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改革发展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改革发展论文,研讨会论文,产业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国内贸易部教育司主办的“流通产业改革发展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经济学院召开。来自国内贸易部、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福州大学、北京商学院、天津商学院、杭州商学院、黑龙江商学院、重庆商学院、兰州商学院、南京经济学院、安徽财贸学院、山西财经学院的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司长纪宝成教授专程到会并就高校经济学专业调整及高等商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现将会议上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讨论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国流通产业改革发展中提出的若干理论问题
会议就流通产业的产权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流通组织创新、经营方式的变革与趋势、新型商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肯定了改革的既有成就,指出了进一步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会议还重点研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代表们认为,优化资源配置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目的,但是在流通领域中,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流通领域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评价标准没有确立,而流通领域的盲目投资现象、竞争无序现象却不时困扰着人们。代表们认为,为了减少资源浪费,迫切需要建立流通领域中的资源配置评价体系。为此,有的代表提出了流通领域中资源有效配置的价值判断原则:(1)能导致资源在生产与流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使流通部门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2)能在流通行业内促使资源优化组合,达到行业内的合理结构和规模;(3)能促使流通企业利用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企业规模以提高效率;(4)能通过市场有效竞争实现流通企业的优胜劣汰。
结合贸易经济学科的建设,有的学者认为,资源配置问题是贸易经济学的立足点,也应该是贸易经济学内容体系中贯彻始终的核心,有的学者则从经济学不同分支的不同分工这一角度进一步指出,贸易经济学研究的资源配置是资源的空间配置。但“空间配置说”受到了另外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不能为了强调贸易活动的空间配置功能而忽略其时间配置功能,另外,“空间配置说”也没有考虑贸易和流通组织本身作为特殊资源同样存在优化配置的问题。
关于实现流通领域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有的学者认为,资源的优化配置除了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外,还有赖于政府的第二次调节。就目前我国的特定情况而言,具体的途径是:(1)克服体制上的缺陷,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封锁与部门垄断,消除以权经商是保证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前提。(2)完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不完善必然导致流通行业资源配置不合理,流通领域中竞争扭曲。(3)制定流通政策。流通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促进流通领域的竞争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通过降低流通费用来提高流通效率、实现流通活动的合理化。(4)建立高效的流通渠道与新型的购销关系。(5)健全市场法规。从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出发,健全市场法规的首要任务是制定规范市场主体的法规;其次是健全规范流通行为的法规。
(二)流通秩序问题。关于流通秩序的定义,会议上形成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把商品流通秩序看作规则或规范本身。第二种意见把流通秩序看作一种状态。第三种意见则认为,流通秩序是商品流通主体、商品流通管理和调控主体在商品交换活动与管理、调控活动中形成的组织状态和行为状态,其具体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指商品能否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其二是指商品的生产、经营者能否顺利实现自己合理的经济利益;其三是指流通管理和调控主体所采取的管理、调控措施能否促进商品顺利进入消费领域,以及能否促进企业自身利益的顺利实现。第三种意见所持的理由是:首先,第一种观点把目的与手段混同起来了。商品流通的有秩序进行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流通规则却是人们为此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次,第二种观点虽然论及“状态”,但是却不够全面,因为这种意见忽略了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状态。
针对商业流通产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流通秩序混乱问题,有的学者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剖析了其产生原因,有的则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阐释。前一种观点认为,导致流通秩序混乱的深层原因是,大量企业涌入商品流通领域,其数量超出流通本身的需要,造成行业的内在不经济;大部分流通企业规模偏小,无法体现规模经济效益;生产资本进入流通领域过多,形成生产企业自销比重过大,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分工的合理比例被打破;大批行政性公司、翻牌公司的存在,使流通领域内超经济垄断盛行。后一种观点则试图通过解析体制转型过程来描述流通秩序问题的制度特征。这种观点认为,引起商品流通运行无序的根源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居民)三者利益的独立存在及三者之间利益矛盾加剧的结果。传统体制下实际上只承认单一的国家利益,从而存在上述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企业利益和消费者个人利益开始独立并日趋强化。同时,原来的制度、规则发挥作用的力度逐渐减弱,而新的制度、规则又尚未系统确立,这一切就使得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不稳定状态,从而给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的混乱和失控提供了可能性。
就如何形成良好的流通秩序,与会代表同意从规范政府行为、规范市场中介机构行为、规范企业行为、正确引导消费者行为这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三)关于流通改革的过渡过程。与会者认为,从传统商业流通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流通模式的转变,主要包括商业体制客体的变革,即从行政配给制转变为自愿让渡、自由流通;商业体制主体的变革,即从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经营者;商业体制载体的变革,即从行政性分配网络转变为完善、统一、高效的市场网络;商业体制调控体系的变革,即从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关于流通改革的具体过渡过程,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点:(1)以放为主,放调结合的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基本轨迹是从单纯调价进入“放调结合,以放为主”的改革阶段,并从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扩大到生产资料以及部分生产要素,在放开价格、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加强物价管理,抑制通货膨胀,保护消费者利益。(2)单项突破与迂回改革。中国的商业流通改革是循着“单项突破”这一思路进行的。改革之初,人们对价格改革寄于厚望,企图通过单一的放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伴随着价格的放开,逐步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格局。但由于受到1985和1988年两次通货膨胀的影响,价格闯关计划搁浅,转而寻求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突破,以行政分权和经济性分权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分配型责任制实施成为80年代后期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但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不配套,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同整个国有企业一样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1992年以后把商业组织和商业经营方式创新提到议事日程。国内贸易部在“八五”末推出的“五三一工程”是新一轮改革的重点。(3)补贴改革。增长效应快、补贴规模大是改革过程中财政补贴最大的特点。改革18年来,财政补贴一直把支持价格改革、保持社会经济稳定作为基本的改革目标,最明显的表现是,财政补贴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都与价格改革的进程直接相关。同时,补贴改革也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不利影响。(4)国有商业的双重改革。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承担了双重职能:既作为市场经营者参与竞争,谋求自身发展;又作为市场调节者平抑物价,谋求市场稳定与消费者满意。双重角色导致企业以调节者的身份争取补贴,又以经营者的身份使用补贴,结果导致市场调节与企业经营的双重不经济。
会议认为,目前流通改革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国有商业企业投资主体模糊的问题远未真正解决。其二,改革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攫取企业的经济性权力变为自己的行政性权力,另一方面又加速了行政性权力市场化的过程,商战、权战交织在一起,人们很难分清。其三,商业企业面临的市场条件是多元化的。其四,改革与开放不同步,致使大量区际贸易转化为对外贸易,这一方面抬高了贸易成本,另一方面也造成国内市场空虚。
关于流通改革道路的选择,与会者认为要遵循三条原则:第一,坚持改革的坚定性与务实性的统一;第二,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推进与改革的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第三,改革的时空选择要与宏观经济环境相配合。
二、贸易经济学科建设
囿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小商品经济,贸易经济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初期带有浓厚的产品经济的印记,深受原苏联经济理论界流行的“唯意志论”和“无流通论”的影响,我国的贸易经济学科成为阐释物质分配和消费品分配的商业配给政策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逐步确立的以“关系论”和“规律论”为代表的贸易经济学科体系,虽然将我国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大大推进了一步,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政策取代理论的现象,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双轨并存”,贸易经济理论的研究仍被“姓社姓资”的争论所困扰,因此阻碍了贸易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学科建设的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流通产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流通产业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呼唤贸易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学科建设的推进。本次研讨会正是应这一时代要求而召开的。在本次会议上,就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
与会者一致认为,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成熟的理论基础。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贸易经济学科理论基础的构筑,有以下三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是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因袭过去的商业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经济学科建设并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而是把原苏联的那一套当作马克思主义,歪曲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商业经济学科的建设走入了死胡同。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商业理论为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必须在思想上、认识上拨乱反正,还马克思主义以本来面目。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对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商业资本运动、商业利润等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以及揭示出的一般规律,并非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适用,是构筑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石。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为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不意味着不能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合理借鉴和利用。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应以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作为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这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市场机制在我国导入以后,市场已成为商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核心,社会再生产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形式。从广义上看,市场就是商品流通领域,以商品流通领域为研究范围的贸易经济学科自然应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西方经济学在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研究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法和某些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理论,为贸易经济学科理论基础的构筑提供了一块营养活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中,也有一些对市场经济范畴的分析,可以加以吸收和运用。
大部分与会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将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商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有机溶合起来,结合我国流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过程,形成系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经济理论体系,构筑我国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贸易经济学科的学科性质
贸易经济学学科性质的确定,要与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明确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确定贸易经济的学科性质、对贸易经济学科进行更新和改造的前提和出发点。与会者一致认为,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祖国,道德素养良好,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既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又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主要在各级政府的商业管理部门从事贸易政策的制定与管理、或在各种商贸企业从事策划与战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确定,使贸易经济专业与主要培养在企业从事具体市场营销活动人才的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培养在企业从事实务性企业管理人才的企业管理专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这一培养目标的确定,也使贸易经济的学科性质进一步明晰,贸易经济学科应是以流通理论研究为主,以流通领域应用性问题研究为辅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三)关于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大部分与会者认为,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过程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但是,也有一些与会代表提出了其他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贸易经济学科应以市场资源配置,尤其是市场空间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为研究任务,围绕社会产品和价值的实现问题展开研究;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中介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及其运行机制应是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依据是贸易活动的本质是提供以商人(商业)为行为主体的流通中介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贸易与经济活动总体互动的机理与表现,这种观点的依据是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内容事实上涵盖了贸易纯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内贸易环境等内容,这种研究内容决定了研究必须以贸易活动与贸易环境的互动关系为基本对象。
(四)关于贸易经济学科的课程体系
与会者大都认为,贸易经济学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大商科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轴心,以市场交易为中心内容。贸易经济学科主干课程的设计必须系统化、相对稳定化。学生通过这些主干课程的学习,要基本上具备从事流通理论研究和商贸管理的素质。主干课程主要有:贸易经济学、市场体系与流通产业、流通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商法。贸易经济学要反映商品流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运行过程;市场体系与流通产业这门课程则把流通部门作为一个产业,分析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流通规模、结构、效率等问题;流通企业管理学要反映流通产业的主体——商贸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从商业投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交易流程等方面研究商贸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市场营销学则是从客体运行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市场营销学应强化经济预测与市场分析、消费心理模式的研究;国际贸易学研究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及其规律性,侧重于政策分析和实际应用;商法是适应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的要求,研究交易行为的规则、秩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主干课程保持系统化、相对稳定化的前提下,对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为有助于学生择业,可适当增加学生业务素质和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专业外语、期货交易、证券交易、进出口业务等。
(五)关于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
就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与会者一致认为,要积极加以改进,尤其要注重实证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
与规范分析不同,实证分析是只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分析和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的是“实际上是怎样的”“将来又会怎样”的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事先没有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因而其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目前在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上,严重忽视实证分析方法,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定量分析方法也可在贸易经济学科上大量采用,一般来说,一门学科的研究只有更多引入数量分析,才能发展得比较成熟。贸易经济学科的许多范畴,如商品供给和需求、商品流通规模、商品流通结构、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量的规定性。运用必要的数学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可以使定性研究深化和精确化。
比较分析方法的采用是为了强调借鉴。商品交换作为一种经济性行为存在于世界各国,借鉴外国商品流通理论、吸取外国商品流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洋为中用”,有助于深化贸易经济理论的研究,拓宽解决我国流通领域新问题的思路。
(六)关于贸易经济学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贸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是贸易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就这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各种经济学的体系和结构因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些合乎逻辑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类似的,贸易经济学也不例外,那就是:①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包括交换、贸易、市场、商品流通、商业等;②所有制结构,包括市场的经济基础、流通中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关系、贸易主体的所有制和内部经济关系;③经济结构,包括市场的空间结构(城乡市场、地区市场、国内外市场等)、行业结构、时间结构、渠道结构、组织结构等;④经济运行,包括经济规律、运行机制、贸易的主体、贸易的客体、贸易的形成条件、贸易的保证条件和宏观环境、贸易主体的经营、贸易方式和贸易效益等;⑤经济的发展,包括市场的发育、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参加国际大分工、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产业和贸易企业的建设。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贸易经济学的内容,应由以下几大块构成:①基本范畴,包括交换、分工、专业化、贸易、贸易利益、贸易职能、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等;②贸易活动的供给和需求,包括对贸易活动供给的产生、对贸易活动需求的产生、供求结构等;③贸易运行机制,包括贸易竞争、贸易风险、贸易条件、贸易成本、贸易方式、贸易效率等;④贸易主体与客体,包括贸易主体组织、贸易主体结构、贸易主体规模、贸易客体等;⑤贸易管理,包括贸易扩张、贸易保护的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效应等。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贸易经济学应侧重于贸易原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①分工与贸易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②贸易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包括贸易与国民收入均衡的关系、贸易与国民福利增进的关系、贸易乘数理论、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③贸易与劳动力吸纳的关系;④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
此外,还有人建议将市场发展(包括一般理论与实践、批发市场的发展与管理、零售市场的发展与管理),产权交易和资本运营等内容纳入贸易经济学内容体系。
贸易经济学科建设任重道远,需要贸易经济学界齐心协力。
三、加快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些理论禁区的逐步清除,贸易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取得较大成绩的。表现在贸易经济学本身的内容体系上,可以用“五个突破”来概括:突破了交换被动论、突破了单一的消费品领域、突破了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单纯研究国合商业的思路、突破了只研究建国后商业经济现象的时间界定。
但是,不能用成绩掩盖问题。所以有的与会代表指出,加快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当前任务是,必须对贸易经济学几十年来的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和认真清理。对前人成果要尊重、继承,对国外成果要消化、吸收,对非科学成份要剔除、摒弃。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要集中人力、集中智慧,进行集中攻关,以尽快建立较完整的贸易经济学内容体系及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对待这些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态度。①反对垄断发言权,提倡竞争。②重视国外经济学教育和高等商科教育的成功经验,不崇洋但也不闭关自守。
为此,会议代表们建议:
1.由国内贸易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包括国外学者)进行专门研讨,制订加快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
2.由国内贸易部牵头,组织知识结构合理的教材建设委员会,负责推荐或组织编写优秀教材。
3.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关于学科建设,应有常设或相对固定的交流组织机构,定期组织召开学科建设会议,编辑出版专门的交流刊物。
4.建立监督评价制度,规范课程开设、教学安排、教材质量审查、培养能力认定等活动。
5.建立信息反馈体系,及时把握人才供需动态、教学一线信息等,为贸易经济学科的动态化建设提供依据。
标签:经济学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商业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