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资源型城市的群体效应_辽中论文

辽中资源型城市的群体效应_辽中论文

辽中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组团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中论文,效应论文,地区论文,城市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6)01—0027—03

辽中地区(辽宁中部地区)是我国较为大型的城市密集区之一,在6.5万平方公里的空间中,密布着沈阳、鞍山、抚顺、铁岭、辽阳、本溪以及营口等7个城市。在我国较为大型的城市密集区中(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以及辽中地区等),辽中地区情况较为特殊,因为除沈阳外,地区内大多数城市都是资源型城市①。目前,不少资源型城市随着相关资源的逐步枯竭,加之产业结构的单一化,都面临着发展困境,这是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辽中地区资源型城市也不例外。根据国外相关经验,资源型摆脱困境的出路主要有:以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寻找替代产业,逐步代替原有产业等等。笔者认为,为摆脱困境,除以上措施外,辽中各资源型城市还应联合起来,发挥组团效应,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组团效应是这些城市走出困境的重要保障。

一、组团效应是辽中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的重要保障

所谓组团效应,就是区域中的城市联合起来。以地区为系统基点,从地区层面整合资源,实行产业分工,走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一效应的发挥,对辽中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十分关键。辽中资源型城市目前普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二是如何拓展对外经济空间,三是如何妥善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三大难题,都只有着眼地区整体,发挥组团效应,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一)发挥组团效应,有利于辽中资源型城市调整经济结构

辽中资源型城市由于多种原因所致,资源主导型产业基本支撑着整个城市经济命脉,产业关联度低,经济结构单一。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或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端就会凸显出来,导致整个城市经济陷入困境。如抚顺市以煤产业为主,但近年来,煤矿储量日益下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在最困难时期,该市下岗职工达数十万,鞍山、本溪以及辽阳等也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为走出困境,这些城市就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但是对辽中地区而言,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发挥组团效应,从地区整体着眼,从地区空间而不是城市空间范畴调配资源利用,发挥比较优势与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如果发挥组团效应,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就会与地区产业合理分工相耦合,调整转型后的产业在地区内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转型后的产业就会面临恶性竞争的局面,对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本溪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应着眼于地区整体,利用沈阳是装备业制造基地的优势,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新材料工业;利用鞍山是钢铁产业基地的屏障,发展冶金业与金属加工业。这样的正确定位,才会使自身经济与地区经济对接起来,其经济才能逐步走出困境;铁岭的经济转型,应把现代农业列入重点。辽中地区广阔市场,尤其是沈阳的市场,将为其带来发展空间。不仅如此,铁岭的现代农业,还可以通过沈阳这一东北亚“窗口”,将产品出口远销。鞍山与本溪、抚顺钢产业的调整转型,可以走联合的道路,打造中国钢铁业的“航空母舰”。三者联合,能量将比三者简单叠加高数倍,将使每方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发展空间……总之,只有发挥组团效应,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经济才能逐步摆脱困境。

(二)发挥组团效应,有利于辽中资源型城市拓展对外经济空间

辽中资源型城市,为摆脱经济困境,不仅应着眼彼此之间加强联系,还要注重同其他区域的交往与合作,寻找更大发展空间。但由于长期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加之城市功能不健全,辽中资源型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程度普遍较低,经济开放程度普遍较差,这是一个不利因素。

为摆脱这种局面,加强外向经济合作与交流,发挥组团效应是十分必要的。发挥组团效应,以一个整体的态势博弈,可以推动这些城市同其他区域进行交流合作。必须看到,辽中地区资源型城市虽然在经济上面临困境,但是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该地区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在环渤海地区有绝对优势,这些产业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业做配套,因此,该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有较大的合作契机;其二,当前,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开始了新一轮区域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重型工业成为共同的选择,二者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设备与原料,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会。其三,该地区与日本及韩国的产业形成互补,和日本与俄罗斯的农产品有合作空间,这些都对地区经济发展非常有利。而要抓住机遇,各城市就不能各自为战,各自为战意味着博弈的局限性与利益的有限性;而发挥组团效应,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所得利益可以通过产业链反馈到各城市,实现共赢。例如沈阳的机械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发达,同地区外互动频繁。其他城市可以通过生产零部件,加入产业链中,获取利益。

(三)发挥组团效应,有利于辽中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辽中资源型城市,长期从事资源采掘,生态环境破坏得较为严重。这些资源型城市集中大量矿山企业,破坏的土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 这些资源型城市排放大量污染,如矿渣、瓦斯、废气、废水,流经的不少河流,水质已经远远超过V级; 这些资源型城市地面沉降十分明显,造成事故频发;这些资源型城市如本溪、鞍山、抚顺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本溪曾在卫星拍摄的照片中消失,而闻名于世。今后,这些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辩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经济暂时摆脱困境的需要,更是长久健康发展的需要。

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同样离不开组团效应。首先,从资源使用效率上看,组团效应可以发挥规模效应与比较优势,可以提高科技含量,这有助于地区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从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次,从空间上看,组团效应可以通过一定的空间布局,通过一定的链条(类似生物中的食物链)联结,实现循环经济。丹麦的“卡伦堡模式”是极好的例证。在这个城市中,主要有5家工业,它们是火力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工程公司、硫酸钙厂与一家建筑材料公司。这5 家企业各自距离不超过100米,组合成为一个网络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它们彼此之间互相交换“废料”,一家的“废料”成为另外一家或者几家的原料,这样以来,资源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垃圾以及其他污染大大减少,环境压力也大大减轻了。由于空间的渊源,辽中地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放大的“卡伦堡”,在地区内实现废料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鞍钢、沈化等大型企业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初步合作,今后相关各方还可以拓展范围,通过组团效应,造就“生态食物链”,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辽中资源型城市组团战略的对策建议

组团效应对辽中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非常关键。而且,我们看到,当前,辽中资源型城市发挥组团效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从空间上看,六个城市以沈阳为圆心,半径距离一般在百公里之内;其二,从交通与基础设施上看,地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1小时经济圈已经具备雏形,而且区内各项基础设施齐备;其三,从城镇体系上看,这7个城市,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有3座,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有3座,人口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1座,另有7个县级市、441座小城镇,人口城市化率达54.2%,在全国名列前茅;其四,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辽中地区是其中主要部分)的发展极为关注,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其五,从地区合作基础上看,辽中地区各方文化相近,语言、风俗习惯等基本相同,而且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在地区合作方面比长三角等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以上种种,为辽中地区资源型城市组团效应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抓住机遇,把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推动地区组团效应,笔者认为,一些相关措施是必要的。

(一)建构区域政府长效合作机制

为推动组团效应,地区政府间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这样,其一,各方政府可以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制定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规,减少各城市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等特殊政策优惠方面的差异,规范相关操作,减少摩擦成本。其二,各方政府可以共同编制区域一体化规划,认真分析和综合各市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及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保证经济区各城市之间互补互济,各展所长,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

长效机制之所以称为长效,关键需要有体制以及组织上保证。而辽中地区在这方面还任重道远。迄今为止,相关各方的合作,只是通过市长峰会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联席会议等形式进行,对各方缺乏约束力与实质监督,对于推动组团效应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后相关各方应成立一个常设合作机构,把一些行政权让渡给该机构,以推动合作。这个常设机构下应设若干个专业委员会,以推动行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协作。

(二)实现地区政务信息一体化

政府政务信息的一体化对组团效应的发挥,十分重要。辽中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目前尚不十分充分,企业经济信息相当一部分由政府提供,只有确保这部分信息交流的准确度和完整度,地区整体才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确保组团效应的效果。当前,在辽中地区,由于一些相关的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开不够,向整个地区公开程度不够,已经加大了彼此企业的交易成本,阻碍了彼此的经济联系。因此,地区政务信息一体化的实施势在必行。

辽中地区应当建立起政务信息互通制度:各城市政府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包括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等内容。将各方政府部门拥有的大量技术、政策法规等信息资源向整个地区社会提供共享,促进政府信息在全区域社会范围的优化配置,这样的举措实际上是有助于整个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沈阳作为核心城市与信息高地,目前在这方面应发挥带头作用。互通的信息对于辽中地区内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乃至外商而言,都是极其需要的决策资源,因此将会极大推动组团效应的发挥。总而言之,辽中各级政府应依托媒体与网络将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成辽中地区的共同财富。

(三)推动区域人才流动

城市的发展,地区竞争力的提高,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辽中地区人才资源的整合将为组团效应提供智力保障,从而大大提高地区整体的生产力与竞争力。通俗地讲,辽中资源型城市要走出困境,在未来中国的区域竞争甚至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一体化地配置人才资源。

组团效应的关键在于人才的融合。而人才的融合,首先要有统一的人才市场,建议相关各方尽快筹建起统一的人才市场;其次必须有合理流动的机制。人才的流动是与一系列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制约也加大了人才流动的个人成本,使人才流动受到限制。在人才流动体制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目前,辽中各城市可以采取一些过渡性措施,彼此予以优惠政策,如可以协商保留户籍、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的相关手续暂时不办理。而从长远上看,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的东西,相关各城市必须实现统一的规则与政策。

(四)整合区域教育资源

区域组团效应的发挥,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资源整合为产业整合与协作提供基础保证,为组团效应提供智力支持。为推动组团效应,各方在教育方面应加大合作力度:其一,各方职业教育应着眼于区域分工,重新整合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二,各方鼓励本地高层次人才到对方从事咨询、讲学、兼职、科研和技术合作。其三,各方共建高层次人才名录,高层次人才各方共享,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其四,各方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上予以互认,不再人为设置障碍。其五,各方互派公务员交流学习,担任职务,互相学习。其六,各方高等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变“加数效应”为“乘数效应”,可以互相兼职、互开分校、互开选修课、互认学分。

收稿日期:2005—07—16

注释:

①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的某一种或几种可耗竭的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加工为主要经营活动的城市。概念引用金凤君、陆大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科技导报》,2004年第10期。

标签:;  ;  ;  ;  ;  

辽中资源型城市的群体效应_辽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