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中的中国批发业——麦肯锡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麦肯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批发业面貌也在发生着改变。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外国贸易公司、零售商和消费产品公司将会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晚期得到充分的机会以创造更为丰厚的利润。然而,这些利润将会建立在中国国内批发商所付出的代价基础上。随着该行业的现代化进程,后者将面临竞争而处境艰难。
中国批发商一般规模小,分散,不成整体,缺乏全国性规模,与数以千计同样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小型零售商两相映照,使得直接配送在成本上缺乏吸引力。加之,中国公路与水运状况不佳,仓储和经销网络不充足,制造商必须依赖几层批发商才能将产品运送到偏远的地方。因此,国内一层又一层的批发商从消费产品的分销过程中获取了80%的收益,几乎没有任何因素会刺激他们寻求改变。相比之下,在美国,相应的数字为20%,其余的则由零售商获得。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阻止外国公司参与批发业而对国内批发商加以保护——其中半数以上为国有企业。
结果是,批发业在中国成为一个竞争残酷的低利润行业——这与发达国家的批发业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已联合起来,斥巨资投入信息技术,引入信用控制等增值服务,并积极推进消费产品。在美国,四大消费产品批发商获得了14%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批发商占有的市场份额则不到1%,而美国批发商毛利润为17%,中国为5%。
我们的研究突出强调了将会在今后10年中显著改变批发业面貌的3个趋势。
首先,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政府同意允许外国公司进入批发市场,起步阶段采取合资企业方式。外方目前可以在这类企业中至多拥有49%的股份,3年后可望改为全资。这一政策改变可能会鼓励有经验的外国贸易商行进入,这些商行则可能利用政策放宽而增加向本国市场的出口以及来自国内市场的进口。优越的管理体制和宽裕的资本还会帮助外国批发商通过在中国达到全国性规模和规模高效来胜超其中国对手。例如,日本物流公司丸红已在上海与第一百货建立了合资公司,并已经签署合同,丸红向中国输出日本产品,同时将会增加中国产品向日本的出口。
第二个趋势是零售业的持续现代化。现代的连锁形式,如超大市场等,往往更多地依赖于直接配送,从而从批发商那里带走销售份额。此外,更多的仓储物流机构也正在瞄准小型零售商,成为批发商的直接竞争对手。
第三,制造商会有从众表现,中断与批发商的合作而通过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配送商品。例如,一家大型饮料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减少它所合作的批发商数量,直接在中国的大城市配送其产品。除此之外,该公司正在调查利用该直接配送网络为其它生产带包装货品的公司提供批发服务的可行性。我们认为,随着中国消费产品行业的联合,这一趋势将会强化,从而在全国高速公路系统完善时为直接配送建立充足的规模。到2006年,中断了批发商的直接配送将会占产品流动的26%,而今天则为14%。
这3个趋势将影响大多数现存的国内批发公司,我们估计它们的年销售额增长率会从14%降至2%。尽管批发商仍然会是最大的分销渠道,但其在消费产品分销流通中的份额将从2001年的86%降至2006年的68%。为了在这种新环境下生存,国内批发商必须扩大其产品阵容,提供渠道营销等增值服务,进一步与零售业合为一体,或通过与其它批发商合并进行扩张。
无疑,中国批发业的合理化可以使商品流动更为高效,扩大消费产品公司的利润空间。同时,批发商、零售商以及制造商的垂直整合将会减少物流层次,改善各渠道间的协调运作。我们估计单单去除批发商的一个层次将会使一家发展迅速的国内或外国消费产品公司多获得超出原水平3个百分点的利润空间——而在此类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这显然是一笔意味深长的收获。
背景链接
我国商品批发市场自90年代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截止目前,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共有9.5万家,其中拥有年交易额近10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3273个,年成交总额达3万亿人民币。交易商品除了粮油、瓜果、蔬菜、蛋禽等农副产品外,还有服装、鞋帽、百货等日用消费品。甚至就连建材、汽车等生产资料产品也进入了批发市场。各类大中小型商品批发市场,遍及全国各地,构成了我国商品流通的骨架和网络,为国民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