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实现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1)04-0003-11
一、研究的基本依据
1、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殷切希望
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分“三步走”和分区域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第一步在八十年代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八百至一千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要求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得更快一点,浙江应多翻一点,广东要力争用二十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江苏、上海等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只有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得更快一点,才能使全国的平均水平提高,也才能支持和带动内地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可以说,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邓小平关于分阶段、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殷切希望。
2、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保证全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的战略部署和要求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五”发展计划,按照邓小平同志分阶段分区域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在具体部署“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同时,明确要求东部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1998年10月,江泽民同志视察上海、浙江、江苏农业农村工作时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再一次要求东部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参加浙江代表团讨论时,希望浙江“认真总结过去,努力开创未来,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说,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保证全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的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条件也应该先走一步,为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3、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的,也是长江三角洲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所有地区都以相同的速度发展是不可能的。作为各种条件都比较优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既是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的要求,也是长江三角洲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多数地区已完成工业化初期阶段任务,进入由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化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重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缓解,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199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GDP总量13740.3亿元,占全国的16.8%,人均GDP 18005元,约为全国的2.8倍;地方财政收入825.3亿元,占全国的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22.7亿元,占全国的1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88元,是全国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1元,是全国的1.5倍。因此,在谋划长江三角21世纪初叶的发展战略时,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有利于矫正过去忽视人本,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进而追求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进程现状分析
就自然地理概念而言,长江三角洲的范围仅限于镇江以东、通扬运河以南、杭州湾以北的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但从经济地理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网络比上面界定的范围要广一些,通常人们把上海市全部、江苏省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省东北部地区直接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或“大上海都市圈”。具体而言,这一地区北边从江苏省沿长江两岸直到黄海,南边的浙江部分沿富春江至甬江到东海,包括江苏省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3市和苏中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5市,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3市和浙东北的绍兴、宁波、舟山3市,上海市全部。本文研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指上述3省市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这3省市15市共有64个城区和67个县市,面积99687.5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1999年人口7631.4万,占全国的6.1%。
1、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进程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县市以工业经济为主,产业结构完成了从“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转变,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市区已形成了“三二一”结构,工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快、比重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大发展,具体表现在:
(1)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开放度较高。199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740.3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18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62.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6.9%、17.8%和20.6%,三次产业构成为7.3:52.2:40.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05元,约22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上交中央财政1258亿元,占全国的21.5%。这一地区面积与江苏省或浙江省基本相当,但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江苏省的1.8倍和浙江省的2.6倍,人均GDP也分别是江浙两省的1.7倍和1.5倍;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也高出60%。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占了10个;在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个GDP总量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一半,充分显示了长江三角洲高密度、高强度的发展特征。同时经济开放度较高,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1999年合同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左右;1979年到1997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36亿美元,占全国的18.3%。1999年外贸出口384.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9.7%;外贸进口约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6%。
(2)市场发育迅速,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明显加强。自8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批全国闻名的专业市场,如常熟服装招商市场、吴江盛泽丝绸市场、丹阳眼镜和皮鞋市场、海宁皮衣皮件市场、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等,这些市场一般年成交额都在30亿元以上,甚至达到50-100亿元。专业市场的蓬勃兴起,不仅促进了本区商品流通和市场网络的形成,而且增强了市场信号对企业生产的调控作用,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浦东开发以来,本区的市场建设又迈开新的步伐,特别是上海的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高层次的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其交易额和增长速度都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市场的成交价格对全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要素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市场机制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明显增强,这对于引导企业按照效益最大的原则合理分工和安排生产,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3)城市化水平较高,合理的城镇体系框架初步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镇最为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999年该地区有地级以上城市15座,县级单位67个,建制镇1479个,每一万平方公里面积上分布着1.5个城市、6.7个县级单位和148个建制镇。现已基本形成由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组成的六级城镇体系,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县级市(包括县)、建制镇三级比例为1:4.5:98.6,在数量上呈“宝塔型”特征。整个长江三角洲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舟山外,都已达到中等城市的规模。1999年长江三角洲非农业人口2938万,城市化水平40.5%,高出全国30.9%的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城市化水平已超过70%,南京达到50%。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已具雏形。
(4)文化教育事业发达,科技水平较高。1999年,上海、南京、杭州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分别为18.6万、16.9万和8.9万,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达到74万、32万和24万。三个城市科研、教育机构众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有较高水平,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1999年本区有高校139所,专职教师5.3万人,在校学生60.8万人,占全国的14.7%;普通中学8049所,专职教师36.55万人,在校学生353.1万人;小学4.6万所,专职教师48.96万人,为我国教育精粹之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吴越文化为我国文化精华之一,1999年本区有公共图书馆135座,藏书近7000万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1999年浙江、江苏、上海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8177件、7091件和4602件,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第5位和第7位,三省市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14.8%。其他如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均处于领先地位。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99年本区有医院、卫生院3481个,床位25万张,医生14.4万人。上海的医疗水平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名气,显微外科更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科技、教育较为发达,区内劳动者素质相对较好,人们有较强的开放、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观念,企业经营者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是本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2、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较弱。以两省一市为统计口径,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来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浙江与江苏的相似系数竟高达0.97,表明三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江苏与浙江的产业结构更是高度趋同。城市间的产业趋同问题更为严重,除上海外,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均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居中,各城市的特点不鲜明。以苏锡常为例,三市的主导产业基本上都是机械、纺织、化工、冶金、食品,各行业的比重也十分接近。在产品层次上,纺织业的纺、织、染能力大体相当,纱、布、服装品种和产量不相上下。轻工、机电产品齐头并进,电视机、自行车、电风扇、洗衣机等各铺一摊。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降低了地区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还形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2)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缺乏统筹协调。由于长江三角洲分属三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这方面问题集中反映在港口等重大交通设施方面。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缺乏综合规划,区域内凡有港口资源的城市,都把水陆运输枢纽和临港重化工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支撑,竟相建设集装箱港口,在几个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之间,更是相互争夺国际主枢纽港地位,港口建设战线过长,导致资源浪费。国家虽然已经确立了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但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内,与之相关的交通设施还缺乏综合协调。此外,在长江口越江通道和国际机场建设等问题上,也同样存在着相互争夺的现象。整个区内机场多达10个,但除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温州等机场外,其他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均不超过10万,最少的只有数千人。
(3)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加之乡镇工业布局分散,使污染从城市扩散到农村,恶化了本区的生态环境,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太湖地区,流域面积仅占全国的0.38%,各种污水排放量却高达32亿吨/年,为全国的10%,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严重污染了水环境,使得本来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太湖流域普遍出现了“水质性缺水”现象,如湖州市农村中60%的饮用水不合格,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4)发展缺乏整体性。长江三角洲分属两省一市的15个城市,缺乏整体开发与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地区间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更加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习气。这种不良风气不仅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导致一些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程因缺乏协调而进展缓慢的情况,更是严重地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影响了区域现代化进程。
3、长江三角洲现代化水平总体判断
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现状分析,1999年人均GDP约2200美元,经济发展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996年为2590美元),正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迈进。三次产业结构1999年为7.3:52.2:40.5,已完成从“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转变,并向“三二一”迈进,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本区结构上较为高级。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73.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为40.5%,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综合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非农产业从业员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四个指标,可以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根据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对制造业的分类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整体上看,本区目前正处于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向稳定增长阶段转换时期。相对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快速转移,城市化水平还明显偏低,整个社会结构尚未完全实现由农村为主体向以城市为中心的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本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略显滞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虽然有很大提高,但生活质量还不尽人意,尤其是生态环境质量离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较大距离。所有这些都亟待加强,加快发展。
三、长江三角洲现代化目标及指标体系
1、现代化总体目标
现代化是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急剧变革,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大变革,引起世界知识经济加速和社会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世界发展总趋势。就现阶段而言,现代化主要是指欠发达国家加速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加快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长江三角洲三省市都已提出了率先实现现代化或类似的目标。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浙江,在1998年底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作出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即“到2005年争取有近三分之一的市县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争取有近三分之二的市县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江苏省在1997年10月召开的省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向既定目标迈进,到本世纪末全省基本实现小康,部分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下世纪中叶,全省要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或接近当时发达国家水平。”这里的既定目标是指在1994年12月召开的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江苏要“提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向第三步目标迈进,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省份。”在“十五”发展目标中,江苏提出到2010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基本实现现代化。上海虽说未见有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提法,但从上海确定的“十五”发展目标看,上海提出的是与率先实现现代化相近的层次更高的奋斗目标,即要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
根据各省市确定的发展目标,从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区域现代化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从尽快崛起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先导的经济核心区出发,发挥区位、体制、开放、产业和科技、人才优势,实施科教兴区、高度开放、可持续发展,加快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在21世纪20年代基本建成经济发达、科技领先、高度开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国内一流的经济核心区,达到当时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三省市针对各自提出的现代化目标,都曾研究提出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期间,省计经委研究提出了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事业等5个方面12项指标组成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见表1)。江苏省根据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在《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中研究提出了一套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在内,由21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见表2)。在2000年9月召开的第七届“上海·关西经济研究会”上,上海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提出,到201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力争使城市综合竞争力达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水平,同时提出有关具体目标(见表3)。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克尔斯教授在六、七十年代调查发展中国家情况后提出了由10项指标组成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见表4)。此外,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也对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见表5、表6)。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们提出如下由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科技教育和生活质量等方面12项指标构成的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见表7)。
表1 浙江省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到2020年)
表2 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到2020年)
表3 上海市有关发展目标(到2015年)
表4 英克尔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1970年)
表5 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到2050年)
表6 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到2010年)
表7 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评估参考指标体系(到2020年)
(1)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这是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内外现代化标准均选择该指标并将其放在核心位置。世界银行按人均GNP水平将各国分为低、中下、中上和高收入国家四个等级。1998年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平均水平为4600美元。这些国家90年代GNP平均增速为2.9%,如果以4600美元为基数,按9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3%测算,不考虑人口变化因素,到2020年其人均GNP可达8814美元,接近9000美元。根据长江三角洲实际情况,标准值可考虑定为9000美元,与届时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这一标准意味着年均增长速度为7.2%(按1999年基期2200美元测算),即使考虑人口增长因素,也是可以达到的,同时也意味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比全国提前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2)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5%。这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将会减少。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在5-10%左右,1996年上中等收入国家该指标平均值为9%,长江三角1999年该指标值为7.3%,其中上海为2%。在此可以把该指标值定为接近发达国家下限的水平,即5%以下。
(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于60%。这也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在现代化进程中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1999年长江三角洲该指标值为40.5%,其中上海为49.6%。1997年上中等收入国家该指标值为56%。根据国际通行标准,我们把该指标标准值定为60%。
(4)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大于80%。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增加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1990年该指标值为78%,发达国家非农劳动力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美、英等国已达95%以上。1999年长江三角洲该指标值为73.2%,其中上海为88.6%、苏南为76.8%。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长江三角洲实际情况,此项指标的标准值定为80%。
(5)城市化水平在75%以上。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人口的城市化,才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因此这应作为评价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1996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8%,上中等收入国家为73%。1999年上海城市化水平为73.8%。江苏省规划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45%以上。浙江省规划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考虑到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要高于江浙两省,在此,我们把该指标标准值定为75%以上。
(6)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在80%以上。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是衡量区域经济外向度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一国(地区)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而且反映了该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程度。一般来说,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该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越大,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程度也越高。1996年,世界高收入国家该指标平均值为40%,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值为47%,韩国和泰国分别为69%和83%。缺乏资源的新加坡和香港外向程度相当高,分别为356%和285%。广东省经济外向依存度1998年为135%。我国2000年外贸依存度为44.1%,比1999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作为我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地区,1999年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上海为79.1%,长江三角洲江苏8个市为37.1%,其中苏南三个市为51.5%。浙江2000年该指标值为38.2%,比1999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增速很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开放的深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作为全国对外开放前沿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在此,将该指标标准值定在80%以上。
(7)适龄青年中大学生比重在30%以上。人口素质提高必须靠教育普及,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普及九年制教育,部分发达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段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应成为衡量长江三角洲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在此我们选取了适龄青年中大学生比重这一指标。1995年,全世界该指标平均值为15.8%,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分别为81.1%、48.3%和72.0%,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分别为40.3%、34.0%和52.1%,中国为5%。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进入高等院校的人数会快速增加,标准值可定为30%。
(8)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30台以上。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是信息化,尽管报纸拥有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都可作为衡量信息化程度的指标,然而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普及率更能反映信息化程度。1996年,全世界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情况如下:高收入国家平均为22.4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2.2台,其中上中等收入国家为3.1台。美国、澳大利亚、瑞士、丹麦分别为36.2、31.1、40.9和30.4台,日本、香港、韩国分别为12.8、15.1和13.2,我国仅为0.3台。考虑到当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国家在“十五”计划中提出鼓励计算机进入家庭,长江三角洲地区家庭计算机拥有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参考以上数字,我们把标准值定在30台以上,即大约每户家庭拥有一台。
(9)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人以上。这是反映医疗卫生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英克尔斯相应标准值为1人以上,而1999年长江三角洲该指标准已达2.1人,其中上海为3.9人、浙东北6个市为1.8人、苏南3个市为1.6人、苏中5个市为1.8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将该指标的标准值定为2人以上,同时还强调要提高医生的质量。
(10)恩格尔系数低于35%。恩格尔系数是指用于食物的支出与总支出之比,是国际比较通行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基本生活需要的购买食物支出的比重会逐步下降,50%左右为温饱,40-50%为小康,尔后会降到40%以下。1999年上海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农村居民为43.1%。1999年浙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2%。根据长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恩格尔系数的标准值可定为35%。
(11)社会保险覆盖率在95%以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标志,是在全社会建立起覆盖面较广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现代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全国1995年享受社会保险人口占总人口的29.8%,浙江省为23.8%,离居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险要求距离很大。随着改革的深化,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要求,我们把该指标值定在95%以上。
(12)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90%以上。这是反映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生态环境既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构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综合性的量化指标难以确定。现行统计中的三废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等指标都属单项指标,难以反映总体环境质量。参照有关省市和部门的研究,我们选取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这一指标,把标准定为90%以上。这也是个软指标,届时可通过专家打分确定。
此外,精神文明、民主法制等也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方面,但考虑到这方面的量化指标难以设置等原因,在此暂不采用。
四、推进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进程对策建议
1、进行理论上的前瞻性研究 率先实现现代化不是一个抽象的目标,是需要进行科学评价和论证的。目前,江苏、浙江都已开展了对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们也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就长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涵、特征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科学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本世纪什么时候和怎样程度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研究确定长江三角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步骤、重点和措施,其研究成果可为国家有关部门指导和把握全国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2、对长江三角洲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推进一体化进程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看,由松散型联合走向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地区,已出现了一体化发展的势头。在推进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因势利导,先行规划,推进一体化进程。
(1)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协调与配套。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通航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建成布局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优化港口布局,合理进行大中型港口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协作。公路建设要与城市体系的完善紧密结合,发展4小时交通圈,即三角洲地区任何两个地级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在4小时以内。建议在省市政府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解决交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问题。引导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2)加强产业分工与互补。目前长江三角洲正处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时期,需要在有效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区域间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更好地发挥作为全国乃至亚洲“高、精、尖、新”制造业基地的作用。为此,各地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以及技术和产品结构全方位的调整优化,由低技术传统产业为主向现代技术为主、高度化的产业结构转型,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实现地区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而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江三角洲江浙两省的14个城市,应充分利用上海已有的科技优势和庞大的市场,紧密加强与上海的合作,强化分工与互补意识,主动接受上海的幅射,使自己成为上海产业链中延伸段即生产加工或服务配套基地,形成全国乃至世界性的产品制造业和经济制高点。
(3)分层推动,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使长江三角洲成为世界重要的大都市群。首先要增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特别要着力培育其作为区域乃至更大范围内要素配置中心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其次,增强区域内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提升其在各自范围内的集聚、辐射能力,确定城市功能特色,促进城市功能的相互衔接。最后,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进分层次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中,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的关系,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合理化。在具体举措上,应着力扫除城乡要素流动的障碍,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推动工业向城市集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加速土地资源市场化进程、鼓励大企业进军农业、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自然村宅基地成本、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等途径,加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造,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
(4)加快长江三角洲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先锋,是知识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产业并使传统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不仅如此,信息技术将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与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信息产业层次,以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支撑长江三角洲的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信息化,促进社会资源加速向城市集聚,着力扩大与完善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服务功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带动本区域的信息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5)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环保统一规划,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质量预警、监测和信息反馈系统,处理好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加大环境治理和环保执法力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开发本区域海岛、海涂、沙滩、湖滩、长江三角洲等土地后备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控制沿江钢铁、电力、石化、建材等重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实现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制定和实施以资源减量化和环境无害化为主要目的的“清洁生产工程计划”,推广清洁生产,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城市能耗效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3、打破地方保护性政策,加强区域协作 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属两省一市,现代化进程能否有效地进行统筹、协调与利益整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合作与发展的成效。建议在两省一市以及三角洲各城市之间,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发展调控机制和利益整合机制。可由上海牵头,建立长江三角洲三省市主要领导定期会谈制度,或成立长江三角洲经济论坛,就有关长江三角洲跨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磋商,共同筹划和开发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也应建立城市经济协调会制度,对有关区域发展问题进行协调。打破三省市间的行政壁垒,互相给对方以“省民待遇”、“市民待遇”,形成平等竞争、互惠互利的宽松环境,使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在三角洲自由流动。还可在产业结构调整、对外招商引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及业务、发展旅游、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制定一些共同政策。
鉴于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前景及其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意义,同时考虑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特点,国家应对这一地区的合作与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建议采用“率先实现现代化特别指导区”或其他类似形式,加强国家对这一地区的指导,协调这一地区区域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更好地推进长江三角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收稿日期:2001-03-09
标签:城市化水平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江苏城市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