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激千层浪——再论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形式论文_何洁梅

智激千层浪——再论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形式论文_何洁梅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君兰中学 528000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有些中小学语文教材也随之重编。单元结构由原来的按文章体例组合,改为按照主题结合。鉴于此,也引发了广大教师们对教材、教法、课堂思路、教学系统等方面的审视和思考,本文也将从“初中语文主题教学”这一实践再作一番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中前进,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让学生不断地丰富语文的素养,教学相长,不负韶华,促进终身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主题教学 形式

一、概念的理解和分析

“语文主题教学”,本人认为要从“主题”和“教学”这两个词语理解。“主题”,我国古代是“意”、“主意”、“立意”、“旨”、“主旨”、“主脑”等意思,现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但是,在今天的生活中,“主题”这个词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内涵可大可小,“主题既是人类为了认识自身及自身之外的世界而概括、归纳出来的某些范畴,也指某些特定的内容。”我认为主题这个词语不是唯一的,应该是开放的、多彩而绚丽的。

“教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学的概念是从教学现象和教学实践抽象中概括出来的,教学的内涵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我认为教学这个词语不仅仅是“教”的意思,也有“学”的意味,即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这个教学建议的引导下,本人对主题教学进行了思考。

二、各种主题教学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主题式学习的特点就是围绕某个相对集中、独立、统一的主题进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人认为,根据不同主题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有以单元为主题的教学、以“人”为主题的教学、以“物”为主题的教学,下面分别从这三种形式进行思考,希望能激发更多对主题教学的认识和探讨。

1.单元主题教学。“单元主题教学,就是把教材的某一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整合本单元的情感主题,挖掘本单元的训练点,然后围绕重点大胆取舍,做到一课一小得、一单元一大得。所以,有研究者提出“1+X+Y单元主题教学”法,“1”指的是精读课文的教学,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可以归结为想象,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与想象有关,如童话《皇帝的新装》、现代诗歌《天上的街市》等。根据单元特点,把《皇帝的新装》作为“1”的精读课文,学生在这篇课文中感受想象的魅力,感悟人生的哲理,并且这篇课文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把在这篇课文中学到的感受、感悟能力,运用到“X”和“Y”的文章里,从而巩固和延伸。

“X”是指单元内其他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根据单元目标,运用自学或学案的形式进行,学生可以透过《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等文章继续领会想象的魅力,从中收获人生哲理,并且阅读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Y”是指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课外的篇目让学生阅读,如第六单元的课外附加篇目是《想当太阳的小狗》、《地毯下的尘土》、《最后一个鸡蛋》 以及往届学生的习作《银行里的存款》,让学生能够把单元的学习目标转化为能力,运用到这几篇课外篇目中来。

学生在单元主题教学中还是有收获的,不但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语文的素养,实现一课一小得、一单元一大得。

2.以“人”为主题的教学。主题教学注重学生的阅读面,而这个“面”可以在单元主题中体现,也可以在文章中的“人”体现出来。本人认为“人”还可以包括文章的作者,更可以是文章中的某一类人。我们的阅读教学可以遵循这一线索,让学生了解更多,思考更多,沉淀更多。

文章作者的身份可以是诗人、作家、革命家等,学生可以通过对他们作品的了解,从而了解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在这过程中,由点到面,掌握学习理解作家作品的方法。

以“人”为主题的教学,还可以以某些文章的一类人为主题。如部编人教版的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单元的单元提示语中就提到关于“小人物”的故事。的确,《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甚至是《卖油翁》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追求某种人生的境界。

其实,无论是哪种探索的思路,都离不开增加学生的阅读面,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除了以上谈到的几种主题教学的思路以外,还应该有很多让我们继续思考前进的方法!本文只是谈到本人的认识,希望能抛砖引玉、智激千层浪!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前进,在路上,我们一定会有收获!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毕英春 黄学慧 李凤君 刘丽杰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1+X+Y单元主题教学”实例[G] .《人民教育》,2012,15-16。

论文作者:何洁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智激千层浪——再论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形式论文_何洁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