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马瑞珍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均行急诊优质护理,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实验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结论: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诊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313-02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死率高,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救治准备时间,提升救治效果,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为2016年1月—2016年7月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收到了较佳的疾病抢救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5年12月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52.32±8.2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2~12.41h,平均(7.21±10.32)h。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36~71岁,平均(52.12±7.1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3~12.52h,平均(7.23±10.21)h。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对比两组病例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一般方法

1.2.1实验组本组病例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接诊优化:先抢救、后挂号缴费,分诊护士接诊后,用平车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通知医师救治;(2)病情评估优化:按照“初评—早期检查—再评估”的程序评估病情。接诊30s内,护士“边问、边看、边分诊”,问:胸痛胸闷部位、起病时间、疼痛起重时间、服用药物、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看:患者意识、呼吸状况、面色、体位,正确评估疾病的危险性。早期检查:入室后即刻行心电图检查(不必等医嘱交代),对于心电图表现不明显的患者,应持续观察其ST-T变化,及时向医师提供动态病情信息。(3)救护流程优化:按“定时、定人、定位、定责”的模式抢救。定时:入室1~2min内吸氧,3min内测血压、血氧,5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5min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液标本并送检。定人、定位、定责:护士长为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观察、记录并护理并发症。责任护士为患者吸氧,留置静脉针,监测血压,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30min内追踪检查结构,遵医嘱静脉用药。抢救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让患者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救治。

1.2.2对照组本组病例按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如急诊接诊,接诊护士为患者吸氧,常规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并行抽血化验等护理操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做好相关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 11.0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急诊科常见病,该病发病急,病情危重,临床病死率高,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有学者指出[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治疗时间、疾病确诊时间、溶栓前准备时间等均是影响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的相关因素,其中发病至就诊时间属于不可控因素,其它环节的处理时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效率密切相关。

有研究结果显示[2],患者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每增加10min,患者行PCI的绝对获益率会减少0.94~1.17%,护士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缩短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等待时间。急诊优质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赢得救治时间,近年来颇受临床工作者青睐。朱秀芳的研究结果显示[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行PCI前各环节时间,能挽救缺血心肌,提升疾病抢救效果。本研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备了一套优质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显示,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4-5],进一步表明急诊优质护理能够减少转运、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利于提升患者救治效率。

本研究实验组实施的急诊优化护理中,接诊优化措施为患者治疗提供了绿色通道,减少了挂号、缴费、等待医嘱造成的时间浪费;按照“初评—早期检查—再评估”的程序评估病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能初步了解患者病情轻重情况,为临床救治做好准备;“定时、定人、定位、定责”的护理救治模式让各个护士明确自己的抢救角色和职责,提升了护士集体的协作能力,促使心肌梗死救治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护理满意度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6],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表明急诊优化护理能够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继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收获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5,10(22):66-68.

[2]肖慧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06(08):1145-1146.

[3]梁蓉,殷黑兰,姚芳.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6,02(04):999-1000.

[4]李丹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3(22):279-280.

[5]徐东妮,曹雪莲.优质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04(02):134-135.

[6]陈淑芳,吴洁华,何亮.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12(29):86-87.

论文作者:马瑞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急诊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马瑞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