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_刘趁

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_刘趁

身份证号:37080219860303XXXX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运行的经济性、改善劳动条件等,真正的做到解放劳动力,让人不再从事一些危险的,繁重的工作,以及远离恶劣的工作环境等,对该技术的了解可以让人们对当前科技进一步的认识,并深化该技术。所以,自动化在工业、农业、国防等方面的发展是必然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电子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等发展更为迅速,电气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必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1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1.1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

电气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单单是系统间的相互连接,而是实现了通道共用、信息共享和功能综合等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现实。计算机的简便操作,更方便于电气自动化产业数据的传输,功能的互补,促使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集成信息化,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取,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读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当前生产动态画面,第一时间掌握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另一方面则是电气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集成信息化,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的逐步应用导致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限,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得模糊了,而相对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以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合环境变得举足轻重,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仪表。

1.2 分布式控制应用

现场总线是通过一根电缆连接放置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还有位于现场的远程的数据采集/传递模块设备连接起来。利用现场总线可以收集数据采集/传递模块设备的大量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器并表示出来,还可以接受中央控制器发出的信号从而控制现场设备。分布式控制意味着通过现场总线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传递模块和现场设备连接起来,使得输入输出模块发挥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的作用。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按地区将未处理机构安装在测量装置与控制执行机构附近,将控制功能尽量分散。分布式控制系统能够获取数据、直接实现数字控制、交互,以及监控和管理设备,具有安全可靠、开放程度高、灵活度大、协调性强和易于维护、控制等特点。

1.3 电气系统的维护变得简易

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标准平台,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领域中。Windows操作系统直观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用户可以灵活的操作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直观操作,越来越多的用户因其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而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控制系统使得自动化系统使用更方便,维护变得更简易。

2、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的前景

2.1 系统平台统一化

统一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可支持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测试、调试、实施和开机、运行以及维护等环节的各个阶段。大大降低设计至完成的费用与时间。系统开发平台的统一化还能满足用户另一个需求,就是开发平台与最终运行平台的独立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用户需求与项目特点决定把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基于Windows NT的软件PLC、硬件PLC、嵌入式NT系统和WindowsCE控制系统中。

2.2 系统程序接口标准化

在微软公司的技术和标准下,如WindowsXP、ActiveX和OPC ,降低了工程费用和时间,为办公系统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提供了方便。与企业ERP系统、MES系统进行连接时,PC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用Windows XP 操作系统,那么TCP和IP作为办公环境的标准进行通讯,PC就能在管理平台和自动控制平台间建立起最好的接口。程序接口的标准化还保证了不同产品、软件的数据交互,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不同软、硬件之间的通讯问题。

2.3 系统结构通用化

一个成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重要的一点就是系统结构通用化。企业的网络结构要在计算机监督系统、现场控制设备以及企业管理系统三者之间的通讯与数据交互没有障碍。管理层可以通过lnternet或者Intranet实时对现场设备进行监督。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不管选择和现场设备通讯的总线或是和办公系统及上级计算机通讯,必须保证所选择的网络产品能够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元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无阻碍的通讯。

2.4 产品的创新

电气自动化产品要能按照科技发展的水平,长远的规划其目标任务,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创新能力,包括原始的、集成的或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再创新的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研发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这些都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发展力度,在更多、更大的空间去不断创新。企业要确定技术主体的地位,完善政策和机制,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目前国内中低档科技产品主要以国内企业为主,国内市场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因此在尚未涉足的领悟还应该努力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因此,电气自动化产业需要有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新的产品的出现。

2.5产业市场化

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机制保障,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市场化形成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要求电气自动化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关键技术开发与系统优化升级,经过市场化和社会分工,形成一整套的市场化机制,对新技术的开发有计划的进行研发,不断加强自主制造的比例。产业化发展是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产物。

2.6 生产安全化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中,要强调非安全控制系统与安全控制系统的集成。客户会在现有非安全控制系统条件下,花较低的费用设计出自己的安全方案,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因此,电气自动化产品与安全系统是该领域的重点。对中国市场来说,要不断对市场进行扩大,先从安全登记高的应用领域进行,逐步发展到危险等级低的地方。从工厂设备到网络层面,从安全单元到安全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等等,进行电气自动化安全系统的应用,规范设计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生产的安全化是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2.7 操作人员专业化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安装时,往往存在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通常会认为在实际设备运行时对人员进行培训较为简单,因此很多企业或单位安装了系统之后才对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这是不适当的,一般,在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就应该让以后操作和维护的工作人员进行对系统的熟悉和了解,会让其对新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操作人员才能更好的掌握系统。对与系统的维护,维修人员也必须要对新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在维修的时候有的放矢,平时就要注意掌握一些操作和维修保养的专业知识,因此,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我国对电气自动化的研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当前的市场竞争力还不足,必须加强电气自动化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电气自动化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电气自动化产业结构调整,面向市场,是我国电气自动化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努力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刚毅.我国电气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127-128.

[2]于洪亮.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民营科技,2011,(12):188.

论文作者:刘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_刘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