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酒店何以成福利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罗昊[1](2021)在《社会企业与资本下乡道路选择》文中指出在当前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构成了资本下乡的主要中间组织,但并未克服农民群体在市场意识、政策转化能力以及获取外界信息等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对云天农业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由工商资本和公益基金会共同孵化的社会企业既能借助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关系资源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也能保证自身社会目标的有效实现。作为新的中间组织,社会企业能够通过寻找村庄中间人、建立经济利益关联、稳定市场契约关系以及激活公共事业等策略嵌入到乡土社会之中;反过来,通过对"产-供-销"环节的拓展和升级,实现了社会企业在市场营利和公益目标之间的动态义利平衡。在工商资本进行产业布局的早期阶段,社会企业扮演了社会目标导向下的行动者、市场效率导向下的培育者以及协助市场主体转变的改造者等多重角色。
刘滨[2](2021)在《约束性放权:地方政府剩余权激励与问责调适》文中研究说明
严娇[3](2021)在《环卫工人何以年龄老化 ——以T保洁公司为例的分析》文中认为
黄锦南[4](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郭嘉[5](2021)在《HJ公司员工离职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礼好[6](2021)在《民族村寨劳动力流动的文化逻辑 ——以台江县南宫镇展啊村为例》文中指出
杨依雯[7](2021)在《“幼有所育”实现路径探究 ——基于对重庆市H社区儿童之家成长历程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洁[8](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卢侃[9](2021)在《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机理与实证》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有关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然而母国层面的动因较少受到关注,目前文献提到的主要有四种:“规模经济”说、产业集聚、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值得注意的是,现有关于这四种动因的研究至少存在两个偏向:其一是彼此分离,每种动因自成体系,鲜有置于同个框架下的综合研究;其二是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脉络模糊,尤其是缺乏作用机制分析。本文主旨就在于将这四种动因置于同一个框架下,先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而后基于最新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方面,民营企业ODI根本上是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考量,故而对上述动因的研究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即探究四种动因的外生变化如何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逻辑相结合而导向ODI。本文拓展了Melitz and Ottaviano(2008)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并考虑本国企业ODI有市场寻求和技术寻求两种类型,前者指支付固定成本来节省出口的冰山成本;后者指在进入海外市场的同时,还会提升企业在本国的生产率。在均衡状态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求得四种动因对本国企业两类ODI平均倾向的影响、并解析作用机制。主要的推论是:1)国内市场规模对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为“企业规模扩张”效应和“竞争加剧”效应;2)多样性集聚对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为“协同分工”效应;3)商品市场分割对两类ODI均起阻碍作用,机制为“竞争阻碍”效应;4)信贷市场扭曲对本国民企两类ODI均起阻碍作用,机制为“竞争阻碍”效应和“融资约束强化”效应。继而将上述推论概括为8个命题。实证研究方面,以2004~2013年(除2010年)中国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业企业ODI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主要步骤是:首先基于企业的备案信息、以关键词识别法识别出企业投资目的并分类,随后以各东道国经济特征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回归检验,避免分类出现系统性偏误;其次用学界公认的指标测度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基准回归;再次用工具变量法和拟自然实验法作为因果识别的策略,以排除“内生性”问题,并通过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和消除“稀有事件偏差”做稳健性检验;最后进行机制检验和拓展性检验。另外,本文也将四种动因置于同个回归方程中综合考量,以判断各个动因的解释力是否无可替代。主要结论是:1)国内市场规模和企业自身规模对我国民企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企业规模扩张”效应和“竞争加剧”效应成立;2)多样性的集聚类型对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分工协作”效应,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3)商品市场分割对两类ODI均有阻碍作用,“竞争阻碍”效应成立;4)信贷市场扭曲对两类ODI均有阻碍作用,“竞争阻碍”效应和“融资约束强化”效应成立。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三:其一,研究框架上,将四种动因纳入到同一个逻辑框架中通盘考虑,填补了相关研究在理论脉络和作用机制上的空白,也增加了既有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包括对“规模经济”说、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之影响和作用机理的描述和刻画;将产业集聚之于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之于民企ODI两条线索对接;并且将我国民企ODI的类型差异考虑在内,使研究更能贴合我国现实情况。其二,理论建模型方面,以拓展的MO“异质性企业”模型为基本框架,打通四种动因与本国民企两种类型ODI决策的逻辑关联,一方面克服了HMY模型仅考虑市场寻求型ODI的缺陷,另一方面解决了SB模型由同质性企业假设导致的局限性。其三,实证研究方面,选用学界认可的指标作解释变量对理论部分的命题予以验证,并以合适的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排除“内生性”问题,确保得到可靠的因果推论。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其政策寓意上,本文发现规模经济和由产业集聚提供的分工协作关系对我国民企“走出去”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主要起阻碍作用,这与“制度逃离说”的预测相反,或可启示决策者: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打破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是支持民企“走出去”的长远之道。
李宁[10](2021)在《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1856-1938)》文中研究表明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四百年之后愿意接受西方都市文化,这是第一次改变;随着帝制废除和共和国建立而放弃首都地位,这是第二次改变。这两次非同寻常的改变,重新塑造了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格局、公共空间、市民生活和都市文化。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伊斯坦布尔城市结构的变化和都市文化的重塑,远远超出普通城市史研究的范围,反映的是从晚期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早期的深刻历史变迁。换言之,帝国衰亡和共和国建立的这段历史,能够从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流变中折射或展现出来。伊斯坦布尔较快地吸收西方文化,大规模接纳欧洲人是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1856年)之后。从那时起直到丧失首都地位(1923年),这座城市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动态的、丰富的,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宗教群体和文化团体。这种流变既是晚期奥斯曼帝国衰落的表征,也是土耳其精英人物和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市民们稳中求变,勇于除旧布新,不懈努力的结果。共和国初期凯末尔推行的世俗化改革基于奥斯曼帝国晚期的西化,而联系帝国和共和国的纽带是伊斯坦布尔。考察两个阶段(1856-1923;1923-1938)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土耳其历史上西化及世俗化的实践效果和利弊得失就一目了然。研究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立足于都市特征,着眼于多重变化。伊斯坦布尔由皇城格局变为现代都市,首先是结构之变。原来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老旧、活动空间狭小。聘请外国专家重新设计、规划和改造之后,欧式马车可以通行,欧式建筑拔地而起,城市风貌焕然一新。其次是秩序之变,首都上至素丹和高官,下至普通店员和商贩,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也表现在他们对高雅、文明、规矩的生活方式的效仿,行为举止改变,社会秩序亦变。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扩大,社会风气的变化。伊斯坦布尔原有的巍峨皇宫、肃穆的清真寺、噪杂的市场之外,新增了公共浴室、咖啡馆、茶馆、报馆、音乐厅、俱乐部、广场、公园,公共空间迅速扩展。于是,伊斯坦布尔市民的日常习惯、风土人情、排场偏好、娱乐消遣都发生了变化。这相应地影响到他们的欣赏水平,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社会风气的变化还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伊斯坦布尔市民职业选择多样化,市民婚丧嫁娶和各种礼节简约化,年轻市民讲究衣着、追求时尚等,也包括市民送子女到西式学校接受教育,常去俱乐部、咖啡馆等公共场所。城市商业经营模式转换,社会服务的理念提升,流行话语的时时翻新,表明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是由表及里,由显而微的。针对这样庞大的主题,宏观的概括和微观的研究,尤其个案的研究必不可少。为此,本文在城市结构之变、公共空间之变、社会风气之变的分层次研究之外,设专章做个案分析,深化主题,揭示本质。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首都和共和国第一大城市,它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是明显的。研究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触及土耳其历史上的西化、现代化、世俗化等问题。论文的结论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不论帝制到共和制的更替经历了多么大的动荡,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联系并未中断,而且始终是世界性大都市所具有的多元文化载体;其二,不管土耳其国家的现代化整体程度如何,伊斯坦布尔是最先迈入现代都市文明之列的,而且,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重塑是土耳其乃至中东地区都市文化塑形的一个样板;其三,从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看,奥斯曼帝国晚期至土耳其共和国早期的社会转型中,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多于抗拒,文化层面的衔接大于龃龉,宗教与世俗的交融多于冲突。
二、国有酒店何以成福利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酒店何以成福利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企业与资本下乡道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提出 |
二、 社会企业:内涵、性质及其比较优势 |
1. 社会企业的内涵及其发展 |
2. 社会企业在资本下乡运作中的比较优势 |
三、 何以下乡:社会企业进入农村社会的行动策略 |
1. 寻找“老村长”和带头人 |
2. 经济利益捆绑 |
3. 稳定契约关系 |
4. 激活公共事业 |
四、 义利平衡:社会企业的发展逻辑 |
1. 构建可溯源的优质产业链 |
2. 社会扶贫格局下的外销渠道 |
3. 义利平衡的转化实践 |
五、 再造中间层:社会企业的角色与功能 |
1. 社会目标导向下的行动者 |
2. 市场效率视角下的培育者 |
3. 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造者 |
六、 结论与讨论 |
(4)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
1.2.2 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
1.2.3 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企业ODI动因的研究 |
2.1.1 跨国公司理论 |
2.1.2 国际贸易理论 |
2.1.3 其他理论 |
2.2 中国民营企业ODI动因的研究 |
2.2.1 宏观环境的动因 |
2.2.2 制度层面的动因 |
2.2.3 企业自身的动因 |
2.3 规模经济、产业集聚与企业ODI动因 |
2.3.1 规模经济 |
2.3.2 产业集聚 |
2.4 商品市场分割、信贷市场扭曲与企业ODI动因 |
2.4.1 商品市场分割 |
2.4.2 信贷市场扭曲 |
2.5 现有研究的缺失 |
3 中国民营企业ODI及动因:现状描述 |
3.1 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 |
3.1.1 总量和发展趋势 |
3.1.2 空间和行业分布 |
3.1.3 投资类型之构成 |
3.2 规模经济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与现实关联 |
3.2.1 国内市场规模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2.2 企业规模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3 产业集聚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与现实关联 |
3.3.1 我国各制造业行业空间集聚的现状和趋势 |
3.3.2 我国各省份的产业集聚类型现状与趋势 |
3.3.3 集聚类型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4 商品市场分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和现实关联 |
3.4.1 商品市场分割现状与变动趋势 |
3.4.2 商品市场分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5 信贷市场扭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与现实关联 |
3.5.1 信贷市场扭曲现状和变动趋势 |
3.5.2 信贷市场扭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6 本章小结 |
4 理论模型 |
4.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4.2 企业ODI动因之“规模经济”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市场寻求型ODI |
4.2.3 技术寻求型ODI |
4.3 企业ODI动因之产业集聚类型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市场寻求型ODI |
4.3.3 技术寻求型ODI |
4.4 企业ODI动因之商品市场分割 |
4.4.1 模型设定 |
4.4.2 市场寻求型ODI |
4.4.3 技术寻求型ODI |
4.5 企业ODI动因之信贷市场扭曲 |
4.5.1 模型设定 |
4.5.2 市场寻求型ODI |
4.5.3 技术寻求型ODI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上):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 |
5.1 样本信息 |
5.2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其余控制变量 |
5.2.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模型设置与主要结果 |
5.3.1 “规模经济”说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5.3.2 产业集聚类型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下):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 |
6.1 样本信息 |
6.2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6.2.1 被解释变量 |
6.2.2 解释变量 |
6.2.3 其余控制变量 |
6.2.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 模型设置与主要结果 |
6.3.1 商品市场分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6.3.2 信贷市场扭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6.3.3 四种动因的通盘考虑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政策含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1856-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四、研究时段之说明 |
第一章 伊斯坦布尔城市结构之变 |
第一节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 |
(一)伊斯坦布尔城市发展的瓶颈与契机 |
(二)伊斯坦布尔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 |
(三)伊斯坦布尔城市发展带来的改变 |
第二节 伊斯坦布尔的权力、秩序与市民生活 |
(一)统治者:素丹与政府官员 |
(二)近卫军:士兵、市民还是暴徒? |
(三)新力量:资产阶级的崛起 |
第三节 西化生活的缩影:佩拉宫的繁荣与衰落 |
(一)繁华:富丽堂皇的佩拉宫 |
(二)兴盛:改朝换代时的都市与酒店 |
(三)衰落:时代巨变下的佩拉宫 |
(四)回望:佩拉宫的变迁与影响 |
第二章 伊斯坦布尔公共空间之变 |
第一节 清真寺:重新成为信仰之地何以可能 |
(一)信仰与政治之间:清真寺及其社会功能 |
(二)政教分离:来自西方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
(三)反思:清真寺只作为信仰之地何以可能? |
第二节 咖啡馆:休闲之地与政治空间 |
(一)十六世纪伊斯坦布尔的咖啡馆 |
(二)娱乐和消遣:咖啡馆的休闲功能 |
(三)混乱与秩序:咖啡馆的政治话语 |
(四)伊斯坦布尔咖啡馆文化的输出 |
第三节 哈马姆:挑战、衰落与新生 |
(一)伊斯坦布尔的公共浴室与浴室文化 |
(二)瘟疫与疾病: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和应对之道 |
(三)社会进步与角色转变:公共浴室的衰落与新生 |
第三章 伊斯坦布尔社会风气之变 |
第一节 伊斯坦布尔城市女性的角色之变 |
(一)禁锢与自由:帝国时代的上层女性及其生活 |
(二)突破与实践:改革时代的底层女性及其突破 |
(三)共性与个性:革命时代的精英女性及其贡献 |
第二节 伊斯坦布尔市民的服饰之变 |
(一)服饰与政治:撬动改革之路的杠杆 |
(二)服饰与文化:社会转型中的时尚元素 |
(三)服饰与社会:革命、改革话语下的身份认同 |
第三节 伊斯坦布尔市民的心态之变 |
(一)模式与体系:改革扩大了伊斯坦布尔市民的受教育面 |
(二)印刷与出版:阅读成为了伊斯坦布尔市民的常态 |
(三)结果与影响:从被动开放到主动放开的心态嬗变 |
第四章 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流变与重塑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个案1:烟馆与奥斯曼帝国的航向 |
(一)作为“瘾品”的烟草及其扩散 |
(二)伊斯坦布尔的烟馆与吸烟现象 |
(三)殖民者、政府与烟草工人 |
第二节 个案2:人民宫与土耳其人的文化认同 |
(一)我们是谁:奥斯曼、伊斯兰还是土耳其? |
(二)来自何方:土耳其人建构的国家史观 |
(三)如何培育:以人民宫为主体的市民生活 |
第三节 个案3:市民与伊斯坦布尔的兴衰沉浮 |
(一)荣耀与向心力:帝国时代的都市魅力 |
(二)兴废与离心力:被人遗忘的城市记忆 |
(三)定位与竞争力:全球化时代重新出发 |
结论 |
一、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中的“变”与“不变” |
二、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流变中的宗教与世俗化之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硕博连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国有酒店何以成福利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企业与资本下乡道路选择[J]. 罗昊. 现代经济探讨, 2021(09)
- [2]约束性放权:地方政府剩余权激励与问责调适[D]. 刘滨. 吉林大学, 2021
- [3]环卫工人何以年龄老化 ——以T保洁公司为例的分析[D]. 严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5]HJ公司员工离职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郭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6]民族村寨劳动力流动的文化逻辑 ——以台江县南宫镇展啊村为例[D]. 吴礼好.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7]“幼有所育”实现路径探究 ——基于对重庆市H社区儿童之家成长历程的考察[D]. 杨依雯. 西南大学, 2021
- [8]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9]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机理与实证[D]. 卢侃. 浙江大学, 2021(01)
- [10]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1856-1938)[D]. 李宁. 上海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