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明显的情况下,各国之间不仅是经济沟通日益密切,文学教学等方面的沟通也更加紧密。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文学教学的艺术之路也对我国文学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因为外国文学教学是不难被理解的,所以如何客服这一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本文对阐释三境界:外国文学教学的艺术之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阐释三境界;外国文学教学;艺术之路
外国文学教学无论发展的有多好,若是人们无法理解文字,那么文学教学的意义就会削弱。由此可见,理解是最为重要的。想要让人们深入地理解文本,就应该对文化差异进行了解,明白语言的局限性等道理,然后通过对文学作品细细的品读来明白其中的含义。
一、文字的含义无法得到充分地体现,克服文字异化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体现文化的文字之间也有着独特的固有个性。这样的情况就使得语言思想和现实之间脱节,想要准确理解外国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正是因为语言的隐喻性,所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作者写作过程中的这一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读者阅读的难度,甚至有的时候会曲解作者的本意。所以说,充分体现文字的含义,克服文字异化是理解外国文学教学的主要途径这一。语言的隐喻性即是一个缺点,也是一个优点,缺点在于其让作者陷于词不达意的困境中,而优点则在于为人们克服文字异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语言的缺陷使思维和写作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文学作者想要将自己的思维通过文字的方式表示出来,就必须跨越这一条鸿沟,但在跨越的过程中,若是不成功,那么鸿沟依然存在,若是成功,那么思维和文字之间就会表现的天衣无缝。但也仅仅是表现而已,因为思维和文字两者在转化的过程中,必然的会出现差异,而作者若是想要利用外在的言语来进行思维,那么其思想在文字表达中就会变成不一样的东西,其想要传递自身思维的目标就无法得以实现。但这种文字异化并不是无法解决的,要知道,语言的隐喻性是一种二律背反。也就是说,这是矛盾综合体。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从来都没有放弃克服文字异化,也就是说,只要克服了文字异化,读懂外国文学是必然的结果。而如何克服异化,就需要人们体悟语言的启示性,了解语言的局限性。
二、体悟语言的启示性,了解语言局限性
想要克服文字的异化,还是需要从语言所具有的隐喻性入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及暗示功能使其产生了两方面的特有个性。通俗一些说,就是指局限性和暗示功能两者本身就是相生相克的,所以对这一矛盾综合体进行巧妙的运用就是当前文学创作者的必经之路。这些文学创作者一方面对语言的软弱进行抱怨,另一方面又通过暗示来寻找合适的出路。再简单一些来说,就是指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暗示性语言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暗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讽寓和象征[1]。所以说,想要做好外国文学教学工作,就应该让学生学会寻找一部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但在实际外国文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却带领学生走入了误区,将象征和讽寓两者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得学生无法理解外国文学。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必须先了解讽寓和象征之间的区别。近些年来,讽寓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象征的作用则越来越突出,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象征是有具体形象的,其形象本身是实际存在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与此同时,学生在发现作品象征意义的时候,需要对作品的结构性意象进行分析,而一部作品的结构性意象并不是单一的,所以说,学生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了解的过程中,需要对作品的每一部分都进行了解,分析其含义。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解,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悉心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掌握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克服语言的局限性,将其所具有的启示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就可以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一境界即是写作的艺术境界,同样是阐释艺术的最高境界。要知道,沉默自身所代表的是无奈,但这种无奈若是应用的恰到好处,就可以起到空故纳万境的效果,也就是可以将自然界中的万千气象都包含在内,并将人类内心的所思所想表述出来。所以说,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阐述艺术,让学生可以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做到无声处听惊雷。当教师引导学生从沉默中了解作品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沉默在哪里?在什么时候沉默更能体现其意味?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沉默一般在言说的中央。也就是说在作品高潮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沉默的停顿,在应用沉默进行表达的时候,通常会在前文预埋伏笔,告诉读者需要注意此处的空白、沉默等。因此,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就应该帮助学生去理解沉默的含义,从沉默中寻找其言外之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外国文学座屏,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欣赏需要从三个层面出发,第一层面就是了解作者的词不达意,并努力克服文字异化,第二层面是领悟语言的启示性,对语言中相生相克的道理进行了解,第三层面是理解的最高境界,通过沉默来了解其言外之意。当学生掌握了阐释三境界之后,其对外国文学的理解就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曹晓青.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83-85.
论文作者:黄鲁娟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外国文学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文字论文; 这一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沉默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