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贺杰

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贺杰

(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 北京 100041)

摘要:电气设备的运营、安装和维护作业中,一般包括备用、运行、检修几大状态,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管理和转换中,可采用手动、自动的方法操作,即倒闸操作。倒闸操作主要是针对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进行控制,并及时进行合入或者拉开操作,并及时进行接地短路线的拆除。考虑到电气倒闸操作的重要性,加强其规范化管理控制,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优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防护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防护策略

前言:电气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一部分。倒闸操作中的错误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危及工作人员生命的安全,造成设备的损坏,继而给变电站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变电站值班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电气倒闸操作。工作人员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确保电气倒闸操作更加标准化和标准化,从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科学的电气倒闸操作规范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对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防护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倒闸操作的规范化要求

(一)提高操作方、监护方配合合理性

对于电气倒闸操作而言,相关作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或管理中,必须切实合理的考虑设备运行规则、行业规范等要求,并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倒闸操作重要性高,操作人员进行工作中需要与监护人员密切配合,二者需要提高配合密切度,监护方需要进行全方位、细致化的提醒和督促。尤其是现场监护岗位的工作人员,更需要考虑自身言辞的影响,避免主动性丧失等带来的危害,否则容易发生脱离现场实际状况的重大问题。

(二)避免误动作状况

对于企业、监管机构而言,避免操作不当等状况的发生是其共同愿景,这也是现场对应工作人员的基本岗位职责。现场操作中,一旦发生疏忽懈怠状况,极易导致电气设备受损,甚至会威胁到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为此需要加强企业、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保证人防、技防综合管理,并及时开展防止误动作等培训工作,避免二次失误等状况的发生。

二、电气运行倒闸操作的防护措施

(一)人员、技术、物资防护分析

电力企业运营中,需要考虑每年运营管理资金的及时性,不但需要考虑变电站倒闸防误动设备的性能和要求,还需要及时进行设备更换、改良等操作,保证变电站全面覆盖安健装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照明、标识、划线等必要性设备,保证相关设置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从而为电气运行的管理人员、技术操作人员等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工作空间。此外,为了保证与时俱进,电力企业还需要考虑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处理,保证相关作业人员熟练掌握电气设备的操作指令和基础要求,避免自身违规乱纪行为的发生,这也是规避现场隐患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倒闸操作现场的监管力度

考虑到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问题较多,且多数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从专业化施工管理角度出发,必须加强风险控制管理、防范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并及时向相关机构进行汇报,保证在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大力推广;对于企业特殊操作,需要及时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负责人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等均要满足基本要求,这是保证整个倒闸操作顺利安全进行的关键。此外,倒闸操作中还需要加强现场检修工作的协调管理,保证检修基础的大前提下,加强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数量方面的优化,并充分考虑各项电气设备的传动控制管理,降低与规范要求发生矛盾等状况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协调防误设备、接地线、调度电话等流程的合理性

第一、结合电气运行中的倒闸操作进行管理,保证防误设备的全面合理运营,及时进行设备性能的掌控,保证其运营状态不受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这可以规避以往失误性操作的衍生,对优化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精度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需要考虑现场操作零解锁状态,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考虑在规定时间期限内进行防误设备的检修处理、维护工作。对于操作中的特殊状况,则需要将其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监管,必要时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必须保证最大程度的降低所有风险问题。

第二、强化对接地线的管理控制。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对企业方面的监管控制,并结合现场接线管理状况、管理模式等进行精细化控制。尤其是现场调度的相关作业人员,必须切实保证岗位工作的全面落实,并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接地线数量的核查,此外,还需要对安全现场的区域编号等进行核对,保证带出、收回接地线的相关信息全面吻合,如数量、编号等,全面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终结的申请操作。再者,对于特殊线路进行调试或者检修中,必须由企业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同时线路运行机构要及时对现场人员进行监督、验收管理,保证所有接地线的顺利拆除,验收后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确认签字,保证验收记录相关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电气运行管理中,相关人员还需要考虑接地线的操作要求,可结合现场特殊性进行调整,避免电气倒闸操作中相关问题的重复性发生。

第三,开关及线路停送电倒闸操作的关键点分析

工作人员在开关及线路停送电的倒闸操作中应该高度重视以下关键点:1)在停电检修中对重合闸进行关闭,此时需要投入勾通三跳压板,同时对于转线路检修工作,必须取下线路PT二次空开;2)面对线路停电的情况,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完成拉线路侧隔离开关操作,之后对母线侧隔离开关进行拉开操作,断开可能向该线路反送电的电压互感器刀闸或取下其保险器,投入的操作与停电相反;3)面对转检修状态的情况,工作人员应该退出相关的保护,例如母差、失灵保护等等,如果10kV线路中应用了开关柜,工作人员必须利用间接验电法开展验电工作,并且在断电前查看线路带电显示仪的相关参数。

第四、加强倒闸操作现场调度电话、录音系统的管理。对于调度机构作业人员而言,需要及时将录音系统等信息与现有维护体系相结合,避免录音系统缺陷问题等导致的整个系统问题,务必保证整个系统具有完整的结构化体系。此外,相关电气运行倒闸操作的作业人员,如监督人员、值班人员等,需要在审核初期便针对调度的录音进行管理和调取,并及时核对各项操作流程,确认后方可保证所有细节问题的合理性,这对后续工序流程的规范化、精细化控制具有重大影响作用。此外还需要考虑备用间隔设备的掌控,加强相关设备的监管控制。及时进行设备标识、命名等工作的优化和调整,根据备用间隔设备状况进行规范制度的建立。操作备用设备环节中,需要先进行填票处理,然后根据操作票进行后续操作。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设备在特殊运行状况下的管理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临时运行方法的全面分析,必要时要进行风险评估处理,完成整个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处理,这是保证倒闸操作质量的必要措施。

三、结语

为了保证电气运行倒闸操作的合理性,必须加强相关防范技术的优化,保证倒闸防护策略朝着多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遵守相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充分提高现场操作和监督人员的水平。即提高所有相关作业人员防范意识的基础之上,方可实现避免误动作发生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天舒.对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机电信息,2011,20(18):185-188.

[2]郑昌圣.继电保护压板的智能校核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5,23(06):169-174.

[3]刘勇军.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防护策略研究[J].科技风—水利水电,2017,9:195.界,2014,(04):44-45.[2017-09-04].

[4]林玮玲,李有铖,周宇.对新电气倒闸操作模式的探讨[J].供用电,2007,(01):57-58+61.[2017-09-04].

[5]马银山.电气倒闸操作及误操作分析[J].中国电力,2003,(S1):47-50.[2017-09-04].

论文作者:贺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电气运行倒闸操作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