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司治理论文,内部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责任制度、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是在国家行政手段干预下强制建立的,目前很多问题仍存在于企业内部审计中,制约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如:审计目标依然停留在查错防弊上;审计范围狭小,多限制于财务收支活动,较少涉及业务和管理活动;审计观念落后,以“侦探者”自居,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及其他被审计人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或冲突,人际关系得不到适当处理;审计方法简单、技术落后,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我国经济生活中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效益低下、会计信息失真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涉及贪污舞弊的案件频繁发生等现象普遍存在,虽然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是这些问题存在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企业内部审计如何改善工作效果,更好地为公司治理服务,已成为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界一个关注的问题。如何从治理公司的角度系统研究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为公司治理服务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树立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我国传统企业内部审计以“监督”理念为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监督者”的身份开展工作,内部审计主要发挥监督职能,开展财务审计和其他以会计资料为基础的审计,被动地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服务。依据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能、对象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目标上升为增值,职能转变为确证与咨询,对象扩展为财务活动、内部控制、公司管理、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监督”理念会限制确证与咨询职能的发挥、制约对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审计,阻碍增值目标的实现,最终限制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有效发挥。依据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目标、职能和对象的要求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应该树立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是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立足之本。依据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将推行积极策略,内部审计人员将树立服务意识、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策略的改变、内部审计人员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依据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首先要对内部审计职业做必要的宣传。
根据营销原理,生产者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前提是通过各种途径让消费者了解产品、认识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内部审计机构要充分研究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的需要,创造有价值的产品,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强风险应对、增加企业价值提供服务。在积极的营销策略的指导下,内部审计将从以往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为公司治理的参与主体——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服务,并能根据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不同需求提供及时、准确的确证与咨询服务,从而增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依据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具体来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站在被审计人的角度想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有时会碰到比较难“应付”的被审计人,这时候内部审计人员不能把他们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一旦认为被审计人不容易接触、会制造麻烦,就会在审计过程中带上有色眼镜,内部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就会加上“休止符”。如果内部审计人员能站在被审计人的角度想问题,就可以体会被审计人的心情,从而帮助被审计人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二,对被审计人的改进行为给予肯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向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报告之前,应该将这些问题或不足与被审计人进行交流,如果被审计人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采取了积极的改进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就应将报告重点放在被审计人的改进行为上。
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避免与被审计人发生冲突,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掌握以下技巧:第一,积极沟通、理解别人、善于倾听。有效的人际关系一般依赖于两种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人沟通的时候,要善于倾听,要设身处地地理解被审计人所处的环境。友好、有效的沟通才能减少和化解冲突。第二,注重个人形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在一个充满个人矛盾的环境中,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才能与被审计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内部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监督者”转变为“服务者”,努力与各方发展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解决一直以来困扰内部人员的人际关系问题,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内部审计结果得到被审计人的认同,从而增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的原则
(一)相对自主原则
在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公司治理理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客观性,在执行审计中保持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避免利益冲突。
长期以来,传统内部审计在“为我独尊”宗旨的指导下,将职能范围限定在监督和评价,视提供咨询服务为破坏独立性的行为。随着企业内部审计将视野延伸到公司治理层面,其活动如果再继续固守在财务收支活动这一局部活动上,将无法为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增值服务,就会在企业再造中作为无法增值的职能被淘汰。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时遵循“相对自主”原则,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之间的潜在敌对关系,有利于内部审计与管理部门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从而产生更好的审计成果:另一方面创造了使内部审计人员保持最大客观性的环境,能够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容易地处理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融入企业经营并为其增加价值的同时提供客观意见。因此相对独立性原则是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首要原则。
(二)成本原则
成本原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原则,尤其是在成本敏感的环境中。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分析和评价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寻找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出改进建议,实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但内部审计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只有大于设立较复杂的内部审计机构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内部审计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增值。因此,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时,成本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
(三)权威性原则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发挥相辅相成,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又为内部审计机构赢得较高的权威创造了机会。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源自获得相应的授权和内部审计人员出色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取得令人信服的工作成果,使被审计人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从而帮助内部审计机构树立权威性。当被审计人不接受或不配合审计工作时,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内部审计机构获得的相应授权,可以对其实施必要的制裁。因此,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时应注重对权威性原则的运用。
三、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关键要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向谁报告。向谁报告体现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取向。其二,内部审计在谁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受谁领导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认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现阶段,在我国企业中较普遍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由高级管理层或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当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高级管理层领导时,内部审计负责人的任命、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待遇与职位升迁都由高级管理层决定。这样内部审计人员不会愿意也没有权利对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而在公司治理中利用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所有者对受托经营的经理层的监督。当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同样受到限制。中国的监事会是独一无二的,既体现了德日模式监事会的特征,也体现了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样一种中国传统观念。对于第二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实行面向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的主动式双向报告。
四、企业内部审计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对完善公司治理的影响
在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能够根据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要求及时、安全、有效地为其提供相应的审计信息,从而缓解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平衡和制约公司治理中各个主体之间关系,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依据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提升为增值,职能拓展为确证、咨询。增值目标是否能实现,关键在于根据内部审计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需要内部审计以独特的视角发现管理活动和各项决策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并在这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没有引发更大的损失前向其报告。内部审计提供主动式服务,才能满足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的需求,实现增值目标。确证职能更为客户化、目标化,要求内部审计能够根据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提供各自所需的信息。确证职能和咨询职能的履行,要求内部审计与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建立互动关系,主动根据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需求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服务。在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采取的报告方式遵循的路径是“管理活动发生之前、之中、之后,决策做出之前、之中、之后—→内部审计的确证和咨询—→内部审计报告”。这种报告方式将管理活动发生之前、决策做出之前的事前反馈,管理活动发生之时、决策做出之时的事中反馈和管理活动发生之后、决策做出之后的事后反馈结合起来,能对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在这种报告方式下,内部审计能根据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要求及时主动地为其提供服务,并将审计信息安全准确地传递给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有效地减轻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对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评价、鉴定,明确高级管理层责任的履行情况,减轻内部人控制,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审计委员会论文; 公司治理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审计职能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企业内部环境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