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对民主价值和民主制度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论文,民主论文,民主制度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9-09-27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6-0013-07
综观近代以来西方的民主实践,一个十分普遍的事实就是,民主被变成了精英们获得统治权的竞争,并伴随着金钱政治的纠缠。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使民主真正成为为人民所共有、共用和共享的人民民主,才能防止其蜕变为少数精英的竞技场,甚至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中共十七大报告把“人民当家做主”概括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正是对民主价值的科学揭示和准确表述。根据这一概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扣“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价值,人民民主实现形式和制度建构,必须以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出发点。
一、民主价值内涵的历史变迁
“民主”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相当一段时期内,民主备受人们批评,甚至在一些知识精英们心中也认为,过分追求“少数服从多数”、人与人完全平等,就会造成“乡巴佬的统治。”[1](P13)柏拉图(Plato)明确反对民主,认为民主政治只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过分追求人与人的平等就是最大的不平等”。[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民主制是为私人利益而不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政体,允许一般老百姓参与决策的政体不是一个好政体[3]。古罗马、中世纪以至近代,思想家们大多都反对民主制,有的人甚至于认为君主制比民主制要好。
近代自由主义鼻祖约翰·洛克(John Locke),其思想看似与民主接近,但他实际上更强调的是宪政、法治以及个人自由而非民主[4]。洛克认为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本身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状态,只是有一些不便利的地方,即缺乏一个公共权威裁决人们之间的冲突和纠纷,因此人们签订契约组成了政府[5]。政府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法院,它只有两种人们授予的权力可以行使:保护个人做他认为合适的任何事情的权力和处罚违反自然法的罪行的权力。在洛克看来,需要政府解决的社会公共事务实际上是非常少的,倒是要时刻提防政府实行专断的权力,侵害个人的财产和自由。因此,人民当家做主的概念在洛克的思想里仅仅是产生政府合法性的源泉,在“选出政府之后他们就什么也不是了”,[6](P29)毋宁说人民在多数时间里只是一群“沉默的人”、一个个只知道追逐私人利益的人,真正需要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做主的惟一事情就是反抗暴政。
英国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在其《为英国人民声辩》一文中大声疾呼:“对于暴君,人民有权反抗”,“人民的权力至高无上”,“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向是来自人民”。但是,他又认为必须由少数开明者强迫多数人接受自由,不然的话,多数人就可能出于卑劣的动机迫使少数人成为奴隶[1](P22)。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被称为“民主旗手”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ecques Rousseau),他一方面坚决主张“政府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凡是不曾为人民亲自批准的法律就不是法律”,因此主张如果可能,所有事务都应由人民亲自做主,都应按照人民的公意决定和执行。但另一方面,他又对民主能否实现表示怀疑。在卢梭看来,真正的理想民主政体要求人民必须是理性的、明智的公民,才能保证其不会变质和腐化,而这就需要一个神明一样的立法者,可以预见到任何可能危害共同体的事件和思想,制定法律加以防范。需要人民保持朴素的赤子之心,不被腐蚀。这样的共同体中还决不能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6](P30-32)。总之,由于民主制要求是这么严格,所以,真正的民主制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曾有过,未来它能否出现,连卢梭自己也不能肯定。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近代以来,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任务需要动员起人民的力量,民主的口号、人民主权的思想因而逐渐流行开来。在革命时代,相比共和主义的共同治理、法治、照顾精英阶层等平衡折中主张,民主思想强调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这当然更能激起普通民众的革命热情,更符合革命的需要。“当初,共和理论家瞧不起民主。但时过境迁,现在,主权在民作为主权在君的替代物,已经对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作了终极解答。在某种意义上,共和主义要获得现代性,也必须以这样的解答作为立论的平台”[7]。于是,民主的命运改变了,民主与共和的位置颠倒了,民主成为涵盖共和在内的广义概念,共和也必须在承认人民拥有主权的前提下才是可欲的,而不再像古代那样建立在贵族天然比人民高贵的基础上。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逐渐走出蒙昧,理性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各种思想观念、秩序规则“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出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8](P404)随着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交通通讯的改变,普通民众的觉悟日益提高。他们不满足于当时大多数人没有选举权的残缺民主现状和自己困顿的经济社会地位,掀起工人运动,要求实现普选和改变弱肉强食、自由放任的社会发展模式,建立更加合乎人性、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这种斗争既是从16、17世纪就开始兴起的类似“掘地派”等平等运动的继续,又吸收了各种社会主义的思想,赋予人民当家做主以实质内容,主张人民主权必须体现在人民对各种社会事务实质性的决定权力,进一步促进民主意识深入人心并广泛扩散。
但是,必须看到,近代以来打破君主专制的革命,其领导力量毕竟不是下层民众而是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一开始就要求理性规划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而是要求保护私有财产、实行自由竞争,因此,思想家们更多的是从批判君主专制的危害、限制权力为所欲为、提倡个人天赋权利等理论源点出发构建各自的政治理想图案,不约而同宣传共和的理想;近代以来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分化、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明确界分,也决定了即使民主是可欲的,也必须吸收宪政、法治、保证个人权利、权力分立和制约等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对民主价值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自由放任的恶果充分显现:社会两极分化,工人生活困苦;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为了发财致富不择手段;民主政治局限在少数有钱人当中,普通劳工没有选举权;社会发展没有规划、缺乏管理;政府奉行“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信念,极少提供公共产品,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都还没有诞生;国际上则是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激烈斗争。这一切使得整个西方社会陷入严重的动荡之中。与此同时,理性主义的思潮继续向各方面扩展,科学的发展激励着人们去探求偶然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社会运行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从人的彻底解放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方向,并以此为标准,对现有的理论学说和制度、秩序进行评价,将自由、平等、民主理念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不仅当时有限制的选举民主是不够的,甚至根本就是虚假的、应该受批判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提出的自由、平等也是虚假的,在私有制的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它们只是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本质上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的。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与人互相竞争的关系基础之上的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将是这样一种更高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他人自由不再是我的自由的障碍,相反是我的自由的前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8](P269)平等也不是机会平等和再分配形成的有限的结果平等,而是满足每个人的真实需要的结果平等;而民主这种“国家形式”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代替民主政治的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全面发展了的人们真正的自我联合、自我治理。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民主理论和民主观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它为下层普通民众正名,真正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促进形成人民主权的普遍观念。马克思“是第一个站在普通工人的立场上来观察生活的伟大思想家”。[9]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革命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工人、英国的贱民、穷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尽管他们粗野,道德败坏。将来拯救英国的却正是他们。他们还是可塑性的材料;他们没有受过教育,但他们没有偏见,他们还有力量从事伟大的民族事业,他们还有前途”。[10]与当时大多数思想家对下层群众从骨子里透出的鄙视乃至恐惧相反,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都是真正关心下层穷苦群众、穷国、弱小民族等弱势群体,为他们着想、替他们说话的,是为了永远改变他们的悲惨命运而奋斗的。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还重点强调了“穷人的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历史地位,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体现者,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承担着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建立自由王国的历史使命,是真正民主的实现者。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支持一切反对现存不合理制度的斗争和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唤醒了普通群众,鼓舞了普通群众,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道路,使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主权的观念具有了现实内容,并日益深入人心。
其次,马克思主义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入手,强调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并将改变现实的重点放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促进真正民主的实现。这对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们的民主政治学说和人们的民主观念是一大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自由主义民主发展为平等主义民主。在近代以来的各种政治思想当中,马克思主义较早发现了自由、平等对财产的依赖性,强调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极端困苦的条件下,所谓自由、平等、民主对他们来说都是空谈。事实上的不平等严重制约着人们自由的实现,造成了民主政治的虚伪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工人阶级为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而斗争,不仅获得了普选权,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福利制度。
二是将政治民主扩展到经济和社会民主。无产阶级在资本家血汗工厂中受到严格监督和残酷剥削,始终面临失业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事务如何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何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享受到民主和自由呢?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当中,大型垄断企业、利益集团千方百计控制政府的政策,小企业、中小资本家也难以要求与大企业的平等权利,在有权有势的资产阶级和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之间又怎么可能保证法律、政策体现民意、维持公平呢?马克思主义最早揭示了经济社会民主对政治民主的影响。
三是将个人主义民主发展到集体主义民主。近代自由主义思想都是从孤立的、竞争的甚至对立的个人如何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达成集体行动来推论出政治民主的。当代信奉自由放任政策的保守主义者仍然沿用了这样的方法。从根本上说,这种方法已经表明存在理论上难以克服的逻辑悖论。这种民主可以付诸实施的惟一机制就是票决,其结果不是扩大而是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11]。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特性。民主政治的思考路径必须从人的社会特性出发,在解决了导致人的对立性的生产关系即私有制被废除、建立了公有制、形成了互相联系和互助关系的集体中才可能实现。
四是针对资产阶级思想家主张的间接民主,鲜明地提出直接民主。资产阶级思想家都认为间接民主不仅在现代大型民族国家当中是惟一具有可行性的,而且能够防止多数暴政,因此还具有合理性。马克思主义为了彻底改变“社会公仆变为社会老爷”,鲜明地主张直接民主。为此,要用不脱离人民群众的真正的人民代表取代资产阶级的议员,要用形成人民意志的机构统领执行机构和司法机构,即“议行合一”。在议会制下,人民仍然免不了被统治、被管理的命运,因为议员是代理人民做主,人民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人民代表是真正来自于人民、不脱离人民、不脱离生产实践的,他们才真正代表着人民。议行合一才能避免权力分立对人民意志的分隔和扭曲,保证形成的和执行的真正是人民的意志。
五是将经验主义自发发展的民主发展成为理性自觉的民主。洛克、亚当·斯密(Adam Smith)、哈耶克(Von Hayek)等人都认为自发的市场秩序和市民社会是最好的,民主政治乃是对其少许的缺陷进行的补救措施。政府不应该干涉市场和社会的自发行动。对于社会和市场中必然产生的剥削和混乱,保证个人言论自由、宪政等纠错机制可以自行矫正。然而,殖民主义、经济大萧条、法西斯主义的上台、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动荡和混乱真能依靠自发的纠错机制矫正吗?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民主理论不应局限在这种水平上,它应该是以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为基础。它科学解释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不是社会契约的产物,也不是所谓最符合人类理性要求的必然结果,而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有其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12]真正的民主是在共产党这种掌握了先进理论、“始终站在运动最前列”的力量领导之下,在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废除了私有制的所有制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各种思想观念之后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启发人们发挥理性的作用,更加科学地认识民主的规律性,并尽可能自觉地主导其未来发展。
六是将精英民主发展到大众民主。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精英主义的学说,认为追求民主是各种历史进步力量即人民群众自己的事。历史最伟大的力量存在于民众之中。各种形式的精英主义学说和对人民的藐视都是对人民的欺骗和反人民的,只不过是统治阶级为自己的统治进行的辩护。马克思主义公开申明自己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致力于启发人民觉悟、维护人民权利的正义事业。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加速了各种贵族思想残余的终结,促进了大众时代的到来。
总之,马克思主义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含义作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使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比所有关于自由、平等、民主的学说都更加合乎科学,更加追求真正的自由、平等和民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它所站的高度是其他思想家不能比拟的,这就是:人的彻底解放;同时也是因为它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先进哲学思想,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促进民主价值传播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不仅对民主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同时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发展工人运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促进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等实践活动,提高了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下层普通工农群众的觉悟,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传播到全世界,深入到最底层。
一是发展工人运动。早期的工人运动是分散开展、无组织、无理论、没有长远目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没有局限在书斋中。他们主动参与到工人运动当中,教育工农群众认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命运,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巨额利润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启发他们联合起来、组织自己的政党,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进行不妥协的斗争,改变不合理的现实。他们分别领导先后建立了三个工人国际组织。列宁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政府,实现了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千年梦想。
二是发动农民革命,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制度。这在中国表现的最为明显。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基本上以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学说为理论指导,将革命局限在社会中、上层,广大农民群众基本上处于革命进程之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很快深入到农村和农民当中,启发他们的觉悟,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使争取自己权利和翻身做主人的意识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改变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对社会、对自己的认知。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知识分子很奇怪:为什么他们长期以来运动农民但农民就是运而不动,何以中国共产党却能让农民迅速动员起来?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压迫的道理,从变革剥削制度入手,从解决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入手,因此最能让农民这一受传统观念束缚的阶级接受民主、权利等现代政治的理念。
三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被压迫民族的侵略,支持所有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马克思早年认为东方社会或早或晚将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西方对东方的殖民侵略具有破坏与建设的双重作用。但后来他认为东方社会或者公社瓦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或者保留和发展公社中的公有制成分朝向另一种趋势发展。至于哪一种发展趋势能成为主导,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这时,马克思不再认为英国等西方列强对东方的殖民侵略是使东方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推动力量,相反,他强烈谴责这种侵略以及对东方社会造成的破坏:“英属印度的官员们……都把旁遮普公社所有制度衰落仅仅说成是经济进步的结果……实际上英国人自己却是造成这种衰落的主要的(主动的)罪人。”[9](P300)列宁更是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他们的罪行进行了彻底的揭露。他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迄今仍然是对殖民侵略和帝国主义战争最权威的分析工具之一。通过对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马克思主义也促进了民主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
四、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的中国化构建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过程中,创造了“人民民主”这一崭新的形式和制度,为促进民主价值的传播作出了特殊性的贡献。
“人民民主”这一概念,最初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与民主党派协商新中国的政制问题。李维汉同志受命主持的第一个政制性文件的名称就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这个文件指出:新中国“人民为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出自人民大众,属于人民大众”。“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各级政权的构成,不采取资产阶级民主的三权鼎立制,而采取人民民主的民主集中制”。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具体地阐述了这一概念,并对其中的“人民民主”作了说明。他重申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思想:“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是变成压迫平民的工具”。新的民权制度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他强调人民民主制度,就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制度。谁是人民呢?他认为,在中国,在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自由权”。[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社会政治生态也与毛泽东时代大为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不仅始终坚持使用“人民民主”这一概念,强调“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而且在实践中,努力把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地推向前进。显然,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既鲜明地体现权力来自于人民赋予的思想,也力求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其意义既在于防止民主被变成少数人所得而私的东西,甚至变成压迫平民的工具,更在于强调真正的民主应为人民所共有、共用与共享。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建设方面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浓郁的人民情节。
基于对“人民民主”基本理念的继承和发展,2007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空前提升了“人民民主”对于整个政治建设的意义。以往历次党的政治报告大都将民主问题作为政治建设中的一项任务提出。十七大报告给人耳目一新的突出感觉,是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主题,去统领和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问题,并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4]的论断。这意味着人民民主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系统中的一项内容,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与灵魂。它不仅是属于政治建设领域的问题,而且与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这种理解不仅宣示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民主的坚定信念,也预示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以及解决中国政治建设的根本思路等等都有了新的体认。
相应于对人民民主的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了“人民民主的本质与核心”。报告反复使用“人民当家做主”的表述,并且明确提出“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概括。这对于防止在发展人民民主过程中,可能出现价值缺失危机,具有十分突出的针对性。
已如前述,在民主的发展过程中,民主有一个从理念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则的过程。这本身就十分容易出现价值的缺失或者被遮蔽的问题。尤其从近代西方以来的民主实践来看,一个十分普遍的事实就是,民主被变成了精英们获得统治权的竞争,并伴随着金钱政治的纠缠。近年来,在国内进行基层民主选举的试点以及其他选举中,民主的基本价值被遗忘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的民主选举变成为一种脱离其应有价值的博弈行为,甚至变成一种有悖文明的恶斗。因此,对于民主,人们应有的态度只能是理性的而不是迷信的。要使民主真正成为为人民所共有、共用和共享的人民民主,防止其蜕变为少数精英的竞技场,甚至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就需要防止民主的工具主义,也需要有校正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尺度。这就是十七大的报告把“人民当家做主”概括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的突出意义之所在。根据这一概括,人民民主的建设,必须时刻自觉地紧扣“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核心价值,人民民主实现形式的选择,必须以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出发点,推进人民民主发展的节律与时序也必须以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据。总之,离开“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本质和核心内容,“人民民主”就只能徒具其名。
从坚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一人民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着重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新理念。我国不乏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社会成员。但是就整体而言,由于深厚而又浓重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等历史原因和全民族教育的相对落后,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与民主能力对于多数国民,尤其是人民中的最大构成部分——广大的工人与农民而言,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只要把民主理解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而不是少数精英的竞技场,就应该正视提升公民意识的问题。可以说,重视公民意识教育,是创造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民主进程的前提性工作,因而是真正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实现人民民主的方式,既需要采用以代表制为特征的间接民主的做法,也要有便于公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建设,由此构成了我国人民民主实现的“复式制度结构”。“人民当家做主”应该从与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相关的领域做起,让人民群众在这种民主建设中,切实感受到民主是事关切身利益的事情,这对于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切实培植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发展民主能力,在全社会形成民主文化等等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的特殊条件下,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还包含着探索和积累进一步推进人民民主经验的功能,没有这种探索和积累,要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民主建设,是难以设想的。
第三,努力搞好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公共权力腐败是民主政治的大敌。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不懈地探索消除权力腐败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吸收,关于权力制约的理念也受到党内外的高度重视。权力制约思想是基于恶的人性假设而作出的,这种假设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经验依据。但是,恶的人性假设毕竟不能被认为是一种必然的事情。共产党人以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宗旨,这是恶的人性假设所无法提供说明的。因此,从更加积极的政治文化建设高度看,认识不能仅仅停留于接受基于恶的人性假设的权力配置理念上。同时,权力制约从来都是作为手段而存在的,权力配置的目的也不在于制约,而在于防止权力腐败。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其目的更在于“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强调建立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不仅使权力结构理念更加健全,其价值取向更加明晰,而且力图体现一种崭新的更具有人文关怀与提升的政治文化。
总之,民主的观念今天传播到全世界,决不是西方有些人所讲的这表明他们的保护人权、实行宪政、多党竞争、三权分立等概念被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民主观念的传播包括广泛的内容,如:人民主权概念普遍被世人承认;普通下层民众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勇于行动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求人民当家做主,法律政策反映民意;民主不应只是选举,还包括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民主化。而对这些内容来说,西方多数思想家其实并不特别赞同,倒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努力阻碍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和被普遍接受乃至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关于政治的基本认知,马克思主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签:人民民主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政治论文; 中国近代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