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一、农村义务教育出路在哪里(论文文献综述)

袁书华[1](2021)在《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民工潮的伴生群体,最初是作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出现的,研究者们关注的主要是其“社会问题”。相对于家庭结构健全的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确实处于不利境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其各项权益的实现和保护是他们自身及其家庭无法单独面对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其进行支持。因此,对于外出务工家庭将儿童留守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儿童福利政策的角度进行回应和解决。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儿童福利进行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已有的关于福利和儿童福利的研究多侧重客观福利制度和状况,很少有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整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更是少数。二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研究把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数量较少。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儿童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现状,尤其是探讨国家、社区、志愿组织、家庭等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同时揭示主观福利提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在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质性研究则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获取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主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福利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以山东省LY县为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获取了调查样本,通过滚雪球抽样获取了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以以往研究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关于客观福利、主观福利及两者关系的五个假设,通过量化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在主观福利方面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内容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福利和健康福利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教育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方式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在资金福利和保护性服务福利方面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照顾性服务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获取的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从国家、社区和志愿组织获取的福利在两个群体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最终发现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通过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体、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对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的福利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本研究对各福利供给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剖析发现:核心家庭面临“物质在场、亲情缺失”的福利供给困境,扩展家庭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供给困境;农村社区面临空心化和村委公共事务庞杂无暇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志愿组织面临整体力量薄弱和个体志愿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困境;国家则主要面临福利转型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晰及难整合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转型期农村家庭的非农化生产模式和现行的城市公共服务政策的二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单个农民工家庭所能解决的范畴;国家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重现金补贴、轻服务保障使其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村两委“重行政、轻服务”的现状使农村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发挥平台作用,农村公共文化衰落使社区缺乏互助精神和凝聚力;社会组织处于与政府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中,对政府部门存在较强的经济依赖和行政依赖影响其福利递送效果。针对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困境及原因,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进行了政策思考:首先,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要以需要满足为导向、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其次,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根据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取向,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保障家庭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再次,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要落实好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和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农村社区儿童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和学校儿童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和民众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最后,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助力,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本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采用广义福利概念,除了借鉴以往研究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研究内容外,同时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揭示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现状和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现状及困境进行探讨,全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不仅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同时探讨多元主体的福利供给机制。

马一先[2](2021)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发现并处理好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小规模教育集团为研究对象,力争为改进与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提供建设性建议,进而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水平提高服务。本研究从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对策研究四个板块依次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进行了阐释;分析验证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构建出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模型,并分析了其实践路径;以应然的框架体系为基础检视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现实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存在的原因;结合横向比较研究,总结国外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特点、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提出改进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确定了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四个因素,即:载体型因素、实体型因素、凝聚型因素、运筹型因素;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四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办学质量和办学绩效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农村小规模集团化办学的结构框架。最后,通过访谈法了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户办学的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存在着集团内部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参差不齐,复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单一、集团内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不到位,家校交流沟通不及时、集团内部教师编制结构性短缺、集团内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低下、集团内部专项建设配套资金缺乏、集团化办学政策落实不到位、集团学校间合作意识淡薄、集团校长的办学理念局限、集团内部管理松散、集团化办学相关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增加集团活动课程的开设,丰富创新复式教学形式与内容、搭建集团学下信息化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集团学校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改进教师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提高集团整体教育设备管理规范性与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使用率、增加集团专项经费的投入,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建立立体多维的集团化办学政策,确保政策精准落实、创设农村小规模教育集团乡土化的办学理念、提升农村小规模教育集团校长领导力、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外部关系、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内部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姚慧[3](2020)在《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县城作为我国城市层级的最低一级,由于基础设施齐全,离乡村近、生活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理想选择,而将子女送去县城接受义务教育即“教育进城”逐渐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选择,也成为了农村家庭城镇化的主要动因,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将布迪厄场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来自江苏DF县、安徽SS县、浙江CA县、河南Y县、辽宁CH县等13县的农民家庭、县城学校、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和调查资料,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惯习、资本策略、持续保障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具体而言,本文从农村家庭出发,探讨县城教育场域中的地方政府、县城学校等其他行动主体及其惯习系统和资本运作,剖析教育进城的形成、运作与达成以及教育进城的盛行对城乡教育造成的意外后果。该项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以及教育吸纳下的城乡互动新趋势;另一方面,教育进城也放大了县城教育拥堵、质量下滑等问题。因此,本项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是否选择教育进城受到城镇化逻辑和农村家庭教育惯习的双重影响。第一,农村家庭子女进城读书合乎城镇化的建设逻辑,受到城市建设、城镇化率指标提升的需求以及教育产业化的红利推动,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县级政府将教育进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大力推行。第二,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不仅要整合家庭资本采取不同资本策略进行进城博弈,还需要以经济资本、父母情感与精力为多重保障。第三,县域教育场域凭借国家办学规则和排斥农村边缘家庭而确立场域的边界,并且城乡教育差距在县域教育场域中得到再生产。第四,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将再生产的城乡教育差距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城乡场域中,城乡关系出现了“彻底剥夺”的新互动形式。总得来说,在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城镇化率已经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县城教育蓬勃发展而乡村教育日益凋敝。教育进城不仅作为跨越城乡的教育行动对当下城乡教育关系以及城乡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印证了“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道路探索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此外,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提高县城教学质量的同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是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指向。受到教育进城影响而不断加深的城乡不对等关系,应该得到纠正和改善,继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察应坤[4](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徐胜祥[5](2020)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研究》文中提出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了近二十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已经是最后一年了。反思当下,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化的倾向是有所改善还是继续恶化呢?杨东平先生就曾断言是继续恶化而且依然是应试教育一统天下。农村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一环更是如此。应试化倾向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研究有着的长远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理论意义。教育的应试化倾向越是顽疾越需要得到持续的关注和不懈的研究。当前,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以不同的方法对教育应试化问题的研究为进一步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需要对农村小学的特征,应试化教育的内涵,利益相关者的定义、界定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对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了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调查他们在农村小学教育应试化中的利益诉求。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应试化的教育中的利益诉求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和同一利益相关者内部,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多种利益冲突。吊诡的是虽然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为利益相关者带来诸多利益冲突,也成为了教育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但应试化的倾向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本研究主要从对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的维护、基于私利的选择、利益博弈中的均衡、维护既得利益或获利预期的路径依赖、为了学生实现社会进阶的未来发展利益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试图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提出合理的解释。基于以上的分析并借助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笔者认为解决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的主要策略包括回归本体:厘清农村小学教育价值指向,彰显公共利益:重塑利益平衡点,创新渠道:完善利益表达和实现机制,多元共治:合力破解应试化困局,优化资源供给:推动更深层次的均衡发展。

董锦明[6](2020)在《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具有动力性、基础性、先导性和全面性的引导作用,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研究教师的教育信念有助于教师树立教育专业情意和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个人教育意识觉醒,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论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观察法和访谈为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到调研地与乡村教师一同生活学习,直观的了解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的表现形态,并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调查分析,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总体可分为两种基本取向,分别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利益取向和以周围环境为中心的个人意义取向。在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成长环境、自身经历、个性特征等个人因素,当地学生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学校各种刻板的规章制度,国家教育政策以及社会舆论都会影响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本研究较为详实地呈现了云南边境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态及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因素,旨在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李向阳[7](2020)在《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邰爽秋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着名的教育家,民生本位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和民生本位教育实验的践行者。邰爽秋因其卓越的理论贡献和躬身力行的实验创新精神,与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并称为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界的四大怪杰”。邰爽秋的教育经费思想也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性,在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行政的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对丰富发展教育经费行政的学术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以史鉴今,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对当下我国正在实施推进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亦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本研究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联系、发展的辩证观点,选取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回顾梳理邰爽秋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活动实践入手,追溯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呈现解读其理论构成;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其历史贡献;联系目前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考量其当代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邰爽秋生平及其教育活动履痕。主要对邰爽秋的教育背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验活动轨迹进行回溯与还原,分析研究其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学识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二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通过对邰爽秋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现状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分析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梳理出当时教育经费行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成果是应时代要求提出的目标明确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构成。针对其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构成要素展开分析阐释,厘清其思想理论的逻辑框架体系,这也是本研究的重心。邰爽秋从应由公众负担教育经费这一哲学基础出发,以“教育机会均等”为最高目标,从教育经费的来源、管理、分配三个维度,相继提出了教育经费增高、教育经费负担均平、教育经费独立、统一教育经费行政等四大理论命题,并以统一教育经费行政为挈领,将教育经费增高、教育经费负担均平、教育经费独立和教育机会均等生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整体。教育经费增高问题主要是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资体系,邰爽秋提出了:增高国民富力、开辟教育富源、利用无益资财、改良教育税制、扩大教费单位、鼓励人民协助、防止行政流弊、减免无形损耗等八条建议。在教育经费负担均平问题上,邰爽秋主张以建立公平的教育税制为前提,确定合理稳定的教育税源,并以“免税的限制”和“累进的税率”两项措施来保障教育经费负担均平的实现。在教育经费独立问题上,邰爽秋在呼吁特殊历史时期应该实行教育经费独立的同时,提出了教育经费独立后,保障其政策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的八项措施:教育基金之确定、教育税源之划分、预算制度之独立、加税权力之独立、征收机关之独立、保管机关之独立、用款权力之独立和审核机关之独立。在统一教育经费行政问题上,邰爽秋建议打破地方行政区域的界限,摒弃“以地方之款办地方之学”的狭隘观念,采用“以社会之款办社会之教育”的教育经费分配原则,实行教育经费集中管理,裒多益寡,公平分配。邰爽秋设计拟定了各级教育经费委员会和教育经费局《组织条例》,给统一教育经费行政提供了组织和制度建设的模本。在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上,邰爽秋积极建言中央政府和教育当局统一教育经费行政,对边远贫瘠地区的教育经费实行补助,进而推动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和全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第四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是从当时教育经费行政的实践和学术研究两个角度出发,总结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历史贡献。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在当时各地各级政府教育经费行政实践中,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地方教育经费行政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贡献,其价值主要反映在对教育经费行政理论研究的关注和其丰硕的理论成果对教育财政研究的丰富与发展,以及其不畏世俗、敢于直言的学术精神和学者风范对教育学人的感召和鼓舞。第五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当代价值。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与当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相应照,分析其对现行教育财政体制机制中教育经费分担制度不合理、教育经费分配制度不公平与教育筹资法律制度不规范等现实问题所带来的有益启示和思考,以及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分担制度、公平公开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以及规范完善的教育经费筹资保障制度方面的借鉴和参考。第六部分:结语。主要是总结概括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基本特征:教育经费思想的公平性、教育经费理论的系统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性。同时提出,其教育经费思想的诸多理论是建立在教育经费独立的基础上的,进而分析其历史局限与不足。

朱文华[8](2020)在《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M县女童H为个案》文中认为女童是未来的妇女和母亲,她们孕育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关注和研究彝族女童教育现状,对于有效提高女童受教育率和受教育程度,进而带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本研究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区,女童辍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彝族女童H作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来解读彝族传统文化、彝风彝俗、家庭、学校、社会等,以生态系统理论、贫困文化、Vincent Tinto学生辍学三个相关理论,彝族女童辍学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为主,具体以文献法、访谈法,辅之以观察法等,对义务教育阶段女童H辍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导致女童辍学是一个综合因素所造成的,一是生长环境艰苦束缚彝族女童就学;二是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女童就学阻力大;三是语言文化差异性对女童学习的影响;四是彝族地区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五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缺乏适应性;六是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迷茫。通过以上研究问题,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重视和关注彝族地区的女童教育,优化教育环境,使彝族地区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女童教育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侯钰婧[9](2020)在《Z县农村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旧顽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交接工作的焦点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两类学校。两类学校是指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它们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薄弱之处,也是农村学校布局工作中的重要对象。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两类学校布局工作的重点已不在于简单僵化地进行撤并工作,渐次转向优化。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工作不仅要寻求地理位置的最优,更要追求价值的最优,尤其是教育价值,以实现让学生既能就近入学又能上好学的布局目标,为农村儿童提供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贴切人民教育需求的重要命题。本文立足于Z县农村学校布局现状,将两类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以教育地理人口信息为媒介,通过实证计量、访谈调查、理论阐释等方式明析两类学校在布局工作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两类学校布局优化思路,丰富有关两类学校布局的研究路向与实践经验,为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有关两类学校布局工作上提供决策参考。除导论外,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Z县的基本情况、数据的收集及其统计方法。在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工作中,地理人口信息是保障学生“就近入学”的重要支撑,教育资源配置信息是帮助学生“上好学”的基础条件。本文收集了教育资源配置指标数据、学校空间位置信息、Z县路网数据和学生家庭住址信息,并详细说明了采用差异系数等计量方法、应用Arc GIS等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第二章依托教育资源数据和地理人口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深入分析了Z县两类学校的布局现状及问题。一方面,立足于Z县的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从两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正负向影响以及各项指标的达标水平对两类学校布局的成效进行评估。另一方面,根据Z县的学校服务范围和学生上学时间成本,从未辐射学校范围、两类学校的重叠情况以及两类学校学生上学时间的数据分布结果对两类学校布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综合分析Z县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并对其布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深入剖析了Z县两类学校布局问题产生的成因。由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为农与离农社会风向的冲突中脱离相关利益群体,在教育公平优先与教育效率先行的政策需求矛盾中缺乏统筹规划,在两类学校自身定位模糊的情况下政策理解与执行环节出现偏差,因而致使两类学校布局工作亟待优化。第四章基于Z县两类学校的布局问题及其原因,从坚守以人为本发展观、提高布局规划的前瞻性、明确两类学校定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四个方面为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工作提出建议。

徐好好[10](2020)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研究 ——基于甘肃省三县(区)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乡村教育信心是“对乡村教育的信心”,尤其指参与和从事乡村教育的主体对于乡村教育未来发展的信心。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是他们基于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综合考量之上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乡村教育现实的体认(通常表现为“乡村教育满意度”)表现出的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期。数量庞大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乡村教育发展的内源动力和精神支撑。研究首先确定了乡村教育信心的观测维度。通过学理论证,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包括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外部的支持保障和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借鉴“社会信心”实证研究的维度框架,重点参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的评估认定维度,吸收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的政策内容,结合“乡村教育发展”以及“乡村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最终确定4个一级维度(政府保障程度、硬件条件环境、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10个二级维度及若干观测点。依据研究维度制定了研究工具,主要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调查问卷》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访谈提纲》。研究选取甘肃省内东、中、西部的H区、A县、O区进行,除考虑地域分布外,三县(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具有较强代表性。最终,选取有效数据1032份教师问卷进行分析,对9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对三县(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指数总体为69.28(满分100),仅达“及格”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乡村教育信心与满意度成显着正相关,即满意度提高,乡村教育信心也会提高。第三,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检验方法,验证不同地区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存在显着差异,这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及教育发展状况有关;不同教龄间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存在显着差异,其原因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关;在其他主要人口学统计变量方面,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均不显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在访谈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提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乡村教育信心的策略,主要包括:第一,各方(特别是政府和学者)要共同重视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政府方面应当在政策制定、教育督导中纳入考量乡村教育信心,学术研究应当持续关注、深入研究乡村教育信心。第二,将提升满意度作为现实抓手,关键在于办好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身份吸引力,可以从让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让人羡慕的劳动回报、拥有让人羡慕的社会身份、成为让人羡慕的专业人员入手。第三,因地制宜,建立体现地区特点的差异性政策,对不同特点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施策。第四,为乡村教师专业信念的形成提供外在社会支持,同时乡村教师自身应主动培育其专业信念。

二、农村义务教育出路在哪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义务教育出路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二) 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三)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 内容创新
        (二) 方法创新
        (三) 视角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农村留守儿童
        (二) 福利
        (三) 社会福利
        (四) 儿童福利
    二、理论基础
        (一)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二) 福利治理理论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
    一、本研究所采用的儿童福利指标
        (一) 福利的一般测量
        (二) 儿童福利的测量
        (三) 儿童福利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研究假设与资料收集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假设
        (二)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假设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假设
        (四) 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结果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福利的比较研究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
    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量化结果的讨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的特点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特点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获取与供给的质性研究
    一、访谈方法及对象
        (一) 访谈方法
        (二) 访谈对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一) 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庭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二) 农村留守儿童从国家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 农村留守儿童从社区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四) 农村留守儿童从志愿组织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不同主体的供给困境分析
        (一) 家庭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二) 国家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三) 社区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四) 志愿组织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提升的政策分析
    一、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
        (一) 以需要满足为导向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 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
        (一)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
        (二)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实践取向
        (三) 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
    三、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
        (一) 强化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
        (二) 落实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
        (三) 强化农村社区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
        (四) 发挥学校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
        (五) 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
    四、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
        (一) 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儿童福利助力
        (二)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二) 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
        (三)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困境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原因
    二、未来研究展望
        (一) 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展开异质性研究
        (二)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应有新思维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部分举例)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人员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集团化办学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建设的未来出路之一
        1.集团化办学有助于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
        2.集团化办学有助于形成农村小规模学校内生式与外引式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3.集团化办学有助于创新农村小规模学校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
        1.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缺乏政府的相关支持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2.农村小规模学校自身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无法达到集团化办学的要求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及其集团化办学缺乏学术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1.“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研究
        2.“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现状研究
        3.“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4.“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文献综述
        1.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研究综述
        (1)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意义的研究综述
        (2)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实践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综述
        2.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相关研究的综述
        (1)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变革的研究综述
        (2)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的研究综述
        (3)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建设的研究综述
        (4)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的研究综述
        (5)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的研究综述
        (6)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外部办学环境的研究综述
        (7)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发展及意义的研究综述
        (8)关于国外农村中小学调整与合并的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调查法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1.文献资料的分析方法
        2.问卷资料的分析方法
        3.访谈资料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
        1.小规模学校
        2.农村小规模学校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
        1.集团化办学
        2.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公平理论及其启示
        (二)教育系统理论及其启示
        (三)教育体制机制理论及其启示
        (四)教育效能理论及其启示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构建的现实依据
        (一)现行教育政策导向
        (二)实践经验启发
    四、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因素的确定及内容分析
        (一)载体型因素的确定及分析
        (二)实体型因素的确定及分析
        (三)凝聚型因素的确定及分析
        (四)运筹型因素的确定及分析
        (五)办学质量因素的确定及分析
        (六)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绩效因素的确定及分析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理论框架的构建
    一、问卷设计
        (一)问卷设计思路
        (二)研究假设
        (三)问卷草案设计
    二、问卷试测
        (一)试测问卷的信度检验
        (二)试测问卷的效度检验
    三、问卷实测
        (一)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问卷的相关分析
        1.项目分析
        2.信度分析
        3.效度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2)验证性因子分析
        (3)收敛效度分析
        (4)判别效度分析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办学影响因素的模型验证
        (一)相关分析
        (二)模型验证
    五、应然的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一)载体型因素
        (二)实体型因素
        (三)凝聚型因素
        (四)运筹型因素
        (五)办学质量
        (六)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绩效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现状调查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现实状况
        (一)载体型因素:普遍建立了田园化的多元课程体系
        (二)实体型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师交流学习频繁
        (三)凝聚型因素:重新认识“乡土”的意义
        (四)运筹型因素:部分管理及评价机制缺乏
        (五)优势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载体型因素
        1.集团内部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参差不齐,复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单一
        2.集团内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不到位,家校交流沟通不及时
        (二)实体型因素
        1.集团内部教师编制结构性短缺
        2.集团内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低下
        3.集团内部专项建设配套资金缺乏
        (三)凝聚型因素
        1.集团化办学政策落实不到位
        2.集团学校间合作意识淡薄
        3.集团校长的办学理念局限
        (四)运筹型因素
        1.集团内部管理松散
        2.集团化办学相关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美国农村中小学学区间共享模式
        (一)美国农村中小学学区间共享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二)美国农村中小学学区间共享模式的概述
        1.中心高中学区
        2.学区群
    二、英国威尔士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模式
        (一)英国威尔士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二)英国威尔士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模式的概述
        1.联盟学校
        2.区域学校
    三、启示
第六章 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
    一、载体型因素的对策建议
        (一)增加集团活动课程的开设,丰富创新复式教学形式与内容
        (二)搭建集团学校信息化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增强集团学校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二、实体型因素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教师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水平
        (二)提高集团整体教育设备管理规范性与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使用率
        (三)增加集团专项经费的投入,完善经费使用管理
    三、凝聚型因素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立体多维的集团化办学政策,确保政策精准落实
        (二)创设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乡土化的办学理念
        (三)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校长领导力
    四、运筹型因素的对策建议
        (一)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外部关系
        (二)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内部管理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3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
附录4 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研究模型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附录5 个人简历

(3)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乡村教育研究
        1.2.2 城镇化研究
        1.2.3 教育选择研究
        1.2.4 既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城镇化
        1.3.2 教育选择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方法
        1.5.3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时空结构
    2.1 两极分化:县级义务教育场域的城乡空间
        2.1.1 县城教育规模集中
        2.1.2 农村教育萎缩孱弱
    2.2 变迁:县级教育场域的时间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进城的惯习系统
    3.1 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社会行动者
        3.1.1 家庭代际间的教育惯习
        3.1.2 家庭教育的自发责任
        3.1.3 村庄中的隐形压力
    3.2 理性策略:教育进城的实践
        3.2.1 进城读书
        3.2.2 乡镇读书
        3.2.3 辍学: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进城的规则和资本
    4.1 撤点并校:教育进城的国家规则
        4.1.1 办学责任转移
        4.1.2 教育经费
    4.2 圈地扩城:教育进城的地方逻辑
        4.2.1 城镇化率指标的推动
        4.2.2 城市建设的需求
        4.2.3 教育产业化的红利
    4.3 教育进城的行动策略
        4.3.1 户籍:教育进城的准入门槛
        4.3.2 关系:教育进城的非正式通行证
        4.3.3 收入:教育进城的持续保障
        4.3.4 精力与情感:教育进城的无尽付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整合与再生产
    5.1 城乡教育一体化
        5.1.1 “以县为主”的办学模式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对等
        5.1.2 被牺牲的农村边缘家庭
    5.2 难以平衡的城乡教育质量
        5.2.1 “超级班级”:县城教育的拥堵
        5.2.2 “画点建校”:县城教育的稀释
        5.2.3 教育“内卷化”:农民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5.3 彻底剥夺:县城与农村间的新型互动
        5.3.1 县城的单向吸纳
        5.3.2 城市文化的排斥
        5.3.3 教育进城对乡村振兴的阻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结论
        6.1.2 本项研究的启示
    6.2 政策建议
        6.2.1 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县城教育质量
        6.2.2 缩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2.3 改善城乡关系,加快乡村振兴
    6.3 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调研访谈提纲
    第二轮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二、山西村政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结语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选题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一、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的分析
    (一)农村小学的特征
    (二)应试化的内涵
    (三)利益相关者
二、农村小学教育应试化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三、农村小学教育应试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一)公利与私利的冲突:公共政策的失灵
    (二)经济、政治利益与教育利益的冲突:教育资源浪费
    (三)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冲突:学校的平庸化
    (四)职业生存利益和为了学生利益的冲突:教师身份的异化
    (五)未来发展利益与现实成长利益的冲突:期待与结果相去甚远
四、农村小学教育产生应试化倾向的归因分析
    (一)对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的维护
    (二)基于私利的选择
    (三)利益博弈中的均衡
    (四)维护既得利益或获利预期的路径依赖
    (五)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利益:实现社会进阶
五、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村小学教育应试化的治理策略
    (一)回归本体:厘清农村小学教育价值指向
    (二)彰显公共利益:重塑利益平衡点
    (三)创新渠道:完善利益表达和实现机制
    (四)多元共治:合力破解应试化困局
    (五)优化资源供给:推动更深层次的均衡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教育信念对教师教学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二、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三、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经历及个人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育信念结构和类型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教育信念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关于教育信念形成和养成途径的研究
        五、关于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问题、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第六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走进田野调查点
    第一节 H县自然环境与教育概况
        一、地理生态环境
        二、人文历史环境
        三、教育基本概况
    第二节 实地调查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一、NX镇中心小学
        二、YS乡中心小学
第三章 H县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不同形态
    第一节 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取向与类型划分依据
    第二节 个人利益取向的教师教育信念
        一、投机飘摇型教师的教育信念——谋求生存,伺机而动
        二、满足安逸型教师的教育信念——甘于平庸,寻求心安
    第三节 个人意义取向的教师教育信念
        一、矛盾复杂型教师的教育信念——思想上进,“深陷泥潭”
        二、忠于职守型教师的教育信念——心怀抱负,积极向上
第四章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H县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
    第一节 微系统——个人因素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确立
        一、个人成长环境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埋下种子
        二、自身经历是教师教育信念成长发展的关键
        三、个性特征是教师教育信念的情绪根基
    第二节 中间系统——学生家庭环境影响下教师的教育信念
        一、“家庭环境真的很影响孩子的学习”
        二、“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
        三、“教育中应当有约束力”
    第三节 外层系统——乡村学校环境影响下的“教书匠”和教育者
        一、按部就班的“教书匠”
        二、富有情感的教育者
    第四节 宏系统——社会环境影响下畏手畏脚的乡村教师
        一、“我们的社会地位真的不高”
        二、枷锁下畏手畏脚的乡村教师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二、对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价值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邰爽秋生平及其教育活动履痕
    一、邰爽秋之教育背景:学融中西
    二、邰爽秋之教育思想:民生本位
        (一)民生本位教育的内涵
        (二)民生本位教育的目标
        (三)民生本位教育的使命
    三、邰爽秋之教育活动:实验创新
        (一)开封教育实验区教育实验
        (二)上海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
        (三)重庆巴县民生建设教育实验
第二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政局动荡、战事频仍
        (一)战祸连结
        (二)军费浩巨
        (三)兵差沉重
    二、经济萧条、民生凋敝
        (一)灾害频发: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二)赋税繁苛: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
        (三)腐败蔓延:官僚资本大行其道
    三、民智待启、经费短绌
        (一)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状况概览
        (二)民国时期教育经费行政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第三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构成
    一、公众负担教养经费之哲学背景:正本清源、权利均享
        (一)对反对者的原因分析与批评
        (二)对支持者的观点解读与评价
    二、教育经费增高问题:开源节流、多策并举
        (一)增高国民富力
        (二)开辟教育富源
        (三)利用无益资财
        (四)改良教育税制
        (五)扩大教费单位
        (六)鼓励人民协助
        (七)防止行政流弊
        (八)减免无形消耗
    三、教费负担均平问题:革故鼎新、公平为善
        (一)公平教育税制之重要:必由之路
        (二)教育税制不公平状况:暮日穷途
        (三)改革教育税制之建议:另辟蹊径
    四、教育经费独立问题:励行有据、保障有法
        (一)教育经费独立之原因:他山之石
        (二)教育经费独立之要素:相辅相成
    五、统一教育经费行政问题:系统独立、事权集中
        (一)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实施理由
        (二)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基本原则
        (三)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组织条例
        (四)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价值判断
    六、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权利平等、资源共享
        (一)各地教育经费差异之悬殊
        (二)“以地方之款办地方之学”观念之偏颇
        (三)社会主义“天下为公”之教育理想
        (四)各国补助地方教育经费之参考
        (五)国民政府中央财政补助地方教育经费之立场
第四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对教育经费行政组织建设的推动
    二、对教育经费行政制度建设的促进
    三、对教育经费行政学术研究的发展
第五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分担制度
    二、有利于建立公平公开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
    三、有益于建立规范完善的教育筹资保障制度
结语
    一、教育经费思想的公平性
    二、教育经费理论的系统性
    三、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邰爽秋大事年表
附录B 邰爽秋主要着、编、译作目录
附录C 邰爽秋学术论文及报刊文章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M县女童H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女童辍学问题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2.民族地区女童辍学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本人对彝族女童辍学现象有着较多的关注与思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彝族女童
        2.辍学
    (四)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对相关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
        2.文化贫困理论
        3.Vincent Tinto学生辍学理论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研究法
        3.访谈法
        4.观察法
二、情境描述与分析
    (一)路遇阿老表
    (二)窘迫的家境
    (三)苦苦支撑的家庭生活
    (四)阿妈的月亮女儿(美丽的姑娘)
    (五)阿达果阿觉(彝语即爸爸不在了)
    (六)辛勤打工的姐姐
    (七)金钱比读书重要
    (八)远离的学校(老师和同学)
    (九)上课有点听不懂(听不懂老师授课)
    (十)零光蛋嘛则(彝语即考 0 分)
    (十一)不喜欢说话
    (十二)性格内向的女孩
    (十三)课堂总爱睡觉
三、研究结论分析
    (一)生长环境艰苦束缚彝族女童就学
    (二)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女童就学阻力大
    (三)语言文化差异性对女童学习的影响
    (四)彝族地区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缺乏适应性
    (六)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迷茫
四、应对民族地区女童辍学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措施,积极抓好女童教育,提高彝族妇女文化素质
    (二)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提升彝族女童入学率
    (三)加强彝族地区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四)攻克语言障碍持续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促进彝区教育事业发展
    (五)加强校本开发课程,以多种形式办学促进民族教育多元化发展
    (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Z县农村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校布局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有关学校布局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两类学校
        (二)两类学校布局优化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路线
第1章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区基本情况
        1.1.1 自然地理与交通情况
        1.1.2 人口经济信息
        1.1.3 教育基本信息
    1.2 数据收集与调查方法
        1.2.1 数据的确定及收集
        1.2.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2章 Z县学校布局现状调查与问题总结
    2.1 Z县教育资源配置水平解析
        2.1.1 Z县教育均衡程度及具体状况分析
        2.1.2 单位学校均衡指标的达标情况及分析
    2.2 Z县学校服务范围和学生上学时间成本解析
        2.2.1 两类学校服务范围分析
        2.2.2 学生上学时间成本分析
    2.3 问题与小结
        2.3.1 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显着,小规模学校的布局隐患不容忽视
        2.3.2 农村地区学校服务范围未覆盖全面,学校布局重叠区域不合理现象严重
        2.3.3 多数学生上学时间不合格且上学时间过长,与两类学校的自身定位不符
第3章 Z县两类学校布局问题的成因
    3.1 农村教育发展路向冲突,布局工作脱离相关利益群体
        3.1.1 社会风向:农村教育“为农”与“离农”的时代取向危机
        3.1.2 管理脱节:布局工作忽视相关利益群体的意愿
    3.2 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导向矛盾,地方布局规划统筹力度不足
        3.2.1 政策导向:教育公平优先与教育效率先行的价值需求矛盾
        3.2.2 规划漏洞:两类学校布局规划欠缺统筹性
    3.3 两类学校自身定位模糊,地方布局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3.3.1 学校定位:“由小到寄”与“由寄到小”的发展定位背离
        3.3.2 执行偏差:两类学校布局政策理解能力不足
第4章 Z县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对策
    4.1 坚守以人为本发展观,动态收集相关利益者意见
    4.2 提高布局规划的前瞻性,推动有关政策协同参与
    4.3 树立两类学校正确认知,协调推进两类学校布局
    4.4 坚持教育效益与教育公平并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研究 ——基于甘肃省三县(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教育系统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大量存在
        2.大众传媒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默默坚守
        3.国家政策语境中的乡村教育:需支持倾斜
        4.个人层面:不期而遇,辗转反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
        2.乡村教育信心
    (四)文献综述
        1.社会信心研究文献综述
        2.乡村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3.教育自信的研究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1.社会质量理论
        2.社会支持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维度
    (三)乡村教育信心指数计算公式
    (四)研究工具与研究假设
        1.研究工具
        2.研究假设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调查概况
    (一)调研地区概况及教育发展简况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三)研究工具的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1.项目分析
        2.效度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3.信度检验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现状与分析
    (一)乡村教育信心指数
        1.满意度指数较低
        2.乡村教育信心指数仅为及格水平
        3.满意度和乡村教育信心指数呈正相关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的差异分析
        1.不同地区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显着
        2.不同性别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3.不同学历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4.不同入职来源方式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5.不同职称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6.不同教龄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显着
        7.不同任教年级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差异不显着
        8.是否从事管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影响不显着
    (三)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的因素
    (四)结果和讨论
        1.结果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指数不高
        2.结果二:满意度和信心呈显着相关
        3.结果三:人口学变量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影响不同
        4.讨论
五、提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乡村教育信心的对策建议
    (一)各方共同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
        1.政府层面:完善体制,动用督导手段
        2.研究领域:增加乡村教育信心的学术研究
    (二)将提升满意度作为现实抓手,办好乡村教育
        1.让乡村教师教师获得让人羡慕的劳动回报
        2.让乡村教师教师拥有让人羡慕的社会身份
        3.让乡村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专业人员
    (三)因地制宜,差异化对待,精准施策
        1.建立体现地区差异的差异性政策
        2.关注乡村教育信心的不同维度
        3.对不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施策
    (四)为乡村教师专业信念的形成提供社会支持
结语
    (一)研究贡献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农村义务教育出路在哪里(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D]. 袁书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2]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研究[D]. 马一先.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D]. 姚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5]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村小学教育的应试化研究[D]. 徐胜祥.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D]. 董锦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李向阳. 河南大学, 2020(02)
  • [8]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M县女童H为个案[D]. 朱文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Z县农村两类学校布局的现状与优化研究[D]. 侯钰婧.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乡村教育信心研究 ——基于甘肃省三县(区)的实证分析[D]. 徐好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