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隔板法”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肖易航,郑军,何勇明,周波[1](2021)在《部分润湿多孔介质渗流规律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利用自主研发的填砂模型压制与渗流实验仪器,制备了5种具有相似物性且不同油湿比例因子的部分润湿填砂模型,对其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与毛细管压力实验,定量研究油湿比例因子对部分润湿多孔介质渗流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随油湿比例因子的增加而减小,残余油饱和度则随着油湿比例因子的增加而增加,且驱油效率随之变差;当含水饱和度<39.35%时,两相共渗阻力与油湿比例因子呈正比,而当含水饱和度>65.00%时呈现相反的规律,其余饱和度情况下两相共渗阻力现象更为复杂;在低含水饱和度处两相流动能力差异与油湿比例因子呈反比,而在高含水饱和度处呈现相反的规律。同一含水饱和度下的含水率与油湿比例因子呈正比关系,油湿比例因子为1/2、3/4和1时,润湿体系的含水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先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最后逐渐变缓;而油湿比例因子为1/4和0时,润湿体系先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至驱替过程结束。均匀水湿和均匀油湿体系的毛细管压力曲线分别仅具有排驱与自吸特征,而其余部分润湿体系同时具有排驱与自吸特征,且随着油湿比例因子的增加,自吸特征所占比例增大。
李鹏,李东,曹文倩[2](2020)在《离心法确定低渗透砂岩毛管压力的校正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离心法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段拟合,建立了从离心机转速到离心力的校正模型,得到了离心法毛管压力的校正方法。验证表明,校正后的离心法毛管压力精度明显提高、更加准确。
乌兰托雅[3](2019)在《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公民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教育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数学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对思维个体发展过程的影响力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要求,而且有关教与学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更是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数学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不能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应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组织或方式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课堂内容结构设计出不同的实施方案。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些排列组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之中存在着不严谨、思路混乱现象,进而导致排列组合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旨在寻求科学的教与学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调查分析法对排列组合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过程与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绪论。简述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阐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为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和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及思路提供参考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为了全面、深入探究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对“教”与“学”的六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以及课型相关理论等方面从理论视角全面深入了解,为排列组合教学研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索了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第三部分:排列组合的教学内容分析。对排列组合的知识点的本质与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的同时结合高考真题对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分类解读,又对拓展性知识与常见的排列组合的题型举例说明,为很好地设计排列组合教学过程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排列组合课堂教学过程,对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现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一是排列组合知识教学课堂观摩;二是学生排列组合知识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设法提出应对策略。第五部分:排列组合的课型分类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而教学形式(课型)有相应区别。根据教学内容,本研究只对高中排列组合知识点从概念课、原理课、练习课、专题课等四种课型的角度理清教与学中的存在问题,为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我们通过文本研究和教学活动全过程调查研究的方式,基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论发展,为高中数学排列组合的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多维度研究与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研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关注程度,而且提出的教学策略对改进数学学习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排列组合教学研究的几点建议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袁翠平[4](2019)在《驱替/吸吮毛管力曲线测定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渗油藏油气成藏过程中驱替毛管力控制油水分布,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吸吮毛管力影响油水流动和分布(以亲水储层为例);而且油水过渡带中吸吮毛管力曲线与初始油水饱和度有关,即过渡带中不同高度上毛管力曲线不同,而传统计算只使用初始饱和度下的驱替毛管力曲线,导致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动态预测与实际差别较大。因此,正确使用毛管力曲线对低渗油、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半渗隔板法,提出了能同时测试驱替、吸吮毛管力曲线的方法,并测试了不同渗透率岩心、不同矿化度流体油水驱替、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吸吮毛管力曲线(即扫描毛管力曲线),并与压汞毛管力曲线转换的油水毛管力曲线做了对比。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比描述各类型毛管力曲线的方法,提出能准确描述及预测毛管力曲线的方法。最后,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使用不同毛管力曲线对低渗油藏过渡带开发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压汞毛管力转换的毛管力曲线与实测油水曲线相差较大,不能直接用于油藏工程计算。流体矿化度对油水毛管力曲线影响不大,渗透率对毛管力曲线有较大影响,随着渗透率的减小,束缚水饱和度增加,平缓段变窄。当初始含水饱和度大于束缚水饱和度时,吸吮曲线整体向右移动,可动水流区变窄。通过均质储层毛管力曲线数学描述方法改进的方法能较好地拟合并能有效预测低渗透砂岩毛管力曲线。使用不同毛管力曲线对油藏过渡带油水分布以及开发动态有较大影响,在油藏数值模拟中,应注意准确测试及使用毛管力曲线。
黄新杰[5](2019)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底水用隔板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主要以直井模式开发。目前油田底水上升情况严重,底水锥进对油、气藏开采不利。为保持油藏的有效开采,需进行底水治理。由于油藏温度高、地层水含盐量大、油层厚等原因,注水泥、注冻胶建隔板封堵底水都存在缺陷。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树脂颗粒热粘连和单体地下聚合两种方法构建化学隔板体系。论文初步筛选了满足塔河油田油藏条件下耐温耐盐的自粘连树脂颗粒,并围绕单体聚合时间调控、隔板原料展布性调控、隔板油溶性调控、隔板极性调控等要求,通过优选缓聚剂、乳化剂,添加交联剂和极性单体等措施构建了含87.9苯乙烯、10%极性单体(醋酸乙烯酯)、1%交联剂(二乙烯苯)、1%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0.1%缓聚剂(过氧化邻苯二酚)的用于地下聚合的单体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130℃下的聚合时间为5小时,聚合产物在油中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和地层岩石有较好的粘附作用。将该体系用质量分数为0.1%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配成水包油乳状液注到油水界面,可在油水界面上聚合形成化学隔板。研究结果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封堵底水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司马立强,殷榕,王亮,王琼,唐松[6](2019)在《准噶尔盆地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高束缚水饱和度是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之一;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是明确油层低电阻率成因并确定含油饱和度的关键。常用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结果差异较大,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存在困难。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为例,实验对比了核磁共振分析法、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法、半渗透隔板毛细管压力曲线法所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岩心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核磁共振分析法、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均小于半渗透隔板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核磁共振分析法中实验所用离心力远大于成藏时油运移的驱替力,造成部分束缚水被离心出来;压汞法在实验过程中,岩样中的黏土束缚水被驱替出来。这2种方法测量的束缚水饱和度均偏小。半渗透隔板法由于充分模拟了油气运移过程中非润湿相(油气)驱替润湿相(地层水)的过程,其中的黏土束缚水未被驱替,与油层实际情况相符,可用于验证另外2种方法的可靠性。
许章隆[7](2019)在《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隧道工程全寿命周期中,以施工与运营阶段安全风险最大。在施工阶段,由于不确定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建设程序等,导致隧道发生安全事故,使施工延误、成本超支甚至人员伤亡等更加严重的后果;在运营阶段,隧道结构往往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不仅威胁隧道行人、行车安全,而且缩短了隧道使用寿命,给隧道管养单位造成巨大困扰。因此,开展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中的子课题“大型复杂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研究内容,运用系统安全理论,结合影响图法、BowTie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粗糙集法(RS)和熵权法等构建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以重庆、山西等地在建和已建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为了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条件,本文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与风险事故调查和分析工作,采用影响图对隧道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在运营阶段则采用BowTie法分析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控制措施、缓解措施和后果,这些是本文风险评估方法的重要基础。2)在隧道施工事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施工阶段隧道外部环境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辨识工作,根据相关规范标准、文献以及建设单位调研,初步划分了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源等级评判标准,并以此建立了隧道施工前总体与典型地质段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开展了基于危险场景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事件辨识工作,采用BowTie法分析了在役隧道结构典型风险事件的原因、后果等,识别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内部风险源,并建立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4)建立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和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重点研究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安全因子指标与风险因子指标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粗糙集法(RS)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权重法确定安全因子指标(定性指标)权重系数,以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风险因子指标(定量指标)权重系数。5)应用本文所提出的隧道施工和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重庆、山西等地在建和已建特长公路隧道进行实例论证,获得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等级,并针对该评估结果提出了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隧道安全风险。本论文按照风险源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特征,系统地完成了风险源辨识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隧道施工与在役结构安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建立了有效、实用的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所提出的评估方法为评估后风险防控与安全提升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支撑作用,为隧道工程风险管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王卫华,洪程[8](2019)在《对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解读》文中指出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其他学科素养的基础,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从只注重成绩逐步转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课题,对高中生而言,数学核心素养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数学抽象是排在所有数学核心素养之首,是其他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数学在本质上研究的是抽象的东西,数学的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也是抽象.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
马东,张坤,胡君城,李贺辉,马龙,唐唐[9](2019)在《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及电阻率指数相关性》文中指出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和电阻率指数是描述储集层物性及表征储集层中多相渗流特征的重要参数。由于现行的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存在着耗时长、仪器精度要求高和实验条件易受到制约等诸多问题,因此获取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数据具有一定难度。基于毛细管模型和阿尔奇公式,研究了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和电阻率指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三者之间的转换模型。通过岩电实验对转换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转换模型计算得到的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数据和实验实测数据非常接近。通过本文的方法,能够通过电阻率数据计算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可以使得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数据的获取更加便捷和多元化。
李颖[10](2018)在《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特征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注水是补充低渗致密砂岩油藏能量的常用手段,注水开发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时,普遍存在注入压力高、油井见效慢和注入水沿裂缝突进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解释并表征低渗透油藏(特别是超低渗、致密油藏)内的动态毛管效应,以明确注水过程中的毛管压力和渗流特征,并解释动态毛管效应影响下的非达西渗流现象以及微观驱油特性。因此,本文围绕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毛管效应,系统开展其特征、机理、模型及应用研究。以低渗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储层和流体特征实验研究,包括矿物组分分析、孔隙结构可视化观测、孔隙结构特征分析、物性特征分析和基本渗流特征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明显,存在边界层效应和边界滑移效应。自主研发了动态毛管效应测试系统,形成了动态毛管效应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包括动态毛管压力、动态相渗曲线、稳态毛管压力、稳态相渗曲线和动态毛管效应系数。自主研发了静态毛管压力测试系统和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油藏原地条件下的岩石物性特征。以特低渗、低渗和中渗岩石为例评价了动态毛管效应,以初步界定需要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系统研究了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渗透率、孔隙结构、裂缝、界面张力、润湿性、流体黏度和密度以及驱替压差等对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深入分析了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流体的受力特征和运动特性,揭示了动态毛管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渗透率越低,动态毛管效应越明显;裂缝和表面活性剂能够减小动态毛管效应,但裂缝可能在基块中造成更大的动态毛管阻力;流体黏度的增大和驱替压差的增大能够强化动态毛管效应。基于低渗致密砂岩油藏动态毛管效应特征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动态毛管效应表征模型。宏观表征模型综合考虑了阈压、压差作用特征长度(表征裂缝)、表面润湿性因子、渗透率、孔隙度、黏度和密度等影响因素。微观模型定义了动态润湿滞后系数,以反映润湿角的迟滞效应和动态毛管压力的控制作用。建立了由毛管压力计算动态、稳态相对渗透率的GML模型和GBL模型。基于动态毛管效应表征模型,构建并验证了耦合动态毛管效应、边界层效应和边界滑移效应的多孔介质产量模型。模型敏感性分析表明,边界层效应和边界滑移效应对注水生产评价的影响不大,但是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对比多孔介质产量模型计算结果和耦合动态毛管效应的数值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耦合动态毛管效应的数模软件评价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生产的准确性,确立了考虑动态毛管效应评价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生产的工程应用方法。基于实验研究和数模分析结果,提出了油藏注水生产评价中需要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渗流理论体系,提高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生产评价的准确性,并为低渗致密砂岩油藏降压增注和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
二、“隔板法”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板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部分润湿多孔介质渗流规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部分润湿填砂模型 |
1.1 填砂模型制备 |
1.2 填砂模型孔渗测试 |
2 填砂模型渗流规律实验 |
2.1 稳态法相对渗透率实验 |
2.1.1 填砂模型制作 |
2.1.2 填砂模型抽空饱和水 |
2.1.3 实验仪器及步骤 |
2.2 半渗透隔板法毛细管压力实验 |
2.2.1 实验仪器及配件 |
2.2.2 实验步骤及计算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相对渗透率实验 |
3.1.1 相对渗透率曲线 |
3.1.2 相对渗透率和曲线 |
3.1.3 相对渗透率比曲线与含水率 |
3.2 毛细管压力实验 |
4 结 论 |
(2)离心法确定低渗透砂岩毛管压力的校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分析 |
1.1 半渗透隔板法毛管压力曲线 |
1.2 离心法毛管压力曲线 |
1.3 数据分析 |
2 校正方法 |
3 应用实例 |
4 结语 |
(3)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研究法 |
1.4.1.2 课堂观察法 |
1.4.1.3 调查问卷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1 教学的前期准备 |
2.1.1.1 教师课前教的准备 |
2.1.1.2 学生课前学的准备 |
2.1.2 教学内容分析 |
2.1.2.1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
2.1.2.2 学生方面数学学习内容 |
2.1.3 教学方法的选择 |
2.1.3.1 教师的教学方法 |
2.1.3.2 学生的学习方法 |
2.1.4 教学原则 |
2.1.4.1 教师的教学原则 |
2.1.4.2 学生的学习策略 |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5.1 教师的教学设计 |
2.1.5.2 教师的教学实施 |
2.1.5.3 学习计划与实施 |
2.1.6 教学评价与反思 |
2.1.6.1 教师教的评价 |
2.1.6.2 学习评价 |
2.1.6.3 教学反思 |
2.1.6.4 学习反思 |
2.2 关于课型理论的概述 |
2.2.1 课型的内涵 |
2.2.2 数学课型的分类 |
第3章 排列组合的内容分析 |
3.1 教科书内容分析 |
3.1.1 两个基本的计数原理 |
3.1.2 排列组合的概念 |
3.2 排列组合问题的分类 |
3.2.1 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常见方法 |
3.2.2 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基本题型 |
3.3 历年真题分析 |
第4章 排列组合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及其选取 |
4.1.2 调查方法 |
4.2 排列组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教师关于排列组合的教学过程的特点 |
4.2.2 高中学生学习排列组合的基本特点 |
第5章 排列组合的课型分类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 排列组合的概念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1 概念课 |
5.1.2 概念课教学特征及注意事项 |
5.1.2.1 教学特征 |
5.1.2.2 教学注意事项 |
5.1.3 概念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1.3.1 基本环节 |
5.1.3.2 概念课基本原则 |
5.1.4 概念课的教学策略 |
5.1.5 概念课教学实施案例 |
5.2 排列组合的原理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2.1 原理课 |
5.2.2 原理课教学特征以及注意事项 |
5.2.2.1 教学特征 |
5.2.2.2 教学注意事项 |
5.2.3 原理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2.3.1 基本环节 |
5.2.3.2 基本原则 |
5.2.4 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
5.2.5 原理课教学实施案例 |
5.3 排列组合的练习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3.1 练习课 |
5.3.2 练习课教学特征及注意事项 |
5.3.2.1 教学特征 |
5.3.2.2 教学注意事项 |
5.3.3 练习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3.3.1 基本环节 |
5.3.3.2 基本原则 |
5.3.4 练习课的教学策略 |
5.3.5 练习课教学实施案例 |
5.4 排列组合的专题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4.1 专题课 |
5.4.2 专题课的教学特征及注意事项 |
5.4.2.1 教学特征 |
5.4.2.2 注意事项 |
5.4.3 专题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4.3.1 基本环节 |
5.4.3.2 教学原则 |
5.4.4 专题课的教学策略 |
5.4.5 专题课教学实施案例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驱替/吸吮毛管力曲线测定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毛管力曲线确定方法研究进展与局限 |
1.2.2 地下毛管力曲线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与局限 |
1.2.3 地层条件下界面张力及岩石润湿角确定方法研究进展与局限 |
1.2.4 考虑初始含水饱和度影响的吸吮毛管力研究进展与局限 |
1.2.5 毛管力曲线描述模型研究进展 |
1.2.6 毛管力曲线对开发动态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压汞毛管力曲线测定及数学描述 |
2.1 岩心基础物性测定 |
2.1.1 实验岩心制备 |
2.1.2 岩心孔渗数据测定 |
2.2 压汞毛管力曲线测定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压汞毛管力曲线数学描述 |
2.3.1 毛管力模型 |
2.3.2 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水毛管力曲线测定与数学描述 |
3.1 流体物性测试及岩心制备 |
3.1.1 标准盐水物性测试 |
3.1.2 白矿油物性测试 |
3.1.3 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
3.1.4 油水润湿角测定 |
3.1.5 油水毛管力曲线岩心物性 |
3.2 油水毛管力曲线测试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流程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实验结果 |
3.3 压汞毛管力曲线转换后的曲线与油水毛管力曲线对比 |
3.3.1 转换系数确定 |
3.3.2 压汞法转换后的曲线与实测曲线对比 |
3.4 油水毛管力曲线数学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下的毛管力曲线测试与数学描述 |
4.1 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毛管力测试 |
4.1.1 实验条件 |
4.1.2 实验步骤 |
4.1.3 实验结果 |
4.2 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毛管力曲线数学描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毛管力曲线对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 |
5.1 毛管力曲线对无倾角模型的影响 |
5.1.1 均质模型 |
5.1.2 非均质模型 |
5.2 毛管力曲线对倾角为8°模型的影响 |
5.2.1 均质模型 |
5.2.2 非均质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底水用隔板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简介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类型 |
1.2.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 |
1.3 人工隔板技术 |
1.3.1 人工隔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人工隔板控底水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3 人工隔板现场应用情况 |
1.3.4 小结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4.1 热粘连树脂颗粒制备化学隔板 |
1.4.2 单体地下聚合制备化学隔板 |
1.5 技术研究路线 |
第2章 热粘连树脂颗粒制备化学隔板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3 树脂颗粒高温高压下的密度评价 |
2.4 树脂颗粒粘连性评价 |
2.5 热粘连树脂颗粒油溶性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体地下聚合制备化学隔板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2 苯乙烯单体聚合时间调控 |
3.2.1 引发剂的优选 |
3.2.2 缓聚剂的优选 |
3.3 化学隔板堵剂原料展布性调控 |
3.3.1 乳化剂优选 |
3.3.2 乳状液粒度分布测定 |
3.3.3 堵剂原料展布性测定 |
3.4 聚苯乙烯化学隔板极性调控 |
3.4.1 苯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 |
3.4.2 苯乙烯与醋酸乙烯酯乳液共聚合 |
3.4.3 隔板材料与油藏岩石的粘附性 |
3.5 聚苯乙烯化学隔板油溶性调控 |
3.6 隔板材料表征与评价 |
3.6.1 隔板材料配方确定 |
3.6.2 隔板材料表征 |
3.6.3 隔板材料堵水性能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准噶尔盆地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束缚水饱和度控制因素分析 |
2 束缚水饱和度的确定 |
2.1 核磁共振法实验分析 |
2.2 半渗透隔板法实验分析 |
2.3 压汞法实验分析 |
3 结 论 |
(7)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
2.1 隧道施工风险源辨识框架 |
2.2 风险事故与致灾地质构造的辨识 |
2.2.1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辨识 |
2.2.2 隧道施工风险机理与风险源辨识 |
2.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
2.3.1 隧道总体、不良及特殊地质段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2.3.2 隧道总体、不良及特殊地质段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
2.4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等级评定标准 |
2.4.1 隧道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2.4.2 隧道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 |
3.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框架 |
3.2 事故调查方法和因果模型的历史演变 |
3.3 基于Bow Tie法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识别 |
3.3.1 危险场景的顶事件辨识 |
3.3.2 基于Bow Tie法典型风险事件机理分析 |
3.4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与等级评定标准 |
3.4.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3.4.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内部风险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
4.2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2.1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4.2.2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
4.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 |
4.3.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特征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4.4 建立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4.4.1 风险因子评价模型 |
4.4.2 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
4.4.3 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4.5 建立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4.5.1 安全因子评价模型 |
4.5.2 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
4.5.3 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5.1 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
5.2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5.2.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概述 |
5.2.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等级评价模型 |
5.3 在役隧道结构风险因子 |
5.3.1 风险因子权重计算 |
5.3.2 在役隧道结构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5.4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因子 |
5.4.1 安全因子权重计算 |
5.4.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析 |
6.1 虹梯关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6.1.1 工程概况 |
6.1.2 虹梯关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
6.1.3 虹梯关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
6.2 重庆缙云山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加的项目 |
(8)对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抽象的定义 |
二、数学抽象的特点 |
1.数学抽象具有抽象性 |
2.数学抽象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
3.数学抽象具有层次性与可接受性 |
三、数学抽象水平的质量标准 |
四、高中阶段数学抽象的基础载体 |
五、数学抽象与其他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 |
六、数学抽象的具体表现 |
(9)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及电阻率指数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转换模型的推导和分析 |
1.1 电阻率指数-相对渗透率转换模型 |
1.2 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转换模型 |
1.3 毛管压力-电阻率指数转换模型 |
1.4 转换模型的讨论和分析 |
2 转换模型的实验验证及讨论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2.2 相对渗透率和电阻率指数之间的转换关系验证 |
2.3 毛管压力和电阻率指数之间的转换关系验证 |
2.4 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力之间的转换公式验证 |
3 结论 |
(10)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特征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开采特性 |
1.2.2 毛管压力研究进展 |
1.2.3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动态毛管效应特征 |
1.3 目前存在的不足及科学、工程问题分析 |
1.3.1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2 科学问题 |
1.3.3 工程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储层和流体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流体性质 |
2.2.1 原油性质 |
2.2.2 地层水性质 |
2.3 矿物组分分析 |
2.3.1 全岩和黏土矿物测试 |
2.3.2 脆性分析 |
2.4 低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可视化观测 |
2.4.1 光学显微镜铸体薄片观测 |
2.4.2 新鲜断面扫描电镜观测 |
2.5 低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 |
2.5.1 压汞法 |
2.5.2 低压氮气吸附法 |
2.5.3 核磁共振法 |
2.6 物性特征 |
2.7 润湿性和界面张力 |
2.8 基本渗流特征 |
2.8.1 实验方法 |
2.8.2 实验结果 |
2.9 储层流体敏感性评价 |
2.9.1 储层潜在流体损害因素 |
2.9.2 储层流体损害实验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毛管效应评价方法 |
3.1 动态毛管压力评价方法 |
3.1.1 含水饱和度测试 |
3.1.2 毛管压力测试 |
3.1.3 动态毛管效应测试系统 |
3.2 稳态毛管压力评价方法 |
3.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3.1 流体饱和度确定方法 |
3.3.2 动态毛管压力的计算 |
3.3.3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 |
3.4 动态毛管效应评价实例 |
3.4.1 研究对象 |
3.4.2 评价结果 |
3.5 静态毛管压力评价方法 |
3.5.1 静态毛管压力测试系统 |
3.5.2 静态毛管压力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态毛管效应特征及作用机理 |
4.1 基块岩心在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毛管效应特征 |
4.1.1 实验流程 |
4.1.2 实验结果 |
4.2 裂缝岩心在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毛管效应 |
4.2.1 实验流程 |
4.2.2 实验结果 |
4.3 界面张力和润湿性对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 |
4.3.1 表面活性剂的选用 |
4.3.2 实验过程 |
4.3.3 实验结果 |
4.4 流体黏度和密度对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 |
4.5 驱替压差的影响 |
4.5.1 实验方法 |
4.5.2 实验结果 |
4.6 各种力的作用机理 |
4.6.1 重力的影响 |
4.6.2 驱替过程中的微观界面作用力 |
4.6.3 各种力对流体运动的影响 |
4.7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流体的运动特征及机理 |
4.7.1 有效渗流空间 |
4.7.2 润湿滞后现象 |
4.8 动态毛管效应的控制因素分析 |
4.8.1 裂缝的作用实质 |
4.8.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实质 |
4.8.3 黏度和密度的作用机理 |
4.8.4 驱替压差的作用实质 |
4.9 动态毛管效应的作用机理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毛管效应的模型表征 |
5.1 动态毛管效应宏观表征模型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3 动态毛管压力 |
5.2 动态毛管效应微观表征模型 |
5.2.1 水动力学模型 |
5.2.2 分子动力学模型 |
5.2.3 润湿滞后系数 |
5.2.4 润湿滞后系数敏感性分析 |
5.3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态毛管效应在工程中的应用 |
6.1 产量模型 |
6.1.1 单相流体在毛管中流动的模型 |
6.1.2 多孔介质产量模型 |
6.1.3 注水采出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6.2 单井产量评价 |
6.2.1 毛管压力的计算 |
6.2.2 单井产量模型 |
6.2.3 数值模拟软件建模方法 |
6.2.4 单井产量评价实例 |
6.3 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井网单元生产指标评价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计算结果 |
6.4 需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确定 |
6.4.1 研究对象 |
6.4.2 生产评价结果 |
6.4.3 需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隔板法”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部分润湿多孔介质渗流规律实验研究[J]. 肖易航,郑军,何勇明,周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离心法确定低渗透砂岩毛管压力的校正方法研究[J]. 李鹏,李东,曹文倩.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02)
- [3]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D]. 乌兰托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4]驱替/吸吮毛管力曲线测定及应用研究[D]. 袁翠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底水用隔板材料研究[D]. 黄新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准噶尔盆地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J]. 司马立强,殷榕,王亮,王琼,唐松. 测井技术, 2019(02)
- [7]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许章隆.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对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解读[J]. 王卫华,洪程. 教学考试, 2019(11)
- [9]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及电阻率指数相关性[J]. 马东,张坤,胡君城,李贺辉,马龙,唐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1)
- [10]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特征研究及应用[D]. 李颖. 西南石油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