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_银行论文

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_银行论文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央银行论文,证券市场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若从1981年首次发行国库券算起已发展了17个年头。17年来,证券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发行市场趋于完善,流通市场初具规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也开始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而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央银行实现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

一、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加强和改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手段。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分为直接计划调控手段和间接经济调控手段。直接计划调控手段主要是确定贷款规模和贷款计划,是国有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调控手段之一。今后一段时间仍然要加强对贷款规模的控制。但在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机制市场化的趋势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大背景下,计划手段正在逐渐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和条件,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计划调控手段只能控制国家银行的信用规模,难以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是由全部金融机构信用总量创造的,而国家银行的信用规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这一比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二是直接计划调控手段不能控制巨额游资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居民手持货币大量增加,民间借贷与地下金融出现,各单位和各部门遍设小金库,以及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税收体制、分配体制、投资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尚不完善,造成一部分资金脱离原体制的运行轨道,形成所谓的“巨额游资”。这些“巨额游资”时刻会冲击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中央银行传统的调控手段对它也无可奈何。三是直接计划调控手段即信贷计划指标的制定缺乏科学的依据。信贷规模计划增长率是由经济计划增长率与物价的计划调整率之和确定的,这就把由于货币供应量超经济增长所造成的通货膨胀率,反过来又作为超量供应货币量的经济依据,从而使计划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没有约束力。总之,传统的直接调控手段已不能控制社会信用总量,已逐渐显现出种种弊端。

在传统的行政手段已不能完全奏效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手段,也有利于促进金融资产存在方式的多样化和风险的分散化,使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由单一的信贷收支计划转向社会主义市场金融运行的新机制。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以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代表的间接调控手段。

中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增强货币吞吐调控能力,使其在抽紧或放松银根时,增强宏观调控的弹性和操作性。中央银行通过银根松紧和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可以比较有效地避免因统一收紧或放松银根时所引起的“一刀切”的不良后果,也为建立新的市场运行机制创造了条件。

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的信用政策、利率政策的调整,改变资金在证券市场与商品市场的流通比例,使货币流通满足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要求。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还解决了我国长期存在的财政向银行透支的问题。当财政收不抵支出现赤字时,由财政向居民和企业发行证券,以有偿的形式取得财政资金,从而有助于缓解银行信贷压力,控制通货膨胀。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至今,国债发行规模逐年扩大,1996年国债发行规模达2000亿元。国债的发行成功,对弥补历年的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和集中闲置资金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社会存量资金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场所。由于证券投资者通过证券市场购买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受益券等有价证券分流一部分资金,把风险由银行一家承担转为由社会公众承担,这对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降低风险是大有裨益的。

二、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分流储源,调整货币供应结构,达到稳定货币流通的目的。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 整个银行储蓄存款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到1996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5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为什么居民青睐储蓄存款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家庭个人来说,储蓄是最方便、最不受限制、最具流动性,也是最安全的投资选择;二是储蓄具有增殖能力,且成本最低,能满足家庭投资者的盈利动机;三是储蓄种类繁多,可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不受货币数量多少的限制;四是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很发达,投资渠道比较狭窄,股市风险难以控制。

近年来,对储蓄存款的大幅增长,有很多争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巨额储蓄一直扮演着“笼中虎”和“田间牛”两种经济角色,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利弊便成为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证券市场在调动储蓄资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金融工具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储蓄对各种金融工具实际收益率的变化反映敏感。证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种类众多的具有不同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等,这些金融工具刺激人们去进行金融投资和储蓄,这就能提高社会的储蓄倾向和一个国家的储蓄率水平。证券市场提供的金融工具通过与利率受限制的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竞争,能推动利率达到更为合理的水平,从而形成我国合理的金融资产价格体系,促进储蓄水平的提高和有效投资。

从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口径来看,广义的货币M[,2],包括M[,1](即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其中居民储蓄存款所占的比重达到50%以上。因此,要控制M[,2] 的增幅,控制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就为控制M[,2]创造了条件。我们通过直接融资,引导储蓄分流, 减少储蓄存款的增幅,引导资金流入其他金融资产,无疑有利于M[,2] 控制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证券市场,若通过分流储蓄以降低M[,2], 则会遇到一个难题,即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而1996年在利率两次下调和取消保值储蓄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吸收了一部分居民储蓄,国债市场吸收了一部分居民储蓄,促进了M[,2]的下降,M[,2]为76095亿元, 增长25.3%,基本实现年初计划增长25%的目标;促使M[,1]的上升,M[,1]为28515亿元,增长18.9%,亦接近18%的计划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给抑制通货膨胀造成压力。 由此可以看出证券市场对中央银行控制M[,2]的影响。我们可以自觉地通过证券市场来对货币供给结构进行调整。

三、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使社会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可以减轻银行间接融资的压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实物跟着计划走。在那时,货币只是名义上的,它只限于被当作经济核算和计划的尺度和工具,而只能跟着计划指标走,所以其作用是完全被动的。与此对应的融资形式也只有单一的间接融资形式,即是储蓄者将不用的钱存入银行,而银行再把钱贷出去,投放到生产领域中去,这时银行是中介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就表现为实物跟着货币走,货币资金的运转也就成为整个资源配置的第一推动力。“证券”就成为货币资金高效率运转的一种工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证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将日益增大。这时的融资方式就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直接融资的方式是指储蓄者直接到证券市场上购买债券和股票,供求双方直接通过市场见面融资的一种方式,它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获得资金,这种融资结构与高度集中的政府指令性计划,是使得整个经济体系难以有效地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了企业对政府和银行的过分依赖,并使国家银行超负荷运转。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过分单一的间接融资结构也就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对象。而这种改革的突破口也就在于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因为它为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市场性直接融资渠道。与证券市场相伴随的市场性融资渠道在我国虽已初露端倪,但其整个规模还相当有限,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内源资金不足30%,而在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的内源资金率一般都在50%至80%之间,更为突出的是在我国企业的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占98%以上,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外源融资的50%左右来自证券市场的情况相比,我国企业资金来自证券市场的实在是微不足道。我国是国有企业借国家银行的钱,即公对公的关系,企业认为资金是公家的,借了可以不还,因此企业的负债率越来越高,银行的资产质量越来越低。这样一种融资结构,对于我国企业改革、金融改革,乃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不利的。解决企业内源资金不足和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在于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而改变企业资本结构的根本途径,则在于提高企业股权资产的比重。配合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大力发展股票和企业长期债券市场,便是一种正确选择。因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各有优点、互为补充,所以,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在间接融资的条件下,还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使直接融资达到一定的规模。

四、应重视证券市场的不规范运作给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上,我们重点分析了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运行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健康、成熟的证券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巨幅波动的暴涨暴跌的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1996年底的中国股市出现了一系列违规事件,大量的非法资金进入股市牟取暴利,庄家、机构则利用自身的资金、信息优势,有意地制造各种题材、概念刻意拉抬股价,以致“垃圾股”个个鸡犬升天,股市出现了狂热的局面。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也为中央银行对证券业的监管带来了难度。

证券市场波动危及整个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活动的运行。证券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是一个参与者多、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风险程度很高的市场。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不规范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和惩治,就会损害我国改革开放的形象,损害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的任务显得十分紧迫。大力开展证券市场的防范风险活动,进一步抑制过度投机,把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引向深入,不仅对于推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对于提高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的市场监测是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基础,加快制度建设是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根本,健全风险化解机制是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保证。

证券市场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反映十分灵敏。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证券市场。如利率的调整,它会影响到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影响到证券市场;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央银行银根的松紧都会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1996年初,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地规定,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确立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我们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前景看好。中央银行应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管,运用宏观调控工具使证券市场规范化运作和健康地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