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何鹏明

解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何鹏明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房屋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而地基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施工处理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合理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房屋建筑施工效果的优劣,关系到房屋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就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经过长期的实践累积,对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信息科技的不断更新与人们对房屋建筑功能和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使得当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不得不随之发生相应的改进。为减少房屋因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不当产生下沉、抗震性差以及不稳定等安全隐患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地基施工操作流程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来处理,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特点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复杂性。我国陆地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冻土、软土、盐碱地都是比较常见的地基类型,加之气候条件的影响,经常出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地基处理比较复杂。(2)潜在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每个施工环节之间都存在紧密联系,细节问题的出现会埋下质量隐患,甚至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尤其是作为房屋建筑基础的地基,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3)困难性。地基处理需要进行地下作业,加之众多不可控因素,地基处理烦琐,且容易出现变化,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实际作业比较困难[1]。(4)多发性。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大多是因为地基处理不当引起的,一旦遇到恶劣自然环境,尤其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极易出现房屋倾斜和倒塌事故,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5)严重性。地基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石,出现质量问题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妥善处理,后期返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并且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及工程安全都会受到影响。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技术

2.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当前,在房屋建筑中使用注浆地基处理技术的时候,通常是借助水泥注浆与硅化注浆两种形式以实现施工目的的。具体来讲,水泥注浆技术,是借助灌浆管或压浆泵把实验中取得的各种科学的数据比例,应用到水泥浆液的配置过程中,然后把配置好的浆液合理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借助周围土地与水泥浆液混合后凝固而成的具有较大强度的土体,对地基的抗变形能力、压缩性及强度等进行明显改善;硅化注浆就是在压力、加气、电动等作用下把混合的硅酸钠溶剂科学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借助混合的硅酸钠溶剂所具有的物化特性,推动地基土地的硬度与强度可较好地符合预设标准。在灌浆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时期的灌浆方法已经颠覆了传统过于单一的形式,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具有明显复合性特征的灌浆技术已经在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中得以普遍应用,比如,水玻璃—水泥双液注浆等,在应用符合性的地基注浆技术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先把水玻璃与水泥两种浆液分别配置好,然后将两种浆液依次从事先设计好的注浆管顶部管口用同样的流量与压力,合理地灌注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可推动房屋建筑地基的凝固质量及凝固速度有明显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这里可以看出,注浆类型的处理地基技术,是一种对地基结构进行合理改变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防止房屋建筑在施工中或建成后不均匀沉降等情况的出现。本文在研究与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前一些房屋建筑在处理地基的时候选用了注浆类型的地基处理技术,都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施工效果。

2.2夯实地基处理技术

夯实地基处理技术是借助大型起重机械,向地基施加外力使其土质结构更加紧密,并且提高地基强度、密实度等多项能力的一种技术。夯实地基处理技术的作业方式包括强夯和重锤两种,所用工具分别为10~40t的大型起重机和2~3t的夯锤。前者需要根据地基夯实需求,使起重机从10~40m高度处落下,并根据作业进度调整下落高度,完成对地基的夯实处理。实践证明,对地基进行多层强夯处理后,作用深度可以达到54m。后者则是在重力作用下,使夯锤自由下落。

2.3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

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土质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都是应用于粘性土或者是砂性土。旋挖钻孔技术在成孔的过程中比较快,并且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投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证桩孔位置的精准度,通过这种地基处理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空间。如果是在公路或者是桥梁桩基工程中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在导管内灌注相应的混凝土,然后在对孔深测定完成之后进行水封,在这个施工过程中如果沉渣的厚度没有达到方案中规定的标准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桩孔内进行清理,直到沉渣的厚度符合的规定的要求之后才能继续开展下一个环节的工作。

2.4排水固结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想要提升地基土体所具备的抗剪强度,最好的办法是对排水固结法加以利用。将垂直排水柱布设在软土地基粘性土当中,继而利用排水固结法针对地基实施加负荷形式的压力测试,继而将其所谓前提展开分析,得出提升软土地基强度具体的方法,为房屋建筑所具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保障。地基处理工作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排水固结法包括:①砂井法。该方法主要是在软土地基当中设置砂井,在上层铺设上砂垫层,这样做可以应用房屋建筑地基当中的排水通道,对一些多余的水分加以排除,继而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让地基强度更高;②堆载预压法。该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地基开始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的现场实施建筑房屋等质量的堆填,继而采用预压加载的形式,让地基的沉降提前开始,继而实现地基稳定性的提升,增加其整体的承载力;③电渗排水法。该方法是利用金属电极,将其插进地基土壤中,然后通电,继而使得地基当中的水分从阴极流向阳极,再让水分从阳极流出,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地基当中的含水量,为地基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2.5冲孔灌注桩

冲孔灌注桩是灌注桩最为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在桩位上面直接成孔,继而将钢筋笼放到里面,然后灌注混凝土。冲孔灌注桩主要是利用冲孔机打孔。它的优点主要在于对相邻的一些建筑以及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桩长以及直径方面的设置比较简便,桩端能够融入到持力层或者嵌入岩层当中,单桩的承载力也比较大等。能够大幅度提升房屋建筑地基所具备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结语

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对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地基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强度、密实度、抗剪能力等特性,进而为房屋建筑提供更加稳定、可靠、安全的基础。在应用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时,应先明确地基处理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条件、施工目标等,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技术对地基进行改良,以此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小强,章鑫.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08):70-71.

[2]魏晓萌.浅谈如何提高地基基础工程在现代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J/OL].建筑知识:1.

[3]邵文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60-61.

[4]郑小佩.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07):84-85.

论文作者:何鹏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解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何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