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运用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影响论文_陈洢汶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理疗科 重庆 400000)

【摘要】目的:探讨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运用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接收的88例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排痰和感染控制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其呼吸、心率以及收缩压等各项指数的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其总满意率上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协助卧床患者的排痰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呼吸、心率、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有效降低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加大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体位引流;机械排痰;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211-02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得到快速等更新,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逐渐提升了对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方法的重视[1]。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则增长的临床医学需求,不少医疗机构均从长期卧床患者的角度出发,展开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本研究为探讨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护理方法,对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选择88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8例长期卧床患者,将上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由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及家属所选的不同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5岁~91岁,平均年龄(65.94±10.32)岁,卧床时间为1个月~16个月,平均卧床时间为(9.25±1.51)月。对照组患者44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6岁~92岁,平均年龄(66.39±10.85)岁,卧床时间为1个月~15个月,平均卧床时间为(8.69±1.47)月。纳入及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2)所有患者均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3)排除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经过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卧床时间等资料的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入院资料护理,明确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疾病、卧床时间等,通过对患者相关资料的了解以及记录存档,为日后对患者提供相适应的护理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3]。其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环境护理,定时清洁消毒,按时开窗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同时,护理人员要2d为患者更换被褥,保证患者被褥的清洁,并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最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应尽量少服用含盐量高的食物,根据患者的卧床时间和身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表,为患者身体的康复奠定基础[4]。

1.2.2给予观察组实施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护理小组[5-6]。从各组护理人员中抽取具有相应护理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护理人员,要求所选的护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体位引流护理知识,明确体位引流及机械排痰的具体操作方法。同时,也要在护理小组成员现有护理能力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的护理方法、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主,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针对新的护理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7-8]。(2)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实施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护理前,要对患者实施体位引流和机械排痰的知识教育护理,告知患者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的工作原理、方式等,使患者及家属对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升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在护理人员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时能够充分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3)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体位引流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实施X射线和CT的检查结果,明确患者所患疾病的痰液部位,根据患者痰液部位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9-10]。一般情况下,应在空腹和餐前进行,将患者的痰液部位放置于高处,保持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以此促使分泌物能够伴随着顺体位引流而咳出。同时,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分泌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为患者选择适合其引流的体位。(4)护理人员在摆放好引流体位后,应准备对患者实施机械排痰。在护理前要对机械排痰机的性能、损坏、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以及叩击敏感的程度,为患者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机械排痰治疗时间,对于患者的病变部位要进行重点治疗,叩击时要尽量远离患者的心脏、胃、脊柱及骨折部位[11]。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机械排痰过程中,要时刻询问患者的身体舒适情况,明确患者在排痰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体位引流和机械排痰护理。

1.3 效果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护理效果判定标准:①十分满意(80~100分):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②满意(60~79分):各项临床指标有所改善,不良反应较少;③不满意(60分以下):各项临床指标未变甚至加重,不良反应较多。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排痰和感染控制情况

观察组排痰时间为(56.39±1.58)t/h,对照组排痰时间为(96.56±3.72)t/h。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排痰和感染控制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学临床中,较多的病症均能够引起患者的行动不便,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卧床。此类患者一般为中老年人,并多以老年人为主,主要是在疾病之外,老年人在年龄因素的影响下,其各项身体机能均有所下降,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不足,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从某种角度而言,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活动量较小,其体内的病菌化成痰液无法有效的排出,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身体疾病的恢复。对长期卧床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根据其卧床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中对于长期卧床患者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常规护理措施,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护理效果并不显著。在当前医学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下,不少学者均展开了对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方法的研究,并认为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此种护理方法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效果,选取了一定数量的长期卧床患者展开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后的排痰和感染控制情况、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护理总满意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由此能够看出,观察组护理方法的效果更为突出。对照组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采用的是医院普遍用的常规护理,护理内容缺乏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针对性,具有一定护理盲目性,因此其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不是十分显著。而观察组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则根据患者长期卧床的诸多不良现象,诸如其排痰困难、行动不便等,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体位引流护理和机械排痰护理。在对患者实施此种护理时,护理人员会向患者讲解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的具体原理和流程等,使患者对其护理内容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护理人员也会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为患者选择合适引流体位,同时在对患者实施机械排痰前,会对排痰机器进行消毒清洁检查,以避免长期卧床患者发生感染现象。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的护理方法中,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动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其护理内容更为全面、护理方法更为广泛,因此其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充分有效协助卧床患者的排痰和控制感染,改善患者呼吸、心率、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有效降低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加大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丽云,盛海燕,朱永磊.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痰浊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07(02):182-185.

[2]李晓英,徐莉.改良式体位引流对老年性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价值[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06):103-104.

[3]张晓梅,陈晓艳.2种机械排痰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排痰护理的应用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02(22):83-86.

[4]官招娥,许小勤,阮定珍,等.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6,01(05):392-393.

[5]王莹.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5(77):346.

[6]李英,齐见旭.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排痰中的应用及效果[J].微创医学,2016,07(02):174-176.

[7]陈莲芳,徐凌忠.体外振动排痰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淮海医药,2016,07(02):164-165.

[8]萧晓霞,李少吟.矽肺急性加重期病人行机械排痰治疗的效果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5,04(35):3572-3574.

[9]薛连珍.机械排痰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1(18):198-199.

[10]王进.机械排痰配合雾化吸入在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3(45):231.

[11]居福美,夏岚.机械辅助排痰对预防肋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01(04):38-39.

论文作者:陈洢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体位引流与机械排痰结合运用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影响论文_陈洢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