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储玉涛

复方丹参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储玉涛

储玉涛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医院普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复方丹参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抗痨药物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内病灶吸收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情况,对照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复方丹参联合抗痨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方丹参;抗痨药物;肺结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36-02

肺结核是指的因为患者体内结合分枝杆菌而引发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肺结核是一种具有较强侵入性的疾病,会对患者体内的重要器官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而导致结核的形成,而在肺结核中最常见的微肺部病菌性结核[1]。粪便和唾沫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在以往的治疗中主要是采用常规的抗痨药物,但临床效果并不显著。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抗痨药物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n=50。患者年龄范围为33岁~75岁,平均年龄为(41.25±2.55)岁,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33~70岁,平均年龄为(40.11±3.02)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43.75±5.05)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所有患者通过肺结核诊断标准诊断为肺结核。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痨药物治疗:给予患者3HRPZ/4HR治疗,H为异烟肼,R为利福平,P为吡嗪酰胺,Z为安基水杨酸钠,同时加入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将治疗分为强化期、疗效巩固期和强化期三个阶段治疗,总的治疗时间为三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采用常规抗痨药物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治疗分为两个阶段,在强化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安基水杨酸钠加乙胺丁醇配合复方丹参治疗,将其和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通过静脉注射治疗,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保肝治疗。再疗效巩固期则采用口服复方丹参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三片并联合抗痨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内病灶吸收情况和患者的痰菌阴转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通过X线检查患者肺部的病灶吸收量超过50%则为显效;通过X线检查患者肺部的病灶吸收量再30%-50%之间则为有效;通过X线检查患者肺部的病灶吸收量低于30%或者病情没有出现明显改善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肺内病灶吸收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吸收明显的患者为38例(76.00%),有所吸收的患者为10例(20.00%),没有吸收的患者为2例(4.00%),对照组中吸收明显的患者为22例(44.00%),有所吸收的患者为18例(36.00%),没有吸收的患者为10例(2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情况,对照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中阴转的为44例,阴转率为88.00%,观察组患者中阴转的为48例,阴转率为96.00%,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显效为34例(68.00%),有效为14例(28.00%),无效为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中显效为17例(34.00%),有效为18例(36.00%),无效为15例(30.00%),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作为一种具有较强侵入性的疾病,会对患者体内的重要器官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则是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再中医的范畴中,肺结核主要归属于肺痨症,主要的致病原因是肺部受到侵蚀、痨虫感染以及正气虚弱,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咳嗽、咯血、出汗以及潮热[1]。

复方丹参是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中药,主要的药物组成有三七、冰片与丹参,三七味甘,主要作用为活血化瘀;冰片性寒,具有清热止痛和开窍醒神作用,丹参性寒味苦,主要作用为祛瘀、通脉和养血。三者合用能够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流速度,增加病灶周围的血药浓度,再联合抗痨药物对肺结核的治疗起到了很搭的改善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与抗痨药物联用,肺内病灶吸收情况与痰菌阴转情况,总有效率为96.00%也高于对照组,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复方丹参联合抗痨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鸿雁.复方丹参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4).

[2]王兆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58例[J].河南中医,2003,23(12).

论文作者:储玉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复方丹参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储玉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