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摩擦总是随着张力的增加而增加吗?

静摩擦总是随着张力的增加而增加吗?

一、静摩擦力随拉力增大而一定增大吗?(论文文献综述)

刘娟[1](2021)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是停留在合作学习的表面,看似在开展合作学习,实则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优势,本文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合到合作学习中,建构出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共同发挥合作学习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并将其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这种模式下,以任务作为合作学习的驱动力,以完成任务作为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杜绝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弊端,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包括五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阐述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过程及实施流程;第四部分是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了教学过程的实施。然后再通过分析学生的测验成绩、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检验教学的效果。第五部分是对研究结论的总结,以及对本研究的不足的地方进行反思和对本课题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在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方面体现出它的优势。但由于教学实践时间太短等因素,对学生成绩方面还没有明显影响。总体来看,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有效的。

罗晓光[2](2021)在《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承载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软土及厚覆盖层地区建设悬索桥时锚碇基础的设计施工是一个重大的工程难题,引起了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决传统重力式锚碇体积巨大、造价高、施工困难等难题,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提出了根式锚碇这一新型锚碇基础型式,并于池州秋浦河大桥展开工程应用。根式锚碇由大直径根式空心桩及轻型承台组成,依靠大直径根式空心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水平承载能力抵抗上部结构传来的主缆荷载。然而,作为一种新型锚碇基础型式,针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尚显不足。首先其受力基本单元即根桩的竖向及水平承载特性的理论分析值得深究。其次,锚碇结构整体的理论分析方法也需要被研究。另一方面,根式锚碇在工作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长期位移特性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事关根式锚碇基础悬索桥的使用安全。本文在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重点项目“根式锚碇的工程应用研究”(编号:KJ2014-0024)资助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监测手段,对根桩及根式锚碇的计算方法、承载特性和长期性能展开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采用双曲线函数建立了根键-土的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并采用圆柱扩张理论对根桩中由于根键顶进施工造成的挤扩效应进行了分析,继而引入一个增强系数来考虑根键的挤扩效应。基于桩-土荷载传递模型推导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的平衡微分方程,并采用迭代法获得了荷载-沉降的非线性解。分别采用数值算例以及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试桩的静载试验对本方法进行了计算验证,验证结果均显示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本方法对根桩中的根键数量、尺寸以及埋置深度等根键布置方式进行了参数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的非线性承载特性。2)针对根式锚碇基础既承受竖向力又承受水平力的特点,研究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对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中的根键作用分解为水平抵抗力和抵抗力矩两部分进行了分析,用双曲线函数考虑根键-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基于根键作用机理,推导建立了考虑竖向分力影响的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的平衡微分方程,并采用迭代法获得了根桩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解。将本方法用于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的两个试桩与其水平静载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本方法对根桩中的根键数量、尺寸、根键布置角度、埋置深度,以及竖向分力对根桩水平承载力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3)设计并开展了根桩的室内模型组合荷载室内模型试验,试验分为水平加载、30°倾斜荷载以及60°倾斜荷载三种不同试验工况以及与传统普通桩基的对比试验。通过采用百分表测试桩头水平位移,采用应变片测试桩身应力并积分出桩身弯矩曲线,分析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以及竖向分力对根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的水平承载特性。4)推导建立了根式锚碇基础的力学平衡方程,并提出了根式锚碇的非线性位移计算方法。采用本方法对秋浦河大桥北锚碇在锚碇成型工况以及设计主缆力工况下进行计算并与现场实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采用本方法对根式锚碇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根式锚碇的水平位移-荷载曲线随着计算主缆荷载的提高而非线性增长。在锚碇施工成型以及设计主缆力工况下,根式锚碇转动趋势很小,基本呈平衡姿态,随着计算主缆荷载的增大,根式锚碇的可能破坏模式为倾覆破坏,此时锚碇后排桩逐渐由受压转为可能的受拔状态。5)对秋浦河悬索桥根式锚碇工程现场原状土进行了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了土样的蠕变特性,并采用三维Burgers模型对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进行了模型参数辨识。基于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对秋浦河大桥北锚碇进行了三维粘弹塑性数值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对秋浦河大桥北锚碇工程实体进行为期2年的现场长期位移监测研究。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秋浦河大桥根式锚碇在锚碇施工成型工况及设计主缆力工况下均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前者工况下锚碇转角仅为-0.0052°,后者工况下锚碇转角仅为0.0063°;根式锚碇在运营期的水平位移不大,达到稳定后增量仅为11 mm左右,总体水平位移为21 mm左右,小于规范推荐允许水平位移的要求。数值分析及现场长期监测试验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均显示根式锚碇在工作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稳定性蠕变特征,其位移变化在桥梁建成通车时即可达到稳定。说明悬索桥新型根式锚碇的设计方案是可行和安全的,通过合理的设计,根式锚碇可以满足悬索桥锚碇基础的设计规范要求。

杨东,谢兆云,鲍磊[3](2019)在《摩擦力实验装置的改进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者缺一不可,物理演示实验主要是指密切配合物理课堂教学,由教师操作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相关结论的实验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发掘演示实验中的巧妙构思和方法,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题选择中学物理中的摩擦力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实验改进力求达到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演示实验尽量使用通用简易的器材"这一目标,展示最明显的实验现象,加强

林晓君[4](2019)在《实验教学转变物理前概念的调查研究 ——以必修一力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顽固的前概念总是阻碍学生物理科学概念与规律的学习,而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物理概念是由物理实验探索、形成并得证的,因此笔者尝试将实验教学运用于前概念的转变,且以高一力学模块为范围,展开对这一方法的调查研究。研究首先以认知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前概念的研究,对高一新生进行学前问卷调查,结合对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调查,笔者整理了我校学生在力学范畴存在的前概念,并总结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思维缺陷;接着对可能转变前概念的实验教学对策一一进行阐述,并加以评析,同时结合实验教学方法,借助“滑动摩擦力方向”概念转变的片段教学设计,举例分析了教学的不同环节与概念转变条件的有机结合;最后对学生进行学后问卷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检验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并提出了实验教学在转变前概念的五点相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物理实验教学比常规教学对前概念的转变更具实效性;并且物理实验教学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希望能借助这次研究,提高一线教师对前概念的重视度,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及成因、特点,加强课堂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改善学习思维,提高实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对于教学,在丰富教学素材的同时,提倡注重实验教学,修缮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态度培养的问题,弥补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脱离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郑锐[5](2019)在《对达州市高三一诊物理试题特点的分析及复习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高校招生专业中,要求必选物理的专业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物理学科在“理综”三科中所占的比分是最多的,也是学生认为最难学的一门学科。经分析,近几年达州市高三一诊物理试题的难度有向简单变化的趋势,而学生的考试得分仍然不理想。同时这些诊断性考试与高考是否有一定的一致性,对高考的意义何在,都是值得研究的。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以达州市近3年(2016年-2018年)间的高三一诊物理试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四部分:(1)《普通高中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考试大纲(2018年版)》(《大纲2018》)的解读。(2)从题型结构、知识点分布情况、考查频次、同类试题对比等方面对达州市近3年高三一诊物理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相关特点和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对试卷的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其中的9道计算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解读,总结计算题考查的特点规律。(3)利用韦伯的统计模式对近三年一诊物理试题与《大纲2018》,在整体、知识主题分布、认知水平分布、知识种类分布等几方面作了统计分析研究,并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该部分知识考查情况作了对比分析。(4)针对达州市近三年高三一诊物理试题的特点,结合《大纲2018》以及近三年高考给出有针对性的高中物理复习策略。通过研究分析,近三年达州市高三一诊物理试题有以下特点:试卷整体结构、分值、题型、题量、知识点分布比例等均保持稳定,一般性知识考查稳中有变,对重点知识重复考查。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运动的描述、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机械振动选择题均是较为基础的题目,同时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知识。计算题主要涉及力学、机械能、碰撞与动量守恒等难点知识点。通过一致性方式的统计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复习方案: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全面覆盖形成知识网络;二轮复习要关注重难点,提升综合能力;三轮复习关注时事,把握命题方向。最后以摩擦力、电场强度、曲线运动的复习为例给出了复习案例,仅供复习该部分知识参考。

谢钦[6](2018)在《新型预拉杆式自定心BRB结构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预拉杆式自定心屈曲约束支撑(Self-centering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C-BRB)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定心性能,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震后可修复性。已有的SC-BRB构造在强地震作用下,预拉杆仍可能屈服甚至断裂从而影响结构的可修复性和安全性。同时,当预拉杆无法满足结构变形需求或相邻抗弯框架屈服时,均会导致结构产生一定的残余变形,而目前SC-BRB框架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仅考虑最大变形,未将残余变形纳入设计性能目标,难以确保结构震后的可修复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1)提出增大支撑变形能力和提高初始刚度可控性的新型预拉杆式SC-BRB的概念与构造。针对现有SC-BRB对预拉杆的弹性延伸率需求较高,和套管长度加工误差会显着改变支撑初始刚度的问题,分别给出相应改进措施,建立了新型预拉杆式SC-BRB的概念,提出增大支撑变形能力的措施(摩擦保险装置或串联式SC-BRB)和提高支撑初始刚度可控性的措施(橡胶夹层端板),深入分析其工作机理和力学行为,并建立适用于新型预拉杆式SC-BRB构件的构造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2)预拉杆和摩擦保险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对玄武岩纤维筋(Basalt Fiber-Reinforced Polymer,BFRP)预拉杆和摩擦保险装置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BFRP筋的极限延伸率超过2.5%,且性能较为稳定,但预拉杆循环拉伸时会由于锚具中的锚固胶体变形引起预张力的损失;本文基于试验结果给出锚固胶体变形与应力差值的回归公式,可用于评估SC-BRB震后的预张力损失;摩擦保险装置在保证较大摩擦面积和避免摩擦面锈蚀的前提下,滑动摩擦力受加载制度变化的影响很小,性能十分稳定。(3)新型预拉杆式SC-BRB支撑试件的拟静力试验。设计并加工了 4根分别采用不同改进措施的新型预拉杆式SC-BRB试件,结果表明:未采用增大支撑变形能力措施的SC-BRB试件在预拉杆超过应变极限断裂后,支撑的承载力出现陡降,残余变形增大到位移幅值的90%;摩擦保险装置能保证SC-BRB试件达到对应4%层间位移角的轴向变形而不出现破坏,并使支撑具有一定的自定心能力;当支撑轴向变形相同时,串联式SC-BRB的构造形式既能减小预拉杆弹性延伸率一半需求,也不会影响支撑的自定心性能;采用橡胶夹层端板能够有效降低套管长度误差的影响,提高支撑初始刚度的可控性。(4)新型预拉杆式SC-BRB支撑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新型预拉杆式SC-BRB的精细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关键参数对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基于流变分析理论,建立能够模拟受橡胶夹层端板和套管长度误差影响的不同预拉杆材料SC-BRB滞回性能的弹塑性分析模型。(5)SC-BRB框架抗震性的参数化分析。基于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和运动方程,分别确定影响SC-BRB铰接钢框架(即梁、柱铰接的SC-BRB框架)和SC-BRB双重体系框架(即由抗弯框架和SC-BRB铰接钢框架组成的SC-BRB框架)动力响应的关键参数。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两种形式SC-BRB框架的简化杆系模型,通过时程分析研究关键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结构设计时各参数的取值建议。(6)SC-BRB框架的非线性位移比谱和残余位移比谱公式的建立。基于SC-BRB框架单自由度体系模型,研究关键参数对其非线性位移比和残余位移比的影响规律。分别对SC-BRB铰接钢框架和SC-BRB双重体系框架进行162000次和486000次单自由度体系时程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建立分别适用于SC-BRB铰接钢框架和SC-BRB双重体系框架的非线性位移比和残余位移比公式,可用于结构地震时的位移评估和抗震设计。(7)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位移角为双控指标,建立SC-BRB框架基于震后可修复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了高阶模态效应和P-Δ效应对不同层数SC-BRB框架地震位移响应的影响,分别给出结构最大变形和残余变形的高阶模态放大系数回归公式,以及P-Δ效应放大系数参考值。采用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位移角作为双控指标,在非线性位移比与残余位移比公式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SC-BRB框架的基于震后可修复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分别给出SC-BRB铰接钢框架和SC-BRB双重体系框架的设计流程。

南文娜[7](2017)在《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近四年物理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约二分之一高一学生物理基础差,物理作业抄袭或不交现象严重;通过对这些学生单独布置难度低的物理作业,发现他们都能够按时完成物理作业,而且上课开始主动回答问题,晚自习还主动单独问问题,月考成绩明显提高。这使笔者对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开始思考并尝试,通过查阅相关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方面的文献,并对已有相关策略进行了一定的运用,发现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笔者选择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作为研究题目。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高中物理作业的研究成果,明确了高一物理作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一些解决措施。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元认知理论,结合当前高中物理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减负增效的教育改革理念,探讨了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提出了基本的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1)三维目标策略,(2)数量适应策略,(3)图示引导策略,(4)题型多样化策略,(5)情境生活化策略;运用提出的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设计出了人教版物理1第三章的五节和章的分层作业案例,并进行了评价。综合提出的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和案例分析,提炼出了可行的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主要策略:(1)三维目标策略,(2)数量适应策略,(3)图示引导策略,(4)题型多样化策略,(5)情境生活化策略;提出了策略运用的教学建议:(1)教师要明确每道分层作业题的目标,(2)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作业题,(3)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分层,(4)正确把握物理分层作业题的数量,(5)采用恰当的图示,选择适宜的生活情境,(6)重视方法的练习。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蒋晓涵[8](2017)在《利用实验促进高中生物理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概念是用以组织和构建知识系统的基本单位,因此,概念教学是整个知识教学体系的基础。而从教学一线返回的大量数据来看,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在总结大量的研究之后,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脑海中就已存在与之相关的前概念,而教师只是把科学概念粗暴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未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形成前概念的转变。概念转变过程模型是Posner等于1982年提出的,认为个体要实现概念转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对原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物理概念的提出、物理规律的发现都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探索,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实验所具有的诸多与概念转变相关的教学功能,本研究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构建开发“利用实验促进物理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围绕“利用实验促进物理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的构建,全文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第一,对实验与概念转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将FCI作为参考,编制问卷,探究学生的前概念。第二,以概念转变过程为模型,将实验作为教学工具,把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起点,以实现学生概念转变为目标,与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构建开发一种全新的概念教学方式——利用实验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第三,结合高中物理新课程,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一为教学材料,运用“利用实验促进物理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设计并实施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实践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从案例研究中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一是学生对前概念的理解具有相似性;二是实验对于学生的前概念转变确实有效果。通过实践案例,一方面验证了本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从实践中积累了经验。

马孝忠,张红洋[9](2016)在《古德与布罗菲透视课堂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研究中的应用浅析》文中认为新课改注重课堂研究,其中课堂研究方法的应用是研究的热点。文章运用古德与布罗菲"课堂观察—课堂写真—课堂分析"的透视课堂方法作为课堂研究的途径,以全国第八届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李伟老师的"摩擦力"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物理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此揭示物理课堂研究模式的实际应用与效果。

王剑[10](2013)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重点是在调查、分析和思考高中物理课堂学生主体参与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出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策略。论文第一章主要是说明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阐述了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相关理论基础和主体参与的相关概念。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物理课堂学生主体参与的现状,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思考。第四章通过文献研究、自身实践、听课学习,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总结出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具体策略。第五章内容是将这些策略应用到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第六章是对实践研究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出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策略,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希望教师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让高中物理课堂更有效,更能促使学生的发展。

二、静摩擦力随拉力增大而一定增大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摩擦力随拉力增大而一定增大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
        1.1.2 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1.3 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合作学习的研究综述
        1.2.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1.2.3 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3 动机理论
        2.1.4 集体动力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2.2.2 合作学习
        2.2.3 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
第3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
    3.1 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过程
        3.1.1 学习小组的组建过程
        3.1.2 任务的设计过程
    3.2 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流程
        3.2.1 课前准备阶段
        3.2.2 课中活动阶段
        3.2.3 课后反思阶段
第4章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4.1 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4.1.1 案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4.1.2 案例二:弹力
    4.2 实践效果分析
        4.2.1 成绩对比分析
        4.2.2 问卷结果分析
        4.2.3 访谈结果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后测)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附录5 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
附录6 《相互作用》测试题
附录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任务单
附录8 《弹力》任务单
致谢

(2)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承载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悬索桥锚碇基础的发展现状
        1.2.1 隧道式锚碇
        1.2.2 重力式锚碇
        1.2.3 根式锚碇与其他新型锚碇
    1.3 根桩的研究现状
        1.3.1 变截面桩
        1.3.2 根桩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根桩竖向沉降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方法
        2.2.1 荷载传递模型与模型参数
        2.2.2 根键挤扩效应的理论分析
        2.2.3 根式基础非线性沉降问题的理论解
        2.2.4 根式基础非线性沉降问题的迭代方法
    2.3 数值算例验证
        2.3.1 算例情况
        2.3.2 结果及结论
    2.4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根桩静载试验验证
        2.4.1 试桩工程概况
        2.4.2 静载试验
        2.4.3 计算验证与分析
    2.5 根式基础竖向沉降特性的参数分析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键作用分析
        3.2.1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键受力模式
        3.2.2 根键的水平抵抗力
        3.2.3 根键的抵抗力矩
    3.3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的理论分析方法
        3.3.1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理论解
        3.3.2 非线性计算的迭代方法
        3.3.3 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
    3.4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根桩水平荷载试验验证
        3.4.1 试桩工程概况
        3.4.2 水平静载试验
        3.4.3 计算验证与分析
    3.5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参数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根桩的组合荷载模型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目的及内容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内容
    4.3 模型试验设计
        4.3.1 模型桩
        4.3.2 地基土
        4.3.3 砂箱及加载装置
        4.3.4 数据量测及采集
        4.3.5 试验步骤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桩身弯矩计算
        4.4.2 第一组试验
        4.4.3 第二组试验
        4.4.4 第三组试验
        4.4.5 竖向分力对水平承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根式锚碇的位移理论分析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根式锚碇的位移理论分析方法
        5.2.1 基本假定
        5.2.2 线弹性计算方法
        5.2.3 非线性计算方法
    5.3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工程概况
        5.3.1 工程背景
        5.3.2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5.3.3 总体施工方案及过程
    5.4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5.4.1 计算工况
        5.4.2 荷载计算
        5.4.3 测量验证
        5.4.4 根式锚碇承载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根式锚碇的长期位移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现场原状土的蠕变试验研究
        6.2.1 试验对象选择
        6.2.2 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6.2.3 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蠕变试验
    6.3 蠕变模型及其参数识别
        6.3.1 土体流变本构模型
        6.3.2 土体的三维流变模型
        6.3.3 Burgers模型及参数识别
    6.4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蠕变数值分析
        6.4.1 数值模型及计算工况
        6.4.2 数值分析结果
    6.5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长期位移监测
        6.5.1 长期监测方案
        6.5.2 长期监测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摩擦力实验装置的改进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摩擦力演示实验的不足
    1. 教材中摩擦力演示实验的不足。
    2. 常用摩擦力演示实验的不足。
二、摩擦力演示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1. 实验器材。
    2. 实验装置的介绍。
三、自制摩擦力演示仪的应用
    1. 静摩擦力的定性认识。
    2. 探究静摩擦力大小的特点以及影响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四、实验装置改进及应用效果

(4)实验教学转变物理前概念的调查研究 ——以必修一力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实验教学转变前概念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前概念的含义
    第二节 概念转变的含义
    第三节 物理实验教学
第二章 对高一师生关于力学前概念的调查
    第一节 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对高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第三章 实验教学转变力学前概念的实例分析
    第一节 实验教学案例的阐述与评析
    第二节 “滑动摩擦力方向”概念转变的片段教学设计
第四章 实验教学转变前概念实效性的探查
    第一节 实验教学转变前概念的实效性调查研究
    第二节 实验教学转变前概念的实效性研究启示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5)对达州市高三一诊物理试题特点的分析及复习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过程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2 理论基础
    2.1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2.2 关于统计分析的模式
    2.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2.4 《高中物理考试大纲(2018 年版)》解读
    2.5 《高中课程标准》与《考纲(2018 年版)》间的对比
3 达州市2016 年-2018 年高三一诊物理试题研究
    3.1 试题题型结构分析
    3.2 2016年-2018 年达州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计算题分析
    3.3 试题中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知识点统计分析
    3.4 小结
4 试题与《考纲(2018 年版)》的统计分析
    4.1 一致性统计分析模式的选择
        4.1.1 《考纲(2018 年版)》内容主题及认知水平分析
        4.1.2 达州一诊物理试题中的知识点认知水平分析过程
    4.2 试题与《考纲(2018 年版)》的知识点主题分布对比
    4.3 试题与《考纲(2018 年版)》的认知水平分布对比
    4.4 试题与《考纲(2018 年版)》知识种类的对比
    4.5 全国三卷知识考查的统计分析
5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6 总结
    6.1 结论
    6.2 笔者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达州市2016 年高三一诊物理试题
    附录 B:达州市2017 年高三一诊物理试题
    附录 C:达州市2018 年高三一诊物理试题
    附录 D:摩擦力复习案例例题
致谢

(6)新型预拉杆式自定心BRB结构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结构的残余变形与震后可修复性
        1.2.2 自定心支撑
        1.2.3 自定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
        1.2.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预拉杆式自定心BRB构件的性能
    2.1 引言
    2.2 预拉杆式SC-BRB的概念
    2.3 预拉杆式SC-BRB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2.3.1 支撑的变形能力较小
        2.3.2 支撑试验初始刚度小于理论值
    2.4 套管长度误差对支撑初始刚度的影响机理
        2.4.1 套管长度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
        2.4.2 与试验的对比
    2.5 新型预拉杆式SC-BRB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5.1 增大支撑变形能力的措施——摩擦保险装置
        2.5.2 增大支撑变形能力的措施——串联式SC-BRB
        2.5.3 提高支撑初始刚度可控性的措施——橡胶夹层端板
    2.6 新型预拉杆式SC-BRB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2.7 新型预拉杆式SC-BRB构件的构造设计方法
    2.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BFRP预拉杆与摩擦保险装置性能试验
    3.1 引言
    3.2 BFRP预拉杆的试验方案
        3.2.1 试件加工
        3.2.2 加载制度
    3.3 BFRP预拉杆的试验结果
        3.3.1 BFRP预拉杆的破坏模式
        3.3.2 BFRP预拉杆的力学性能
    3.4 循环拉伸时BFRP预拉杆的预张力损失
    3.5 摩擦保险装置的试验方案
        3.5.1 试件设计
        3.5.2 加载制度
    3.6 摩擦保险装置的试验结果
        3.6.1 试件A试验结果
        3.6.2 试件B试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型预拉杆式SC-BRB的拟静力试验
    4.1 引言
    4.2 试件设计
    4.3 新型预拉杆式SC-BRB试验方案
        4.3.1 试验设备与数据采集
        4.3.2 加载制度
    4.4 SC-BRB-Ⅰ试验结果
        4.4.1 SC-BRB-Ⅰ整体滞回性能
        4.4.2 SC-BRB-Ⅰ预拉杆滞回性能
        4.4.3 SC-BRB-Ⅰ套管-端板间隙和内力变化
        4.4.4 SC-BRB-Ⅰ失效模式
    4.5 SC-BRB-Ⅱ试验结果
        4.5.1 SC-BRB-Ⅱ整体滞回性能
        4.5.2 SC-BRB-Ⅱ预拉杆滞回性能
        4.5.3 SC-BRB-Ⅱ套管-端板间隙和内力变化
        4.5.4 SC-BRB-Ⅱ失效模式
    4.6 SC-BRB-Ⅲ试验结果
        4.6.1 SC-BRB-Ⅲ摩擦保险装置1%位移角启动试验整体滞回性能
        4.6.2 SC-BRB-Ⅲ摩擦保险装置2%位移角启动试验整体滞回性能
        4.6.3 SC-BRB-Ⅲ预拉杆滞回性能
    4.7 SC-BRB-Ⅳ试验结果
        4.7.1 SC-BRB-Ⅳ整体滞回性能
        4.7.2 SC-BRB-Ⅳ预拉杆滞回性能
        4.7.3 SC-BRB-Ⅳ套管-端板间隙和内力变化
    4.8 新型预拉杆式SC-BRB试验结果汇总
    4.9 改进措施的影响
        4.9.1 橡胶夹层端板的影响
        4.9.2 提高支撑变形能力措施的影响
    4.10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型预拉杆式SC-BRB构件滞回性能的数值分析
    5.1 引言
    5.2 新型预拉杆式SC-BRB精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BRB模型的验证
        5.2.2 自定心体系模型的验证
        5.2.3 摩擦保险装置模型的验证
        5.2.4 SC-BRB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新型预拉杆式SC-BRB构件滞回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5.3.1 橡胶夹层端板的影响
        5.3.2 预张力F_P的影响
        5.3.3 预拉杆面积的影响
        5.3.4 核心板面积的影响
    5.4 模拟预拉杆式SC-BRB构件滞回性能的流变模型
        5.4.1 总体控制方程
        5.4.2 F_B的求解
        5.4.3 F_s的求解——线弹性预拉杆的情况
        5.4.4 F_s的求解——超弹性SMA预拉杆的情况
        5.4.5 滞回性能分析流程
    5.5 流变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5.1 BFRP预拉杆的SC-BRB(BFRP-SC-BRB)
        5.5.2 钢绞线预拉杆的SC-BRB(SS-SC-BRB)
        5.5.3 超弹性预拉杆的SC-BRB(SMA-SC-BRB)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SC-BRB框架抗震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6.1 引言
    6.2 影响SC-BRB框架动力响应的参数
    6.3 SC-BRB框架的设计与地震波选取
        6.3.1 框架基本信息
        6.3.2 SC-BRB铰接钢框架的设计流程
        6.3.3 SC-BRB双重体系框架的设计流程
        6.3.4 地震波的选取
    6.4 SC-BRB框架的有限元建模
    6.5 SC-BRB铰接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6.5.1 R的影响
        6.5.2 强度比β的影响
        6.5.3 第二刚度比α_s的影响
        6.5.4 第一刚度比α_c的影响
        6.5.5 摩擦启动位移角θ_a的影响
    6.6 SC-BRB双重体系框架抗震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6.6.1 双重体系剪力比ρ的影响
        6.6.2 双重体系刚度比α_(B/M)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SC-BRB支撑体系的非线性位移比谱与残余位移比谱
    7.1 引言
    7.2 非线性位移比谱与残余位移比谱
    7.3 SC-BRB支撑体系的参数取值范围
    7.4 单自由度模型的建立和地震波的选取
    7.5 各参数对SC-BRB支撑体系非线性位移比谱和残余位移比谱的影响
        7.5.1 地震作用折减系数R的影响
        7.5.2 强度比β的影响
        7.5.3 第一刚度比α_c的影响
        7.5.4 第二刚度比α_s的影响
        7.5.5 摩擦启动位移角比γ的影响
        7.5.6 双重体系刚度比α_(B/M)的影响
    7.6 非线性位移比与残余位移比公式回归
        7.6.1 SC-BRB铰接钢框架
        7.6.2 SC-BRB双重体系框架
    7.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SC-BRB框架基于震后可修复性的抗震设计方法
    8.1 引言
    8.2 高阶模态效应和P-Δ效应的影响
        8.2.1 高阶模态效应的影响
        8.2.2 P-Δ效应的影响
    8.3 SC-BRB框架的性能目标
    8.4 SC-BRB框架基于震后可修复性的设计流程
        8.4.1 研究现状
        8.4.2 SC-BRB铰接钢框架
        8.4.3 SC-BRB双重体系框架
    8.5 设计算例
        8.5.1 四层SC-BRB铰接钢框架
        8.5.2 八层SC-BRB铰接钢框架
        8.5.3 八层SC-BRB双重体系框架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1.1 新型预拉杆式SC-BRB概念的提出与部件性能
        9.1.2 新型预拉杆式SC-BRB构件的滞回性能
        9.1.3 SC-BRB框架的抗震性能
        9.1.4 SC-BRB框架基于震后可修复性的抗震设计方法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附录 主要符号和术语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
致谢

(7)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物理作业
        2.物理分层作业
        3.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元认知理论
四、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一)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基本依据
        1.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要求
        2.学生物理基础差异大的需求
    (二)高一物理分层作业特点
        1.适应学生需求
        2.难度层层递进
        3.促进学生提升
    (三)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1.三维目标策略
        2.数量适应策略
        3.图示引导策略
        4.题型多样化策略
        5.情境生活化策略
五、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运用案例
    (一)案例 1:“重力”一节分层作业
        1.“重力”一节分层作业题见附录 1
        2.“重力”一节分层作业题分析
    (二)案例 2:“弹力”一节分层作业
        1.“弹力”一节分层作业题见附录 2
        2.“弹力”一节分层作业题分析
    (三)案例 3:“摩擦力”一节分层作业
        1.“摩擦力”一节分层作业题见附录 3
        2.“摩擦力”一节分层作业题分析
    (四)案例 4:“力的合成”一节分层作业
        1.“力的合成”一节分层作业题见附录 4
        2.“力的合成”一节分层作业题分析
    (五)案例 5:“力的分解”一节分层作业
        1.“力的分解”一节分层作业题见附录 5
        2.“力的分解”一节分层作业题分析
    (六)案例 6:章分层作业
        1.章分层作业题见附录 6
        2.章分层作业题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七、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重力”一节分层作业题
附录 2:“弹力”一节分层作业题
附录 3:“摩擦力”一节分层作业题
附录 4:“力的合成”一节分层作业题
附录 5:“力的分解”一节分层作业题
附录 6: 章分层作业
致谢

(8)利用实验促进高中生物理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
    2.2 物理概念
    2.3 前概念
    2.4 概念转变
    2.5 利用实验促进物理概念转变的教学片段设计之理论基础
        2.5.1 哲学认识论基础
        2.5.2 教育心理学基础
第3章 对高中生某些物理前概念的调查研究
    3.1 《摩擦力》的前概念调查结果
        3.1.1 《摩擦力》前测情况统计及分析
        3.1.2 《摩擦力》前测结论
    3.2 《自由落体运动》的前概念调查结果
        3.2.1 《自由落体运动》前测情况统计及分析
        3.2.2 《自由落体运动》前测结论
    3.3 《加速度》的前概念调查结果
        3.3.1《加速度》前测情况统计及分析
        3.3.2 《加速度》前测结论
第4章 利用实验促进高中生物理概念转变的案例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对象
    4.3 问卷信度分析
    4.4 研究实践案例
        4.4.1 《摩擦力》实践案例
        4.4.2 《自由落体运动》实践案例
        4.4.3 《加速度》实践案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5.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古德与布罗菲透视课堂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研究中的应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课堂研究概述
2 透视课堂研究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研究中的应用
    2.1 课堂观察
    2.2 课堂写真
    2.3 课堂分析
        2.3.1 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分析
        2.3.2 课堂写真的实例分析
3 小结

(10)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参与
        2.1.2 主体
        2.1.3 主体参与
    2.2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的发展学说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主体性教育
    2.3 策略理论及策略制定的依据
        2.3.1 策略的概念
        2.3.2 策略的基本特征
        2.3.3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策略制定的依据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1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现状(学生卷)”的调查研究
        3.1.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1.2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1.2.1 数据的统计(表 2)
        3.1.2.2 数据的分析
    3.2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现状(教师卷)”的调查研究
        3.2.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2.2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2.1 数据的统计(表 4)
        3.2.2.2 数据的分析
第四章 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
    4.1 建立和谐的课堂人文环境,给学生参与提供心理保障
        4.1.1 民主
        4.1.1.1 尊重学生的“物理现实”
        4.1.1.2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4.1.1.3 给每一位同学同样的表现机会
        4.1.2 自由
        4.1.2.1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量的自由学习时间
        4.1.2.2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问题自由”,即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自由
        4.1.2.3 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具有选择性
        4.1.3 创造
        4.1.3.1 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向自己挑战
        4.1.3.2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4.1.3.3 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4.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动力
        4.2.1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
        4.2.2 揭示物理的美
        4.2.3 合理利用物理实验
        4.2.4 让物理走进生活
    4.3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思维参与提供生长点
        4.3.1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4.3.2 创设阶梯性的问题情境
        4.3.3 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4.3.4 创设矛盾型的问题情境
        4.3.5 利用一题多变创设问题情境
    4.4 开展物理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效率
        4.4.1 探究发现活动
        4.4.2 操作实践活动
        4.4.3 讨论交流活动
        4.4.4 总结反思活动
    4.5 实施多样化评价,促使学生进一步参与
第五章 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策略的实验研究
    5.1 教学实验过程
        5.1.1 研究问题与假设
        5.1.2 实验的方法
        5.1.3 实验对象与时间
        5.1.4 实验条件的控制
        5.1.5 研究工具
    5.2 教学案例
    5.3 实验结果的分析
        5.3.1 卷面测试数据分析
        5.3.2 访谈情况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静摩擦力随拉力增大而一定增大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刘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承载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D]. 罗晓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摩擦力实验装置的改进及应用[J]. 杨东,谢兆云,鲍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9(Z4)
  • [4]实验教学转变物理前概念的调查研究 ——以必修一力学为例[D]. 林晓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对达州市高三一诊物理试题特点的分析及复习策略的研究[D]. 郑锐.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新型预拉杆式自定心BRB结构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D]. 谢钦. 东南大学, 2018(12)
  • [7]高一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D]. 南文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8]利用实验促进高中生物理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D]. 蒋晓涵.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古德与布罗菲透视课堂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研究中的应用浅析[J]. 马孝忠,张红洋. 物理教学探讨, 2016(09)
  • [10]高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D]. 王剑. 苏州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静摩擦总是随着张力的增加而增加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