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吉林省PPP模式发展研究
于静霞,王 储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长春130507)
[摘要]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吉林省工作重点之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PPP模式在筹集项目所需的资金、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降低项目整体投资风险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吉林省在积极、有序、稳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运用PPP模式取得了一定实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应积极探寻PPP模式在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让PPP模式更好地推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惠及民生。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PPP模式;创新融资模式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公共投入难以满足需要,需要政府统筹公共资源、资金、公共资产来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加速城镇化建设”[1]。作为能够弥补公共建设领域巨大资金缺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且有社会资本参与的PPP模式必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背景下,《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强调:城镇化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快吉林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必须创新投融资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运用PPP模式提供资金支持。
二、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PPP 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2]。英国政府在1982年首先提出该种模式,并逐渐在世界各国推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运用PPP模式。
1.PPP模式有利于筹集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具有高投入、周期长、复杂程度高的特点,仅仅依靠政府单一投资渠道,资金缺口巨大,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实现。要想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发展,必须吸引和集聚民间社会资本的投入。PPP模式恰恰通过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由政府牵头统筹公共资源,形成对社会资本具有一定回报的有吸引力的项目,从而引导并集聚民间资本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解决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资金缺口太大的问题,有效推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融媒体时代给地方电视台带来的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应该牢牢把握,通过不断更新思维和转变自身结构加速实现转型目标。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地方电视台将改变传统媒体的模式朝现代媒体前进,逐渐打破就有格局,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传播影响力,制作更优质的节目内容,服务于更广大的受众。
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PPP项目管控难度大
2.部分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推进难度大
PPP模式与城镇化开发在公共服务的综合性、长期性上高度契合,社会资本方加大在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配套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充分发挥其在产业融资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政府部门则把精力主要放到项目的规划和监管当中,通过合理分工提升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3.PPP模式有利于改善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生活水平
1984年,我把几经省内外好几家刊物退稿终于下决心重写的《惊涛》交付《人民文学》,发表时他们加了整页面篇幅的《编者按》,文字滚烫,激情洋溢。而溢于言表的,是扶持作者的拳拳之心、款款深情。我至今不知道这些文字出于谁人之手,我能感到的是那双手的有力一握。即便是像《庐山瀑布云》这样发在地方刊物的小短篇,已经退休的老主编崔道怡也赶紧推荐给了《新华文摘》。涂光群在将近三十年后还把我自己几乎忘记的《唱歌吧桦树林》收进他主编的小说集。
据《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30年预计全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8%左右。但应当正视的是,目前尽管吉林省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2018年吉林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5%,并且吉林省内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均衡,长吉图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持续投入明显不足。
三、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PPP模式现状分析
(一)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改革开放40年间得到快速提升:1978 ~2018年,全国总人口增长1.5倍,而城镇人口增长4.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7.92%增加到59.58%,平均每年提高1.04个百分点[3]。吉林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数据显示,2014 ~2018年间,吉林省城镇化率由54%提高到57.53%。2018年末吉林省总人口为2 704.0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为1 555.65万人。
在适当的条件下,PPP 项目能够为私营部门提供足够的激励,使其向低收入群体提供服务,在平衡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财务与社会风险的同时,使利益相关方受益,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运行良好的PPP项目不仅创造税收,还能够实现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增加民生公共设施供给,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安居乐业。
根据项目施工需求,依据ASME IX和ASME B31.3要求制定了S3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工艺评定焊接接头尺寸如图1所示。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蔬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按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种植、市场化运作、商品化销售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
(二)吉林省城镇化建设PPP模式应用情况
吉林省积极推动PPP项目。《吉林省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管理实施办法》(吉政办法〔2015〕55号)要求,规范有序开展PPP项目,在社会资本采购过程中不针对民间资本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或与项目无关的资质要求,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投资PPP项目。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的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国入库项目9 247项,金额140 590.97亿元,其中吉林省入库项目172个,均已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审核,纳入管理库,投资额2 798亿元,覆盖省本级、10个市和15个行业领域。已落地即处于执行和移交阶段的项目57个,投资额2 101亿元;已开工项目占落地项目数的42.1%。国家示范项目四批合计34个。总体来说,吉林省PPP项目涵盖了15个行业领域,但主要投资方向分布在市政工程、生态环保、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等领域,科技、农业、教育、能源等领域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地区间PPP 项目数量差异较大,四平、长春、吉林PPP 项目数量占据绝大多数。吉林省PPP基本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吉林省入库项目分类表
(三)吉林省城镇化建设中PPP 项目存在的问题
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PPP项目将寸步难行。城镇化PPP项目既复杂又包含很多创新工作,且往往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因此尤其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吉林省财政厅组织专家组先后前往长春、吉林、四平、公主岭等地开展PPP 讲座,也设立了PPP 引导基金,但是各地方的PPP 工作能力和项目操作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与吉林省在城镇化建设中PPP项目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1.城镇化建设中PPP项目吸引力不高
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中的PPP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生态环保、交通运输等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也决定了这样的投资具有投入高、周期长且十分复杂的特点。社会资本投入必然考虑项目投资回报问题,具有收费性质的交通、污水处理等项目比较受社会资本欢迎,而康养、文化、农业设施等公益性更强的项目则社会资本缺乏参与热情。
2.PPP模式有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供给效率
从目前国内在实施的城镇开发PPP 项目来看,普遍存在产业导入落实难、产业落地慢、产业培育成效慢等问题,影响项目增值和效益实现[4]。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吉林省也不例外,虽然地方政府对城镇化建设中融资需求极为迫切,但是由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落后、配套服务及环境薄弱,加之“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理念影响,吉林省PPP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高。
根据式(17)可以计算得到点云中的某三维点X所对应于候选纹理视图中的像素坐标。仅当计算得到的像素坐标pi位于候选视图的图像范围内可见,则将pi所在像素坐标的颜色信息赋予三维点X作为纹理信息。
法拉利812 Superfast凭借着其明显的功率优势成为了六辆跑车中的性能怪兽。这是一辆集狂野与沉稳气质于一身的跑车,美中不足的是,座椅加热并没有在配置列表上出现。除此之外,如果再配上座椅通风功能,如果座椅能再柔软些,如果能再增加座椅电动调节的选项,那就再好不过了。
PPP项目从项目识别到项目移交的复杂程度和专业程度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特别高,由于涉及金融、会计、法律、资源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国家和地方各种财政、税收、土地及相关政策,甚至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专业性很强。吉林省PPP人才储备不多,在库专家更少,实际工作中有关人员掌握和运用政策的能力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推动。尤其是城镇化建设开发PPP项目涉及社会多个层面,易受外界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加之其公益性强,资金回流慢,部分项目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如果项目人员专业性不足,管控不当,极易造成项目难以为继的结果。
4.吉林省城镇化PPP项目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
受东北所在区域、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增长乏力、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PPP 模式在吉林省运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四、利用PPP 模式助推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加大力度,切实改善PPP模式的营商环境
吉林省各职能部门应加快制定PPP相关政策,并注意政策的可操作性,对于覆盖新型城镇化的PPP项目运行所涉及的环节,如财政、投融资、价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应加强监督管理,应明确规定涉及PPP项目的投融资方案、项目评估、社会资本选择、风险分担、运行过程中冲突处理等相关问题,从而为吉林省PPP项目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切实改善PPP模式的营商环境。
5G时代即将来临,为了适应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等业务需求,5G承载网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传送网的建设更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提前储备资源,在充分利用现网资源的前提下,结合主流厂家研发成果,寻求更便捷、经济的建设方案。
2.抓好优质项目储备,提升项目吸引力
虽然PPP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社会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如果项目看不到收益与回报,就难以吸引投资者投入。因此,吉林省地方政府应结合各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PPP项目的储备工作,在专家指导下,严格筛选城镇化PPP项目,精准识别不同类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先供给顺序,有序推进PPP项目,实现与社会资本的精准匹配,从而调动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与此同时,推动PPP项目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利用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优化PPP模式中社会资本的退出机制,从而达到增加项目吸引力的目的。
为了避免他虐待自己的胃,后来每天早饭我都会早起先准备好,待他吃完离开我再睡回笼觉;午饭烧好后拿到公司与他一起吃。我可不希望小日子刚刚变好,周桥就折腾坏自己的身子。
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管控项目效果
目前,人才已经成为PPP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人才匮乏正制约着PPP 项目的平稳进行。因此,吉林省要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快PPP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PPP专业人才快速解决专业人才不足问题,或者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PPP 项目发展、运行经验;另一方面,政府应统筹规划,在PPP 项目的政策研究、项目可行性论证、实务操作、业务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长期来看,还可以采取政府、高校、企业连动探索本土PPP 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实现项目有效控制。
4.强化政府职能,做好PPP宣传推进工作
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支持协调的事项繁多,各职能部门共同制定政策、协同进行公共资源配置,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扫除障碍,才能保证城镇化项目的有序实施,因此,政府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强化领导、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另一方面需要采取多层次培训PPP理论与实务、多渠道宣传PPP项目及未来规划,提供有关咨询和案例,推动PPP项目规范实施和运作,通过PPP模式助力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
[2]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10):2-10.
[3]国家统计局人口司.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N].中国信息报,2019-08-23.
[4]段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宁夏PPP模式发展研究[J].金融经济,2018,(6):46-47.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288(2019)06-0071-04
[收稿日期] 2019-11-28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JKH20170202SK)
[作者简介] 于静霞(1973-),女,管理学博士,吉林工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投融资管理;王储(1989-),女,吉林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王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