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论文_陈虹

试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论文_陈虹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0)

【摘要】本文阐述了导致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弱的原因,我们提出了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能力考核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构建专业见习、实习的长效机制等加强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320-02

引言

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我国教育部是这样规定的:“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应用心理学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更加至关重要。

1.导致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弱的原因

1.1 相对匮乏的实验设施

针对实验设施匮乏的现象,虽然有许多院校以及通过购置实验仪器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同时,使用实验仪器为学生示范相关的实际操作,还可以组织同学亲子学习如何使用仪器,对于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需要试验的内容,应当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操联系。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的改进效果非常显著,但仍有一部分实力较弱的高校,无法提供充分的心理学仪器辅助学生学习,在实验教学方面相对较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另外,总体来看,国内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仪器技术含量较低,精确性和可靠性的缺乏,使得这些仪器只能适合用来进行演示教学,而不能用于量化的实验教学,这样的不足之于在于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1.2 不合理的课程安排

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高校进行应用心理学教育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实践技能的培训相当匮乏,这也是导致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的主要原因。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专家们反映的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质量。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踏人社会从事相应职业时,他们感到重要而缺乏的正是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首要特征,突出培养其实践能力是其职责所在。

1.3 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就应用心理学教育目前的师资力量而言,可以说是问题重重,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尤其还存在一部分非本专业出身的教师,这类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大部分的任课教师都是自学或者“临时抱佛脚”,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获得实践课程的知识和教学方式,导致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引导性差,教学效果自然也无法尽如人意。

1.4 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

就应用心理学的教学方法而言,还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记忆为辅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要求的学科。教师用课件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复制课件的陈旧落后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也是死记硬背,对理论知识只记忆而不思考,无法形成自己的认识。而在欠缺实验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大多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了在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老师讲,学生记,考试背,考完忘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加强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2.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将理论只是灌输给学生,没有实践支撑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死板,无法形成学生自己的理解,同时也无法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采用编写课堂心理剧、开设专题辩论等教学组织形式,或者引进模拟教学、讨论交流、现场观摩、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丰富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

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两大模块”+“四个平台”。其中“两大模块”为“学科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学科基础模块”指的就是心理学学科的设置,通常包括公共和学科两部分课程设置,其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心理学专业方面的基础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必要的素质;而“专业方向模块”也包括两个部分,即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其目的是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以“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最为关键。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设计“专业方向模块”的两个课程时,要以实践课程为主,降低专业理论的课程比重,将专业技能培养作为重点,增设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应各占50%比较合适;在课程建设思路上,理论课程宜“精干”,实践课程 宜“细实”。

2.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高度重视应用心理学

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部分,这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学校必须制定严格的见习、实习质量考核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有效的科学监控,确保实现重要实践环节的教育与教学功能,完成其特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任务。鼓励促使学生利用专业所长了解社会、服务民众,又能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2.4 将实践能力考核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

评价体系是高校进行教学的风向标。首先,将实践技能考核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当中,而且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以此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技能的重视,主动的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其次,就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实行教考分离,即安排学生代课教师意外的、具有较高专业的老师组成实践考核的评审小组,这样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评价。此外,在考核的过程中,要以学生实际操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要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给学生设置一个考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5 构建专业见习、实习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对应用心理学在社会上的定位和需求进行一个系统的、专业的分析,包括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生活方面和教育方面,确保学生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到广泛的、多元的、多层次的实践当中。其次,与应用心理学相关专业涉及到的单位联合,共同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要求的时间基地。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将与应用心理学息息相关的工作内容搬到实践的大课堂上,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好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再次,要有充裕的见习与实习时间保证。最后,必须制定严格的见习、实习质量考核标准和管理规范务。

3.结语

对应用心理学专业进行必要的改革,尤其是对实践课的改革,对于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尤为重要,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模式,在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条件下,培养具有雄厚专业基础、多层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校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但是作为高校的学子,我坚信,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是高校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未来的教育当中,必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高效的应用心理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韩雨.浅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原因[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40,242.

论文作者:陈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试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论文_陈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