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凭借着其在生产效率、节能环保、经济性等方面的特点,在建筑行业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其实际应用效果一直不够理想,而对装配式建筑的信息化管理,则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BIM技术
引言:从具体上来看,当前装配式建筑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变更、施工碰撞、信息沟通等方面,使得装配式施工不仅无法体现出建筑工业化的优势,反而会导致建筑的质量下降、造价提升、工期延长,而信息化管理则是围绕BIM技术展开,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整体规划,自然也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从整体上来看,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属于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有效联动设计、生产、施工等各个环节,制定全产业链的一体化集成方案,从而提高项目建设管理的合理性与整体性[1]。同时,信息化管理是在BIM软件平台上展开的,因此能够为各个模块构建出三维立体模型,并将多个模块集成起来,从而实现对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的有效串联,达到—体化设计的效果,避免因错、漏、碰、缺等因素导致的设计变更,并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
(一)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环节是装配式建筑建设的初始环节,需要根据建筑要求对建筑各个模块的构建展开设计,并依据多个模块的构件进行建筑模型搭建,在得到装配式建筑模型后,还要对模型进行不断优化,解决各构件、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在这一阶段,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展开—体化设计,在BIM软件平台上根据统一的轴网、坐标系、时间节点等对建筑模型进行统一的构建,一般来说,BIM设计软件具有专门的构件族库与部品件库(即构件模型数据库),设计者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从中选择相互匹配的构件与部品件,并搭建出标准化的建筑建模,如建筑的设计要求与数据库中的构建模型存在出入,或是各构件模型无法完全匹配,则可以对构件的细节设计进行修改、调整,并借助软件的碰撞检查、三维出图等功能设计出全新的构件模型,使其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其它构件相匹配。此外,在设计完成后,建筑各构件与部品件的模型数据同样可以存储到数据库之中,从而不断丰富BIM软件的模型信息,为后续其它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二)生产阶段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模型设计完毕后,项目进入到构件与部品件的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同样可以借助BIM软件实现对构件生产的执行管控与信息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构件生产工厂可以从BIM设计平台中进行数据导入,将构件的各项参数信息与三维信息输入到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中,从而控制生产设备按照既定设计参数生产构件,使生产出的构件能够与设计图纸相符,避免人工参数录入所导致的设计偏差。另外,由于从设计平台中导入的信息包括建筑所有构件的详细参数与设计要求,因此构件生产工厂可以依据这些信息来制定长期的生产计划,并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组织与调度,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2]。
(三)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应用到造价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人员管理、机械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例如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无线定位识别技术,在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上安装电子标签,并在施工现场建设定位基站,通过对安全帽与基站间距离的测定来判断施工人员的位置,记录施工人员的行动轨迹,之后再将施工人员的位置在实时的建筑施工模型上显示出来,一旦施工人员的位置超出了规定范围,或是其行动轨迹符合安全(隐患)的特征,就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从而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而在装配式建筑的其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样能够实现非常良好的应用。
(四)运维阶段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毕后,建筑会交由开发商负责,并在投入使用后展开运维管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管理通常不会将运维管理纳入到工作内容之中,但在BIM技术的支持下,系统能够对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进行考虑,因此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价值同样能够在运维管理中得到体现。首先,开发商可以在建筑的各个位置安装传感器,并将传感器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连接,这些传感器能够对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风量和传热系数等建筑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的精确测量,并在得到测量数据后传输给系统进行动态显示,而运维管理人员则可以根据这些建筑性能指标的变化来展开针对性的运维管理。例如在建筑内部温度较低时,运维人员就可以控制采暖系统对建筑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直至温度指标达到标准,这样即可以避免能源浪费,也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其次,则数字平台还可以在周围安装监控设备,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传感器、监控设备得到的数据信息,将建筑以及周围环境呈现出来,对建筑进行360度的全景观察,从而及时发现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另外还可以对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进行模拟,制定火灾等各种特殊情况的应对预案。
结束语: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十分符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理念,其应用价值是非常高的,但要想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则还需要从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入手,对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淑萍.以BIM为导向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6):225-227.
[2]陈骏.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建造新技术应用[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8:6.
基金项目:
徐州工程学院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049
鸣谢:感谢徐州工程学院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以及团委对我们的支持,感谢指导老师于洋对我们的帮助。
论文作者:朱荣全,陆松源,阚, 唐振生,文钰琦,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徐州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