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的现代教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教育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社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江泽民立足于中国国情,密切和世界的发展趋势接轨,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1]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形成了系统的现代教育观。
一、科教兴国,优化人力资源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价值的多元化需要我们结合现实状况和长远发展规划进行价值体系的重建,以适应并促进现代化的进程。首先,江泽民以现代教育的价值理念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肯定了教育在整个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把科技进步和加强教育联为一体,共同作为统一的发展战略,使教育成为国家发展和国力竞争的聚焦点,这是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下,对教育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江泽民以战略家的眼光,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现代教育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把教育在培养经济建设人才,推动科学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摆在了应有的地位,教育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价值得到了充分承认和重视,为我们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树立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力,谁能在科技中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优势。科教兴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举措。
其次,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优化人力资源,培养新型人才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代人才教育观。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江泽民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培养同时代潮流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大批人才,不断开拓新的科学研究领域,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2]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3]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构成国家财富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技术、信息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是主宰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战略资本,“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经济繁荣的核心。”[4]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在于人。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充足,但没有得到有力和富于深度的开发,与发达国家相比优势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国民整体素质不高,因循守旧,缺乏创造性,因而迫切需要通过教育来提高。教育是保持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的最重要的手段。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优化人力资源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人力资源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走向,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同时大力优化人力资源,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保证。江泽民重视人力“软件”优势的培育,对于我们迈向知识经济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以人为本”,以教育创新推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受教育者本身素质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培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促使个体身心全面发展。江泽民的有关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并以教育创新思想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现代教育目标和现代教育模式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其一、江泽民以“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确立了现代教育的目标。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主体教育观,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与个性和谐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思想。其价值在于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功能,教育再也不是简单的社会工具。素质教育的提出,说明我国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开始重视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在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使人们认识到教育要为社会服务,首先就要培养身心发展和谐、素质高、能力强的个体,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江泽民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江泽民致力于教育在提升人的素质上的成效,以推进社会的进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只有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发展现代教育事业,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升人类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文明的进步,呼唤个性的和谐发展,未来社会应是以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都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否则,决不会培养出有独立个性、完善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充分体现了江泽民的人文关怀。江泽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是教育现代化对当代人才观的科学应答。
其二、江泽民以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培育的观念深化了对现代教育本质的认识。人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含义是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人格完善、主体性弘扬的角度来认识教育价值,而不能把教育当成培养“社会工具”或“社会机器”的手段。由于长期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人的个性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人的创造力被完全窒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素质教育的同时,人又有自己的主体意识,有完善的人格,有独特的个性。现代教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和自由,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全面、自主、和谐发展的个体。江泽民特别从德育的角度强化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认为通过德育不仅促使社会发展、进步,而且可以使得个性充分发展,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主体意识得到积极发挥。因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有灵魂、有道德、有良好的个人品性和修养,否则,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知识和多么高强的能力,他都不能称得上一个真正的人。
其三、江泽民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教育创新的思想,完善了现代教育目标,推进了现代教育模式的生成。
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仅要求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求人具备批判的精神和创造性地变革现实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将成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力依托。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都需要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育需要教育创新的支持。“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6]未来人才不能单纯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知识;不能简单地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而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教育创新需要制度创新做保障,通过制度创新才能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从而为教育创新作好准备。而“进行制度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7]因而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培养模式,是与世界一流教育接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使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江泽民的教育创新思想为我们在新时期实现从应试性的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的创造性教育的转轨,树立了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指明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江泽民的教育创新思想,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体现了其对教育创新和创造性人才的急切呼唤,使我国21世纪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日趋完善,人才培养的规格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三、完善21世纪的现代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趋深入及知识更新的加速,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以持续一生的学习来回应时代变迁的挑战,要求现代教育不再是终结性的教育而是终身性的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完善21世纪的现代教育体系,首先要把我国建成人人终身皆学之邦。江泽民指出:“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8]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中,终身学习不仅是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而且已变成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实际行动。大学毕业不再是个人受教育的终结,而只能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一个人必须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都必须从事的活动,因而要通过终身学习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江泽民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21世纪的我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9]对于我国国民“量大质低”的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势必将成为我国顺应国际化趋势、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战略方针。中国的发展需要用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以此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速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使中国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之邦。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其次,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江泽民指出:“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10]学校是社会的主要教育机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教育不再只是学校教育,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将承担起教育的职能,学校将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社会也将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企业办学、社会办学将成为普遍现象。21世纪的社会中,将出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状态,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在对个体的教育中其影响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江泽民以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新思维、新方式,强调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提出了系统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一方面,教育社会化。现代化的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进行全方位的一体化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大家一起关心和支持。江泽民指出:“我所以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11]要树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现代系统教育观。在这一系统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巩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果,完成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保证。江泽民还从我国现实的生产力出发,提出要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由政府包揽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此,江泽民指出:“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12]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13]江泽民还特别强调了高等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4]这一系列论述通过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社会教育化。现代化教育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不能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适当参加一些物质生产活动,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事实证明,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15]“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代时代的需要。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6]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偏重于学科知识的课堂灌输,忽视了社会实践、脱离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使教育和实践相脱节。江泽民的这一思想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青年“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的战略举措。
四、强化现代教育的本质功能
教育的功能涉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在21世纪,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功能,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教育不仅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而且在生产关系方面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的本质功能既具有知识产业性,同时又具有社会公益性,是两者的高度统一。对此,江泽民指出,一方面,“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17]在教育的社会职能上,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教育不仅要为经济服务,也要为政治服务,还要为其他各项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服务。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功能,就必须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江泽民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18]同时江泽民还指出,“要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生重大的作用。”[19]通过教育的服务功能,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得以实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使教育成为一项公益事业。另一方面,现代教育应具有知识产业性。“教育已经成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20]将某些新科学以及科学的新发现直接转化为技术,导致新产业的兴起,影响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留学人员特别是留居海外的科技人才回来创办科技产业。”[21]使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从而使科教兴国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江泽民关于教育的论述,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着眼于风起云涌的科技革命、日益发展的知识经济、尖锐复杂的国际竞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我国的教育发展在方针政策、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论述,极大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其科教兴国战略、人力资源建设、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的功能性质、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的论述,反映了他关于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思想,充分体现了其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标签: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知识体系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