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周立辉1,吴毅杰2,施蓉芳3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3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病房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均存在有吞咽障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入院第2天即开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在入院第15天开始,30天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经吞咽功能训练后经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愈率为62.22%,有效率为28.89%,无效率为8.89%,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脑梗死;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097-03

吞咽障碍是因为唇、下颌、舌、咽、软腭等组织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受到损害后,无法将食物运送到胃[1]。是常见的脑梗死并发症,严重者会发生误吸,引起窒息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吞咽功能训练的依从性,从而缓解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2]。若吞咽功能训练能早期进行,则可明显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以及可塑性,可有效预防口咽部肌群的废用性萎缩[3]。因此,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对我院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了早期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80例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均存在有吞咽障碍;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48例,女性42例;其年龄在4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10.7)岁;其病程在0.8~7d之间,平均病程为(2.5±1.4)d。对照组中有男性44例,女性46例;其年龄在4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11.2)岁;其病程在1~8d之间,平均病程为(2.8±1.6)d。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无语言障碍及昏迷的患者。均获得了患者本人的同意以及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吞咽功能障碍评定方法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48h以内对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根据患者饮水后呛咳的情况以及吞咽的时间,将吞咽功能分为5级:其中1次饮尽且无呛咳为1级;需2次以上饮尽且无呛咳为2级;1次饮尽,但有呛咳为3级;2次以上饮尽且有呛咳为4级;不能将水饮尽,且多次发生呛咳为5级。评价标准:(1)吞咽功能正常:1级,≤5s;(2)吞咽功能可疑异常:1级,>5s,以及2级;(3)吞咽功能异常:3~5级。

1.2.2吞咽功能训练方法 (1)口面部肌群运动训练:让患者进行鼓腮吹气、撅嘴、开合下颌等训练,并对口面部的肌肉进行牵拉刺激,以改善其紧张度,增强肌力,1次/d,10min/次;(2)舌体运动训练:对舌体进行牵拉以改善其伸缩功能,对于有舌体偏斜的患者,可进行校正牵拉,在训练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牵拉,防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射的发生,1次/d,5min/次;(3)吞咽反射训练:通过增加食物的酸度及黏稠度来刺激咽部,用冰块等对上腭基部进行放射性刺激以诱发咽反射;(4)声带内收训练:让患者行清嗓动作以训练其声带闭锁肌功能,从而使声带闭合功能增强,避免吞咽时误吸的发生;(5)咽收缩训练:通过valsava训练以及咽闭合功能训练,增强上咽缩肌功能;(6)吸吮及喉抬高训练:寻找吸吮及喉抬高的感觉,并进行训练吸吮及喉抬高动作,吸吮至中度吸吮力量后进行喉抬高训练。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为1级,无吞咽障碍;有效: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为2级,吞咽障碍明显改善;无效: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为3级以上,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例以及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标准。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经吞咽功能训练后经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

 

3.讨论

吞咽障碍主要因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而导致,球麻痹是由于迷走、舌咽及舌下神经核或核下性发生损伤而引起,假性球麻痹是由于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发生损伤而引起,其中最常见的为假性球麻痹[4]。脑梗死患者常常并发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影响。有相关国外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吞咽障碍的几率为37%~78%[5];我国相关研究报道,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大约为62.5%[6]。若积极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那么大约有85.0%的患者,其吞咽功能可以得到改善甚至恢复,但是如果错过了最佳的康复训练时间,则可能导致永久性的损害[7]。

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早期的吞咽功能训练,其有效率达到了91.11%,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有相关研究发现在脑梗死后的3个月内,尤其是最初的1个月,相关功能的恢复最快,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8]。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期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脑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的生成以及微血管超微结构的恢复[9]。有相关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小鼠的脑梗死周围新生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多,其康复效果较好。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诱发脑血管的再生,并且还可诱导脑梗死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10]。对于入院后15天才开始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患者,其错失了早期吞咽功能训练的最佳时机,因此吞咽功能改善效果不理想。故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8-185.

[2]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2):916-929.

[3]徐晶雪,车显宏,张帅昌.老年脑梗死与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刊,2015,50(3):82-84.

[4]段鸿侠,王辉,李一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8):77-79.

[5] Martino R,Foley N,Bhogal S,et al.Dysphagia after stroke:incidence,diagnosis,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J].Stroke,2005,36(8):2756-2763.

[6]孙伟平,11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4(6):282-284.

[7]于锦红,勾霞.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服务在62例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10(8):170-172.

[8]周金仙.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1):2632-2633.

[9]朱晓霞.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7):1350-1351.

[10]张凌.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模式在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5,9(14):260-261.

论文作者:周立辉1,吴毅杰2,施蓉芳3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周立辉1,吴毅杰2,施蓉芳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