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应用论文_范炳

综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应用论文_范炳

(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蓬勃发展,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种技术。然而这种技术,在应用时却存在可靠性的问题,因此不得不重视解决这一技术的可靠性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与提高。根据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设备可靠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设备;可靠性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出现问题的要素

1.1人为要素

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所以操作人员必须工作经验丰富,有着扎实的知识储备,因为一旦操作中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到设备的运行。另外,由于生产厂家能力有限,使得不同厂家的设备质量存在巨大差异,降低使用性能,增加安全隐患。

1.2环境温度要素

电气自动化设备性能和外界环境关系密切,比如温度、湿度、压强等,一旦环境不良将影响设备构成和灵敏度,降低设备性能和产品质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产品报废、设备损毁。

1.3电磁干扰要素

一般来讲,电磁波是摸不着、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虽然人们无法真实的感受到它的作用,但却时刻影响着设备的运行,使设备出现噪音,甚至损害整个设备结构。

1.4机械作用力要素

机械作用力包括震荡、外部撞击等要素,如果外部力量超过自身期限,就会影响设备的内部结构,使其出现损坏、变形等情况,不利于开展工作。

二、强化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

2.1测试准备阶段

在设备测试之前,测量人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结合测试场地、外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量,使其符合测试的各项条件。在进行测试场地的选用上,要针对所测量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制定出不同的测量标准。例如,在进行设备正常工作下的性能测试时,要优先选用比较实用的测量场地。如果是在测量设备某一特殊条件下的性能时,则需要选用条件较为严格的测量场地。与此同时,在测量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温度对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把关。此外,还应该对测试人员进行适当培训,使其在测量环节当中能够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针对各项性能的测试数据与整理必须做到精细化处理。

2.2测量方法的合理选用

第一,保证性测试。为了有效的保证设备的可靠性,使其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通常在设备出场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化的监测使其符合各项要求。就电气自动化控制而言,其内部构成极为复杂,所以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也就多种多样,只有针对出厂前的设备进行了精确测量,才能尽可能的降低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保证性测量方法的优势在于检测设备的全面性,其测量条件较为严格。然而,由于其设备测量进程太过细致,使得测量时所耗费的时间很多。因此,该种测量方法大多适用于抽样检测,可以通过局部测量来反映整体性能,只有当设备数量较少时,才能进行全部检测。

第二,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普遍是将所测量设备放到实验室进行模拟测试,进而确定其各项性能。在进行检测时,经常会出现累计测量时间内的运行时间和失效次数两类数据,进而反映设备的性能指标。该种方式所检测出的数据精确性较高,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因为实验室的模拟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进而使得所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所以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实验室测量的误差,通常需要运用多种实验产品进行多次测量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运用于大批量的设备检测,其效果较好。

第三,现场测试。与实验室测试不同的是,现场测试方法是需要在现场直接针对数据进行各项性能的测试,之后再进行归纳数据,从而确定设备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式消费较低,数据的可靠性能也能得到保障,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设备在实际工作下的可靠性指标。以此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这种测试方法非常容易遭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数据的可靠性影响较强,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提升的有效策略

3.1做出更合理的设计

在设备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设计环节对设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设计环节做的越好,产品的性能越高。因此,要对设备的设计环节提高重视程度。设计时要对设备结构有全面的规划,对每一个参数的设定都要经过详细的计算,确保设计过程合理可靠。并且具体设计过程中,在设备能够满足正常工作需求的情况下,还要对其内部结构有合理的设计,不仅要使设备更好的满足生产实践所需,还要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并方便日后维护保养,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3.2科学的选择零部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内部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只有这些部件都没有问题设备才能正常运转。因此,无论是在设备生产制造的过程中还是维护保养过程中,零部件的选择都十分重要。选择零部件时需要注意,尽量选择与设备相匹配的零部件,这样才能保证设备与零部件有更好的结合效果,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保障。零部件选购过程中,切不可因为资金问题选择质量欠佳的部件,高质量的零部件是设备可靠性得到保证的前提。

3.3正确选择电子元器件

在对电子元件进行选择时,标准元件是首选,元件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严密和准确,使用元件前,要确保元件的质量符合要求,对元件的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等要择优选择,这一期间的质量是我们考虑的第一方面,一切服务于这个中心,绝对不允许不合格品流入使用,针对于引进的零件的检验报告进行详细的审核与此同时进行保存,这样能够很好的起到溯源的作用。电子元件在工作的过程非常容易产生热量,那么做好散热工作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把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是合格标准允许的,与此同时做好防潮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避免损坏的发生。

3.4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散热性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时往往会出现过热运行的情况,如果设备散热性能差,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使用的精确度及稳定性,甚至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要想更有效地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就应当更加注重对设备的散热保护。通常情况下,可以选取适当扩大散热器元器件外表接触面积的方法,或者保证接触面光滑的手段实现设备的散热保护,以此来提高设备的散热性能,进而增强设备的可靠性。

3.5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防护

为了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得到全面提升,在设备工作过程中要做好运行维护工作。工作中的设备温度会升高,过高的温度会对设备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尤其是电子器件,对温度的影响比较敏感。因此,设备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场所的温度控制或为设备安装散热器。设备开始工作时散热器也会随之一起运转,将设备的温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一些设备所处的工作场所往往是潮湿的、布满粉尘的高压环境,这会对设备部件产生一定影响,常常也伴随着漏电问题。因此,要保证设备的可靠性首先要为设备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潮湿、高压的环境极易造成设备表面的脱落,设备没有了外面的防护层,里层的部件很容易被侵蚀,因此应该定期为设备表面镀上防护层。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应对策略需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及本行业的专家学者们更好的科研考察,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应用问题更好地解决,从而提高设备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乾.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6(12):172-173.

[2]于海洋,格日勒图.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6(10):268-269.

[3]龙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9(20):188.

论文作者:范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综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应用论文_范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