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评价方向_学术期刊论文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评价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评价论文,学术期刊论文,方向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4-0073-09

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中国期刊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因此,比较并分析中美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中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

一、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化导向

美国的ISI,亦即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Scientific),是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领域信息解决方案的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它是一个文献检索服务的营利性机构,采用纯商业性的企业化运营机制,主营其研发产品——SCI、SSCI、A&HCI等引文数据库及期刊引用及评价排名结果(JCR),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非常可观的用户群。它利用期刊和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在SCI上排出了各学科论文被引频次和各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排行表。因此,在提供世界顶级科学研究学术资源的背后,是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为其产品使用价值最大化做出的努力。同时,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赢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为了该集团利益的可持续发展,ISI尽最大努力改善其信息产品质量,尽可能地满足最多数的客户需求,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ISI对使用其数据的独立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人员提出了更多的限制。面对汤姆森公司的商业姿态,一些机构说他们现在面临数据价格上涨和使用限制的问题,迫使他们彻底退出引用数据的分析[1]。其他一些人则预警说ISI所制作的产品非常容易被误用。一位文献计量学家质问道:“他们(ISI)通过在使用指南的附加条例中来说明这些问题,以在法律上保护自己,可是谁会阅读这些内容(ISI的商业策略是完全合法的,ISI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呢?这让我们感到心灰意冷。”[1]从ISI近年来不断向海外拓展市场,不断向各国科研机构推销出售其系列产品来看,商业利益始终会是该集团的主要考量之一。

(二)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虽然ISI坚持认为所收录的区域性期刊符合选刊标准,代表来自特定国家和地域最好的研究,反映了科学研究全球化的趋势,但区域性的期刊影响因子普遍很低。事实上,ISI来源期刊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偏重于美国及母语为英语的地区及英文科技期刊。被ISI收录的期刊数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与综合实力并不完全成正比,一些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往往由于出版地或语言因素而没有被选收[2]。

ISI系列引文数据库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它代表了美国的利益,在所收录的科技期刊中,美国几乎占了一半,而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收录的期刊就很少,再加上语言障碍造成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被ISI收录的机率很小[3]。根据2007年的最新数据,SCI收录了70个国家和地区的6426种期刊,而中国大陆所收期刊只有76种,仅占SCI收录期刊数的1.18%,收录期刊数排序在第10位。而中国论文总数在世界排名第9位,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之后,可是收录的期刊数则远远低于这些国家。

SCI收录的期刊分布在70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国家或地区的洲际分布,欧洲共有31个国家有期刊被收录,占欧洲44个国家和地区总数的70.45%;亚洲有20个国家有期刊被收录,占亚洲48个国家总数的41.67%;美洲有13个国家有期刊被收录,占美洲49个国家和地区的26.53%;非洲有4个国家有期刊被收录,占非洲59个国家和地区的6.78%;而大洋洲只有2个国家有期刊被收录,分属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约占大洋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8.33%(见图1)。

2007年,SSCI共收录了41个国家和地区的1 866种期刊,而中国大陆所收录期刊只有5种,仅占SSCI收录期刊数的0.27%,收录期刊数排序与其他5个国家一起并列第13位,与中国庞大的学术期刊基数相比,收录的期刊比例太低。

图1 SCI收录期刊的来源国家与期刊数量分布(前10名国家和中国共11个国家)

SSCI收录的期刊分布在41个国家或地区,按照国家或地区的洲际分布,欧洲共有23个国家,占欧洲44个国家和地区总数的52.27%;亚洲共8个国家,占亚洲48个国家总数的16.67%;美洲共7个国家,占美洲49个国家和地区的14.29%;大洋洲共2个国家(仍然分属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占大洋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8.33%;非洲只有1个国家(南非)有期刊被SSCI收录,占美洲49个国家和地区的2.04%(见图2)。

图2 SSCI收录期刊的来源国家数量分布(前10名和中国共11个国家)

受地域分布及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一些有影响的科技论文在SCI等引文数据库的计量统计中无法获得较高的引用率,因此也影响了SCI等标准对中国学者评价的准确性。这种收录期刊的地区偏见,对中、韩两国尤其严重。

ISI对系列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在收录期刊语种方面也有问题。如德国和法国期刊发表了大量使用本国语言撰写的论文,德文文献上升了15%,但因无法被SCI收录,导致根据SCI统计的研究,得出德语论文在减少、德国影响力在下降的研究结论。同样,语言偏见也出现在对中文期刊上。从SCI收录论文和期刊情况来看,中国大陆地区收录期刊数相对于收录论文数少,说明中国大陆地区在海外发表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比例要高于他国。尤其是用英语发表的论文数远远高于母语和其他语种,占98.32%,而用中文发表的SCI论文仅占1.39%。

由于ISI的语言、学科的局限,在筛选期刊时,往往出现许多有失公允的地方,它所选择的条件应该是以学术价值为主,可是ISI难以做到这一点。中国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期刊,如《科学学报》未被收录,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国内主办的在学术界属于二三流的学术期刊却被收录。因此,美国的ISI等系列数据库在收录期刊所属地区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从文理大学科背景下考虑,SCI对于社会科学、工程学科的论文无暇顾及,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其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也不平衡。ISI主要报道生命科学、医学、生物、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科技文献,其文献主要来源于科技期刊,并包括少数的专著、会议论文、书评,对于其他学科的期刊关注较少。

作为面向全部科技领域的综合性索引体系,SCI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覆盖世界上所有的学科领域,而只是覆盖重要的、公认的、主流的学科,筛选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是不均衡的。加菲尔德1953年提出的思想成就了它今天的影响:“一个有效的索引必须严格限制它的收录范围,基本上只收集对研究者有用的信息。”[4]SCI比较注重收录基础研究成果,主要报道生命科学、医学、生物、物理、化学、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科技文献,而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社会科学、工程学科的论文收录相对较少[5]。另外,SCI偏重于生命科学、化学、药学等生物医学科学,而对较偏的地质学等学科不够重视。

2004年中国的SCI来源期刊有72种,主要集中在数理化、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其中在化学化工、材料科学和物理学、数学等学科在SCI源期刊相应学科总量中占有较高比率;而生命科学和医学等数量最多的SCI源期刊,中国期刊所占的比率十分低。如在约2400种生命科学类期刊中,中国期刊仅9种,占0.38%;在1800余种医学类期刊中,仅5种,占0.28%;而某些学科如农业科学、管理科学则是空白,如在500余种农业科学类期刊中,中国期刊为零[6]。

2007年SCI收录76种中国期刊,主要分布在以下学科:材料科学7种,物理学14种,化学21种,工程机械类11种,数学7种,生物学6种,地球科学3种,医学2种,综合学科2种,海洋学1种,昆虫学1种,植物学1种。收录1种香港出版的期刊,16种台湾出版的期刊。

(四)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科科学研究的不同,A&HCI和SSCI在收录期刊方面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差别。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人文社会学期刊,但入选SSCI与A&HCI的数量非常少,除了语言的限制,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也应是一个主要原因。美国ISI虽然不承认意识形态偏见,但在实际的选刊过程中,选择性很强。2007年,SSCI只收录了4种中国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分布在地区研究(占37种收录期刊总数的2.7%)、教育学(占105种收录期刊总数的0.95%)、法律(占101种收录期刊总数的0.99%)与政治学(占93种收录期刊总数的1.07%)和交通(占16种收录期刊总数的6.25%)4个学科门类。

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根植于不同的社会背景,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需要。各国国体不同,文化背景相异,这就注定了SSCI和A&HCI标准的应用推广较SCI标准更为困难,也是目前SSCI和A&HCI标准不及SCI标准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应该主要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而中国问题具有中国特色,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可能因为要迎合被美国引文数据库收录而回避自己的国情研究[7]。然而,片面地过分强调各国的特殊性也是不恰当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各专业都有属于国际科学共同体共享的研究领域,即使在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领域,也有国际学术界共同认可的成果。但各国国情不同,人文社科研究要立足于解决本国问题,而这样的话,由于没有探讨欧美国家关心的“国际话题”,这些期刊就不容易被收录。比如,美国对移民问题很关心,对中国也许就没那么重要。再如,中国的海尔管理模式就成为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材的经典案例。中国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应该主要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SSCI和A&HCI这种国际标准不适用于中国。因此,SSCI和A&HCI和其他引文数据库一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缺陷。

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学术评价体系应该维护正常的学术传统、学术规范,而不是与之相悖,倡导学术规范应该成为评价体系的重要职责。美国的学术研究是问题驱动型研究范式,学术研究具有实证性、实用性、多样性,重视方法创新等特点,研究过程比较注重实证、量化的调查性分析。美国学术界严谨的治学原则、自律习惯,加上学术期刊严格执行同行评议制度,使美国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真实可信。包括美国在内的欧美国家的学术评价重视引领学术和学术规范,相比之下,国内的学术评价更看重功利性。

期刊评价结果应产生较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学术期刊朝着正确的办刊方向发展。评价结果一方面会影响科研人员的投稿取向,而另一方面对学术期刊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客观公正且对学术期刊整体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评价体系,必须认真分析中国学术创新形式的需求和中国学术期刊所处的阶段,真正做到为学术评价服务。但中国的政策环境过分重视国外SCI期刊的导向,中国科研人员不把好稿件投给中国科技期刊,决定了不公平的投稿选择环境。学术期刊是否具有国际水平是看其能否引导学科潮流,是否为科学家所公认。SCI只是评价论文和期刊学术水平的一种参考工具。另外,考察中国科技期刊是否达到国际水平,也不应一概说该刊进入SCI就具有了国际水平,而是应该看刊物的编委会、作者是否国际化,所发表的论文水平是否国际领先[8]。除了SCI收录导向外,目前,国内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已经为各编辑部门所熟知,由于功利性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某些期刊编辑部过度重视统计数据,不再坚守学术发展的导向作用,而是将期刊评价指标视作办刊的导向和指挥棒,导致期刊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偏差。

科学的质量评价来自于学术界内部(inside)和社会外部(outside),前者即学术的同行评价,后者为学术研究方法和引文规范等[9]。因此,中国的期刊评价应该更审慎地看待发文数量和引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评价研究成果时,还应根据本单位或评价项目本身的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审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学术期刊评价应起到引导和发展的作用,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学术期刊的各种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或者只是理论探讨,往往容易忽略评价的意义所在。作为国家层面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应该起到引导学术期刊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作用,以指标带动学术期刊整体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才是研究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10]。

期刊评价体系有意无意形成的“标准”引导着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成为学术期刊的办刊导向,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评价体系背后的数据因素的动态变迁和人为操作性和局限性,也可能会使学术期刊的战略定位陷入偏颇——为评价而办刊。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期刊评价,不仅是学术期刊严谨学术作风的表现,同时也是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和中国学术评价体系逐渐健全的关键环节。

(二)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科学计量学是与同行专家评议互补的量化评价工具,文献计量学仅是科学计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之间如何取舍,还是兼而有之,是期刊评价实践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期刊评价在这一方面则太看重量化评价,崇拜数据,视定量评价为无所不能的评价法宝。

鲁索在1998年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科研评价量化问题国际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学术年会”上作了题为“评估科研机构的文献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指标”的讲演时说,“科学计量学指标并不是要取代专家,而是为了能够对研究工作进行观察和评论,从而使专家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形成根据更充分的意见,并在更高的信息集成水平上更具权威性”[11]。

有了较准确的数据,有关研究才有较好的基础。期刊的评价依赖于定量研究,但它不是数字的对比,而是利用这些数据描述期刊的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通过对核心影响力的分析和比较,找出促进期刊学术发展的定位与对策。科研评价之应用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如同科学本身的量化趋势一样,谁也阻挡不了。至于与同行评议的关系,科研评价归根到底是由同行评议来完成的,科学计量学提供的包括SCl、SSCI、A&HCI、ESI、EI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充其量是为同行提供更充分的信息,而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同行评议[12]。

中国著名的情报学领域专家叶继元教授认为,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期刊进行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是分析评价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评价是一种盲目的评价,而没有定量的定性评价则是一种浅层的定性,定量可以为定性评价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可以促使定性评价得出深入的结论[13]。

因此,期刊评价中采用的定性评价,并不简单意味着在定量评价产生的结果基础上,由学科专家或图书馆员或编辑学领域专家进行排名的微调或是增删,而应是贯穿在期刊评价过程的始终。只是整个定性评价中,咨询的专家会有不同的类型,他们应该在评价的各个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三)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是期刊评价的基础,因此,在期刊评价实践中,应科学、有分析地对待和互补性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文献计量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国际范围内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人员不断修正影响因子,发明新的评价指标,如h指数、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特征因子等,而国内则不根据国情一味照搬,不加深层分析和区别对待,而且对指标进行人为操作。如何获取真实意义上的期刊文献被使用的统计数据,而又能科学地纳入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如何选择能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而又能避免被评价对象对统计数据的人为操作?这是今后期刊评价主体要思索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评价指标的选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引导着评价的方向,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当依据某个数据库的数据计算时,由于受到数据库收录期刊种数的限制,已经存在的文献集中度会加强,容易造成循环论证,因此,选择多个指标筛选期刊是必要的。评价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基本指标与特色指标,软指标与硬指标,应该选择那些最重要的、可采集的、可证实的若干代表性的指标[14]。

另外,除了文献计量学传统指标,如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等,还有其他一些反映期刊被使用及表现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可以考虑选择。各评价体系正在不断吸取新的东西,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评价体系,如有的已经注意到文献老化速度对影响因子的影响,并增加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如5年影响因子等;有的也已经对网络时代电子期刊、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现与评价给予关注,在评价指标中已经增加了如web即年下载率等新的评价指标。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提供的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被引半衰期、载文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和引证指标分类平均值。2006年又增加了“被引期刊数”和“h指数”(hindex)两项新指标。数字化时代在丰富了文献计量学研究手段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更多的新内容,期刊评价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应该不断创新和改进[15]。中国学术期刊评价要与国际期刊评价在方法和理论上保持一致,为中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舞台奠定基础。同时,要结合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具体实际,确定反映中国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指标。

(四)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基于引文分析的期刊评价建立在规范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之上。因为参考文献不但是该论文的组成部分,而且被认为是衡量该论文可信度的参考依据。论文的作者和刊物的编辑人员都要十分重视参考文献的作用。在被引数据库中注意区分自引、他引、伪引以及引证强度。国际引文规范化较强,一些手册及学术规范是必修课目,而国内则存在引文及学术失范行为,引文的随意性较大。据CSSCI的有关统计,1998年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没有任何引文的占收录文章的40.6%,而那些有引文的论文,却又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大大地影响引文分析的准确性[16]。用而不引、引而不用、错引、否定引用等不规范的引用行为,均影响了对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判断。

欧美国家均十分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从学者入门基础抓起。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均开设有学术规范课程,并且有规范的教材,如《MLA学术论文写作》(MLA Hand 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怎样当一名科学家》,讲授基本的学术规范,介绍科学实践的道德基础和实际问题操作规则。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教育忽略了对引文规范的培训教育,致使在科研中有意无意地出现学术失范现象。对于CSSCI来说,学术规范执行情况是决定某一种学术期刊能否入选CSSCI来源期刊的3大标准之一,分别为:被引情况、编辑规范情况和学科专家评审情况。编辑规范主要指题名、作者及所属机构、引文标注及参考文献著录齐全情况、编辑部、编委会、作者学术影响力及审稿情况。从这些指标可见,学术规范对于期刊能否向读者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提供规范的引文,及具备遴选来源期刊的资格具有重要意义。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制订与颁布实施,无疑会促进和加快文献著录标准化的发展,有利于引领学术规范。

(五)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期刊评价中,综合性期刊和大学学报大而全,不好分类,或在操作过程中分类不准确,直接导致评价的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异。大学学报是国内特有的,应按照中国的特色来区别对待。学报多是综合性期刊,在中国学术期刊中占有较大比重。综合性期刊的主要特征是载文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因此,单一的分学科统计中不可能确定它的综合影响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使一些综合性期刊可以成为多个学科的核心期刊。由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催生了跨学科的期刊,这些期刊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影响力统计都不理想,在引文链接中,也在两大学科领域中呈现出孤岛的状态。因此,这类跨学科期刊是期刊评价类目划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它们在不同引文数据库中的表现也值得研究。如《总览》2004版增加综合性经济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等类目,将综合性社会科学和综合性人文科学两个类目并入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目,将综合性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工业技术两个类目合并入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目,以解决综合类目基本重复的问题。《要览》研制者认为,学科分得过宽或过细都会对备选期刊的数量产生影响,由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涉及题材广泛,综合性和跨学科趋势明显,学科分得过细会出现论文归类不合理的现象[17]。CSSCI也针对大学学报的综合性特点,增设了高校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等类目。

从理论上来说,每个学科的期刊都有一个核心区,但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期刊来支持。如果一个学科还没有足够数量的期刊,说明这个学科还不够成熟,则其核心区无从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硬要找出核心期刊来既无必要,也不科学[18]。

(六)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评价时滞,指期刊评价机构用期刊过去几年的文献计量学指标,来评价期刊现时的发展状况,是错位的评价。这个问题困扰着期刊评价机构,它也是社会各界对期刊评价结果的普遍质疑,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如果从时间视角来审视,核心期刊评价更像是历史记录,不具备指导当下、规范未来的功能。

与美国的期刊引证报告有几个强大的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撑不同,中国的部分期刊评价机构没有建立独立的引文数据库,无法获得即时的引文数据和各文献计量学指标,因此无法给出当年的评价结果。同时,科学文献一般在发表后的第2年才达到引文高峰(这也是影响因子计算公式的科学基础),因此,引文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年前发表文章的被引用状况。《总览》(2004年版)研究报告中指出,《总览》每4年出版一次,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时间大约滞后了2.5年。如果期刊评价机构建立了独立的引文数据库,有自己独立的二次文献检索数据库,则这些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事实上,美国的期刊引证报告即是所收录期刊的年度排序情况,可以反映期刊的即年学术表现力。

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竞争和商业化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学术评价也不例外。由于体制不够完善,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在体验到期刊评价结果的社会认可度和采纳度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利益后,不可避免受市场经济利益的干扰和影响,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公允。例如,中国的核心期刊功能泛化后,从图书情报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了学术评价领域,充当了学术评价的工具。其功能异化后,便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核心期刊遴选公正性的问题。国内期刊评价缺乏独立性,有的评价结构根据自己的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得出了评价结果,但却不能在第一时间公布评价结果,或者在面对公众质疑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实践不够自信,甚至有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接受度,以业内公认的或是同行评议的结果为参照,进行人为的排序调整,对自己的评价成果显得信心不足。目前,学术界及期刊出版部门要求评价机构公布统计数据的呼声不断,期刊评价机构应主动公布各种统计数据,接受社会的监督、验证和质疑,树立自己公正、公开、公平的形象。没有监督的社会必然会产生腐败[19]。因此,在学术团体对学术期刊评价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可靠。

(七)中国人文社科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与自然科学成果评价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明显的本土化与区域性特点。自然科学知识不分国界,科研成果评价方法也较容易直接借鉴国外经验,但是在人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领域,简单地移植国外评价方法则难以奏效,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9]。单一的量化标准不可能成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唯一内容,因为社会科学评价涉及价值判断、时间(历史)判断和性质判断,这些都无法量化。社会科学评价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评价[9]。无论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的规范与科研活动的管理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土壤。这也许就是无论国外的“同行评议”还是“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移植到国内都会失去评价的有效性,甚至还会出现如学术失范、抄袭剽窃、学术浮躁等一系列负面的社会效应的深层原因。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其研究和评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应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评价,而不应以这些特点否认评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还必须接受时间和实践的反复检验[20]。

目前,各学术期刊大多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著录规范,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规范只是有利于计算机识别和统计,不完全符合学术研究的规范,尤其不符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这种漠视人文社会科学引文著录的特点,使学术期刊完全量化管理方式的合理性遭到了质疑和批评。“从深层次看,极端的量化管理方式所推崇的是片面的、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这种管理方式忽视了人文社科期刊的文体特点”[21]。另外,期刊评价采用的引文分析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也遭遇了瓶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主要是看其刊载的文章被其他研究者引用并推动知识进步的情况,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利用参考文献的习惯与引文规范意识的缺失又使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方法的科学应用进展缓慢。与欧美等国家社会科学家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的引文习惯不同,到现在仍有为数不少的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认为参考文献可有可无而不屑一顾。这是与中国学术规范意识的缺失分不开的。

我们应尝试从更宽广的研究视角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不仅包括学术界内部的评价,还涉及到成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评价;不仅采用同行评议方法对成果的直接指标进行评价,还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成果的间接指标进行定量评价。

三、学术期刊评价未来方向

21世纪,学术出版界发生了两大技术性的变革:一是印刷过程的计算机化,二是整个出版方式向互联网转变。这两大技术性的变革对期刊评价的意义在于,评价对象的载体更加多元化、评价手段更加现代化。文献计量学也有两个重大发展:一是美国的ISI创建引文数据库,二是对文献网络出版的研究。这两大变革对期刊评价的意义在于:第一,使评价方法由单纯的定性评价转变为以定量评价为基础辅以定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第二,使我们对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过渡到了网络计量学探索。未来,面对学术出版的重大变革与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变化,期刊评价该如何调适与应对呢?以下5个方面是本研究还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期刊评价研究学者在未来的评价实践中应予以关注的焦点。

(一)未来的期刊评价或排序的价值何在

学科在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期刊不断涌现,并陆续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因此,未来的期刊评价中将包含这些新兴的期刊,在继续关注期刊学术质量的同时,考虑期刊的地区差异。可采用在线调查的形式,提供一个全面的学科期刊列表,再请该学科科研人员排序。因为此列表会很长,被调查者可有选择性地排序某些期刊,或者用Likert五级评分表,给出所熟悉期刊的质量,也可自由增加列表上未出现的期刊。也就是说,评价是为了应用,期刊评价的结果是为了向学术共同体提供一份学科范围内引用最多的期刊列表,因此,学术共同体也应从被服务的对象的小众化逐渐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参与到期刊评价中,并成为评价主体中的大众。唯此,期刊评价才能发挥其本体评价的作用。

(二)在以内容为单元的知识发现背景下,如何将文本挖掘应用到期刊评价中

社会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定律、原理、假说、观点,以及其效应成立与否,往往更有待于时间的过滤和多数专家的认可,精确量化的自然科学即时评价法,在许多场合是不适用的,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部分。即使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自的范围里,各下属学科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加之综合期刊、交叉学科期刊的大量存在,很难用一个量化标准来对各个学科统一排序。同时,文献分布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作者引用文献动机的多样性决定了文献计量学的布拉德福定律和加菲尔德定律难以在理论上得以重大突破,而当前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点不再是文献的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以内容为单元的知识的发现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定律又该如何发展才更能描述核心期刊的存在是要解决的问题[22]。目前文本挖掘研究,包括技术机会分析、技术管理、技术预测和评估,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以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开展信息挖掘与分析,已经成为图书情报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因此,文本挖掘技术和以内容为单元的知识发现应是网络环境下期刊评价引领的方向。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期刊文献内容相关性评价是未来期刊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政府与公众希望科技界能解决大家最急切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要提高科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相关性(Relevance)。高被引的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也许对于学科发展很有益处,但未必有益于社会。影响因子好测度,相关性则很难测度。相关性与学术影响不是一回事[23]。但是目前,大家都只关注对学术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而忽略了对相关性的测度。因此,在未来,对于学术研究相关性的评价,对期刊发文与主题相关性的评价,也会是期刊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开始从定量角度研究科技领域中科技期刊业竞争态势,关注“科技期刊业的竞争强度(Competition Intensity,CI)”,它是指在同一专业领域内的期刊在共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24]。

(四)从学科划分上,期刊评价从对一级学科的评价转向二级甚至三级学科的评价

随着期刊数字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中文核心期刊表的实用性也在削弱。因为在互联网上的相关站点,一键就可以从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等检索项中提取出全部相关论文,不必再到图书馆去使用核心期刊表这样的中介了。但是,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和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及成熟,现有的学科分类已无法覆盖新兴的学科门类,因此,建议相关研究单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学科,甚至二级三级学科的核心期刊表的研制上,以便促进特定学科的发展。

(五)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和谐的学术氛围是未来学术期刊评价深入并持续开展的前提

如今中国的科研机构众多,研究人群和准研究人群庞大,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置身于各种评价的海洋之中。对于绝大多数的专业人员和科研机构来说,合理的评价机制与和谐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有学者认为,学术期刊的政府评价应与民间评价共存。一家学术期刊办得成功与否,甚至可以由读者和市场直接来决定。期刊评价要具备科学评价的两大要素:一是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努力做到定性与定量并重。二是要有公正的评价程序,切实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努力做到学术期刊评价的科学化[25]。评价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法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如果期刊评价机制科学、公正,那么,真正优秀的期刊就能得到良好的评价,从而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期刊评价机制不科学、客观,则会给期刊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能为期刊评价提供真实的基础数据、最大的社会包容度,能使社会大众充分认识到期刊评价在促进学术期刊良性竞争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期刊评价研究人员增强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评价是个实践的过程,试错的过程。实际上任何评价都有缺陷,并非仅仅期刊评价,甚至是美国的期刊评价体系。对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功能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客观公正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价体系。从总体上而言,美国的期刊评价体系比较成熟完善,可以作为中国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但不宜完全照搬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做法。期刊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术期刊更有效地实现其价值,随着科学评价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方法的创新,随着图书情报界、学术界、期刊编辑界和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支持,中国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终会不断走向完善。

收稿日期:2010-03-17

标签:;  ;  ;  ;  ;  ;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评价方向_学术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