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_英语论文

浅谈高中英语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_英语论文

试谈高中英语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高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境这一概念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最早提出来的。它主要研究“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有的、对话语的理解有作用的任何背景知识”。语境提供了交际信息,它帮助交际者正确理解交际内容。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H.H.Stern曾说:“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愿意实践。”他说他愿意在各种交际场合将自己“浸泡”于语言运用之中。而我们的学生几乎整天“浸泡”在汉语中,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可能地用英语来交际呢?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通过真实环境的熏陶和浸染来逐渐地、无意地习得。这一理论成立的基础是:人在语言环境(即语境)丰富、过程自然、没有任务感和外来压力下,不对语言本身进行肢解和分析,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进而掌握语言。由此可见,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个充分而真实的语言环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进一步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这意味着学习者必须通过参与各种具有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真正地去感知语言,使用语言,在“真实交际”中培养有效的交际策略。而在实现“真实交际”的过程中,语境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一、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

一个优秀的课堂交际模式的创建,一方面靠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学生对以往参与课堂活动的经验体会。要使这两方面得到完美和谐的结合,以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教师精心设计语境体验活动是关键。而且,学生使用语言参与课堂交际、融入语境来探讨话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发挥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那么,如何使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服务于学生语言习得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充分的课前准备

(1)整合教材。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拓宽教学资源途径。我们可以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以它的单元话题为主线,整合其他材料,包括优秀的引进教材。这样,学生不但能获取更多的话题信息,也可学会更多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为以后的交际活动积累经验和信心。比如在SEFC Book 1A Unit 4 Travel的学习中,可以引入《牛津英语》第一册中“Places,of interest”的阅读,使学生学会用地道的语言自由表达自己曾去过或希望去的名胜古迹;《剑桥国际英语教程2》中的“Going places”则提供了更多的如going abroad、firstaid kit、passport等在“旅游”话题中常用的单词和短语,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2)搜集材料。师生在设计活动前都需熟悉主题内容,所以,教师根据教材或阅读材料确立话题后,应引导学生去挖掘该话题的背景知识、作者概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学生可以以不同形式作课前预习,如小组对话、海报编制、网上搜索、课件制作、调查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比如在学习SEFC Book 2A Saving the earth这一单元之前,我利用“Encarta Encydopedia”和“World Book”等英语百科全书,《科学博士》和“Discovery”等光盘,《英语学习》和《英语沙龙》等杂志,搜集有关环保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并提供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去搜索美国地理杂志等网站。然后把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分别撰写关于水、沙漠、森林和野生动物等方面的课题报告。

2.多样的课堂活动

Harmer认为,“只有通过提供学生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才能确保他们投入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监控者,要注意多样化语境体验活动设计,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持他们持久的学习热情。以下是笔者认为的在教学实践中较为有效的一些活动方式。

(1)角色扮演。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在“虚拟的交际环境”或“半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而角色扮演能让学生自己去创设“真实语境”。比如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新闻采访等各种角色扮演活动,以加深对所学语言及其内容的理解,甚至可以增设表演课作为阅读活动的延续,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在自创的“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发挥想像,从而深化话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SEFC Book 1B Unit 25 At the conference这一单元的复习课中,笔者模拟了一个“Agriculture conferencc”,让学生分别担任市长、秘书、主持人、专家、听众及记者等角色。先由秘书写邀请书,主持人列出会议日程,在会上市长致开幕词,专家作讲座及听众向专家提问,最后记者综合新闻报道。这个新闻发布会不但开得有声有色。而且串联复习了Unit24和Unit25的主题内容。在介绍动植物类的科普文中,通常可以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用拟人手段给他们以很大的想像空间。

(2)故事接龙。这个活动比较适用于情节性较强的话题。学生在活动中既是作者又是读者的双重身份会使他们颇感挑战性和刺激性,容易激发他们的想像思维。比如在学习SEFC Book 2A的“Coins”一课中,布置学生想像32,000 Chinese metal coins的来由,然后与学生一起接续故事。

Teacher:It was a cold evening in 1878.I was reading in bed when someone knocked at the door.I opend...

Student A:I opened the door and surprisingly found a stranger with a big black case standing before me.I wondered...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总能“设身处地”为“主人公”着想,全身心地关注着故事的发展,还需要快速整理思路。课堂活动面广,语言操练频率高,语境体验深刻。

(3)讨论或辩论。讨论是话题设计常用的比较直接的一种形式,学生通过讨论对所学语言进行了再加工,并深化交际运用。教师在设计讨论活动时应注意多利用逆向思维,使话题有多维的语境空间,学生的语言运用有更多的交际背景、更广的交际空间。如在SEFC Book 1B Unit16 Fire的对话课中,Jenny用cover the pan避免了一起火灾。但若引起了大火又该如何处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然后设计Jenny was siting at a table in the sitting room and she didn't notice that,Yang Pei had carried the pan out of the kitchen and got burnt这个情境,要求学生make a dialogue between Jenny and Yang Pei.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为阅读课“Sao Paulo Fire”作了铺垫。

辩论则不同于一般的讨论,这个活动要求双方充分使用自己掌握的语言以合理的逻辑来说服对方,所以学生总会竭尽全力去挖掘自己所拥有的语言素材。在老师确立辩题后,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正方或反方,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分组。如在SEFC Book 1B Unit 19 jobs中Mr Pattis和Mr Little对是否继续雇用Ms king有分歧,并分别提出各自的两条理由。我顺势组织分组辩论,让学生发表意见并陈述理由。

(4)配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为画面配音。那千姿百态的动感画面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那喜怒哀乐的丰富表情敦促他们用得体的语调和语速与之统一和谐。由于这样的语言实践富有刺激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忘我地融入语境中。如上SEFC Book 2A Unit 5 Charlie Chaplin时,在介绍卓别林的生平及他的电影创作后,笔者截取了影片《淘金记》中风雪中淘金者饥饿难忍的一段,连续放了两遍后,让学生设计两个淘金者的对白,为该无声电影配音。

(5)成果展示。学生的许多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活动是以探究形式进行的,特别是课题和调查等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既深化了他们的探究学习,加强了他们的知识体验;又可以让师生共同对先前的学习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他们的探究成果得到全班共享,扩大了语言体验的面,而且对展示者本人或小组是一次成功的激励。如在上完“Canada”一文的阅读课后,学生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从地理位置、人口、语言、气候、首都、历史、政府机构的设立和国旗的设计等各方面来介绍自己创设的“国家”,结果学生丰富的想象通过他们地道的语言表现了出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达到很高的语言体验效果。

3.完善的课后总结

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常常挤占大量的课堂时间,有些活动过程或结果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一方面,教师在反思课堂教学、总结教学设计后,有针对性地延伸个别活动或创设新的活动,以加强学生的语境体验,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学生也通过笔记整理、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等形式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活动设计有必要进行加工和完善,然后把他们的活动制作成录像、录音或者网页等,也可以开辟学生课堂活动专栏,还可以把它们推荐给英语报刊。这样做,不但弥补了学生课堂上表现时间不足的缺憾,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加深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调整。

二、语境体验活动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1.语境的创设是为语言的交际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从真实的语境中体验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所以,活动设计切莫流于形式、疏于语言运用。笔者曾在教学SEFC Book 2B Unit 16 The sea前,搜寻来许多海底世界生物材料,精心制作了一个PowerPoint课件,精美的图片确实给学生带来了极佳的视觉效果。但反思这堂课,学生带着很大的热情来欣赏图片,在课堂中的交际时间却极少,运用语言的机会也不多,充其量是多认了几个海洋生物的名称,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活动有更快更好的呼应,在引导学生去寻找话题信息材料时,教师对课堂的交际内容和参与方式应作出具体的界定,讲清任务要求,也可适当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短语、网址、书籍等,以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设计、运用中去。

3.注意恰如其分的师生互动。首先,教师自己对于监控者、设计者这一角色应有正确的把握,“放任自由”的课堂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也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的课堂评价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课堂流程的发展。教师应不吝使用肯定的评价,尤其要注意对他们在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的时机和策略。再者,教师应善于针对课堂发展实际,如遇到在个别学生不敢或不愿开口发表意见时,采用更换形式、内容或难度等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

4.活动设计时要注意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课堂语境体验活动不能仅仅以听、说形式进行,事实上,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和写作来体验语言、锻炼交际,教师还应尽量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活动语境化,要提倡多纬度的英语环境。

语言学习是个信息加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来达到学习者语言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正如美国的学者Robert.W.Blair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而且有办法理解语言的内容,并去接受这些语言,那才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教师应研究如何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丰富的课堂活动和完善的课后总结来指导学生的语境体验活动,努力构建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创设英语互动活动;让学生以全部的情感,真实自然地感受语言及其文化,调控自己的学习,掌握语言学习的策略,使学生在自然的语言交流和体验中习得语言。

标签:;  ;  ;  

浅谈高中英语语境体验活动的设计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