治理的模式创新,探寻新的治理模式与依法行政的目标相契合,才能对社会公众的需求作出有效的回应。不同于传统电子政府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政府能够消除信息和行政过程的分离,如人口登记、交通事故、城市管理、文件检查、税务检查、投票等。移动政府促进了法治政府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第四,法治政府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移动政府能够让信息和服务覆盖到更多的人群和不同的群体,不论是高收入人群还是低收入人群,不论是否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不论是生活在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人们都能够相对简单地通过移动政府获取想要的信息和服务。
四、移动政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体来看,我国移动政府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以下问题:1、过于追求形式化。职能部门更多追求的只是一种框架式的、形式上的移动政府,而并不愿意分享资源,不利用业已成熟的流行软件来服务公众。2、自发性不强。大都迫于压力建立,不是从政府部门自身或社会公众的需求角度出发,往往粗制滥造、应付交差。3、缺乏整合性。地方各自为政,缺乏全局性思维,并没有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此外,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并没有有效利用信息资源。4、缺乏“一站式”服务平台。不同的平台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连接和沟通,功能重复且不全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5、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但电子政府的建设发展依照的依然是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7〕17号)。
移动政府的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既要看到它是服务型政府的驱动力,又要看到连接移动政府使其切实发挥作用的困境。此外,移动政府并不是简单地将电子政府转移到移动平台那么简单。电子政府最终向移动政府转型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将电子政府的门户网站拓展为合适的移动政府服务,让传统的通过电脑网络服务的方式拓展为移动平台的便捷方式。第二,政府工作人员实现移动办公。为公务人员提供移动服务,这是指为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应急服务和检测服务人员)装备移动设备和技术,使其在远离办公室时依旧能够实现办公自动化。第三,以人为本,灵活办公。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实现远程办公,允许雇员在办公室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漫游办公。第四,创新以服务为中心的移动服务。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实现的管理目标可以在移动服务中实现。例如对公共交通或停车进行手机支付,提供手机定位服务等。第四,建立与移动政府相匹配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五、结语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和组织形态的变革,促进了政府创新形态的移动政府。移动政府是在传统电子政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紧密相连,但是与传统政府和传统电子政府相比,移动政府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五阶段模式”,政府可以实现从电子政府向移动政府的华丽转型。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政府”的建设成为一种新趋势之时,政府固然可以跃跃欲试,但是也必须对投入产出做出更多的权衡,不仅需要尊重市场格局,也要积极整合借力,不应盲从。
参考文献
1、陈则谦:《中国移动政务APP客户端的典型问题分析》,载《电子政务》2015年第3期。
2、张航:《从电子政府走向移动政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载《电子政务》2017年第12期。
3、耿静:《政府信任的序差化:基层治理中的“塔西佗陷阱”及其矫正》,载《理论导刊》2013年第12期。
论文作者:徐鑫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政府论文; 电子论文; 传统论文; 政务论文; 公众论文; 信息论文; 互联网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