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论文_魏春华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论文_魏春华

宿迁市诚信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目前,白蚁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昆虫,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其存在。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商品化材料的流通,使白蚁的种类也不断的增加。白蚁的存在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所以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我们更应该重视白蚁危害带来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问题。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做好白蚁的防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房屋建筑;白蚁危害;防治

1房屋蚁害的原因探究

1.1混凝土结构的多、高层建筑物

现代房屋建筑白蚁危害具有严重性、隐蔽性、广泛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多、高层房屋,该建筑自身具有较好的抗蚁性,很多全新的材料对白蚁的存在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可在白蚁入侵或寻找食物的活动过程中产生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会穿透或损坏建筑物;建设前的地方基础清理不够,该地方中生存的白蚁,通过粗糙的混凝土地坪裂缝或基础墙空隙,进入建筑物里觅食破坏;房屋内外给、排水设备存在积、渗、漏水的地方,给白蚁持续繁殖带来了有利条件;施工现场强烈的灯光以及施工时间的拖延,增加了白蚁繁殖生存筑巢的机会;遗留于施工工地的木材碎片和房屋墙体、变形缝里残留的建筑模板,给白蚁繁殖生存带来了足够的食物来源;建造时安装的取暖设备、小区绿化等环境为白蚁的繁殖和活动带来了十分有利的生存条件。

1.2砖木结构的建筑物

这类建筑在结构上以砖木结构居多,年代久远,潮湿阴暗的环境,长期渗漏的管道,结构本身为白蚁的滋生的蔓延提供了的利的条件。让环境里已存在的白蚁或繁殖蚁通过地坪、砖间隙和墙体基础,抵达和土壤间接碰触的木构件实行觅食,导致蚁害出现率变高,损害力度也更严重。其次夜间室内灯光吸引了分飞繁殖蚁进入屋内,增加白蚁筑巢繁殖再次危害的机会。

1.3古建筑或仿古建筑

大部分的古建筑寺、庙、塔、宅等都是木结构,造型艺术别有风格,木质材料居多。为白蚁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修建时未做白蚁预防处理,加上修筑时间久,造成古建筑的白蚁危害比较普遍。除了和砖木构造建筑物蚁害发生的原因一样外,古建筑还受环境中树木、灌木丛的互相影响,本身又位于山林之中,常年潮湿,为白蚁繁殖打造了上佳的生态环境,而且建筑物存在时间过久、失修或闭关导致这些建筑物里湿度太大,修缮时也只是作简单的更换木构件,造成古建筑常年受白蚁入侵孳生繁殖。

2白蚁危害房屋的原因

白蚁对建筑造成危害的原因是很多种的:①乳白蚁属对建筑破坏最严重的种类,它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群体扩张率强、破坏迅速,在短时间内能给建筑带来巨大的损失。②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不规范:老房翻新、新房地基遗漏的木材等,药物屏障失效后白蚁进入建筑物内部对其进行危害。③新房屋里的门窗木构件、室内的装修材料,没有做药物预防处理。④蚁类普遍具有趋光性,晚上的灯光吸引分飞白蚁进入屋内,如有生存条件,可在屋内进行繁殖与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⑤环境原因:小区绿化面积大,房屋周围树木植被生长好,有利于白蚁的生存,白蚁可以通过土地的地坪裂隙、基础墙的空隙、各类变形缝以及各种管道入口等进入室内破坏房屋;钢筋水泥构造的多层建筑,由于普遍安装降温以及升温装置,并且广泛使用空调,营造了一年四季适宜白蚁生存繁殖的环境。⑥房屋业主及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缺少对白蚁危害知识的认知,对白蚁防治不重视,导致白蚁对房屋的破坏加剧。

3对房屋建筑工程白蚁防治措施

3.1提升重视意识

企业管理人员要将白蚁防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工程来抓。一方面,企业要制定分梯次的绩效考核制度,借助考核评定来督促管理人员树立防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白蚁防治工作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比重,按月度或者季度进行防治工作规范性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等级评定。以绩效考核来引导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防治意识,通过达标评定来指引管理工作在高效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重视源头治理,尽量避免使用木质工具,削弱白蚁的生存环境,提升白蚁防治效率。同时,要定期在角落喷洒药物,运用空气干燥剂或者干燥机保障环境干燥,为白蚁防治工作栓上保险。

3.2优化管理机制

一方面,要改革培训体制,形成涉及多学科、长期性的培训机制。企业要从现代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入手,加强对在职员工和新入职员工在这两方面的培训,有意识的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规范化、标准化意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研讨会、培训会以及交流会,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改变工作流程,实现分片负责机制。将工作流程以及管理片区进行细化后分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上,提升防治资源利用效率。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也能够督促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白蚁治理,形成“常态化”的防治机制。总而言之,从管理体制上入手是解决白蚁防治困境最为重要的环节,管理体制内的各个要素完善了,白蚁防治工作才能凸显成效,管理水平才能稳步提升。

3.3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白蚁的巢居群体防卫功能使其对天敌和不利环境的抗逆能力大大增强,其活动的隐蔽性也加大了防治难度。白蚁监测控制技术作为一项对环境友好的白蚁防治技术,在古建筑中的运用会更有效地控制白蚁危害,保护文物古迹。

白蚁监控装置的选用,首先要考虑装置的防水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尤其像南京地区,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0毫米,监控装置防水性能不好,就根本达不到长期监测的目标,就无法实现预防的目的。在监控装置的安装上既要考虑建筑的防治,还要关注周边环境的白蚁防治,内外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预防的目的。监测点的布防不仅要做好房屋建筑自身的监控装置布点工作,还要做好一定范围内的布点工作。白蚁防治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白蚁治理兼顾的原则、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每幢独立建筑物外墙外侧均(硬化地坪外)布置白蚁监控点,距侧边缘0.5~1米区域内,设置间距1~3米。多道防线设置时,相邻两行的白蚁监测点应错位排列。建筑群围墙外侧的白蚁监测点设置间距为1~3米。

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白蚁监测点的设置为围绕布置,一般为3~4个监测点,几棵粗大的树木可以适当增加。对花园草坪应布置开放式监测点,在其未硬化部位,白蚁监测点的设置间距为5~10米。多行布置时,相邻两行的白蚁监测点错位排列设置。白蚁监测点的设置应避开屋檐滴水处和花园草坪低凹处。白蚁监测装置到位后,我们即可远程实时进行白蚁监测。监测预警系统由监测装置壳体模块、引诱触发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息集中与传输模块、数据库、PC端旬区管理软件及手机APP等几部分组成,监测点的位置信息在后台卫星图上都有定位,自动监测,提供精确完整、实时的蚁情数据,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各区域的实时蚁情,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杀灭白蚁。

结语:古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说,今有种种案例表明白蚁虽小,危害却不容忽视,小小的一个蚁穴可以给一栋建筑带来不可弥补的安全隐患,所以白蚁的防治工作也变的刻不容缓,进一步完善白蚁防治方法,加大白蚁防治制度,对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张永耀,胡志操,毛豹.房屋建筑白蚁防治技术[J].水利水电施工,2015(02):115-117.

[2]徐开明.房屋建筑的白蚁危害及其防治策略探微[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12(03):18-19.

[3]刘吉敏,黄其椿,韦戈,杨峰,陈正麟,黄莹磐.房屋建筑白蚁防治工程新技术展望[J].生物灾害科学,2012,35(02):206-210.

论文作者:魏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论文_魏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