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在煤矿开采时工作较为粗犷,导致在开采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也引发了较多的安全事故。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测量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煤矿的效益。为更好地保障煤矿测量的价值,必须提高其测量的精度,煤矿企业必须合理采用有效手段,提高煤矿测量的精确性,以此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开采过程的安全性,更好地发挥煤矿测量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煤矿;测量精度;对策
1煤矿测量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测量工作的有效展开,能够减小开采工作中存在的失误与误差,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保护煤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须知,煤矿生产多是在地下深处,若作业人员对矿井下各个施工作业点的状况掌握不足,不能正确评价作业环境,采取合理措施提前消除安全隐患,极易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引发种种安全隐患。而煤矿测量工作却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使作业人员合理掌控井下情况,有效避开或提前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在煤矿测量工作中,提高测量精确度,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全面、准确地分析潜在隐患,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煤矿资源利用率,实现煤矿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2煤矿井下测量的一般特点
几乎所有煤矿井下的测量工作都由绘图、计算和观测等方法组成。之后的测量成果往往能够让矿井更好地进行科学生产,同时也能够使得整个矿井中的各项程序都正常运行。而在矿井测量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如下的特点:第一,测量的对象在空间中不断地发生变化;第二,地质断层面和测量点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专业的煤矿井下的测量人员必须经常和有序地对煤矿井下进行反复测量;第三,由于煤矿井下的空间非常狭小,且整体测量的环境条件也较差,因此相关的操作人员一定要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应操作的技术;由于煤矿巷道本身存在着特殊性,因此很难真正凭借经验确定相对的位置。而正是由于煤矿井下的环境存在着诸多特殊性,因此在煤矿井下测量时会经常出问题。
3煤矿测量的主流方法
煤矿测量时所选用的方法与环境、测量精度要求等有着直接关联,目前主流的测量方面主要有三种,分别如下:①全站仪测量。全站仪全称为全站型电子测速仪,它能够实现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建立三维系统网络,对数据进行有效地采集、分析与整理,有利于测绘工作的高效和精确。在煤矿测量中,全站仪可以进行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定向测量。②ISS 测量。ISS的全称为 Inertial Surveying System,即惯性测量系统。它具有自动化、全天候、机动灵活的特点,且不受卫星信号的影响,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工程测量。ISS 在煤矿工程测量中可以对地震进行测量和预防,加密控制点来监测地表变形、沉陷、管道偏移等,还能与 GPS 进行结合组成高级定位系统,对煤矿测量进行数据模拟,提供高精度的测绘数据。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快速性、穿透性、动态性、高精度、数字化、自动化、效益高、实时性强等特点,能够将数据与标准坐标系结合,形成直观的矢量图。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进行更加精准的空间定位,并实时获取高质量的三维图像,较好地展示地质结构的细节特征;还可以对煤矿地形地貌进行测绘,形成大比例尺的矿区地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
4 提高煤矿测量精度的策略
4.1始终坚持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煤矿测量过程中,为保障测量的精确度,应始终依照测量工作的原则,由先控制后逐步开展这一顺序,由高到低控制精度,由整体到局部控制布局,详细检测测量的每一步,有效避免测量的误差。同时,在煤矿测量时,应及时复查,通过测量数据的比较,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保障煤矿作业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优化测量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提高煤矿测量的准确性,应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避免突发状况影响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质量。在测量前的准备中,首先,应对测量设备与仪器进行校对,保障测量仪器的精准性,为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奠定基础。其次,应依照测量的具体需求管理测量设备,保障设备能够最短时间投入应用,避免测量误差的出现。再次,客观评价测量方案,综合考虑煤矿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方案可行性,规避测量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解决。最后,确定测量结果的审核方法,对测量结果全面审核,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准性。
4.3积极检查并核对原始数据
在煤矿实际测量中,对测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并核对,是保障测量精度的重点。对此,测量人员应高度重视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在完成测量工作,得到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后,相关人员应依照测量规范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检查,为后续计算的准确性奠定基础。同时,若在测量中出现较大误差,应及时分析原因,将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后续绘图中,相关人员需要再次审核测量结果、计算结果,必要情况下,采用审批制度,保障测量图绘制的准确性,避免操作中出现误差。
4.3.1全面确定好点位
在调整143下05轨道中线的过程中,组长需要安排有关的人员先调整导线,之后再从调整后的巷中线进行后视。而后视人员刚到了一个导线位置之后,随即对导线上的悬挂球进行后视,但是最终调整中线和巷道中线出现不相符合的现象。而经过检查之后,也就发现是后视点错误造成的。为了有效预防此类点位产生的偏差,无论处于哪个位置的煤矿井下的人员都要及时确认自己的点位是否正确。由于导线点位线绳在测量时并不会受到其他物体的影响。因此,如果要更好地向前延伸测量,那么相关的仪器站记录人员一定要和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禁出现用错点位的情况。
4.3.2全面严格执行规范测量技术
上世纪90年代,某测量人员在西翼送向西翼总回风巷防治设腰线,但是由于经常会出现腰线防治错误的问题,因此最终会使得液压支架的运输高度不够高,最终也就影响了整个工作面的设置。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此类事故,在井下设置腰线时一定要先对腰线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核查,等到确认无误之后再不断向前标定腰线。而在放置完腰线之后,一定要全面测量腰线到顶板的高度,从而在之后更好地确认腰线是否能够全面满足生产的要求。在测量开始之前,也需要对检验角和检验线等指标进行仔细核对,如果一旦在其中超出了偏差的范围,那么也就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如果巷道掘进深度超过了150m,则尤其需要先进行复测再将导线进行延伸。在整个复查的阶段也尤其要多次进行核对和检查,从而才能够保证整体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3.3建立全面的观测记录
仪器的观测者和记录者都要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互相提醒。在离开现场之前应必须检查各种测量的数据是否齐全。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而离开工作现场,这样就会在之后导致记录不全,从而给井后业内工作造成麻烦。
结语
煤矿测量对煤矿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保障煤矿经济效益与开采安全性的重要基础,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煤矿测量的精度。但煤矿测量工作并非以标尺简单测定即可,涉及内容广泛,且技术含量较多,工作量极为庞大,故在测量过程中有较多的干扰因素,如温度、湿度、地形等,精度难以得到保障。对此,煤炭企业有必要合理采用精度控制方案,控制测量质量,并通过有效的精度控制方法,减少由于人为因素等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测量技术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煤矿测量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段旭勃,巴凤云,张斌. 提高煤矿测量精度的对策分析[J]. 四川水泥,2015,5(7):73.
[2] 常艳斌. 提高煤矿测量精度的对策分析[J]. 能源与节能,2017(8):22 -23.
论文作者:赵存,阮祥勇,颜晓东,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测量论文; 煤矿论文; 精度论文; 井下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