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_外国直接投资论文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直接投资论文,出口商品论文,出口增长论文,外国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

1.我国出口增长和FDI流入情况

1985-2000年我国出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表1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世界出口增长速度,我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份额从1985年的1.4%上升到2000年的3.9%,在世界出口中的位次也由1985年的第17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FDI也大量流入我国。近年来,我国利用FDI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表1的数据还显示,1990-1995年是我国出口增长和FDI流入我国最快的时期。1995年的出口额是1990年的2.4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0%;1995年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是1990年的10.71倍。

2.外资企业、非外资企业出口份额变动情况

在1990年以前,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很小,不到10%,非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超过90%,我国出口几乎全部由非外资企业完成。从1990年开始,外资企业出口份额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990年,外资企业出口的份额为12.58%,1992年份额为20.44%;1995年为31.52%;1996年为40.7%;2001年为50.01%。

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一直在增加,非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一直在下降,说明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到2001年,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超过非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对出口的贡献超过非外资企业。

表1 世界出口、中国出口和FDI流入情况(USD 100million)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2001》、《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各期。

表2 外资企业、非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加额的贡献(1985-2001)(USD 100million)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各期。

3.外资企业、非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加额的贡献

把1985-2001年分成1985-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1年三个时期来考察是因为非外资企业的出口不稳定,有的年份增长很快,有的年份则下降很大,特别是在1996-2001年这个时期波动更大。采取增加额分期加总的办法可以减少这种波动,易于比较。

在1985-1990年期间,我国出口增加额绝大部分来自非外资企业,外资企业作用不大。非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率超过3/4,处于主导地位。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率不足1/4,处于次要地位。

在1991-1995年期间,非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其重要性已大幅下降;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仍处于次要地位,但其重要性已大幅上升,接近非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

在1996-2001年期间,非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继续大幅下降,贡献率仅为1/4强,下降到次要地位;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率继续大幅上升,接近3/4,上升到主导地位。

综观以上三个时期,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的势头,从次要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非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主导地位下降到次要地位。随着FDI的大量流入,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仍将处于主导地位,外资企业出口份额将越来越大,将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力量。

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构成的影响

1.我国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

把出口分成以下四类:初级产品、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非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其他类。非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按技术含量又分成低、中、高技术含量制成品。

(1)初级产品、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非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和其他类在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中份额的变化情况

表3 我国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1985-2000)(%)

 1985

 1990

 1995

 2000

出口结构 100

  100 

100 

100

初级产品 3514.6

7

4.7

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

 13.6

8.2

  7.4

  6.9

非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

5076.2

84.6

87.1

低技术制成品

 39.7

56.3

53.5

47.6

中技术制成品

 7.7

  15.4

16.9

17.3

高技术制成品

 2.6

  7.3

  14.2

22.4

其他类

1.4

  0.8

  1

1.1

数据来源:UNCTAD,World lnvestment Report 2002,p162.

初级产品、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份额逐年下降,特别是初级产品的份额下降幅度很大,从1985年的35%下降到2000年的4.7%,下降了30个百分点,从重要出口商品变成非重要出口商品。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份额从1985年的13.6%下降到2000年的6.9%,下降了一半。两者份额合计从1985年的50%下降到2000年的10%强,下降了近40个百分点。

非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在出口中份额逐年扩大,从1985年以来该大类一直是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在1985年,该大类出口占我国出口商品的一半,到2000年上升到87.1%,从主要出口商品变成主导出口商品。

其他类在出口中的份额变化不大且份额极小(最高为1.4%,1985年)。

(2)非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变化情况

低技术含量制成品的份额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中、高技术含量制成品的份额一直在上升,特别是高技术制成品的份额增加很快。

从1985-1990年,低、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都增加了,其中增加最多的是低技术制成品,其次是中技术制成品,再次是高技术制成品。在此期间,低技术制成品出口仍是我国非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主流,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从1990-1995年,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继续增加,其中高技术制成品的份额增加更多;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基本保持不变。该时期非自然资源制成品的出口增加主要来自于高技术制成品出口的增加。表3数据表明,该时期低技术制成品仍是主要的出口商品,但重要性在下降;高技术制成品仍是次要出口品,但重要性在增强。

从1995-2000年,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继续大幅上升,中技术制成品份额基本保持不变,低技术制成品份额下降较大。该时期我国主要的非自然资源制成品的出口不再是低技术制成品,高、中技术制成品也是主要的出口商品,特别是高技术制成品在出口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以上分析看出: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在出口中的份额一直在下降。初级产品从重要的出口品变成不重要的出口品,非自然资源制成品的份额一直在增加,从重要出口品变成主导出口品。在非自然资源制成品内部,低、中、高技术制成品的份额一直在变动。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一直在增加,其重要性在加强,特别是高技术制成品的份额增加很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品。

我国出口商品模式从以出口初级产品、低技术制成品为主演变成以出口低、中、高技术制成品为主。从演进的趋势来看,高、中技术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而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地位将进一步下降。

2.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制成品出口中的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资企业成为我国高技术制成品出口的主要提供者,且其出口份额越来越大。1996-2000年,外资企业在高技术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从59%上升到81%(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制成品出口中的作用可以通过技术含量很高的电子产品出口情况来说明。

表4的数据显示,在出口增长速度方面:计算机类产品>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制成品>总出口。在电子产品的出口份额方面,外资企业的份额超过非外资企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越来越大。到2001年,外资企业的份额达到3/4,而非外资企业仅占1/4,我国电子产品的出口绝大部分由外资企业完成。而我国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大部分集中在电子产品的出口上。

表4 电子产品出口增长情况(1990、1995、2001)(USD 100million)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各期

三、总结

1.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出口规模的扩大作用越来越大。从出口份额来看,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超过非外资企业的份额;从出口增加额来看,以1995年为界,在此之前,非外资企业的贡献率超过外资企业,在此之后,外资企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非外资企业。鉴于外资企业、非外资企业出口的增长趋势,外资企业在总出口和出口增加额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2.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从初级产品、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制成品为主演变成以低、中、高技术制成品为主。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外资企业的作用远远超过非外资企业的作用。

3.从趋势来看,我国的出口模式仍在演进之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将继续扩大。由于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出口品中的主导作用,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模式的演进仍将起主导作用。

标签:;  ;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_外国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