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比方法更重要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重要论文,诗歌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三诗歌鉴赏,作为一场攻坚战,我们会特别注重一些常规鉴赏方法的教学,比如让学生关注诗歌的标题,注意其内容上的指示意义;关注作者及背景,要会知人论世;关注诗歌意境,把握其情感……但是诗歌鉴赏教学成效却并不理想。 充满灵性、语言简约、思维跳跃的诗歌,其鉴赏我个人认为不能是呆板的套路样的流程输入即可的。包括我们教给学生的各类诗歌的分类鉴赏方法也只是浮于表相的,只会触及诗歌的皮毛,远远不是“鉴赏”二字的要求;我们教给学生的各类题型的答题模式更是功利化的“唯分”而已。那么诗歌鉴赏教学应该教给学生的除了这些常规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一、运用文言知识理解诗歌 笔者认为,诗歌鉴赏首先应该从语言层面进入,运用文言知识进入诗歌的语意层面的理解。 在语言体系中,诗歌属于文言体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对文言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这为准确理解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鉴赏诗歌时,却不知把自己已有的宝藏调动起来,诗歌、文言分家,就会导致误读诗歌。 文言文的语言、语法现象普遍存在于诗歌中,比如常见的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和古今异义等。在这一系列语言现象中,最易被学生忽略的是古今异义。因为今义放在诗中似乎也解得通。本文试举两例来证明语言理解错了,对鉴赏诗歌深层的情、志的影响。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寒食》一诗是作者由汴梁至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虽然此时环境和以前比有落差,作者还是表达了对商山风光的喜爱,通过写入的活动和自然风光,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因此作者劝勉自己不必惆怅。当然这劝勉表面旷达,其实是含有落寞和无奈的。 但是学生上来就看到“可怜”二字,所以先入为主,就理解整首诗都是凄风苦雨了。包括颔联也成了“乐景写哀”或反衬作者处境凄凉可怜了。除了不细品诗句的错误之外,没有把古今异义词“可怜(可爱)”的文言知识迁移过来用才是重要原因,所以才会把作者的心态理解成悲观,其实恰恰相反,作者对商山朴素的充满生机的自然风光是非常喜爱的。 二、联系生活理解诗歌 其次,运用“同情心”“同理心”,联系生活进行诗歌鉴赏。 在唐人宋人那里,生活即诗,诗即生活,生活与诗是相通相融的,所以我们今天读诗也应该以生活的情理、逻辑去理解诗的内蕴。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二三松。 这是李白早年的一首诗,明白如话,非常好懂,表达了诗人寻友不遇的惆怅和对友人高洁品性的赞美。语言清新晓畅,对于高三的学生理解起来基本没有难度,但是当被提问起来的学生解释尾联时说“无人知道道士去哪里了,我愁闷地倚在二三棵松树上”,我忽然明白,学生是把诗当作了太陌生于生活的存在了。 我问他:“二三棵松树是紧挨紧的像一堵墙那样,还是诗人胖得足以倚到二三棵松树?”学生默然。我继续问:“诗人此时有没有心情地倚了一棵松树之后再去找另一棵松树去倚?”学生继续默然。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只好告诉学生们,其实是诗人访友不着后惆怅苦闷无聊着急后的反应:倚了松树一遍又一遍,相当于你等人不来时你看了一遍又一遍的手表(手机),只是松的意象古朴清雅,手表手机现代,古典意味不足。 三、联系文化知识理解诗歌 再次,联系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诗歌鉴赏,才能走进诗歌的精神内核。 正确理解诗歌还需要相应的文化知识储备,误读诗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化素养的欠缺。 鹧鸪天酬孝峙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钱继章是明末清初江山易代之际特别有骨气的正直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在这首词的上片词人描写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外在形象,用比喻突出自己如石中藤一样坚韧顽强的性格。下片写自己宁愿或闲倚手杖漫步,或戏把渔网临水捕鱼,而不愿出仕做官。虽有风吹却不能解热,反而是自己写出的作品竞字字让人感觉清凉,因为其中一片正气。全词显现了词人铮铮傲骨和面对清政府高官厚爵的利诱之下的凛然高洁。 2013年重庆卷第(2)题: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参考答案: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当我批阅这一题的学生答案时,真是很失望,理解错误的太多:关于“折腰”有理解成弯腰工作辛苦的,有理解成弯腰请人帮忙或感谢别人而弯腰的;对“谢无能”有理解成感谢当政者对自己的宽容的,为自己的才华不足而致歉,或说是当政者不识自己的才华而有怀才不遇之叹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他们忘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中“折腰”是“屈身事人”的意思,也忘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中的气节;“谢无能”中的“谢”作为一个常见的一词多义,除“感谢”“道谢”之外还有“推辞”“拒绝”的意思,如“谢绝”。“谢无能”再迁移,与成语打通的话,意同“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的委婉的说辞。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2013年湖南卷第(3)题: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但是学生普遍答“表现了作者四处飘泊奔波之苦,感慨年华老大,孤独寂寞没有人理解”。原来学生对“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这两句话理解错了,不知其中蕴含的深层的文化内含。 俗语云:“东来西去皆为名,南来北往都是利”,《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四、联系诗歌理解诗歌 其实正确理解诗歌真正关键的是要立足于诗歌本身,品味诗歌本身比什么都重要,更比熟记一系列答题模式、答题步骤、答题要点、得分要点重要得多。我们现在的诗歌教学最大的误区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希望一下子就能教给学生一把解答诗歌鉴赏题的万能钥匙,这钥匙最大的功用就是“捞更多的分”,于是研究许多貌似有用的“独门秘笈”:诗歌鉴赏题的万能公式、技巧题的常用术语、感情类的常用模式等等,不一而足。其实这一切表现出的是教和学的共同的心理浮躁,这一切最多能算是皮毛而非根本,而且最终让学生知道的既不是鉴赏诗歌的技巧也不是鉴赏诗歌的正确方法与态度,只是在诗歌之外作“象外之象”的侥幸试探。我们真正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品味诗歌本身,欣赏它所蕴含的语言美、意境美、情韵美。 “闲”是古典诗歌中常见字,于是乎学生一见到诗中有此字,不去揣摩诗句、品味意境、体悟情感,就惯性地回答说“本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之情”,几成定式。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幽静优美的山村少闲月,冒雨浴蚕,繁忙一片,但作者却不正面说“忙”,没有一个人“闲着”,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中庭栀子花”的“花闲”衬“人忙”,这里的“闲”就不是表现的闲适恬淡之情了,反而是乡村的繁忙与生机了。这“闲着”的“中庭扼子花”让繁忙的农家生活充满了诗意之美。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狂士形象。已往生活辛酸现在依然落魄,并且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白头翁,独立书斋在晚风中为自己的命运而感慨而望天长啸,“独”“啸”二字写出了诗人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葡萄图无人买,徐渭满腹文才也似明珠无人识得,只能抛掷在野藤里。此处两个“闲”字更与闲适无关了,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激愤与苦痛,体现了青藤居士之狷介。 以诗解诗除了强调品味所要鉴赏的那首诗外,还可以迁移其他与之相关的诗歌来帮助理解鉴赏。 数间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对于此词理解出现问题最多的是“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很多学生都认为此句表达的是今不如昔之感,认为是诗人被迫隐居之后内心苦闷、对往日生活的怀想与追忆。 如果看诗歌句法,此句用今天的语序应该是:“一夜风吹开花,花(和)去年(一样)红。” 如果品味语言,“花是去年红”中的“是”只是一个判断,“花是和去年的一样红”,而非强调“去年花更红”。 如果此时引入比较以下两句诗的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学生会不会更容易明白此诗想表达的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但是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物是,人非。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今日“窄帽短衫”的一个“闲”人,有志难伸之感意在言中了吧? 五、强调思想的重要性 最后,强调思想的重要性。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表达思想的,所用的文字都是有生命的。 “以思解诗”中的“思”是“思想”“思维”之意,包含两层含义:读诗的人要有思想,读诗的人要把诗当作思想的载体;读诗的人有正常的思维认知,读诗的人要知道诗表达的是正常的思维认知。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在鉴赏此诗时,许多同学都会过度解读,一味拔高:作者批判了当时统治者不识人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或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在评讲时,我问大家:为什么会把“时人”看作“统治者”,“小松”看成是“诗人”自己?同学们自己也茫然,最后说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的。那就是说同学们又陷入了思维定式中了。思维的严谨性(科学性)、灵活性、敏捷性不够才会导致应变不力。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已“凌云”,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人敏锐的眼睛与对时事的洞察让他关注到了时人普遍的势利与目光短浅,并由自己的经历推想开去:人才成长的不易,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用诗这种形式揭露、保护,冀之以改变,让“天才”“人才”们拥有成长的“土壤”与“阳光”。 其实古典诗歌的鉴赏并不是一块无坚不摧的顽石,但是为什么会出现种种误读现象呢?我想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把诗歌鉴赏当作文学鉴赏来进行教学,我们更多地强化答题解题训练,所以,笔者想在此强调:品味语言比做题重要,深度思考比答题模式重要,深度阅读比分数重要,文化积淀与传承比考试重要。诗歌欣赏:比方法更重要_诗歌论文
诗歌欣赏:比方法更重要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