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视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韦燕敏

知识可视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韦燕敏

(港北区庆丰镇第三初级中学,广西 贵港 537100)

摘要:在教学课堂上,将教材上的内容运用知识可视化教授给学生,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知识可视化概念的分析,以及对知识可视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正进行着深入的改革,很多先进的教学技术也进入到课堂,被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些先进的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的益处,也要运用更多的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创新的教学理念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的生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可以说是比较新的学科,教学内容也有着很明显的新特点、新特征。正因如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借助一些简单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或是方法,对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的展现,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知识可视化就是这样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一.知识可视化的概念

知识可视化是以信息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为基础的,新兴的一种研究领域。它是以图像或是图形来表达抽象的知识,或者将复杂的知识构建成清晰的结构图像的一种方式[1]。它是一种以图像为媒介,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间的知识的创造以及知识传递的方式,其功能主要在于,帮助知识的理解与学习以及知识的传递。经过实践研究的表明,知识可视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有这重大的意义。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知识可视化的应用也有着新的进展以及突破,知识可视化的相关制作工具越来越多,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制作相关工具的方法也是简单易操作。运用知识可视化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出来,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框架[2]。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1.综合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它具有综合性。因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要涉及到多门基础类的学科,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了许多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过程前进的是教学目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这一特点,为应用知识可视化提供了理论以及技术上的基础。

2.工具性

因为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特点,使得这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知识可视化现今也是一种相对普遍的教学工具,学生在运用这一工具的过程中利用课堂工具,计算机来创建自己的新思维,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方法。比如,可以利用工具来制作自己的零花钱小账本,制作自己的成绩表或是制作一个日程表。

3.实践性

信息技术因其本身的特点,这是一门实践以及应用性极强的科目。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并吸收理论知识,还要在计算机上对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而知识可视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会使学生学习理论时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这样能使学生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时更加全神贯注,这样能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知识可视化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1.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中的思维导图对信息技术中的概念以及理论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将知识点间进行联系以及深入的理解,要多角度的去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要指导学生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旧知识点进行复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的理解与巩固知识结构框架,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其次,在将新知识引入时,教师可以迅速的找到切入点,也使学生能快速的熟悉教材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电脑病毒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勒索病毒以及熊猫烧香病毒等一些比较有大众知名度的案例资料,通过实际来介绍什么是电脑病毒以及电脑病毒的危害,通过图像来展示电脑病毒的特征,从而切进本课的核心内容。

最后,可以运用学习小组的模式来制作思维导图。在梳理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脉络后,可以让学生组成相关的学习小组,对知识点进行划分制作框架,并以此来构建出相关的思维导图,之后由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制作、检查、监督,教师提供指导以及改进建议[3]。

3.对教学进行评价

在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示评价的内容,点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比如课堂积极性较强,讨论结果比较多,也要明确的标注出不足点。

四.知识可视化运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首先,知识可视化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将难理解的抽象知识,具体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认知,也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程度来挑选自己相应的学习工具。

其次,知识可视化有利于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知识可视化可以使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更加的明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设计出一个有助于学生增加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场景,使学生更加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最后,知识可视化可以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泼与轻松,将无趣枯燥的文字以及抽象的知识,变作具体以及有趣的图像呈现在学生面前,减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负担,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中学习时更加的便利与放松[4]。

结束语

实践表明,知识可视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顺应了现今对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创新的需求,也顺应的我国现今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学习信息基础,是为了学习这一学科的学习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可视化的优点,为现阶段的学生建构出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学习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们能提高相关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蒋宁,李美凤.智慧教育环境下的知识可视化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5).

[2]陈亚林.知识可视化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0-14.

[3]王华.知识可视化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

[4]宋莉娜,方芳.知识可视化技术的教学应用——以英语自主写作修改地图构建为例[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7(2):127-131.

作者简介:韦燕敏(1987.08-),女,壮族,广西贵港市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论文作者:韦燕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  ;  ;  ;  ;  ;  ;  ;  

知识可视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韦燕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