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CT和MRI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 CT 和 MRI 检查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检出率。结果:50例患者经CT检查后,发现123个病灶;经 MRI检查后,发现450个病灶;当病灶直径大于5mm,CT可检查出119个病灶;MRI可检查出259个病灶;当病灶直径小于5mm时,CT检出4个,检出率3.3%(4/123);MRI检出191个,检出率42.4%(191/450),两种检查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MRI相较于CT检查诊断检出率较高,其能清晰的监测出微小病灶,为早期诊治提供有利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早期诊断腔隙性脑梗死常用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腔隙性脑梗死;CT;MRI;诊断价值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其是一种较小的梗死病灶,其好发于脑干、大脑深部等部位,分布于尾状核、壳核、桥脑等,主要是由于颅内血压过高,导致小动脉栓塞而引发的,好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因此,尽早发现、尽早诊断,以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在临床诊断中,通常采用CT与MRI检查诊断,CT检查需要病后10天左右检查较好,而MRI可快速、清晰的对脑干腔隙性脑梗死情况进行观察,为诊治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主要针对CT和MRI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8.9±10.3)岁,主诉症状:所有患者均出现呕吐、嗜睡、头晕头痛、感觉障碍、语言障碍、面瘫等。纳入标准:无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均了解本次研究方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心、肝、肾、血液等疾病者;梗死范围较大者;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应体征检查,之后分别实施CT与MRI检查,现方法如下:
CT:应用CT检查仪,将其设置为常规轴位扫描,基线:OM;对患者颇底至颅顶,连续扫描10层,层厚:10mm;层距:10mm;在扫描过程中,如发现病灶,将其放大进行扫描。因CT为层面图像,故扫描时,通常采用横断面,为清晰的显示出病灶形态、大小、位置,需多层面的图像。CT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影像特征:脑皮质下出现低密度影与形态不一的扇形,基底节区出现低密度影,且边缘模糊[1]。
MRI检查:实施常规轴位扫描,层厚:5mm;层距1mm,T1W/ISE:TR/TE为428/10ms;T2W/ISE:TR/TE为8000/89ms,发现病灶后,对冠状位、矢状位进行加强扫描,将参数调整为:TR/TE:T2W/ISE。MRI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影像特征:T2信号有所提升,T1信号减低,当T2信号增强,敏感度更高。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种检查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1.0软件分析本文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 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CT与MRI检查部位结果
5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CT检查,发现123个病灶,多为小片状或斑点状,有密度改变现象,病灶直径均在4-18mm内;经 MRI检查后,发现450个病灶,病灶多为斑点、小片状、长圆形,且边缘不清晰,病灶直径均在2-15mm内。病灶检出数对比,MRI高于CT,P<0.05,见表1。
表1 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n]
2.2比较CT与MRI检查病灶大小
当病灶直径大于5mm,CT可检查出119个病灶;MRI可检查出259个病灶;当病灶直径小于5mm时,CT检出4个,检出率3.3%(4/123);MRI检出191个,检出率42.4%(191/450),两种检查检出率对比,P<0.05, =35.796。
3.讨论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临床表现为微小动脉出现缺血性坏死,因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易使腔隙出现不规则病变,导致患者出现四肢麻木、反应迟钝,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年龄增长,使得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直线上升。此病症在早期具有发病快、急等特点,因此,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诊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临床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时,通常采用CT、MRI检查。经研究表明[2],MRI可清晰的察看病情的大小、形态及数量,其检出率要明显高于CT。本次研究显示:CT检查发现123个病灶;MRI检查发现450个病灶;病灶检数对比MRI较多,P<0.05;病灶直径小于5mm时,CT检出4个,检出率3.3%(4/123);MRI检出191个,检出率42.4%(191/450),两种检查检出率对比,P<0.05。由于病灶直径的大小不一,在CT、MRI检查需要以脑缺血组织水肿状况为基础,当患者出现局部脑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时,会低于正常的监界值,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直接致细胞内部环境失衡;当钠离子浓度升高时,会导致细胞发生毒性水肿。而CT图像,对正常脑组织密度的显示较低,又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CT图像无明显变化;再加上病灶与四周组织间的密度差会受机体骨性结构的影响,使得CT在小脑处与脑干处的检出率较低;而MRI能更清晰的将小病灶检测出来,其检测敏感度较高;成像可在发病3h后显示,分辨率较高,可较清晰的显示脑组织病灶形态及情况。两者相比,MRI检测准确度要明显高于CT[3]。
综上所述,CT和MRI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柳惠彬.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7,38(1):30-31+37.
[2]刘锋.探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2015,21(16):32-33.
[3]刘兴宇,聂永康.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7):1080-1082.
论文作者:刘秀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病灶论文; 检出论文; 脑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直径论文; 发现论文; 两种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