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选择与警示分析论文_梁燕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选择及警示。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实验组实施个性化合理用药+生活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的临床显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临床经验等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预后发展。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合理用药选择;警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变化,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高血压及糖尿病属于全身性的基础性疾病,同时也是造成老年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加上老年人年龄的特殊性[1],身体机能的退化等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临床中针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一般实施药物治疗,有效地合理用药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7例,年龄60至81岁,均值(75.63±3.45)岁;实验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5例,年龄60至83岁,均值(76.78±3.50)岁。

排除标准[2]:存在严重药物过敏史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患者及不同意进行此次观察的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高血压伴糖尿病,不存在严重心、肺、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根据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厄贝沙坦及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实验组实施个性化合理用药+生活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用药治疗方案,详细记录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的用药剂量、时间、疾病进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现象,通过定期对患者实施检查及复查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监测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使用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降压类、复方降压类药物控制血压;给予患者胰岛素、双胍类、磺脲类、糖苷酶抑制剂控制血糖。实施ACEI+预混胰岛素、ARB+预混胰岛素、CCB+ACEI或ARB+预混胰岛素、利尿药+ACEI或ARB+预混胰岛素、ACEI+或ARB+口服降血糖药、β-受体拮抗药或联用CCB、ACEI、ARB+降血糖药等合理用药治疗。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生活安排、运动锻炼计划等,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

1.3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显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生活质量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显效标准:患者生活能够自理,血糖及血压水平均控制良好,临床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糖尿病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主要为低血糖反应、叶酸缺乏症、肠胃损伤、代谢及营养障碍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缓解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显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率

两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率的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警示及注意事项:

在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只要将剂量控制在正规个体化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但二甲双胍联合磺酰脲类或胰岛素等降血糖药物时,老年营养不良及垂体功能减退时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患者极易出现叶酸缺乏症[3],因此,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在实施降血糖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营养均衡,禁止饮酒,加强身体锻炼等。降血糖药不良反应与警示:少数患者在使用过量胰岛素及降血糖药物后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在患者出血低血糖的反应初期时应给予患者相应的饼干及糖类食品进行缓解,必要时入院接受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一天采用多次胰岛素注射方案进行治疗[4],选择基础胰岛素控制空腹及夜间血糖水平,而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单服降血糖药物或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在治疗后2个月内对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进行制定。常用降压药:针对棘手大剂量利尿药且伴随脱水、低血容量、低钠血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在首次接受ACEI治疗时可能出现低血压现象,因此在使用前应排除持续性血管神经水肿患者,针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监测。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应注意将药品的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5],治疗过程中应严格监测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并根据血压及血糖水平及时更换药物使用剂量及时间。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实施合理用药的实验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说明合理用药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合理用药并警示,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清潭,丁国锋,毛艳华等.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1):5-7.

[2]姚红梅,魏国政,唐瑞平等.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2):43-45.

[3]黄强.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药物降压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121-122.

[4]高芳.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0):628-629.

[5]陈子忠,李伟雄.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方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5,27(12):163-164.

论文作者:梁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选择与警示分析论文_梁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