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国家偏见的理论与研究现状_刻板印象论文

国内外国家偏见的理论与研究现状_刻板印象论文

国内外民族偏见理论及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偏见论文,现状论文,国内外论文,民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偏见研究的起源

欧洲列强在开始建立各自的殖民帝国以前几乎没有什么种族主义。实际上,偶尔来自异国的客人,还会受到盛情款待,有时当地人还对他们十分敬畏。然而在殖民制度下,少数欧洲国家掠夺并控制了世界上将近一半的土地和人口,并在压迫殖民地民族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伊恩·罗伯逊,1990)。

有些国家鼓励黑人和其他民族实行种族通婚,比如巴西;而有些国家则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比如美国白人。自本世纪20年代,由于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态度概念的出现,人们开始注重研究与态度有关的课题。学者们把偏见问题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E.S.Bogardus1925年和1928年利用“社会距离”尺度测定法所做的调查,是后来偏见研究的原始依据。包格达斯的调查结果表明了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沙莲香,1987),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邵道生,1990)。

二、偏见的定义及其成分

偏见研究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宗教研究学者等都曾对偏见进行过理论探讨或实证研究,但是关于“偏见”这一术语的使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显得比较模糊,只是对偏见进行了含糊的阐述,而非明确给出一个定义,经常可以看到偏见、刻板印象(刻板观念)、消极态度、歧视、偏好、偏执(伊斯玛基洛娃,1994)、种族主义等术语互相混淆、交错使用这一现象。早期,弗洛伊德认为密切的群体是通过使一切敌对情绪或消极情绪外化而得到维持的,群体内部的约束感越强烈,就可能找更多的局外人作替罪羊;1954年Allport在其名著《偏见的本质》中阐述了偏见的概念:一种反感——基于错误的、不易改变的归纳原则;玛丽·乔·梅多,查理德·德·卡霍等人(1990)认为,偏见是对他人态度的失调范畴内的一种态度。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固执偏狭”、“固执行为”、“歧视”及“不容忍”等词对偏见进行任意替换。

可以看出,在偏见研究初期,有关研究维度未能明确化,标准化,“社会化—个体水平”、“团体—个人”、“行为—态度”等因素往往在研究中没有分离开来,研究者也往往只是倾向于笼统地描述偏见。随着心理科学对态度研究的深入以及偏见研究的社会认知方法的崛起,一些学者对偏见研究给予了重视并对其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对偏见的概念范畴进行了机制上的解释与探讨。

Robert和Donn(1974)在总结偏见的日常生活含义后指出,使用这一术语基本上意味着一种指向某一特殊团体成员(种族、民族、宗教团体等)的消极评估态度……它包括三部分:认知(观念、思想等)、感受(感情、情感等)和意动(行为倾向)。Elliot Aronson(2005)等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偏见进行了系统描述与探究。认为,偏见是对特定团体成员所持有的敌意或负面态度,只因为他们属于那个团体;偏见是一种普通的现象,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着我们,是双向的,它经常由强势群体加诸在弱势群体身上,也被弱势群体加诸在强势群体身上。而且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可能成为偏见的对象;偏见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有三个成分组成:情感或情绪成分,代表与态度有关的情绪类型,如生气,热情等,及态度的极端程度,如轻微的不安,极端的敌意;认知成分,涉及构成态度的信念与思路,主要指刻板印象——将某群人概括化,即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和动作有关的行为成分,指歧视——对特定团体成员的不公平,负面或者伤害的行为,只因为他们是那个团体的成员。

三、民族偏见理论及评价

1.社会认同(CIC)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Fajfel和Turner于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简称CIC理论。他们认为,偏见的第一步是创造团体——以某些特征将某些人归为一个团体,再以不同的特征将其他人归为另一个团体。第二步是认同,即认同自己属于某个团体。他们借用Kurt Vonnegut于1963年阐释的内团体(Within-group)和外团体(Outside-group)的概念,认为人们所认同的团体对他们来说是内团体,而所谓的“其他”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团体称为外团体。第三步是社会比较。此理论假定人有一种评价自己群体身份的动机——自尊(self-respect):人们借助于认同特定社会团体以增强个体的自尊。受到这种自尊需要的驱使相信自己所属的团体比其他团体要好,使得人们将一些积极的品质归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团体,对外团体评价往往较为消极。

社会认同理论着眼点在个体所在的群体。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对于研究偏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认为偏见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对于社会团体的划分,目前有许多学者都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不同的团体进行了内团体及外团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偏见、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偏见及团体与团体之间偏见的研究,其中不乏由相关实证研究或实验得出富有成效的结论(Maykel Verkuyten,2005,Virginia S.Y.Kwan,Anna Cheung,Susan T.Fiske,2005)。

2.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该理论代表人物J.W.Jackson(1993)、Sherif(1996)、White(1997)认为,竞争是冲突偏见最明显的来源——竞争稀有资源、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现实冲突理论又包括经济与政治竞争理论和替罪羊理论。

经济与政治竞争理论主要指由于内团体受到外团体资源及政治的竞争威胁而产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该理论假设:1.当时局艰难、资源匮乏的时候,内团体成员感受到了更多的来自外团体成员的威胁,因此对于外团体的偏见、歧视和暴力事件将会增加;2.当内团体成员处于经济萧条的困境时,他们对外团体成员更有敌意,几乎肯定地视他们为生存的威胁。这两个假设都被学者们用相关法(Jacobs & Landau,1971; Carl Hovland & Robert,1940)和实验(Muzafer Sherif,1961)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替罪羊理论认为,人们在遇到挫折或不愉快时,将产生把攻击转向被厌恶的、可见的、相对弱势的团体的倾向(Allport,1954; Gemmill,1989; Miller & Bugelski,1948)。在某些情况下合乎逻辑的竞争者实际上并不存在,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通货膨胀无法控制,人们极度贫困,士气消沉,当纳粹在20世纪30年代执掌政权的时候,他们试图将德国人的挫折集中到犹太人身上——一个容易辨认又没有势力的外团体。由于犹太人容易辨认,并且无力预防或反击,于是他们成了现实的替罪羊。

总之,现实冲突理论主要是从团体或群体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源导致了团体间的冲突并导致了偏见与歧视的增加,竞争是冲突偏见最明显的来源——竞争稀有资源、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团体之间发生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在冲突论看来,经济不平等是种族主义的基础,群体之间的争端主要不是由于在种族或民族之间存在实际的差异,而是由于要利用所谓的差异来保持一个不平等社会(伊恩·罗伯逊,1990)。我们认为,现实冲突理论对于解释偏见产生的历史根源是非常有效的,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往往并不是由于资源的有限而直接导致团体间的冲突,冲突的产生可能与内团体和外团体的特点有关。

3.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偏见及态度的研究从个体知觉的内部加工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其中也不乏科学的实证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刻板印象,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条线路展开:一是印象形成的观点;二是把偏见反应的固守伴有意识状态中平等主义观念的增长和偏见观念的消减作为假设前提。后者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主要包括印象形成观点、矛盾心理诱导行为夸大理论、偏见的反种族主义理论和偏见的两步加工模型。

印象形成观点代表人Solomon E.Asch(1946)在图式及分类方面的研究工作首次对印象形成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把人们对某类人的印象等同于图式等知识结构。图式是组织好了的认知结构,它可表征不同水平上的知识,可帮助人们获得和改造新的信息以快速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很容易地根据身体的外表、服装、走路、谈话的方式等对人分类,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图示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但当分类错误或过分夸张时就会导致偏见的产生。Solomon E.Asch(1946)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首次呈现的信息的确非常重要,并且有可能导致偏见。后来卢钦斯等人的第一印象实验也都表明了首次呈现的信息在偏见形成中的重要性。

矛盾心理诱导行为夸大理论(The ambivalence—induced behavior amplification theory)代表人Katz等发现,大多数白人自发地拥有两个冲突性价值集合——支持民主与人道主义原则的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价值集合,根植于反叛性道德(protestant ethic,诸如个人自由、自我解脱、对工作和成就的执着等)之中的个人主义价值集合,即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文化定位。按照Katz(1988)的观点,这两种价值各自以记忆表征推动着其它同类价值的发展,进而形成更多的具体态度。这种在总体上的“态度二重性”便产生了个体内在的矛盾心理。

偏见的反种族主义理论(The theory of aversive racism)(Gaertner & Dovidio,1986)认为,大多数美国人都具有很强的平等主义观念,他们需要支持平等、正直和无偏见的自我影象(self—image),并且在外显水平上表现出无偏见、无歧视态度。Gaertner & Dovidio认为人们拥有平等主义的行为特征的同时,仍然表现出对种族成员的消极情感或观念,这种现象称为反种族主义。他们尤其强调某些认知加工偏差在形成与发展团体刻板印象及偏见态度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与CIC理论的偏见来源假设有相似之处。在他们看来,偏见来源于基本的社会范畴化过程及区分不同团体(内团体和外团体)的认知加工,同时一旦团体性质得到确认,则可能出现不同的态度模式。

偏见的两步加工模型(Dissociation model)模型又称为认知分离理论。主要探讨了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的激发运作过程,用以解释无外显态度却有内隐偏见反应这一事实。其代表人物Devine(1993)提出了认知处理的两阶段模式:自动化处理激活信息(刻板印象),控制(意识)处理能够拒绝或忽视刻板印象。认为当认知资源和时间充分时,控制加工才可能出现对个体内心中刻板印象转化为偏见的过程进行有效抑制。为此,许多低偏见者很容易在无偏见个体观念与实际的偏见反应之间产生内心冲突。

社会认知理论的着眼点在群体中的个体,注重个体内部的加工机制在偏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为偏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思想及概念化的框架,并且个体如何处理内隐偏见反应与外显平等主义观念或态度之间所发生的内在冲突也已形成了一些颇有说服力的观点:个体通过合理化机制——在Gaertner和Dvidio提倡的反种族主义理论中反映的认知分析策略来解决冲突;个体可能在偏见与无偏见之间存在内隐水平的替换,如Katz及其同事提出的矛盾心理模型。现代社会认知理论的起点和焦点都是外显态度减少同内隐水平偏见反应之坚守之间的个体水平的冲突,主要研究目的是要改变进入与未进入意识状态以及导致与未导致偏见反应的认知结构之间的冲突。当社会规范变得容忍外团体时,社会认知理论则应时代要求,能够很好的解释现代种族主义(modern racism)表面上行为不偏见,但内心保持偏见的态度。然而,如社会认知心理学家自己所认识到的,就团体中的个体而言,关于偏见的感受、动机和学习过程等因素都可能在偏见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国内外民族偏见研究现状与趋势

1.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种族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种族在社会学里被定义为许多人由于社会的地理的原因而长期杂交,结果他们形成了明显相同的身体特征,并自认为在生物学上是一个统一体,而别人也认为他们属于一个统一体;民族则是指文化特征,其中可能包括语言、宗教、民族起源、饮食实践、感到拥有共同历史传统或其他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关于民族和种族偏见的研究往往混同在一起,因此我们把种族和民族偏见研究放在一起进行回顾。

蔡浩认为(2001),民族偏见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或由于战争、利害冲突、宗教、文化等因素造成的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的排斥或敌意的一种态度。主要表现为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有某种怀恨、戒备和神经过敏的倾向。美国学者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的研究聚焦于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印第安人、西班语美洲人、亚洲人和“白人少数民族”成员。E.S.Bogardus于1925年和192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了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作为人类心理之产物的偏见,就开始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之中。

目前,学术界关于种族及民族偏见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的民意调查及社会观察,通过深度访谈的、话语分析的(吴秀芹,2003;高素珍,2002)、相关的及实验的方法对偏见进行研究的实例很多。这些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自1967年以后,虽然偏见正在逐渐减少,但近几年来有回潮现象。一些观察家认为,种族偏见正在抬头,正如Dennis Coon(2004)所言:今天的种族主义采用了符号化偏见(symbolic prejudice)的形式,以一种经过伪装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偏见,他们意识到明目张胆的种族主义是不得人心的,因此他们便以含糊的形势在诸如司法程序、乘车、移民、犯罪等问题上表达他们的偏见。然而,一些学者对这种事实中的现象进行了内隐认知过程的相关实验研究,发现种族及民族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于一些高偏见和低偏见群体中,所不同的是偏见的行为——歧视表现不同。Monica H Lin及其同事(2005)发现,美国人对亚裔美国人的偏见仍然存在于能力和热情这两个刻板印象内容维度中。

2.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的关系

由于在全球多元文化交织的格局下,少数民族常被主流社会视为弱势群体,他们的民族文化也被归属为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弱势文化,从而使得许多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产生了分化:一种是部分少数民族成员为了摆脱社会经济地位低、教育程度低及就业率低的阴影,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中强势民族的语言、习俗及生活方式,并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主流文化下强势群体中的一员,从而表现出强烈学习主流文化的动机,这个群体的成员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产生偏见,也有可能仍然要求自己保留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喇维新,2003)。一种是无法面对现实,常常以逃避、消极、悲观的态度对待文化适应问题,不仅表现出对本民族的消极认同,而且在社会适应方面也显示出较强的自卑情绪,这个群体的成员大多因自尊的需要对本民族及主流文化的民族会产生偏见,以维护自己的“文化观念立场”;还有一种是强烈的认同其母体文化而排外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个群体的成员一般情况下都生活在文化交流及域外团体接触较少的地区,或者生活在宗教意识、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下,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常常带有民族偏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背景下,民族认同、民族偏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了一个有待于的研究课题。

五、总结与展望

关于研究偏见的方法,国外学者长期以来习惯于首先提出理论假设并进行验证。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偏见研究从社会学、民族学的民意调查及定性描述转向了相关研究、现场准实验及实验研究的方向。然而,将定性的与定量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关于偏见的研究却显得非常罕见。国内学者对偏见研究主要在对国外学者研究的回顾及本土问题的理论性探讨上,关注的重心集中在少数民族偏见(蔡浩,2001;韩忠太,2001)及社会认知偏见(王沛,1998;杜秀芳,2004)上,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偏见的认知成分——刻板印象的研究上,这可能与我国对民族偏见理论探讨的起步较晚有关,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理论来指导我们本土化的研究。

关于偏见的成分,我们认为早期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在国外,随着态度研究的深入,大多数学者都认同了态度的三成分: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成分,而偏见则是我们存在于社会中的对个体或团体的一种态度,那么它应该也包括这三个成分。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人们产生偏见的过程需要对偏见团体产生刻板印象,并激活刻板印象,否则就无法产生偏见的行为和情感成分。可见,刻板印象的产生与否直接影响到偏见的产生,因此刻板印象产生的机制将会是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另外,一旦存在刻板印象,它又是怎么让人们产生偏见的行为和情感成分?偏见产生过程中,它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到是怎么样的?然而国内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刻板印象,很少考虑到偏见三成分的相互影响,还没有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把握偏见的研究。

关于偏见的相关理论,无论是从个体所属的群体着眼还是从群体中的个体着眼,都无疑给偏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尤其是我们在探讨本土文化中偏见形成的原因时,或者研究影响偏见的相关因素时都将会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另外,基于对偏见形成原因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提出减少民族偏见的一些有效方法。

标签:;  ;  ;  ;  ;  ;  ;  

国内外国家偏见的理论与研究现状_刻板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