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71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胃脘痛(脾胃虚寒型)进行中医护理方案的疗效探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06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脾胃气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脘痛;脾胃虚寒型;中医护理;临床治疗
胃脘痛即胃痛,主要是指由于脾胃受损引起的胃脘部疼痛。该病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胃痛、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等[1]。本次实验选取了在我院就诊的58例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通过中医护理探究治疗有效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
龄为(37.6±5.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脾胃气虚型胃脘痛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了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情况,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采用对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抗菌药物给予治疗,此外,需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忌生冷食物,注意腹部保暖,并对患者疼痛时间、程度和持续性进行症状记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包括饮食护理、穴位敷贴、穴位按摩和情志护理。其中,穴位贴敷每日一次,我们使用的穴位敷贴治疗贴是由治疗膏、医用胶布及保护膜构成。通过生物波效应发挥作用,能发射出8-14μm的生物波,它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吸收、反射、透射、渗透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经过经络传导对疾病发挥作用。取穴上脘、中脘、内关、足三里。同时辅以穴位按摩,进行点穴按摩,每个穴位每次5 min。在穴位敷贴的护理中贴敷时间为4 h,4h后为病人去除敷贴。与此同时,将采用黄芪健中汤进行煎服,每天1剂,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炒白芍、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等。在情志护理方面,需要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并保持乐观的情绪。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则需立即停止,并根据病情进行相应调整。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症状缓解度量化分析。此外,在疗效判定上可以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方面。其中,痊愈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幅度超过95%;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超过70%;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超过30%;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即低于30%,甚至加重。而改善百分比=(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在分数评价上主要是针对胃脘胀满疼痛度、纳呆疲倦、大便溏薄三方面去判定,并根据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0分、3分、6分、9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除此之外,在生活质量评价上采用PRO量表,即对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得分越高生活治疗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与此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症状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评分,即观察组由实施前的(42.3±8.6)分改善为(11.2±6.2)分,对照组则由实施前的(41.5±8.4)分改善为(22.2±8.1)分。除此之外,在生活质量的评分上,观察组由实施前的(41.2±5.2)分提升为(77.5±3.6)分,对照组则由实施前
的(42.1±5.4)分提升为(68.2±3.3)分。因此,我们认为两组患者在胃脘胀满疼痛度、纳呆疲倦、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等多个方面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胃脘痛主要是由长期饮食不节、寒湿内侵、七情刺激、劳倦内伤[2],致使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阻滞为瘀、郁而化热、胃失和降所致。护士应根据病人的证型及主要的临床症状选用中医护理方案中的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进行辩证施护,同时进行饮食、生活起居、情志护理上的指导。穴位敷贴可以达到温通经络、温中散寒、行气活血作用,使人体的百脉气血得以调节,达到脾升胃降的协调作用[3]。穴位按摩属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是中医经络学内病外治原理的具体运用。通过按摩穴位,可疏通经络、通达气血、调整阴阳,使人体阴阳平衡,气机顺畅。我们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直观安全、创伤较小、费用低廉,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高。值得一提的是,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即帮助患者选择健康富有营养的食物,并改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治疗期间规范饮食、作息,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 媛.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对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实施和效果评价[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6):87-89.
[2]汤万好,韦贞决,陈燕群.隔姜灸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27):2529-217.
[3]李玉梅.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6(21):154-2530.
论文作者:陈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患者论文; 脾胃论文; 穴位论文; 中医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案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