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论文_孟光远

浅谈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论文_孟光远

鹤壁市淇滨热力有限公司 河南 鹤壁 458030

摘要:作为集中供热效率控制的重要指标之,热网效率的提高目前已经成为了供热节能工作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以期能为充分发挥供热应有的节能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供热管网;节能技术;改造措施

1 供热管网节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供热管网系统比较复杂,其节能技术的发展与科技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国内外对供热管网节能技术的研究工作都非常重视,通常在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节能处理:提高保温技术,减少输热过程中的热能损耗;提高官网的水力平衡技术;提高热计量技术和温控技术,提高供热效率;减低输送耗电,节约供热用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的供热管网节能技术还将继续进步。

2 进行供热管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前,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和能源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供热和制冷等方向的能源消耗又占到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很大一部分。随着居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供热上的消耗也越来越高,成为节能工作中的巨大困难。供热管网是集中供热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已逐步取代了分散供热,因其无燃烧、供热质量好、供热设备运行稳定、能耗低等优点成为了城市供热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供热管网进行节能改造,能够大大减少耗能量,对节能工作有很大的裨益。

3 供热管网改造的具体措施

3.1 运行方式的改造

3.1.1 连续供热与分时供热相结合

应提倡冬季连续供热与分时供热并举的热网运行方式。与24h连续供热的方式相比,间歇供热是指在供热期内依据室外气温变化进行3~4个时段的阶段性供热。研究表明,在单位煤耗相同的情况下,连续供热的锅炉效率是73.6%,间歇供热的锅炉效率则仅为55.6%。连续供热比间歇供热的日平均室温要高出0.7℃~2℃。另一方面,连续供热可使室温变化平稳,而间歇供热则存在着较大的室温波动,变化幅度一般在3℃~3.5℃,室内人员会明显感受到温差变化。此外,连续供热更有利于炉膛内燃料的完全燃烧,杜绝了间歇供热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分时供热是指在严冬及室内人员多、活动频繁的时段增加锅炉的运行台数;而在冬季的初期、末期,以及办公室无人时段和居民夜间休息时间则可以适当减少供热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1.2 提高热网运行参数的精确性

作为造成导致系统流量增大和用户冷热不均的主要原因,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会直接导致热网输送能力的降低和热交换设备需求的增加。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首先在供热系统增加控制设备,解决水力工况失调的问题,再将供水温度提高到设计温度或接近设计温度,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输送效率。此外,还可通过在每栋建筑的热入口处安装混水泵,通过调节混水比,控制楼内供水的温度,增加循环水的流量,这样做不仅能减少顶层过热现象,又不会降低底层的供热水平,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室内的局部热源,避免了因为部分散热器面积过大与部分支路流量过大而形成的局部过热现象,能够大幅改善建筑物内各处温度的不均匀现象,有效减少这部分能耗的损失。

3.1.3 汽暖改水暖

水暖供热由于其具有的热效率高、热损失少、安全性强等诸多优点,目前正逐步取代汽暖,成为供热方式的首选。因此,汽暖改水暖在热网节能改造中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改造过程中应注意是:由于汽暖和水暖使用的管道具有不同的设计坡度,因此改造时须对管道坡度进行适当的调节;汽暖是不能漏气、放气的,而水暖需要加放气阀,放掉暖气片中所积的气,以保证热水能有更好的循环,另外,水暖系统还需要设置加压泵,避免高楼层用户可能因压力不够而导致的供热不足问题;为保障供热效果,还应将原系统中的暖气片更换为水暖专用的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好更换后,还应通过试水试压检验系统供暖的安全性。

3.2 加强管理 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3.2.1 加强热网设备的管理力度

要提高热网的运行效率,还必须做到改变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对设备、管网、以及用户实行更加严格和科学的管理。首先,由于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热网中很多设备多处于老旧且缺乏维护的状态下,直接影响了其工作效率。此外,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所需的各种热工仪表,也多有缺失、不准等问题存在,使系统无法进行正确的工况分析。因此,供热单位应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购买和置换更加先进、节能的配套设备,并确保各种热工仪表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3.2.2 加强用户端的管理力度

在用户端的管理上,首先应加大对系统失水问题的防堵力度。据调查,目前国内供热系统的补水量已超出了循环水总量的10%,其中管网陈旧漏水和用户放水是最主要的原因。针对供热管道,应在停止供热后通过湿保养来减少锈蚀问题。夏季检修后,还应将软化水充满管道内,在防止管道内壁锈蚀的同时,也节约了其运行充水的准备时间。在用户放水方面,除须加强宣传工作外,还应以有效的查漏、堵漏等措施进行应对。对于大、中型供热系统应考虑将直接连接改为间接连接,即将一次网系统和二次网系统的水力工况分开,使彼此不受影响,便于发现失水原因及时补救,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按面积计费模式,采取按热量收费的办法,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

3.3 多热源联产模式的推广

随着集中供热规模的逐渐增大,以2个或2个以上热源组成的多热源联产供热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产热源因燃料与设备参数的不同而成本不同,目前实践中,以低成本的热电联产供热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实际生产中,多由能耗较小的热源在采暖期满负荷运行,而能耗较高的热源则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起到调节热量峰值的作用。近年来,太阳能、地能、水能技术的发展,也让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些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作用和优势,太阳能热泵、地能热泵、水能热泵等新型节能供热技术,也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

3.4 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除上述各种再生能源热泵外,很多针对集中供热开发的节能技术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上文中提到的水力平衡问题为例,新技术可以根据供热计量的系统,在用户的热力入口处安装差压控制器,从而抵抗用户调节对系统水力状况的干扰。此外,热网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系统控制的精确性,在迅速检修设备问题、节省燃料成本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功效。

3.5 建筑安装过程中的保温处理

一些供热质量问题出现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保温处理阶段,统计显示,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单位住宅建筑面积的供热能耗仅为我国的1/3,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的差异。目前我国居民多居住在大规模的公寓式建筑中,这些建筑墙体若未进行相应的保温处理,则往往会导致供热期内大量的室内外热量交换,造成严重的热能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考虑在建筑外墙一侧安装保温材料以降低建筑的整体能耗,提高供热系统的节能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集中供热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由粗放经营向着科学、节能的管理方向发生转变,各种新技术被相继应用,并表现出较好的效果。较前期相比,我国建筑单位面积供热能耗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但应该看到的是,目前供热管网的运行和管理中也还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供热节能增效的改进空间还很大。技术工作者应把握这一机遇,在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将各种新技术应用于实践,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温孝斌.国内供热节能中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J].科技传播,2012(09).

[2]徐伟,邹瑜.供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刘金生,冀卫兴,石爱敏.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分析与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03).

[4]周万英.为实现节能在供热系统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J].高校后勤研究,2006(05).

论文作者:孟光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浅谈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技术论文_孟光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