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股市走势的诸多因素:2010年上半年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趋势与思考_中国股票市场论文

多种因素影响中国股票市场走势——2010年上半年我国股市下跌的原因、趋势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上半年论文,市场走势论文,股市论文,多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基本上已走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三驾马车”全面加快。1-5月份出口累计实现顺差354亿美元,增长32%;进口达5323亿美元,同比增长57.5%,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4%。1-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此外,全国财政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31%。实体经济不断出现亮点,是世界各大国中最好的,为避免全球经济二次回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我国股市却在3000-3100点徘徊了一段时间后,于4月19日后迅速下跌。截至的6月20日,已从今年1月初的3289点跌至2505点,跌幅达23.8%,成为2010年上半年世界各国股市表现最差的市场之一。

图1 2010年上半年上证指数日K线示意图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

股市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波动是实体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对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反作用。因此,分析、研究其原因,对此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管理层参考。

一、2010年我国出现明显的通胀预期,迫使央行出台调控措施

实际上,我国股市于2010年1月11日就开始大幅下跌,与央行1月12日首次提高准备金率、大发央票,有直接关系。

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我国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实际上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中新增贷款达9.59万亿元,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货币投放量最多的一年。由此带来的流动性,使我国房地产和普通商品价格开始上涨。

2010年4月份,鲜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推高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约1.9个百分点。大米、食用植物油全部涨价。食品价格的上涨值得警惕,因为它可能是大幅通胀的前兆。

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1-5月CPI分别为1.5%、2.7%、2.4%、2.8%、3.1%。相对2009年(-0.7%)仍然有了很大的涨幅。5月CPI同比上涨3.1%,近19个月来首度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2010年5-6月,我国进一步上涨的“通胀预期”则更强烈。这就使得我国进行以下方面调控:

1.三次上调准备金率。2010年已三次上调准备金率,预计冻结人民币9000亿元以上。1月12日第一次上调0.5个百分点,2月25日、5月2日又分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大量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央行大量发行央票,加强资金回笼力度。3、4两个月内,央行通过常规操作工作实现净回笼资金量已累计达到9810亿元。这项货币政策配合准备金率上调,实际形成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给股市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2009年1月至2010年初我国房价快速上涨,相应政策调控越来越紧

2008年11月起,我国货币政策实际已由极度从紧的额度制管理转向“适度宽松”,大量投放货币。在2009年新增贷款9.59万亿的基础上,2010年1-5月,又新增贷款4.01万亿。充沛的流动性资金,除部分流入生产领域外,相当一部分开始另寻出路。由于我国90%以上产业为供过于求,因此,和全球各地的游资一样,它们最先大量涌入的是具有刚性需求的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

从2009年4月起,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平均价格不断上涨,到2010年1月,同比上涨109.5%。其中,涨幅较大的城市有:北京110%;天津109%;上海108.8%;南京110%;杭州112%;宁波108%;厦门108.9%;南昌107%;长沙108%;广州110%;深圳120%;海口130%。2010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继续快速上涨,有的大中城市在“两代会”后到5月1日前呈跳跃式上涨。

我国大中城市房价呈明显的泡沫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它使我国贫富差别更加严重;使数以千万计的留城大学生和民工无力买房、望房兴叹,加剧了社会矛盾;使城乡居民不敢消费,也无力进行其他投资;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更加依赖。更严重的是,整个实体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泡沫。为此,在权衡利弊得失后,政府不得已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严厉政策。

2010年4月14日,“新国四条”出台后,仅过三天,以最严厉的二套房贷政策为首的“新国十条”政策出台,表明了中国政府决心之坚定。北京、福州、西安、深圳、合肥、海南、苏州、浙江、青岛、广州等地纷纷出台地方调控细则。如2010年4月30日,“京版国十条”以对国务院新政最为严苛的执行力度予以发布,相比“新国十条”更为严厉。5月6日媒体报道上海将在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房地产调控最严的“房产税”。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全面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工作。

在中央和地方严厉的调控政策干预下,上海、北京、深圳及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在4月的最后一周中出现了交易量严重萎缩,房价稳中有跌的局面。5月中国30个大城市中,成交面积全线下跌,总跌幅约44%。2010年5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创5年来最低。5月,上海新房住宅的周成交量都在6万-8万平方米的低谷徘徊,新房累计成交面积仅为30万平方米,是2006年以来上海月成交量最低的一个月,比2008年的低谷期还要低30%左右。

严厉的房产调控新政使人们对房地产股畏之如虎,沪深两市房地产股大幅、持续下跌。而向房地产产业大量放贷的银行股也随之大跌。对房地产泡沫不调控不行,调控太严又一定会直接引发相关产业连锁调整,加剧实体经济与股市的下滑。

三、“股指期货”分流大批游资

除了房产调控新政外,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发挥作用是又一重要直接因素。

多数学者、投资者原来预期:股指期货中的套期保值运作,会迫使基金、大机构买进大量与300指数有关的大盘蓝筹股,这样就会激活大盘股,并带动大盘向上。然而,事与愿违,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货”后,并没有任何带动大盘蓝筹股的迹象,反而于4月19日,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双双暴跌。

主要原因是:参与者即使到2010年6月18日为止也仅有3.1万人,与股市几千万人参与相比,比例极小。同时,股指期货的成交量与持仓量为15∶1,远远大于国际市场平均水平。这说明多数为投机者,持仓数小,故完全不必花大量资金买进很多大盘股等待时机去套期保值。

股指期货由于实行“T+0”,灵活方便,快进快出,成交量逐渐放大。开设第二天达到1221亿元,超过沪深300指数现货成交1188亿元。实际上,原来有些炒大盘股与中小板、创业板的游资也被吸走不少。

总之,对股指期货的过高预期,对中小投资者及机构、基金经理的心理造成很大打击。当人们看清了事态真实情况,纷纷抛股,股市只能向下寻找支撑。

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新股上市增多并大批“破发”,促使股市下行

我国股市一直在试行“市场化”发新股改革,结果新股大量地贴着市场价硬性发行来。截至6月初,2010年发行的新股已达到157只,即平均每两个交易日就有三四只新股上市融资。

此外,新股首发市盈率也屡创新高。首发市盈率从2009年7月的33.74倍,持续攀升至2010年1月的67倍多。虽然在3月份一度回落至50倍,但5月份又回归到59倍。这不仅高于海外市场的新股发行价格水平,也超过了目前A股整体市盈率(为28倍左右)。由于高市盈率进而高价发行,直接导致新股募集资金规模巨大。截至6月3日,157只发行的新股首日募集资金总和为1959.15亿元。更严重的是,截至6月3日,在今年发行的157只新股中,已有61只跌破发行价,破发比例接近四成,其中有16只新股首日破发。这是中国证券史上十分少见的情况。

新股的无限度、超高价发行,使二级市场难以承受。当几千万投资者及机构发现解套无望后,只好忍痛割肉,亏损抛股。这又造成整个股市逐日下行。

五、“国际板”渐行渐近,将巨额募资,给投资者带来心理压力

所谓“国际板”问题,即容许美、欧、日等外资企业、海外企业到中国A股来上市。据了解,此项工作已准备数年,上海证管部门极力希望在2010年尾促成此事。

此事不仅关系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是否允许在资本市场上首先开个大口子的问题;还关系到人民币是否要大步升值,是否能容忍几千万家出口型小企业再度亏损、歇业,从而使我国出口再度下降、萎缩;更关系到整个实体经济兴衰的大问题。更主要的是,它将使本来封闭的市盈率、市净率都大大高于海外,中国A股市场中宝贵的资金被大量高价募走。例如,英国汇丰控股公司一直声称欲来中国A股市场募集50亿英镑,实际上等于将被募走500亿元人民币。这将大大拉低中国整个股市的价值体系。这也使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充满警觉,对中国股市形成向下的心理压力。

六、周边国家经济、股市呈二次探底状,对我国股市形成拖累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再次出现了多重风险与二次危机。希腊危机引燃了欧元区多个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欧洲的PIIGS国家(即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经济发展长期萎靡,失业率高企、财政赤字过高、政府债台高筑。此外,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的情况也不好。国际主权评级均被下调。欧元区一季度GDP仅增0.2%,失业率高达10%,各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率均超过占GDP3%和60%的国际警戒线,大量欧元区政府开始实行紧缩措施。

美国经济2008年下半年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近期虽有复苏,各项经济指标均不乐观。5月20日公布失业人数环比增加后,当天美国股市大跌3.6%,纳指大跌4.11%,为2009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日本2010年以来经济虽逐渐复苏,但基础不稳,通缩态势仍未结束,失业率很高。日本股市至今仍在9400点左右徘徊,为2009年11月以来最低点。总之,美、欧、日等国经济、股市虽有复苏、反弹,但依然较为脆弱,市场有时出现突然下跌,这对本已处于熊市中的中国股市更是形成连带冲击,海外涨,中国股市就高开低走,引来大量出逃盘;海外跌,中国股市更是低开低走。

总之,中国股市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出人意料地在2010年上半年走出了下跌23%的熊市。我们期待国家能有重大的经济政策出台,以改变股市这种向下态势。

标签:;  ;  ;  ;  ;  ;  ;  ;  

影响中国股市走势的诸多因素:2010年上半年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趋势与思考_中国股票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